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不是教你使坏-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二次世界大战刚结束的一天晚上,美国人戴尔?卡耐基在伦敦得到了一个极有价值的教训。当时他是罗斯?史密斯爵士的私人经纪。大战期间,史密斯爵士曾任澳大利亚空军战斗机飞行员,被派在巴勒斯坦工作。欧战胜利缔结和约后不久,他以30天旅行半个地球的壮举震惊了全世界。没有人完成过这种壮举,这引起了很大的轰动。澳大利亚政府颁发给他5000美元奖金,英国国王授予了他爵位。有一天晚上,戴尔?卡耐基参加一次为推崇他而举行的宴会。宴席中,坐在戴尔?卡耐基右边的一位先生讲了一段幽默,并引出了一句话,意思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他说那句话出自《圣经》。他错了,戴尔?卡耐基知道,且很肯定地知道出处,一点疑问也没有。为了表现出优越感,戴尔?卡耐基很讨嫌地纠正他。他立刻反唇相讥:“什么?出自莎士比亚?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那位先生坐在右首,戴尔?卡耐基的老朋友弗兰克?格蒙在卡耐基左首,他研究莎士比亚的著作已有多年,于是,戴尔?卡耐基和那位先生都同意向他请教。格蒙听了,在桌下踢了戴尔?卡耐基一下,然后说:“戴尔,这位先生没说错,《圣经》里有这句话。” 
那晚回家的路上,戴尔?卡耐基对格蒙说:“弗兰克,你明明知道那句话出自莎士比亚。” 
“是的,当然,”他回答,“《哈姆雷特》第五幕第二场。可是亲爱的戴尔,我们是宴会上的客人,为什么要证明他错了?那样会使他喜欢你吗?为什么不给他留点面子?他并没问你的意见啊他不需要你的意见,为什么要跟他抬杠?应该永远避免跟人家正面冲突。” 
天底下只有一种能在争论中获胜的方式,那就是避免争论。十之八九,争论的结果会使双方比以前更相信自己绝对正确。你赢不了争论,要是输了,当然你就输了。即使赢了,但实际上你还是输了。为什么?如果你的胜利,使对方的论点被攻击得千疮百孔,证明他一无是处,那又怎么样?你会觉得洋洋自得。但他呢?他会自惭形秽,你伤了他的自尊,他会怨恨你的胜利,而且,一个人即使口服,但心里并不服。 
正如明智的本杰明?富兰克林所说的:“如果你老是抬杠、反驳,也许偶尔能获胜,但那只是空洞的胜利,因为你永远得不到对方的好感。” 
因此,你自己要衡量一下,你宁愿要一种字面上的、表面上的胜利,还是要别人对你的好感? 
威尔逊总统任内的财政部长威廉?肯罗以多年政治生涯获得的经验,说了一句话:“靠辩论不可能使无知的人服气。” 
拿破仑的家务总管康斯坦在《拿破仑私生活拾遗》中曾写到,他常和约瑟芬打台球:“虽然我的技术不错,我总是让她赢,这样她就非常高兴。” 
我们可从中得到一个教训:让我们的同事、朋友、丈夫、妻子在琐碎的争论上赢过我们。 
争辩不可能消除误会,而只能靠技巧、协调、宽容以及同情的眼光去看别人的观点。 
林肯有一次斥责一位和同事发生激烈争吵的青年军官,他说:“任何决心有所成就的人,绝不会在私人争执上耗时间,争执的后果,不是他所能承担得起的。而后果包括发脾气、失去自制。要在跟别人拥有相等权利的事物上多让步一点,而那些显然是你对的事情,就让得少一点。与其跟狗争道,被它咬一口,不如让它先走。因为,就算宰了它,也治不好你的咬伤。”  
 
 
 
 
 

