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狙杀-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情况大致相同,都是满眼的废墟,看来鬼子是真急眼了。
大火最终将岗楼烧塌了,变成了一堆无用的乱石。四五个村庄被毁,数百人无家可归,数九寒天里无依无靠,夏少校不禁怀疑这场胜利的代价是否太高昂了!
抗日当然需要付出,可是当这些代价就活生生摆在你面前时,谁能不触目惊心呢!试问这样的代价还要付出多少,忍耐多久,没人能给出答案。
夏少校没有去县城侦察,天黑后返回了山洞。
跟李强回来的朋友共有十二人,虽然他们身着老百姓的服装,但夏少校一眼就看出都是扛过枪的人,话不多,动作麻利。李强告诉老村长和夏少校,他已经通过朋友找到了安置村民们的地方,但是需要分开安置,保证有房子住,过冬的粮食到时候再想办法,先度过眼前的难关再说。
老村长马上召集大家开会,当众宣布了安置办法,没有人反对,也不想反对,北峪村的家已经被毁了,谁愿意在山洞中长住下去呢!老村长命令众人立刻去收拾东西,一小时后出发。
夏少校知道分手在即了,不知以后还有没有机会相见。老村长和李强都不同意现在离开,理由是虎子的枪伤未愈,露宿野外很容易冻伤,等到伤养好了再走也不迟。李二贵夫妇也苦苦挽留,甚至都要跪下了。
绝不能寒了众乡亲们的心,夏少校决定暂时留下来,等虎子的伤好利索了再回羊井镇。
出发时,天空中飘起了雪花,转瞬之间就为千里太行山披上了一件洁白的冬装。一行人扶老携幼,冒着茫茫风雪艰难前行,离曾经的家园越来越远了……

十五 行动(2)
雪后初霁,阳光明媚,夏少校惬意地坐在院子里享受日光浴。他和虎子来这个山中小村已有三天了,老村长、李强、李二贵夫妇和另外两户村民被分到此村,其他的村民被转送到方圆几十里的村落里安置,听说都比较满意。
老村长老伴死得早,又加上无儿无女,所以就和李二贵夫妇分到了一个院子里,早晚也好有个照应不是。夏少校、虎子和老村长住在西屋,东屋是李二贵夫妇的起居室,房子虽然破旧些,但经勤快的二贵媳妇一番打扫,看上去也挺像那么回事的。
李强组织了二十几个小伙子,天天在村外的空地上搞军事训练,还特意请夏少校当教官,说要组建什么抗日先锋队。夏少校心知肚明,李强肯定是共产党的人,不然如何能在短时间内安置这么多村民,在大山里谁能有如此庞大的势力!
但是李强不愿明说,他也心照不宣,欣然前往当教官去了。夏少校的本职工作就是当教官,国军那边闲置不用,来共产党这里教教也未尝不可,这才是真正的国共合作、一致抗日嘛!
缴获鬼子的武器大部分都被李强的朋友带走了,只留下了一挺歪把子机枪和二十几支三八式步枪,子弹若干发,能有这样的装备已经很不错了。夏少校还把他带来的那具掷弹筒也送给了李强,这样一来又增加了面杀伤武器,如虎添翼。
夏少校按照正规军的作训条例来要求这些村民,先从走队列开始,没有严格的纪律就没有战斗力。因为要在短期内形成初级战斗力,所以他也将武装越野、射击、单兵格斗、跨越障碍等科目同时进行,有时严厉得近乎苛刻。他自己就是被这样训练出来的,过程虽然苦不堪言,但关键时刻能帮助你死里逃生!
