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中华智慧谋略:权谋书-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说:“刀先生应对他。”
刀说:“使者问梧桐的年龄吗?从前楚平王无道,加害申氏,杀了伍子胥的父亲和长兄。子胥散披头发在吴国讨饭。阖闾重用他为将相。三年后,吴兵报了楚国的仇恨,在柏举战胜,获首级百万,楚将囊瓦奔逃到郑国。楚王接受随国的保护。子胥引兵入郢都,军队如云涌般,行进于首都郢城。子胥亲自射击宫门,挖掘平王的坟墓,指责他的罪行,说:‘我的先人没有罪,你竟杀死他。’叫士兵每人鞭挞一百下,然后才停止。那时候,梧桐之大已可以做子胥的弓把了。”
 txt小说上传分享
不辱使命(6)
19。 引来战火的使者
蔡国派遣师强、王坚出使于楚国。楚王知道了,说:“一定都是些鼎鼎有名的人,为了表示他们军队强盛,国王意志坚定吗?”于是召见他们,可却发现这两人根本不知礼仪的次序,看看二人的长相,便怀疑他们的姓名,不但声音听来丑陋,外形看了也使人讨厌。于是楚王大怒,说:“当今蔡国无人了吗?假使这样,这个国家可以###;有人而故意不派遣吗?假使这样,也可以###,是专门用这两人来嘲笑寡人吗?假使这样,也可###。”因为派遣两个使者,结果使楚王想到三种攻伐的理由,这是蔡国糊涂啊!
20。 细察敌情
赵简子将要派兵袭击卫国,先遣史黯去探察虚实。史黯待了一个月零六天才返国。简子说:“为什么去那么久呢?”史黯说:“想图谋利益,反而遭到损害,这是因为不小心观察的缘故。现在遽伯玉在卫国为相,史帮助他。孔子在那里作客,子贡在卫君的前面听候差遣,非常恭顺。《易经》上说:‘涣其群,元吉。’涣就是说那些贤人能化解危险的局面,群是象征人数众多,元是吉的开始。涣其群,元吉,就是辅佐的人多是贤人。”
简子听了,就收住军队,不敢妄动。
21。 良言胜过天鹅
魏文侯派遣舍人毋择,奉献一只天鹅给齐侯。毋择在半路让它跑掉了,只好献上一只空笼子。他朝见齐侯说:“敝国君派我毋择来奉献天鹅,途中天鹅饥饿口渴,我就把它放出饮食,结果天鹅一飞冲天,就不回来了。我心想并不是没钱再买只天鹅,只是哪有人做他国君的使者,而把国君的钱币轻易花费的呢?心想我并不是不能拔剑砍头,使自己肉体腐朽,让骸骨暴露于荒野之中,为的是恐怕我的主上从此有贵天鹅而贱士人的罪名。心想我并不是不敢逃走到陈国和蔡国之间,是恐怕断绝两国的来往。因此我不敢爱惜性命,逃脱一死,来献上空笼,请主君用斧质来砍杀我。”齐侯非常高兴,说:“寡人今天听了这些话,胜过得到三只天鹅。寡人在都城郊外有块百里的地方,愿意献给先生作为汤沐邑。”毋择对答说:“哪里有人为他的国君出使,而轻易地去贪得诸侯的土地呢?”于是他就走出去,不再回来。
 电子书 分享网站
权谋之术(1)
1。 权谋的种类
圣贤的君王在办理一件事的时候,一定先要审慎地谋划考虑,然后用蓍龟加以占卜,考察吉凶。国中贫贱的人都参加意见;连捡柴火的工役,也都竭尽他们的心思,所以办了上万件的事,也不会有失算的地方。古书说过:“大众的智慧,可以预测天机。而综合各方意见,必须由一人独自去裁断。”这是伟大谋略的方法。
权谋有两种,上等的权谋可以预知天命,其次的可以测知人事。知天命的人,可以预见存亡祸福的根源,早知盛衰废兴的发端,预防祸事于未发生之前,避免灾难于未形成之先。像这种人生在乱世,不会危害到自己的生命,生在太平盛世,就一定能得到国家的权位。那知人事的人也不错,遇事时能知道得失成败的差别,而追究到事情的结果,所以做事不会失败。孔子说:“一个人可以和他一起实践人生的大道,未必能和他谋划出一个权宜的办法。”如果不是能预知天命,预测人事的人,谁能使用权谋的法术呢?
