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百万年薪是怎样练成的-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长得越快!一边是理论上的学习,一边是介入业务项目实践,学以致用,哈佛大学也没有这样好的机会!合理的要求是锻炼,不合理的要求是磨练,吕老板的要求看起来有些过份,但于被要求者来说,只要摆正心态,却是一大幸事。心态好,魔鬼也可成导师。
“如果把这一关挺过来了,你小子将前途无量!你完全可以进入中国最有价值的职业经理人行列!”申思十分自信地断言。
申思的分析,让郑欣阳无比兴奋,他在心里说:干!NND的,当年考大学那么难,老子都考上了,这回有什么挺不过去的!
在走上管理岗位之前,郑欣阳只知道埋头做事情,是一个傻干不动脑筋的角色。在管理岗位上历练这一段时间后,他也懂得要资源了。要做好吕老板安排的新工作,图书是必不可少的资源。
他对吕老板说,保证完成工作,通过免费的管理咨询报告让客户获取更多的价值,让客户认识到敬方集团的卓越水平,同时,通过各类讲话材料,在管理咨询各个领域树立吕老板的权威形象。郑欣阳把自己做企业文化宣传那一套用上了,专捡美好的前景来描绘,听得吕老板心花怒放,心里一个劲地说:这个人四千元,千值万值!在吕老板兴奋得恰到好处时,郑欣阳说做好这些工作,只需要一点点资源,那就是购买各类参考图书。
“那得多少图书?”吕老板心想一本两本当然可以,买多了,那又得增加成本。
“老板,我们经营的是智力产业,我们早就该组建一个内部图书馆了!这些藏书不仅可以永久使用,还可以供客户参观,世界上唯有知识最能打动客户,而书,就是知识的载体和像征。如果某一个客户参观后,出去对别人说‘我的妈呀,敬方集体书真多’,这就是对我们最好的宣传!而且,书中的知识是最前沿的最新鲜的知识,参考这些知识写出来的文章,足以证明您始终是站在知识的最前沿。所以嘛,我们应该适当花些钱购置图书!”
吕老板一听,有道理啊,别的公司炫耀产品炫耀规模,我们就来个炫耀藏书!
有了图书,就难不到郑欣阳了。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除了做好原来的工作外,就是购书,读书,写发言材料,写管理咨询报告。郑欣阳的学习能力超强。大学时,他平时从来不用学习,时间都花在研究小说、诗歌上去了,临考前一个礼拜,他把课本拿出来,从头到尾看一遍,然后参加考试,并且每学期都可以考到年级前三名。他的记忆力非常好,一本书认认真看完后,闭上眼睛,脑子里像放电影一样,可以把书从第一页翻到最后一页,每一页是怎么排的版,插图在什么地方,每一段讲什么内容,他都能一清二楚。记得快,消化也快。他学了之后,整本书就融会贯通了,他可以从头到尾用自己的语言讲述出来。他曾经带几个平时同样不爱学习的同学,花一下午时间慢慢行走在校园的一个小湖边,他不用翻书,就把第二天要考试的《会计基础》,从第一页讲到最后一页。记得大学时,同学们常常为大型论述题头痛,那样的题分数很高,常常一道题就几十分,这样的题涉及书中多个章节的内容,完整答出来,可能就是上千字甚至几千字。这样的题目,从来难不到郑欣阳,他眼睛一闭,放一会“电影”,该用哪一章节的内容,随手拈来就是了。
在吕老板参加“民营企业发展远景高峰论坛”前的一个星期,郑欣阳学习并消化了十二本相关学术专著,研究了三十八篇相关论文。然后,他总结、提炼、升化,写出了一篇两万字的名为《二十一世纪民营企业发展思路》的文章。
这个高峰论坛的参会资格,是吕老板通过赞助方式争取来的。他知道,这样的论坛,有各类专家参加,也有不少企业家参加,对他扩展人脉关系和拓展业务有很大的帮助。吕老板是第一次参加高规格的论坛,是第一次在论坛上发言,捧着郑欣阳准备的材料,他心里惴惴不安,他对这材料没有信心,生怕闹出笑话来。
刚开始时,台下上百双眼睛虎视眈眈,对矮胖的他没有一点好感。但是,当他把材料读到五分之一时,台下开始有人小声地交头接耳。吕老板以为是台下对他讲的内容不满意,便尽量提高嗓门,打起精神,让自己的声音尽可能抑扬顿挫。当他读到四分之一时,台下突然暴发了热烈的掌声,差点把吕老板吓晕过去。当明白是鼓励和赞许的掌声时,他终于找到了自信,开始像一个资深教授一样从容地读起来,并且和台下有了互动性的交流。
那天,吕老板获得了空前的成功。《二十一世纪民营企业发展思路》当场被专家们拍板收录进当年的《中国管理创新年鉴》。不少专家和企业家与吕老板合影,向他索要电话和签名,并预约到敬方集团参观学习。另外,到场的五六个学术团体,同时邀请吕老板加盟,还给了理事长、副秘书长、顾问、首席专家之类聘书。
“您的报告,让我们看清了中国未来民营企业发展的方向!”一位专门做国家政策研究的博士生导师激动地对吕老板说,并建议吕老板把这篇文章扩充一下,出版成专著,面向全国和全世界发行。
吕老板自然是高兴得飘飘然!他在忙于和专家、企业家们交流时,突然注意到静静坐在会场一角的郑欣阳。这文章是郑欣阳写出来的,要是穿帮了,可怎么下台?他恨不得郑欣阳马上从这个世界上消失!