没有一个人喜欢夏少校的训练方式,夏少校像是一个暴君,与先前的他判若两人。可是也没有一个人因不堪忍受而退出,因为他们的斗志和血性已被激发了出来,为了荣誉也要坚持下去。
今天李强带着队员们到山里进行山地作战训练去了,夏少校没有跟去,他准备收拾好行装,下午就和虎子离开这个小山村,以最快的速度赶回羊井镇。计划两周的“狩猎”行动也快到期了,对第26旅团的打击也初见成效,袭军车、烧岗楼、打伏击,干了几件漂亮的活儿,而且还为当地村民组建了一支抗日力量,这才是最有意义的成果。
经过三天来的接触和观察,夏少校发现大山里百姓的抗日热情很高涨,比生活在国占区内的人们要有觉悟。但是这里的生活条件实在是太艰苦了,连粗粮也要省着吃,人人面带饥色,饿着肚子怎能打鬼子呢!日军对共产党的山区根据地封锁得非常严密,尤其是对粮食严加控制,绝不让一粒粮食流入山区,就算饿不死八路军也要让他们丧失战斗力。
往年太行山区八路军的粮食供给,主要是靠冀中平原根据地来保障,那里沃野千里,拥有大片的良田,自古都是粮食的主产区,被日军称为是华北的乌克兰。然而今年冀中平原却发生了历年罕见的大水灾,洪水淹没了大部分良田,致使粮食颗粒无收,冀中的老百姓已是饿殍遍野,哪还能顾得上山区呢!
夏少校想帮助也无能为力,也许他可以接济老村长和李二贵夫妇等人,但其他百姓该怎么办呢?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只有从鬼子的口中夺粮这一条路可走,所以他决定尽自己的所有力量来帮助李强他们,从武器供应到军事指导,发展壮大抗日武装才是自救之道。

十五 行动(3)
每次练习射击时,队员们只能分到三发子弹,这样如何能练出好枪法来!夏少校当年练枪时,足足消耗了五万多发子弹,才拥有了今天的神奇枪法,除去天赋,苦练也十分重要。但武器弹药匮乏却是困扰八路军最现实的难题,他们虽然也有自己的兵工厂,可生产水平和数量都很难保证一线部队的消耗,最主要的来源还是靠战斗缴获。
蒋委员长虽然也承认八路军三个师的番号,并列入国军战斗序列,但各种武器装备和给养却从没有按时供应过,绝不能养虎为患。所以八路军只好去向小鬼子索要,通过集中优势兵力来伏击日军,大搞山地游击战争。他们往往采取快速近敌肉搏的战术,靠人数上的优势战胜对手,从不打消耗战。
就如同平型关、神头岭、响堂铺等一类的典型战例。
夏少校在山里还有一些“存货”,准备有时间就带李强他们去取,不管他会送给谁,反正早晚要用到小鬼子身上去。
听说夏少校和虎子今天下午就要走,老村长心里很不是滋味,但他也知道留不住夏少校,他们还有更重要的事情待办。二贵媳妇特意炒了几个菜,又买了两瓶酒,为夏少校和虎子饯行。菜虽简单,酒也不好,但却是夏少校吃得最舒服的一顿饭了,因为他们已经是亲人了。
没有离别时感伤的泪水,只有相约再见时真诚的祝福,夏少校和虎子毅然离村远行。他们一直朝前走,没敢回头,怕眼泪会夺眶而出。
我们一定会回来的!夏少校在心中默默地喊道。
两人绕过上阳县城,寻捷径直奔羊井镇,思乡心切。敏一定等着急了吧!说好进山两个星期的,按照现在的行进速度,有可能无法按时到达了,夏少校加快了前进速度。
虎子却不急于回羊井镇,那里有夏少校的女人在等他,可自己的亲人早已长眠于地下,而且是死不瞑目!尽管老桂一家待虎子胜似亲人,照顾得无微不至,但临近年关岁尾,虎子还是特别地想家。去年的这个时候,母亲已经开始准备年货了,虽然日子过得很清贫,但一家人能快快乐乐地过个年,那温馨的滋味花多少钱也买不来。
有家的感觉真好!
夏少校发觉虎子总是闷闷不乐地赶路,精神不振,好像有什么心事,便在休息的时候问他。虎子说快过年了,想去舅舅家看看,那是他唯一的亲人了。夏少校担心虎子的伤势,说等他养好了伤自己陪他一起回去。虎子说枪伤早已好利索了,说着还迅速挥臂出拳,让夏少校放心。
既然虎子去意已定,夏少校也不好再阻拦,谁没有亲人,想去看看也是人之常情。他叮嘱虎子千万别惹事,去舅舅家住两天就赶紧回来,那里是敌占区,危险无处不在,而且不要乱讲话,免得给他舅舅带来麻烦。
最后,夏少校掏出身上所有的钱交给虎子,让他给舅舅买点礼物,总不能空着手去吧!虎子说自己有钱,随即拿出在高曲村从鬼子少尉身上搜缴来的钱币,有法币也有军票。夏少校立刻要过军票撕毁,这种日军专用的货币带在身上太危险,决不能留!
