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不是教你使坏-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般人总难免要提出意见,批评别人。当别人的行为不如我们所想像的时,我们就会显得不太高兴。即使程度并不严重,也会对别人造成或多或少的压力或紧张。 
一个人如果想要和别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他绝不能要求他们依照规定的模式做事,或处处请求利益。解决人与人之间不愉快的惟一方法,就是去了解。 
知人是十分重要的,而知人又是非常困难的。  
 
 
 
 
 

  
 第一部分要小心自称“秉性不好”的人
 
何为“秉性不好”,当你发现自己身边存在自称“秉性不好”的人时,你得小心了,一定不能让其以此作为人处事中的挡箭牌。 
有一种人,对朋友做出失礼的事,或者有背叛的情节时,在对方责怪之前会抢先说“因为我秉性不好啊”。 
这样的人,以“自己秉性不好”为挡箭牌,再进一步恫吓对方。 
秉性不好的人,到底是怎样的人呢? 
所谓秉性不好的人,通常从幼年时期开始便遭受双亲或世人的苛刻对待,或者因为经济上相当困顿,而总是吃苦受罪。 
所以,他对待别人,甚至是自己人,也会做出扯后腿、张牙舞爪的事。虽然他心里也认为这样不妥,但却也无法克制自己。由于过往的痛苦经验累积,而一点一滴地扭曲了性格。 
这样的人很努力地活了下来,年龄增长之后,便自然而然地成长为秉性不好的人。 
通过人生的无数考验一路走过来的这类人,摆出令人害怕的表情,用低沉的声音说“因为我秉性不好啊”,任谁都会为之胆怯。 
秉性不好的人,可怕之处在于他们总是认为除了自己之外的所有人都是敌人。 
所以,即使是对妻子、丈夫等家人,或者是善待自己的人,都没有区别。 
遇到这种自称秉性不好的人,要怎么办才好呢?就是,当他说“因为我秉性不好啊”,你便认真地问他:“我看不出来啊。秉性不好,到底是哪里不好?”或者:“为什么秉性会变得那么不好?” 
其实,只要若无其事地问他就好了,不过,如果他以为你是在捉弄他,那可不妙。 
但也可能出乎意料之外。因为对方从未经历过如此直接的询问,所以即使是打心眼起的坏秉性,也可能会向你坦白。 
因此,可能是因为不小心自己泄了底,或者因为紧张的神经松懈了,从此以后,至少对你,那种坏秉性的矛头就不会再那么尖锐了。 
对事物的评价一日数变的人,不可信赖 
你身边有这样的人吗?今天说你是大好人,明天却对你抱怨不断,数落不止。若你不幸成为此类人的朋友,那可得对他们的话三思而行哟! 
对于人或者事物经常改变其评价的人,不可以信赖。 
“我告诉你,C小姐是个很不错的人哟。我跟她虽然只见过一次面,但觉得意气相投呢。如果你也可以跟她交朋友就好了。”听A小姐这么介绍,B小姐勉为其难地来到了咖啡厅和C小姐碰了面。B小姐当时的印象是,并不觉得C小姐有那么好。 
过了一阵子,B小姐问A小姐:“你这阵子经常跟C小姐见面吗?”得到的回答却是:“啊,C小姐那个人,我没办法跟她交朋友,她的个性有点奇怪。现在已经没有跟她见面了。”A小姐马上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转变。她心中已经没有C小姐这个人了,令B小姐相当惊讶。 
像A小姐这种类型的人,对于仅见过一次面、闲聊过几句话的人,便很轻易地给予好的评价。也就是说,她只做表面的判断,对于第三者的评价也会照单全收。而且,还轻率地将这样的感官印象推销给别人。 
这种类型的人其实还相当的多,小心为上。 
例如,某人不厌其烦地向你推荐某某健康食品,当你信以为真花大钱买了之后,下次见面时他却说:“啊,那个东西啊,其实不太好呢。”这时你不一头雾水才怪。 
还不只如此,“我告诉你另一个比那个更好的东西哟。”他又厚着脸皮开始推荐其他的东西。 
这种人对于自己推荐了不好的东西给别人,竟然没有丝毫的负罪感。 
像这样对于人、事、物的评价很善变的人,通常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单纯的老好人,很容易就去相信别人;另一种是有所企图或抱着复杂的想法,夸大其词地说“他是个不错的人”、“这个东西很不错哟”的类型。 
不论是哪一种类型,当他跟你讲述什么事物或介绍什么东西时,不要一下子就全盘接受,而是要多花一些时间观察之后再做判断,这样比较安全,也可免去日后的麻烦。  
 