  
 第一部分不慎失言,要赶快弥补
 
人总会有说错话的时候,不管你是谁,遇到这种处境时,千万别失了分寸,而应平和心态,采取补救的方法。 
人在生活当中,总有说话不当或做事不当的时候,发生这些事的时候,最重要的就是镇定自若、处变不惊,积极寻找措施来补救。这也是处世的一种心机。 
“人有失足,马有漏蹄”,失足了可以再站起来,失蹄了可以重新振作,而人失言了可以用妙语去弥补。只要你有“心机”,你可以补得天衣无缝。 
作为空姐,朱莉叶小姐常常接受严格的语言训练。尽管这样,她有时还是不免失言。 
那次在航线上,她和往常一样本着顾客至上的服务精神,热情地询问一对年轻的外籍夫妇,是否需要为他们的幼儿预备点早餐。那位男顾客出人意料地用中国话答道:“不用了,孩子吃的是人奶。” 
没有仔细听这位先生的后半句话,为进一步表示诚意,朱莉叶小姐毫不犹豫地说:“那么,如果您孩子需要用餐,请随时通知我好了。” 
他先是一愣,随即大笑起来。朱莉叶小姐这才如梦初醒,羞红了脸,为自己的失言窘得不知如何是好。 
“人有失足,马有漏蹄”,在人们的交际过程中,无论凡人名人,都免不了发生言语失误,虽然其中原因有别,但它造成的后果却是相似的,或贻笑大方,或纠纷四起,有时甚至不可收拾。 
那么,能不能采取一定的补救措施或者矫正之术,去避免言语失误带来的难堪局面呢?回答是肯定的。 
历史上和现实中许多能说会道的名人,在失言时仍死守自己的城堡,因而惨败的情形不乏其例。比如1976年10月6日,在美国福特总统和卡特共同参加的为总统选举而举办的第二次辩论会上,福特对《纽约时报》记者马克斯?佛朗肯关于波兰问题的质问,作了“波兰并未受苏联控制”的回答,并说“苏联强权控制东欧的事实并不存在”。这一发言在辩论会上属明显的失误,当时遭到记者立即反驳。但反驳之初佛朗肯的语气还比较委婉,试图给福特以改正的机会。他说:“问这一件事我觉得不好意思,但是您的意思难道是在肯定苏联没有把东欧化为其附庸国?也就是说,苏联没有凭军事力量压制东欧各国?” 
福特如果当时明智,就应该承认自己失言并偃旗息鼓,然而他觉得身为一国总统,面对着全国的电视观众认输,绝非善策。结果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刊登这次电视辩论会的所有专栏都纷纷对福特的失策作了报道,他们惊问:“他是真正的傻瓜呢?还是像只驴子一样的顽固不化?”卡特也乘机把这个问题再三提出,闹得天翻地覆。 
有“心机”的人在被对方击中要害时绝不强词夺理,他们或点头微笑,或轻轻鼓掌。如此一来,观众或听众弄不清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有的从某方面理解,认为这是他们服从真理的良好风范;有的从另一方面理解,认为这是他们不畏辩解的豁达胸怀。而究竟他们认输与否尚是个未知的谜。这样的辩论家即使要说也能说得很巧,他们会向对方笑道:“你讲得好极了” 
相比之下,里根的表现就显得很有“心机”。 
一次,美国总统里根访问巴西,由于旅途疲乏,年岁又大,在欢迎宴会上,他脱口说道: 
“女士们,先生们今天,我为能访问玻利维亚而感到非常高兴。” 
有人低声提醒他说漏了嘴,里根忙改口道: 
“很抱歉,我们不久前访问过玻利维亚。” 
尽管他并未去玻利维亚,当那些不明就里的人还来不及反应时,他的口误已经淹没在后来滔滔的大论之中了,这种将说错的地点、时间加以掩饰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当面丢丑,不失为补救的有效手段。只是,这里需要的是发现及时、改口巧妙的语言技巧,否则要想化解难堪也是困难的。 
在实践中,遇到失言这种情况,有三个补救办法可供参考: 
①移植法。就是把错话移植到他人头上。如说:“这是某些人的观点,我认为正确的说法应该是……”这就把自己已出口的某个错误纠过来了。对方虽有某种感觉,但是无法认定是你说错了。 
②引开法。迅速将错误言词引开,避免在错中纠缠。就是接着那句话之后说:“然而正确说法应是……”或者说:“我刚才那句话还应作如下补充……”这样就可将错话抹掉。 
③改义法。巧改错话的意义,当意识到自己讲了错话时,干脆重复肯定,将错就错,然后巧妙地改变错话的含义,将明显的错误变成正确的说法。  
 