虎子卸下武装带、鬼头刀和野战背包,脚上那双扎眼的黑皮靴也脱了下来,换上二贵媳妇专门给他和夏少校亲手做的布棉鞋,感觉轻快多了。夏少校原本不想让虎子带枪去,可又担心他会遇到麻烦,无法自保,便同意他带上盒子炮,但嘱咐不要带进他舅舅家里去,先在附近找个安全的地方藏好,等走的时候再去取。 。。

十五 行动(4)
虎子那支四四式马枪已经送给了李强,反正他使着也不顺手。盒子炮还剩一长一短两个弹匣,枪别在腰上,弹匣装进兜里,从外面很难看出来。
第二天一早,两人在一处山坡下分手,虎子朝东去舅舅家,夏少校向西回羊井镇。
犬养一郎是今天上午回到上阳县城的,旅团各部队也一同撤出了山区,返回各自的驻地休整。他顾不上休息,第一时间召见了守备队长,询问近期频繁发生的袭击“皇军”的事件,听取处理结果。守备队长汇报了最近岗楼被烧毁、援军遭伏击的事件,并判断共产党的势力正在有所抬头。
袭击军车、焚烧岗楼和伏击援军这几件事是不是有什么内在的联系?犬养一郎怀疑是“太行神枪”策划并实施着一系列针对第26旅团的恐怖袭击,但守备队长的判断也不是没有道理,毕竟共产党的势力曾经在上阳县很强大,虽然经过“皇军”的不断清剿搜杀,但残余势力仍在暗中活动,不排除他们趁旅团主力外出作战时前来搞突然袭击,这种可能性很大。
他询问有没有生还的目击者,守备队长说日军全体阵亡了,没有一个幸存者,伪军倒是有二十多人被袭击者捆住手脚扔在岗楼前的空地上,但他一气之下便将这些伪军全部枪毙了,没有进行任何的讯问。
不等守备队长说完,犬养一郎就一反常态地将守备队长臭骂了一顿,对他这种白痴行为异常恼火。伪军们肯定见到了袭击者,通过他们的描述,或许可以勾画出“太行神枪”的相貌来,这可是难得的机会啊!
他抬手连抽了守备队长几个大耳光,还不解气,又重重地踹上一脚,随后命令撤掉守备队长的职务,关十天禁闭。
平息怒火后,犬养一郎命令旅部侦察大队派出一个中队的兵力,分散到岗楼附近的村落里去,认真查找目击者,并让县城里的伪军陪同前往,务必做到无一遗漏。他坚信“太行神枪”肯定会留下线索的,他一个人绝对不可能攻占岗楼,一定有人在帮助他,很可能就是共产党在当地的武装力量。
如果让“太行神枪”与共产党八路军联起手来,那第26旅团的麻烦可就大了,必须要在他们未成气候前彻底消灭。
虎子没有直接去舅舅家,而是先回到了榆树沟村,为父母和弟弟烧了一些纸。告诉亲人自己一切平安,正在努力为他们报仇雪恨!自从榆树沟村的大屠杀发生后,这里就变成了荒村鬼蜮,大白天也没有人敢来。
风吹过,阴森森的,恐怖瘮人。
虎子胆量过人,身上又带着枪,根本无所畏惧。他默默地在亲人坟前磕了三个头,然后起身大步离开,朝舅舅家居住的红泥村走去。他抬头看看天色,日头已过正午,肚子开始咕咕叫了,决定先找个地方吃饭,下午再去舅舅家。
他那块缴自鬼子少尉的手表也交由夏少校暂为保管,他的身份还带不起手表,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由榆树沟村向东行五里路,有一个叫白蟒庙镇,相传在唐朝时有一条白色巨蟒在此地修炼得道,造福当地百姓,人们便建庙祭祀,久而久之便形成了村镇,得名白蟒庙镇。