 
 
 
 

  
 第一部分对保不住秘密的人,要保持距离
 
人际交往中,谁没有几个可以交心的知己、共同分享秘密的死党?然而,在你将一颗真心交付于人时,一定得问问自己,对方是可以为我保守一切秘密的人吗? 
“因为你没有说不能说啊,所以我说出去了。”会说这种借口的人也不能信任。因为,在和别人聊天的时候,通常是不会一一注明这是秘密、那不是秘密的。而聆听的人,通常也不会问:“这是不能说的秘密吗?还可以跟别人说吗?” 
“我告诉你,昨天,主任注视着我的眼睛说:‘我也差不多该讨个老婆了呢。’” 
“呵这是秘密吗?结果怎样?他强烈追求过你吗?” 
“这是秘密。之后他约我,问我要不要好好去休息一下。” 
“啊?他约你上旅馆吗?这也是秘密吗?” 
“哟,他希望我嫁给他,这是秘密;他约我去旅馆,这不是秘密,说出去也没有关系。” 
像这样一个一个去分清哪些是不是秘密,这样的谈话不是挺麻烦、挺无趣吗? 
人就算没办法从语言当中理解,那从当时谈话的方式、话题的展开、对方的表情、态度等,应该就可以判断哪些是秘密、哪些是说出去也没关系的。 
因为将不能说的事情给说出去而受到指责时,却推说:“因为你没有说不能说出去,所以我才说的啊。”这样的人,不是个性不好便是欠缺常识,像这种类型的人还真是不少,要怎么面对这样的人呢? 
这种类型的人,即使责备他说:“都说这是秘密了,怎么还跟别人说呢?”他还是不会有所转变的,因为他根本不认为自己做了什么不好的事情。所以,期望他对这些事情守口如瓶,根本是很困难的。 
如果自己的秘密被他散播出去了,用同样的方法报复他也是一策。将他的弱点、坏事等等捅出去会是很麻烦的事情,有意无意地给散播出去,让他知道,你是有仇必报的人,让他对你有“这个人要非常小心”的强烈印象,这样效果就达到了。 
不过,“健忘”也是这一类型人的特色,过了一段时间,同样的事情又会再度发生。所以,麻烦的事情不要让他知道,才是上策。  
 
 
 
 
 