 
 
 
 

  
 第一部分两难问题,似是而非好解脱
 
能够巧妙地运用语言,你就能在面对那些棘手问题时轻松多了。 
面对别人的刁难,面对两难问题,不必去苦思冥想,只要以其人之道反治其身,用似是而非的语言去解脱,让对手去承受自己设计的圈套。 
说话本应准确、清楚。但在语言的实际运用中,许多话是具有模糊性的。因为现实生活中有些话不必要,也不便于说得太实太死。 
王元泽是宋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的儿子,在他刚几岁时,有一个客人把一头獐和一头鹿放在一个笼子里,问王元泽哪一头是獐,哪一头是鹿。王元泽回答说:“獐旁边的那头是鹿,鹿旁边的那头是獐。”王元泽的回答固然没有错。但是,王的回答是含糊其辞的,因为他没有确切地指明哪头是獐,哪头是鹿。然而妙也就妙在这“含糊其辞”上,王元泽如果老老实实地回答“不知道”,那就显示不出他的聪颖和机智,也不可能引起客人对他的才华的赞赏了。 
一个财主晚年得子,不胜高兴。生日那天,大家都来祝贺:财主问客人说:“这孩子将来怎么样?”客人甲说:“这孩子将来能当大官”财主又赏了钱。财主又问第三个客人说:“这个孩子将来怎么样?”客人丙说:“这个孩子将来要死的!”财主气极了,把他打了一顿。说假话的得钱,说真话的挨打。既不愿说假话,又不愿挨打,怎么办?只好说:“啊呀,哈哈,啊哈,这孩子,哈哈……” 
法国著名的革命家、空想共产主义者巴贝夫,1797年在凡多姆高等法院法庭上受审时辩护说:“当我第一次受审时,我曾隆重地提出保证,我要伟大地、庄严地来维护我们的事业,这样,我才对得起法国的真诚朋友,我才对得起自己。我一定会遵守我的诺言…… 
“自由的精神,我是多么感激你我所维护的事业是多么崇高它只许我说出真理——这也正是我要的。即使我的内心感觉没有对我指点出真理,这项事业会迫使我说出纯粹的真理。正是因为我身上背着铁链,我在无数被压迫者和受难者之前有发表自由意见的优先权…… 
“我们虽然关在囚笼里,并受残酷的折磨,但只要我们还能得到那崇高的事业的支持,我们便有责任公开宣布我们所热爱的真理……” 
巴贝夫就这样在法庭上宣扬了革命理想,这种充满战斗激情的语言,人人都知所讲的内容,但也没有明说,不失雄辩的力量。  
 
 
 
 
 

