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中华智慧谋略:权谋书-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21。 子产治国
子产做郑国宰相,简公对子产说:“宫里的事不用你管。宫外的朝政我不干涉。衣服穿的不美观,车马不修饰,子女不整洁,是我的羞耻;国家政治不清明,封疆的诸侯不守正道,是你的羞耻。”子产做郑国宰相,一直到简公死去,国内太平,国外诸侯也相安无事。
子产治理国政,选择能干的人担任适合他的工作;冯简子长于决断,子太叔秀美,而又有才华;公孙挥知道四邻诸侯的情况,而又能辨明大夫的族姓、官职爵位,又善于辞令;裨谌善于出谋划策,但在野外谋划往往就正确,而在吵杂的都市里面就办不到。所以郑国只要一有事的时候,子产就载着裨谌一同到野外去,让他去想出办法,而让冯简子来决断,又让公孙挥来负责言语上的应对,然后交给子太叔去做,藉以应对宾客,所以就很少把事情办坏。
22。 忠、信、敢
董安于治理晋阳,向一位跛腿的老人请教为政之道。那位老人说:“要忠、要信、要敢。”董安于问:“要怎样忠?”答道:“忠于人主。”又问:“要怎样守信?”答道:“对于人主的命令要信守不渝。”又问:“要怎样勇敢?”答道:“对于不忠不信的人敢去铲除。”董安于说:“有了这三样就够了。”
23。 亲力亲为
魏文侯派西门豹去治理邺县,并且指示他:“一定要成功、成名、施行仁义。”
西门豹问:“请问要怎样才能成功、成名、施行仁义?”
文侯说:“你去吧!没有哪一个城邑没有贤明的人,也没有哪一个城邑没有不喜欢宣扬别人的缺点,隐蔽别人优点的人。对于贤士,要多多去亲近他;对长于辨驳的人,要学习他;喜欢揭露别人的缺点,隐蔽别人优点的人,要接近并观察他。耳朵听到的,不如眼睛看到的,眼睛看到的,还不如亲自去实践,亲自去实践,还不如用手细加辨别。一个人刚开始做官,就好像走进晦暗的房子里一样,时间越久才越明亮,明亮才能治理,治理了才能成功。”
。  。。  最好的txt下载网
治理的大道(5)
24。 宓子贱会用人
宓子贱治理单父,他只管弹琴而不亲自操劳,就把单父治理得很好。巫马期也治理过单父,他早出晚归,日夜都不休息,亲自去处理政务,而单父也被治理得很好。
巫马期向宓子贱请教他治理单父如此轻松是什么原故。宓子贱说:“我是注重用人,你是注重自己去操劳;亲自操劳,当然辛苦,善于用人,当然就轻松。”
人家说宓子贱是个君子,四肢轻松,耳聪目明,平心静气,而百官各尽所能,各安其位,顺其自然罢了。巫马期就不是这样。为应付事情而劳心劳力,为推行命令而事必躬亲,虽然治理了单父,但是还没有达到最好的境界。
25。 求贤
孔子对宓子贱说:“你治理单父而大家都很高兴,你告诉我,你怎样治理的。”答道:“我对他们的父亲像自己的父亲,儿子像自己的儿子,同情孤寡而哀悯丧家。”
孔子说:“这是好的小行为,小民会归附你,但是还不够。”又答道:“把他们当作父亲看待的有三人,把他们当长兄看待的有五人,把他们当作朋友看待的有十一人。”
孔子说:“把他们当作父亲看待的三个人,可以拿孝道教老百姓了;把他们当作长兄看待的五个人,可以拿友爱教老百姓了;把他们当作朋友看待的十一个人,可以拿学问劝勉老百姓了。这是中等的好行为,人民会归附他,然而这还不够。”
又答道:“这里老百姓比我贤能的有五个人,我尊敬他们,他们都教我治理单父的方法。”
孔子说:“想要做大事,道理就在这里。以前尧舜平易近人,卑微谦躬,来探听和观察天下,一定要访求贤人,能够为国家推荐贤能,百姓都归向于你,而神明也会暗中奉你为主。你所治理的地方虽不大,但是你所治理的方法却很正大,可以说是继承了尧、舜啊。”
26。 做官如高山深渊
宓子贱做单父邑宰,向孔子辞行。孔子说:“做官不要轻易表明态度,不要一望见他就答应他;轻易地答应他,就失去自己的立场,轻易地拒绝他又使自己陷于闭塞的境地。要像高山深渊,抬头看不到顶,测量它也测量不到底。”
子贱说:“是的,怎敢不接受您的指教?”