  
 第一部分从眼睛透视对方心灵
 
眼睛是最灵动和敏感的,它是心灵的一扇窗户,眼神所反射过去的信息往往传递的是另一种动人心弦的真情。 
诚如人们所说的“会说话的眼睛”、“眼睛是灵魂之窗”,人在各种时候,不同的思绪动向会反映在眼睛中。通常人心中所想的事物,眼睛会比嘴巴还快说出来,而且几乎不隐藏。因此,即使难以用言语表达,眼睛也会原原本本地表现出来。有的时候,虽然嘴上一再反对,眼睛却流露着赞成的意味,而有时,口头说得好听的话,眼睛却会“揭露”嘴巴所讲的是谎话。眼睛是“口是心非”的最佳泄密者。 
观察力强的人必然有过上述经验。不妨试着注意电视上的人。 
例如歌唱节目中出现过一位中年男歌星,他每年公演时经常全场爆满,深具实力,也广受欢迎,因此对观众的态度也相当高尚优雅,始终笑容可掬。当他的面部表情占满整个荧光屏时,他的眼睛会反映出一颗什么样的心呢? 
尽管整张脸满溢笑容,但那双眼睛,却是一点也不笑的,甚至可注意到他的目光很严肃,一本正经。不过,当然会如此,因为他的眼睛并未跟脸一起笑。如果眼睛也荡漾笑意,他的心必然也在笑;如果心在笑,那一定是他目前已不为舞台上的成败胜负所烦。人,如果心会笑,就是紧张的情绪获得舒解,不再受压抑了。 
日本某前总理大臣也曾有过类似的情形,常可见到他在电视新闻或报纸上笑容可掬,但其眼睛却绝不会笑,这恐怕是身为一国之相,重责在身,很少有机会松弛紧张的心情所致。 
无论公务上或私人的交际应酬中,欲读出对方的心理,就一定要特别注意他的眼睛,因为人永远无法包藏掩饰自己的心。在言词中所说的是违心之论时,眼睛是无法一致的。所以,如果能悄悄地观察眼睛的动向,就可达到了解对方心理的目的。 
但是,与他人面对面交谈时,有的人会把视线从对方脸上移到一旁,同时东张西望地说话。也许他不看对方的脸,是因为心怀诡异,因此总令人觉得这种人不可信赖。可是,千万不能就此断然下判断。因为诸如小心谨慎的人、没有自信心的人、怯懦的人,以及并非心存愧疚却因畏缩而不敢正视对方的人,为数不少。从他们平日的性格表现中,便能马上了解这些人。 
真正的坏人或难以对付的人,有时也会把视线移开,不看对方的脸,因为坏人并非都是毫无畏惧的。 
其次,试着从读心的立场,观察人眼睛所流露出的各种变化。但是,作者此处所指的,并非那些任何人一看都能明白的变化,而是稍不注意便难以捉摸的微妙之处。以下提供几种平常不易察知的眼神变化: 
(1)注视远方的眼神 
在谈话中,对方如果时时流露这种眼神,多半是对方并不注意你所说的话,心中正在盘算其他的事。如系进行交易的对手,那么他必然在心中作着衡量、计算,思索着如何在这场交易中谋取最大利益的策略。如果是没有利害关系的交谈对象,而对方并不专注于你的谈话,那一定是有其他的事物盘踞心头。 
而在类似的眼神中,也有无法将目光凝注于固定一点的情形,如果对方是重要交易的对象,就须特别加以注意。 
诸如一些忧心的事:正沾沾自喜于销售出大量商品时,却遭到对方退票;或相反地,买进商品,却发觉容易出故障、有瑕疵,而货款早已被人卷逃而去;等等。这种对手的眼睛通常都是空空洞洞的,这是因为他心上有着极重的负担或苦恼,使他的眼睛呈现出一种恍惚、散漫的神色。 
所以,发现对方露出这种眼神时,便不应有所顾忌,而应将心中的疑问直接提出询问。若家中有人生病时,也同样需要这种思虑与关心。 
(2)光芒闪烁的眼神 
比较亲近的人,有时会出现这类眼神,而初次见面的人,谈话中也可能出现这样的眼神。这种眼神,可显示出那个人有所疑惑、误解、敌意、警戒、不信任。 
这种眼神出现在比较亲近的人脸上,可能是他对你无意中对他所造成的伤害有所误解,也可能是对你没有信心。另外,这种眼神还表示对方并非完全误解而是有所警戒,他的心里正犹豫不决着。 
初次见面的人出现这种眼神时,要不是谈话中对你持着不信任、警戒的态度,就是对方已有了先入为主的观念,要么早已听过关于你的传闻,要么从介绍者口中而建立了主观的看法。 
(3)注视异性的眼神 
男士大概都有如下经验:情侣一起外出时,男士会不时对其他的女人投以好奇或欣赏的一瞥,这是因为即使在恋爱中,男人也不会丧失他客观的本能。另一方面,同样是在恋爱,女人和男人却有所不同,女人的本性是,在恋爱时始终保持主观的立场。因此,女人绝不会看其他的男人一眼,只会一心一意地凝视她的恋人,对他的一举手、一投足抱以相当的关切。 
但是,恋爱中的女人,看其他男人时,她的心境又有什么变化呢?当然,如果她明显地将视线移到其他男士身上,即使是再迟钝的男士也会感觉得出。不过,一些细微的现象,例如下列情形,就必须费心注意才会发觉。 
与女友到酒吧或咖啡厅等场所时,如果她突然悄悄地倾听其他男士说话,看其他男子的手势、动作,暗中观察其他男子的随身之物(手表、车钥匙、领带夹等等),你就必须注意了,你的女友,已开始有她客观的想法了,而更有甚者,她会公然地把视线转移到其他男士身上。 
如果责怪女友的这种行为,而她却解释希望你也拥有那男子所携之物,则完完全全是一种诡辩。因为当女士有了这种感觉之后,在不与男友共处而一人独处时,就会想像她所爱慕的男士应是如此。所以,就她的行为夸张地解释的话,那么可以说她已经开始客观地将你和其他的男士作比较,这是显而易见的。  
 