权谋有正义与邪恶两种:君子的权谋是正义的,小人的权谋是邪恶的。用心正义的人,他的权谋追求公平,所以他为百姓尽心尽力,完全出于至诚;那用心邪恶的人,因为喜好私利,所以他为百姓做事,完全出于诈伪。诈伪就引起乱事,诚心就太平无事。因此,尧的九位大臣办事诚恳,就被朝廷重用,其他四位大臣因为办事诈伪,就被杀于草野。至诚的人,可以延续到后代子孙;诈伪的人,当世就被消灭了。知天命知人事,而擅长于权谋的人,必须审察诚诈的根源后果,来立身处世,这也是权谋的方法之一。明智的人办事,当圆满的时候,就考虑有过分的弊病,当平稳的时候,就考虑有危险的倾向。当安全的时候,就恐怕发生危险;当委曲不顺利的时候,就想办法使事情顺利。由于他预先防范,惟恐考虑不周,所以他事业圆满,不会有缺陷的。
2。 智而多疑
杨子说:“做一件事能使人变得贫穷,也能使人变得富有,就会影响人们干这件事的行动;做一件事可以使人获得生存,或使人丧失生命,那是会伤害到一个人的勇气的。”仆子说:“杨子有智慧,但是不知天命,所以他内心多疑。”古语说:“知道天命的人就不会疑惑。”晏婴就是这样的人。
3。 孔子的悲伤
赵简子说:“晋国有泽鸣、犊犨,鲁国有孔丘。我杀了这三人,就可以夺取天下了。”因此就召见泽鸣、犊犨,以政事任命他们,借机杀害。又派人去鲁国聘请孔子。
孔子行到黄河渡口,面临着河水观望着,说:“美丽的河水啊!浩浩荡荡地流着。我孔丘今天不能渡过去,这是命中注定的吧!”子路上前说:“敢问这话怎么说?”孔子说:“泽鸣、犊犨是晋国有贤德的大夫,赵简子还没得志的时候,和他们同闻共见,志同道合,等他得志了,便杀掉他们,然后掌握政权。所以我听说:一个国家之内,如果剖腹取出婴儿,焚烧未长成的草木,那么麒麟就不去那种地方;将沼泽的水取干,然后下去捉鱼,这样蛟龙不会去那种沼泽;翻倒鸟巢,毁掉鸟卵,那么凤凰便不在那里飞翔。我听说君子都很悲伤他的同类的下场。”
4。 圣人之智
孔子和齐景公坐着论事,左右的官吏忽然报告说:“周室派使者来通告说周的宗庙烧掉了。”齐景公出来问道:“什么庙?”孔子说:“是王庙。”景公说:“你为什么知道呢?”孔子说:“《诗经》说:‘伟大的上帝,神所赋予的绝无差误。上天给有仁德者福报。’同样的道理,神也降祸给无德的人。王改变文王、武王的制度,建筑玄黄宫室,车马都奢华无度,上天不会振兴他,因此就降灾给他的庙宇,所以我知道这件事。”景公说:“上天为何不伤害他的生命,而伤害他的庙宇呢?”孔子说:“那是因为文王的缘故。假使伤害他的身体,文王的祭祀不是断绝了吗?所以伤害他的庙宇来表明他的罪过。”左右的官吏进来报告说:“烧的是周王庙。”景公大为惊讶,起身拜了两拜,说道:“很好!圣人的智慧怎能说不伟大呢!”