27。 治民如钓鱼
宓子贱做单父宰,经过阳昼那里对他说:“你也有什么高见要送给我吗?”
阳昼说:“我年纪小的时候很贫贱,不懂得治理人民的方法。现在,有两个钓鱼的方法要告诉你。”
子贱说:“你钓鱼的方法是什么?”阳昼说:“如投下纶丝,不放鱼铒而只有鱼钩,前来上钩的,钓到的是阳桥。这个鱼很单薄而肉也不好吃;又像有又像没有,又像吃又像不吃,而放下装饵的鱼钩钓到的这就是鲂鱼;这个鱼肉多而味道也好。”宓子贱说:“好。”
他还没有到单父,那些达官贵人都来到大路上迎接他。子贱说:“赶快驾车,赶快驾车。阳昼所说的阳桥到了。”到了单父后,他就请那里的地方父老贤达来共同治理单父。
28。 做官的得失
孔子的哥哥有个儿子叫孔蔑,和宓子贱同时作官。孔子经过孔蔑那里,就问孔蔑道:“你做官以后,你得了些什么,又失掉些什么?”孔蔑回答说:“自从我做官以来,没有得到什么,却失掉三样东西:公务太繁重,哪有时间研习学问,因此我的学问有很多不明白,这是我第一件损失;待遇太少,连粥也吃不饱,粥都吃不饱,当然就无法照顾亲戚,亲戚就因此更加疏远了我,这是我第二件损失;公事多半都是很急迫的,没有时间吊孝,也没有时间探望病人,因此朋友也就更加疏远了,这是我第三件损失。”
孔子听到不高兴,又去见子贱,说:“自从你做官以后,你有什么损失?”子贱说:“自从我做官以后,没有损失反而还有三点收获:当初所读的书,现在都实践了,所以我的学问更加明白,这是我第一件收获;待遇虽然不好,但是让亲戚都能有一口稀饭吃,所以亲戚就更加亲近,这是我第二件收获;公务虽然日夜都很急迫,吊孝探病还是照常,所以朋友更加亲近,这是我第三件收获。”

治理的大道(6)
孔子对子贱说:“子贱,你这样的人真是君子啊!真是君子啊!鲁国如果没有许多君子,你到哪里去学得这样做人的道理呢?”
29。 晏子治政
晏子治理东阿三年,景公把晏子叫来,责备他:“我原以为你行,才叫你治理东阿,现在你并没有把东阿治理好,你回去好好反省一下,我将要惩罚你。”晏子答道:“我请你允许我另外改变一个方式来治理东阿,如果三年还是治不好,我请求处死。”景公同意了。
第二年,晏子就献上收入的帐本,景公欢迎他,并向他道贺说:“你治理东阿治理得很好。”晏子答道:“以前我治理东阿,没有人情拜托,也没有贿赂,鱼池里养的鱼,用来造福穷百姓。在这个时候,老百姓没有一个挨饿的,但是君王反而责备我;现在我治理东阿,人情拜托和贿赂都来了,并且碰到搜刮人民的事就做,国库收入少,又侍奉左右,鱼池里养的鱼,都被权势人家占有。而老百姓们有一大半人都没有饭吃,你反而欢迎我,恭贺我。我不能再治理东阿了,请求你保全我的骸骨让我回去,不致于挡住贤能的人为你效忠的机会。”景公于是下席谢罪说:“请你勉强再治理东阿,东阿是你的东阿,我不再干涉你。”
30。 宽以正
子路治理蒲,去见孔子,说:“我愿意接受您的指教。”孔子说:“蒲地多壮士,又难治理。可是我告诉你,只有谦恭而又客气,才可以使勇者畏惧;只有宽大而又正直,才可以容纳别人;只有谦恭而又廉洁,才可以亲近尊长。”
31。 君子慎言语
子贡做信阳县令,临上任向孔子辞行。孔子说:“要努力去做,要顺从民意,要把握他们的时间,不要强取,也不要攻伐,不要施暴,也不要劫夺。”
子贡说:“我在年轻时侍奉君子,君子是否也有劫夺行为呢?”