  
 第一部分让你平步青云的十种谈话技巧
 
语言是一门艺术,在运用中定会有一定的技巧,掌握了谈话中的一些技巧,那么,你会在适当的时刻尽量显示你的语言魅力,最终平步青云。 
要是你以为单靠熟练的技能和辛勤的工作就能在职场上出人头地,那你就有点无知了。当然,才干加上超时加班固然很重要,但懂得在关键时刻说适当的话,那也是成功与否的决定性因素。卓越的说话技巧,譬如讨好重要人物、避免麻烦事落到自己身上、处理棘手的事务等,不仅能让你的工作生涯加倍轻松,更能让你名利双收。牢记以下10个句型,并在适当时刻派上用场,加薪与升职必然离你不远。 
(1)以最婉约的方式传递坏消息句型:我们似乎碰到一些状况 
你刚刚才得知,一件非常重要的案子出了问题,如果立刻冲到上司的办公室里报告这个坏消息,就算不干你的事,也只会让上司质疑你处理危机的能力,弄不好还惹来一顿骂,把气出在你头上。此时,你应该以不带情绪起伏的声调,从容不迫地说出本句型,千万别慌慌张张,也别使用“问题”或“麻烦”这一类的字眼,要让上司觉得事情并非无法解决,而“我们”听起来像是你将与上司站在同一阵线上并肩作战。 
(2)上司传唤时责无旁贷句型:我马上处理 
冷静、迅速地做出这样的回答,会让上司直觉地认为你是名有效率、听话的好部属。相反,犹豫不决的态度只会惹得责任本就繁重的上司不快。夜里睡不好的时候,还可能迁怒到你头上呢! 
(3)表现出团队精神句型:安琪的主意真不错 
安琪想出了一条连上司都赞赏的绝妙好计,你恨不得你的脑筋动得比人家快,与其拉长脸孔,暗自不爽,不如偷沾他的光。 
方法如下:趁上司听得到的时刻说出本句型。在这个人人都想争着出头的社会里,一个不妒忌同事的部属,会让上司觉得此人本性纯良,富有团队精神,因而另眼看待。 
(4)说服同事帮忙句型:这个报告没有你不行啦 
有件棘手的工作,你无法独立完成,非得找个人帮忙不可。于是,你找上了那个对这方面工作最拿手的同事。怎么开口才能让人家心甘情愿地助你一臂之力呢?送高帽,灌迷汤,并保证他日必定回报,而那位好心人为了不负自己在这方面的名声,通常会答应你的请求。不过,将来有功劳的时候别忘了记上人家一笔。 
(5)巧妙闪避你不知道的事句型:让我再认真地想一想,三点以前给您答复好吗? 
上司问了你某个与业务有关的问题,而你不知该如何回答,千万不可以说“不知道”。本句型不仅暂时为你解围,也让上司认为你在这件事情上很用心,一时之间竟不知该如何启齿。不过,事后可得做足功课,按时交出你的答复。 
(6)智退性骚扰句型:这种话好像不大适合在办公室讲喔 
如果有男同事的黄腔令你无法忍受,这句话保证让他们闭嘴。男人有时候确实喜欢开黄腔,但你很难判断他们是无心还是有意,这句话可以令无心的人明白,适可而止。如果他还没有闭嘴的意思,即构成了性骚扰,你可以向有关人士举报。 
(7)不露痕迹地减轻工作量句型:我了解这件事很重要,我们能不能先查一查手头上的工作,把最重要的排出个优先顺序? 
如果上司交给你过多的工作量,不如当下就推辞。首先,强调你明白这件任务的重要性,然后请求上司的指示,为新任务与原有工作排出优先顺序,不露痕迹地让上司知道你的工作量其实很重,若非你不可的话,有些事就得延后处理或转交他人。 
(8)恰如其分地讨好句型:我很想听听您对某件案子的看法 
许多时候,你与高层要人共处一室,而你不得不说点话以避免冷清尴尬的局面。不过,这也是一个让你能够赢得高层青睐的绝佳时机。但说些什么好呢?每天的例行公事,绝不适合在这个时候被搬出来讲,谈天气嘛,又根本不会让高层对你留下印象。 
此时,最恰当的莫过于一个跟公司前景有关,而又发人深省的话题。问一个大老板关心又熟知的问题,当他滔滔不绝的诉说心得的时候,你不仅获益良多,也会让他对你的求知上进之心刮目相看。 
(9)承认过失但不引起上司不满句型:是我一时失察,不过幸好…… 
犯错在所难免,但是你陈述过失的方式,却能影响上司心目中对你的看法,勇于承认自己的过失非常重要,因为推卸责任只会让你看起来就像个讨人厌、软弱无能、不堪重用的人,不过这不表示你就得因此对每个人道歉,诀窍在于别让所有的矛头都指到自己身上,坦承却淡化你的过失,转移众人的焦点。 
(10)面对批评要表现冷静句型:谢谢你告诉我,我会仔细考虑你的建议 
自己煞费苦心的成果却遭人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