权谋之术(2)
5。 听于无声
齐桓公和管仲计划###莒国,谋议尚未宣布,国人已经知道了。桓公感到奇怪,便问管仲,管仲说:“国内必定有圣人。”齐桓公感慨地说:“哎!白天那些服劳役的人,有一个拿着柘杵向上看的,大概就是那人吧!”于是下令再召集人来服劳役,不能互相替代。
一会儿,东郭垂来了。管仲说:“一定是这个人。”于是命令傧者引领他进来,依照等级站着。管仲说:“说###莒国的是你吧?”答道:“是的。”管仲说:“我并没有说要###莒国,你为什么说要###莒国呢?”答道:“我听说君子善于谋议,小人善于揣测。我是私自揣测的。”管仲说:“我没有说伐莒,你怎么揣测?”答道:“我曾听说君子有三种脸色:喜乐,是敲钟击鼓奏乐时的脸色;哀愁安静清闲,是家有丧事的脸色;脸上带着盛怒的表情,是将要用兵的脸色。那天我遥望主君在台上,脸上带着盛怒的表情,这是将要用兵的脸色。主君只是叹气而不唱歌,所谈论的是莒国。主君举起手臂,指向的地方也是莒国。我私下思虑,那些小诸侯中,尚未降服的,只有莒国,所以说出伐莒的事。”
当时的君子就评论说:“一般来讲,耳朵所以有所听闻,是因为有声音的缘故。现在不听到声音,而仅凭脸色和手臂就知道事情,这是东郭垂的本事。桓公和管仲虽然善于计谋,却不能隐瞒圣人听闻于无声之间,看见于无形之际。所以桓公就赐他俸禄,并且尊敬他。”
6。 屠余的远见
晋国史官屠余看见晋国混乱,又看见晋平公骄矜而不讲求道义,因此就想法离开晋国回到周朝。
周威公召见他,问道:“天下的国家,谁先灭亡?”答道:“晋国先亡。”威公问何以见得。答道:“我不敢坦白向晋公进谏,我只告诉晋公一些上天所表现的奇怪现象,如日月星辰的运行大都不合轨道。晋公却说:‘怎会这样?’告诉他说国人多行不义之事,百姓都怨恨。晋公却说:‘这有什么损伤呢?’告诉他说邻国不服我们所为,贤良的人不出来帮忙。他却说:‘这有什么损害?’这是他不明白国家所以能生存和所以能灭亡的道理。所以我说:‘晋国先亡。’”过了三年,晋国果然灭亡。
威公又召见屠余,问道:“哪一国接着灭亡?”答道:“中山是其次。”威公问其缘故。答道:“上天生下人民,都叫他们要有分别。有分别,是为人的正理,由此表示和禽兽麋鹿有所不同。这样,君臣上下的关系才能建立。中山国的风俗拿白天当作黑夜,夜晚继续白天的事情。男女生活猥亵,从无止息之时。他们荒淫昏乱,寻欢作乐。爱好歌唱悲哀的曲子,他们的国君不知道厌恶。这是亡国的风俗,因此我说:‘中山其次灭亡。’”
过了两年,中山果然灭亡。威公又召见屠余,问道:“哪一国又跟着灭亡呢?”屠余不回答。威公一再请求。屠余说:“贵国是其次。”威公大为恐惧,召请国中年长有德的人,得到畴、田邑二人,礼遇他们。又得到史理、赵巽做谏臣,除去苛刻的法令,共计三十九条。而后告诉屠余,屠余说:“尚且可以延续到你一生。我听说国家要兴盛时,上天会降临贤人,赐下尽责的谏官;国家要灭亡时,上天会给他作乱之人和善于谄媚之士。”威公死后,九个月不能安葬。周朝就分裂为二。所以有修养的人说的话是不可不重视的。
7。 莒将亡
齐侯问晏子道:“现今的诸侯,哪一个比较危险?”答道:“莒国岂不是要亡了吗?”齐侯说:“为什么?”答道:“国土被齐国侵占,财货被晋国取光,所以会灭亡。”
8。 疵的智谋
智伯联合韩、魏的军队攻打赵国。水淹晋阳城,只差六尺,城就全部淹没了。疵告诉智伯说:“韩、魏的国君一定变心了。”智伯说:“怎么知道呢?”答道:“胜了赵国就把赵国瓜分为三,现在全城将要淹没,臼灶中都长了青蛙,人民食马肉以求生,这城眼看有一天就要投降,而韩、魏的国君并不觉高兴,反而有忧戚之色,不是变心是什么?”