孔子说:“没有才德的人攻伐有才德的人,这就叫做劫夺;贤能的人攻伐没有才德的人,这就叫做伐;命令松弛,而诛杀紧急,这就叫做暴;拿人家的长处当作自己的,这就叫做盗。君子的劫夺,难道一定是金钱吗?
“我听说,懂得做官的人,一定奉行法令,做对人民有益的事。不懂得做官的人,一定是违法而又侵害人民的权益,这都是怨恨产生的由来。做官要平实,在金钱面前要廉洁,廉洁平实的操守不可破坏。
“埋没别人的长处,这就叫做蔽贤;宣扬人家的缺点,这就叫做小人;对内不相规劝,而在外却互相诽谤,这就叫做不足亲;称赞别人的长处,对别人有勉励作用,而对自己也没有损失;说人家的缺点,对别人没有好处,反而对自己有害处。所以一个君子说话要小心,不要抢着说,选择该讲的话讲,让口耳一致。”
32。 成大功者不小苛
杨朱去见梁王,说治理天下就像运转手掌那样容易。梁王说:“先生你有一妻一妾还管理不好,三亩的田地还不能把草除尽,为什么说治天下就像运转手掌那样容易?”
杨朱说:“我说这话是有理由的。你不看看那些羊嘛,那一百只的一个羊群,叫一个小孩子带着棍子去跟着它,想到东边就到东边去,想到西边就到西边去;你如要让唐尧牵着一只羊,虞舜拿着棍子跟在后面,这样,马上就有祸乱。我听说,一条能够吞舟的大鱼,不会在浅滩里游,鸿鹄高飞,不会停在污池里,为什么?由于它们的志气远大。黄钟大吕,不能伴奏复杂的舞,因为它的音节疏阔。办大事的人,不要过问小事,成大功的人,不要在小处苛刻,就是这种说法。”
33。 景差做宰相
景差做郑国宰相。郑国有个冬天涉水过河的人,小腿部分受了寒。后来景差经过那里,请那人上车,并且拿衣服给他盖好。
晋国叔向听到了就说:“景差做一国的宰相,治国能力也太差了点!我听说一个能干的好官吏来了三个月,就把沟渠修好,桥梁也造好了,六畜都不必涉水湿足而何况是人呢?”

治理的大道(7)
34。 食有劳而禄有功
魏文侯问李克:“要怎样治国?”
答道:“我听说治国的方法,吃公家饭的人要贡献其劳力,禄位要给与有功的人,要任使有能力的人,赏罚要严格执行。”
文侯说:“我赏罚都很妥当,可是老百姓仍然不归附我,是什么缘故?”
答道:“国内是否有放纵游乐的人呢?我听说,夺去那些游荡之民的俸禄,以分给来自四方的人士。他的父亲因有功而受俸禄,他的儿子却无功而享受,出门乘着车马,穿着华丽的狐裘,以此为荣耀,回来就演奏竽琴等乐器,过着奢侈的生活,而扰乱了乡里的教化。如果是这样,就要夺他的俸禄,来给四方的士人,这就叫做剥夺放纵游乐的人的权利。”
35。 社鼠与猛狗
齐桓公问管仲:“国家最可怕的是什么?”
管仲答道:“最可怕的就是那不容易消灭的社鼠。”
桓公问:“这是什么意思?”