白蟒庙镇每逢初一十五为集市,十里八乡的商贩们都云集于此,街道上人满为患,寸步难行。各种山货土产日杂应有尽有,还有从附近大城市运来的新奇洋货,琳琅满目,令人大开眼界。前几年,虎子的父亲经常带着他和弟弟来白蟒庙镇赶集,摆个地摊卖点自家采集的山货补贴家用,中午不回去就在集上吃镇中的风味小吃,那滋味让他至今回味无穷。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十五 行动(5)
他不清楚今天是初几,不过像白蟒庙镇这种地方是不愁找不到饭馆的,只要你的钱袋够鼓。另外也可以给舅舅一家买些礼物,以前总是空着手去白吃白喝,现在手里有些钱了,就不能再空着手光带张嘴去了。
也许是连年战乱不休的原故,白蟒庙镇也变得异常萧条,繁华不再了。虎子先到镇上的商铺里买了些点心和酒,然后又买了一个搭袋来装物品,这样一来就满像个走长途的旅客了。一切准备停当后,他这才寻了一家临街的饭馆进去吃饭。让店伙计下一大碗卤面,再炒个肉菜,没要酒,吃完饭就要上路,怕耽误事。
饭菜很快就端了上来,虎子也真是饿了,大口吃将起来。正狼吞虎咽时,从店外走进来一个头带鬼子黄呢软军帽的汉奸,身后跟着两名穿黑衣的汉子,看样子像是便衣队的,三人都斜挎盒子炮,满脸骄横之气。大多食客见这三人进来,忙偷偷地起身结账离开,似乎对三人很是忌惮。虎子扫了三人一眼,也不害怕,自顾自地坐在店角埋头吃饭。
如果不是夏少校叮嘱他千万别惹事,而此镇离舅舅家也不远了,这三小子今天遇到他可算是见到活阎王了。
好好的中国人不做,偏偏要去当东洋狗,什么玩意儿!
汉奸三人大刺咧咧地坐在店堂中央,店主急忙从柜台后面一路小跑地过来,躬身陪笑道:“三位爷想吃点什么?”
那带军帽的汉奸冷冷地瞅了店主一眼,突然一拍桌子道:“问他妈的什么问,好酒好菜赶紧往上端,还想不想开门啦!”
店主连连作揖道:“您消消火,我马上就去准备,包您满意!”
汉奸不耐烦地挥挥手,“还不快去!”
店主点头哈腰地转身离开。
汉奸扭头查看店内的情况,目光在虎子身上停留了片刻,发现他衣着普通,点的饭菜也不强,一副穷酸相,没什么特别惹眼的地方,便懒得过问,回过头来和那两名便衣交谈起来。
一名年长的便衣掏出盒纸烟,抽一支递给汉奸,“我说高翻译官,今天这顿饭不是白请的吧?”
高翻译官接过纸烟点燃,“是有点事情想麻烦两位兄弟,事成之后另有重谢!”
另一名矮个便衣插口问道:“在白蟒庙镇还有您高翻译官摆不平的事?”
高翻译光官警惕地四下瞧了瞧,见虎子正背对着他们低头吃饭,随即放下心来,压低声音说:“不瞒两位说,兄弟我看上了镇西头王玉良的老婆,想请两位帮忙搞到手!”
“那王玉良不是你表哥吗?”矮个便衣纳闷地问道,“你搞他老婆可是*啊!”
“啥表哥,八杆子也打不到的亲戚!”高翻译官不屑地说道,“老子看上他的老婆是他有福气,别人想送黄花闺女还找不着道儿呢!”
年长的便衣啜口茶道:“王玉良的老婆我见过,长的确实标致,还没生过娃,骑上去肯定爽!高翻译官的眼光不错嘛!”
高翻译官得意地笑道:“我早就看上她了,只是苦于没有机会下手,都快憋死了,所以才请两位帮忙呀!”矮个便衣忍不住问道:“怎么个帮法?”
高翻译官往前探探身子,悄声说道:“很简单,王玉良有个亲叔叔很可能是共产党,你们吃完饭就去他家,用这个当借口把他带到便衣队问话,最好给他点苦头吃。我晚上再去他家,不怕他老婆不就范!”
“你可真够坏的,”年长的便衣笑骂道,“你让我们俩唱红脸,你去唱白脸,主意不错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