权谋之术(3)
第二天,智伯告诉韩、魏之君说:“疵说你们已经变心了。”韩、魏之君说:“一定会战胜赵国,然后把其土地瓜分为三,现在城快攻下,我们两家再笨,也不会放弃好处而违背约定去做很难完成的事情,这情势是显而易见的。这疵一定是替赵国向你游说,并且使你怀疑我们而解赵围。现在你听信谗臣的话而背弃我们,实在替你惋惜。”智伯出来后,想杀疵,疵逃跑了,韩、魏的国君果然反叛了。
9。 孔子的预言
鲁国公索氏将要祭祀时,却把祭祀用的“三牲”丢掉了。孔子听到这件事,说:“公索氏不到三年,必会灭亡。”过了一年,果然灭亡。学生问道:“从前公索氏丢掉了‘三牲’,老师说:‘不到三年,一定灭亡。’现在才满一年就灭亡了。老师怎么知道他要灭亡呢?”孔子说:“祭祀的意思就是索,索的含义就是尽,就是说孝子尽心于双亲及祖先的意思,到了祭祀时还丢掉了‘三牲’,那么其他的东西丢掉的更多,我因此而知道他将要灭亡。”
10。 叔向的预言
蔡侯、宋公、郑伯共同到晋国去朝会。蔡侯告诉叔向说:“你有什么话要告诉我?”答道:“蔡国的领地和人民的生活状况,不如宋郑二国,而车马衣裘却比二国奢侈。诸侯之中或者有人打蔡国的主意吧?”过了一年,楚国攻打蔡国,灭了蔡国。
11。 白圭五怕
白圭到中山,中山的国王要挽留他,但他固执地告辞而去。又到齐国,齐国也想挽留他,又告辞离开。
人家问他什么缘故。白圭说:“这两国快灭亡了。根据我所学的,一个国家最怕失去五种东西:这国家已不值得人去效忠,那么就没有人再进忠言了;已经到了无所称誉的地步,那么就没有美名了;已经不值得人民去爱戴,那么就没有亲近的人了;行路的人缺乏粮食,在家的人没有食物,那么财货已经竭尽了;不能任用贤人,也不能发挥自己的才干,那样事业便荒废了。一个国家有这五种情形是很不幸的,最后必定灭亡,中山和齐国正好都如此。”
假使中山和齐国之君,听到这五种失去的东西而改弦易辙,一定不致灭亡的,糟糕的是他们没听说过,即使听说了也不会相信的。如此说来,一个领袖人物的要务,就在于善纳忠言。
12。 能言未必能行
下蔡威公闭起门来痛哭了三天三夜,哭得眼泪干了便流出血来。旁边邻居在墙外窥见,问他:“你为什么哭得这样伤心呢?”答道:“我们国家就要灭亡了。”问道:“你怎么知道呢?”答道:“我听说:病得要死的人,良医也束手无策;国家要亡,计谋也没用。我好几次劝谏我们国君,国君不采纳,所以我知道国家将要灭亡。”于是那位在墙外窥探的人听了他的话,全宗族的人都搬到楚国去了。
经过几年,楚王果然起兵###蔡国,在墙外窥探的人当司马,带领军队前去,俘虏了很多人,问道:“会不会有兄弟或老朋友在俘虏中呢?”果然看见威公在俘虏营中被绑着,问道:“你为什么落得这地步呢?”答道:“我为什么不落得这地步呢?我听说过,能说的人是能做的人的仆役;能做的人是能说的人的主人。你能照我的话去做,所以你是主人,我是仆人。我为什么不落得这地步呢?”那在墙外窥探的人就告诉楚王,把威公的绳子解开,和他一起到楚国。所以说:“能说的人未必能做,能做的人未必能说。”
13。 管仲的预言
管仲有病,桓公前往慰问,说:“仲父假使抛弃我而死去,竖刁可以执掌政权吗?”答道:“不可以。竖刁对自己都用刑罚,以求得君上的任用,他连自己的身体都忍心伤害,对于君上还有何不忍心做的事。”桓公说:“那么易牙可以吗?”答道:“易牙杀了自己的儿子煮给君上吃,他连儿子都忍心杀死,对于君上还有什么不忍心做的事。如果重用他们,一定被诸侯们笑话。”等到桓公死了,竖刁、易牙两人就作乱。桓公死了六十天,虫都爬出户外,也没有人为他收埋。

权谋之术(4)
14。 白公之乱
石乞侍坐在屈建身边。屈建说:“白公会作乱吗?”石乞说:“这是什么话呢?白公为人俭仆,居室都没有一定的场所,以礼相待的贤士有三人,生活和自己一样的臣下有五人,和他同衣同食的有一千人。白公的行为如此,为什么会作乱呢?”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