管仲答道:“社是用很多树木扎起来,上面涂以泥巴,鼠就因此寄生在里面,如果用烟火去熏它,又恐怕把树木给烧掉。如果灌水,又恐怕把涂上去的泥巴冲坏,这就是因为有所顾忌的缘故,而无法把鼠捕杀掉。国家也有社鼠,人主的左右就是社鼠。对内来说,遮蔽人主的耳目,让他分辨不出善恶;对外来说,向老百姓卖弄自己的权力,如果不杀他,又败坏国家政治。要杀他,又怕被人主庇护,这也就是国家的社鼠。有卖酒的人,把酒器弄得很干净,挂在外面的酒幌子也很大很大,但是很久过去了酒都卖不出去,也就变酸了。问他的左右邻居为什么会如此,邻居们说:‘你的狗太凶猛,人家提着酒器来了,并且要买你的酒,狗迎过来要咬他,这就是酒酸了也卖不出的原因。’国家也有猛狗,那些当权的人就是。有本领的人,想要为主上效忠,而那些当权的人就迎上去阻止他,这也就是国家的猛狗。左右的人是社鼠,当权的人是猛狗,那些有本领的人就永远没有施展抱负的机会,这是治理国家最担忧的事。”
36。 为政何患
齐侯问晏子:“治理国家最可担忧的是什么?”晏子答道:“最担忧的是怕善恶不分。”齐侯又问:“怎样去明察?”答道:“要谨慎地去选择左右大臣。左右大臣都是好人,那么文武百官都能各尽所能,而善恶分明。”
孔子听到了就说:“这话很正确。能贡献忠言,那么虚伪的话就不会听到;不贡献忠言,那么虚伪的话就要进来了。”
37。 与民共甘苦
复槁的国君到齐国去朝见桓公。桓公问他治理人民的情形,复槁的国君不答,只有来回摸着自己的嘴,捏住衣衿,按住心口。桓公说:“这是表示和人民共甘苦同饥寒啊!你都把我当作圣人,所以不用多说就知道了。”因此桓公送给他千金之礼。
38。 为政要公平
晋文公的时候,翟人献上大狐和文豹的皮。文公就叹息地说:“大狐、文豹有什么罪?你要它们的皮?”大夫栾枝说:“地广而不平,财物聚集而不分散给人民,难道不就是大狐和文豹遭难的原因吗?”文公说:“真会说话啊!”栾枝说:“地广而不平,别人将要来平分它;财物聚集而不分散给人民,人民将要来争抢它。”于是晋文公就把土地分配给人民,发散财物去救济穷人。
39。 分地予民
晋文侯问舅犯为政之道,舅犯答道:“分熟的东西给人民就不如分生的,分生的又不如分地;把土地划开分给人民而增加他们的爵禄。所以,君王拥有土地而人民就会富有,君王失掉了土地,人民就会贫穷。古时所谓招集军队去作战,就是用的这个方法。”
40。 为政不可不慎
晋侯问士文伯:“三月初一有日蚀,我不明白其道理。《诗经》上所谓:‘那天有日蚀,会有不吉的事。’这是什么意思?”
答道:“这是指国家治理得不好;国家政治不清明,自己将遭到日月的谴责,所以不能不谨慎。为政之道有三点:一要按照人民的需要去做;二要选择贤能的人;三要顺从时势。”

治理的大道(8)
41。 暴政当道
延陵季子到晋国去,刚一入境就说:“唉,是一个暴政当道的国家!”走进它的都城就说:“唉,是一个耗尽民力的国家!”站在它的朝廷上就说:“唉!是一个混乱的国家!”
跟随他的人说:“你到晋国时间还不长,为什么说出这样的话,而一点也不迟疑?”
廷陵季子说:“是的,我走进他们的国家,看到田地荒芜,杂草长得很深,我由此可以看出他们的国家正陷入暴乱。我又走进他们的都城,看到新建的房子反而没有旧房子美观,新墙反而不及旧墙高大,我由此可以知道他们的民力已经耗尽。我站在朝廷上,看到皇上只看而不问,那些大臣们都自夸自己的能力,而不对皇上谏诤,我由此也就可以知道他们的国家是混乱的。”
42。 王者遗风
齐国所以不如鲁国是因为姜太公的贤能不及伯禽。伯禽和姜太公都接受周天子的分封,各人都到自己的封国去了。
三年之后,姜太公返回述职,周公问道:“你为什么治理得这样快?”答道:“尊重贤人,先由较远的做起,然后再到亲近的;先从义做起,然后再行仁。这是称霸天下的做法。”周公说:“太公之恩泽可以延续五代。”
五年之后伯禽回来述职,周公问道:“你为什么治理得这样难?”答道:“先尊敬自己的亲人,由内而外,先行仁,然后再行义。这是王者的做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