 
 
 
 

  
 第一部分从言谈透视人心
 
从一个人的言谈举止可以看透其心,想要明白别人心里的最真实的想法,就从他的话语中领悟吧! 
骗人最有效的武器,莫过于言词了。即使平常我们对不诚实的人就有所警戒,但许多人还是在不知不觉中被花言巧语所欺骗。有种人总以一副和善率直的样子与人亲近,但是他所说、所想的却是两回事。另外,在不同的时候作不同的论调或轻诺的人,也不应忽略。此外,不知道他什么时候说的是真话、什么时候说的是假话,或者根本毫无信用的人,更是比比皆是。 
但是,对于心口不一的人,如果仔细观察,一定可以发现他有某些不自然之处。因为一方面这种人容易以言语欺瞒施诈,另一方面却也较容易从言语中表现出他的情感或心理意向。所以读心技术就是观察言语的种种幽微变化,以捉摸其情感与心理,不仅仅止于心情愉快时说话起劲、不愉快时言语消沉等表面的变化。人或多或少有抑制自己的心理、情感和话语的情形。但那些被掩饰住的心绪,都可能由言语的各种变化详加判断。下面列举数种常见的言语变化: 
(1)平日寡言,突然变得能言善辩 
这是常见的现象,任何人在欣喜、快乐时都会比平日来得话多。然而,没有明显的原因,却突然变得能言善辩,多半是内心不安或有所波动,惟恐对方看出而伪装出逆向行为。也就是说将自己不愿触及的话题,尽量转换为无关的话题。而且,有时人心中有不安及波动,便说些不必要的逞强话,自设防线来掩饰自己的情绪并借以宽解。这种寡言变得善辩的情形,其内心的不安,必然容易转变成其他行为或生理、表情的变化。 
(2)恭敬谨慎的措辞与讽刺挖苦 
如果一反常态地变得说话过于谦卑,或进而以讥讽的口吻说话,那便说明心中蕴含着敌意与反感。这也是一种因敌意、反感而表现出的逆向行为。把这些情感表露出来,无意中会表现出足以拉开彼此距离的态度,或者因掺杂讥讽、挖苦而表露出攻击性。 
此时,还应观察其他变化,例如眼睛:和善的目光逐渐消失而增加了些许锐利的眼神,而且,笑声失去自然的沉着与高傲,表情也会变得生硬。 
(3)争先说话、辩解 
有种人时常不顾对方还未将话说完,便抢先说明或辩解。这种人大多较为胆小,不断为心中的愧疚或秘密是否会被揭穿而感到不安与焦躁。惟恐对方发生怀疑,便抢着说话,设立防线来辩解,这是想尽快脱离不安感的心理表现。因此,在怀疑对方有如此心态时,须不露痕迹,不要显露出你的注意,并随声附和对方的论调,这样一定能使对方渐渐安心,恢复平静。而特别胆小的人,还可能在其他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