第十三章 不要抢老板的镜头
更新时间2010610 8:53:17  字数:2945
 13.不要抢老板的镜头
郑欣阳当然无法从世界上马上消失。他趁吕老板没有被人围着时的一个短暂空档,跑过来对吕老板说他先回公司,因为听说还有酒会,他认为酒会只有老板这样的级别才合适参加。
这个小郑挺懂事嘛!他的话正中吕老板下怀,吕老板当即表示同意。但为了保险起见,他把郑欣阳拉到角落里,小声对他说:“你不能对任何人说材料是你写的,包括公司内部员工。”
“那当然!”郑欣阳尽可能愉悦地说。
郑欣阳太了解吕老板的心思了。一个向来只知道做事情,甚至是傻做事情的人,不会去争什么名利的,更何况,在这样的场合,谁都不可能相信那材料出自他这样一个毛头青年之手。他时时提醒自己,要记住申思曾经说过的话,保持良好的心态。
吕老板那天喝高了才回到公司。回到公司时,郑欣阳已经下班了,正在租住的小屋子里消化刚买回来的企业战略管理书,那是一本清华大学MBA的教材,原本很枯燥,但在郑欣阳看来,却是一本很好看的书,不亚于看沙士比亚的喜剧。
吕老板亲自开车,来到郑欣阳住的地方,接他出去喝茶。他还不放心。
“老板,今天你发挥得太好了!”郑欣阳知道吕老板的心思,这么晚了还来请他喝茶,不过是想封他的口。其实,吕老板,你哪用得着这么费心思呢?我在你手下拿工资,做事是应该的。
“哪里啊,是郑经理材料写得好!”
“这篇材料是不错,但是,没有老板的指点,我哪里写得出那样的高度啊!”
吕老板记起来了,在写材料之前,他的确对郑欣阳说过“要站在全国的高度上来写”之类的话。听郑欣阳这么说,他心里踏实多了,是啊,是我指点出来的嘛,大学教授们写专著,就是这样嘛,指点一下,然后让学生执笔。
“而且,老板修改得也非常到位,您知道,有时候一字之差,就足以让文章发生质的变化!”郑欣阳继续说,他知道,必须消除吕老板的心病,否则以后就不好相处了。
吕老板的确修改过那么几句话,本来是无关痛痒的几句话,但这时,他却觉得自己修改得很好,正是自己那几句改动,挽救了这篇文章。
吕老板原本想来封郑欣阳的口,这是很难说出口的事情,郑欣阳却主动说了:“董事长,以后所有材料,还是您来做总体构思和框架指导,我来执笔,然后您修改定稿。我呢,作为公司的员工,这是份内的事情,我不会对任何人提起这项工作。再说了,天下最不值钱的就是文章,文章写得再好,没有发布的平台就一文不值,而这样的平台,只有老板您才能获得。”郑欣阳发现自己也如此会拍马屁了,不禁有点恶心自己。
吕老板颇为激动,当即表示给郑欣阳涨工资一千元。郑欣阳本来没有期望涨工资的,但既然老板说了,他也就欣然接受了,钱,是好东西啊,这回涨了工资,他可以考虑租一个稍微好一点的房子了。
涨了工资,就要说做事情了。接下来,两个人讨论了下一步的工作。他们一致认为,继续按照既定的方针,通过有含金量的咨询报告和论坛材料,打造敬方集团的智力品牌,同时打造老板的专业品牌。有两项具体的工作,一是马上组建公司图书馆,计划当年藏书达到两万册,二是在两个月内将《二十一世纪民营企业发展思路》扩展为二十万字的图书,并出版发行。
有一幅漫画,画的一部机器,机器的一头是成年牛钻进去,另一头是成袋的牛肉干输送出来。这真是高效率的机器啊!郑欣阳也成了一部机器。他“一头”塞进一本又一本图书,另“一头”则输出一篇一篇管理咨询报告和一篇一篇供老板参加学术论坛的材料。免费提供管理咨询,本来就已经打动客户了,客户们没有想到的是,这些管理咨询报告还真入木三分,说到点子上了,而且很管用,很多建议可以采纳实施,事后证明成效明显。敬方集团在企业咨询界的名声迅速上升,业务越来越多。另一边,吕老板参加一次又一次的学术论坛或会议,一次又一次当明星专家,转眼之间,就成了管理界的风云人物。
曾经在景蓝公司出现的情形,在敬方公司也出现了:几乎每天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甚至海外的咨询同行,或者企业界人士,前来敬方公司参观和交流。在这段时间,郑欣阳有幸目睹了全国最知名的广告专家、营销专家、战略专家的风采。不过,吕老板把郑欣阳盯得很紧,生怕他说出不恰当的话来,总是把郑欣阳支到业务现场去,让他基本上没有机会和这些专家交流和深入接触。
幕后捉刀的郑欣阳,也不是没有收获。几个月下来,他发现自己的知识面大大扩展了,原来主要懂得会计方面的知识,现在企业管理方方面面的知识,他都懂得了。有一次,他到某财经大学博士生班去找一个朋友,碰巧那个朋友要他帮讲述一下企业战略,他一开口就滔滔不绝,讲得非常好,让几个博士佩服得五体投地,甚至想邀请他去班上讲课。这也许就是申思说的非物质回报吧?
如果郑欣阳答应了博士们的邀请,也许是一件好事。可他自认为份量不够,私底下神侃还可以,上讲台恐怕要吓得屁滚尿流,当即便婉拒了。
在介入业务项目过程中,郑欣阳不仅学到了知识和技能,也树立了自己的专业形象。他写的管理咨询报告,别人领悟不了,吕老板也没有精力参与每一个项目。当客户看了咨询报告,觉得写得不错,每每便要求双方座谈一下,讨论一下报告的落实。这个时候,郑欣阳就是当然的主角了。这样的事情多了,很多企业便知道了郑欣阳的份量,郑欣阳在管理咨询界渐渐有了一些名气。
《二十一世纪民营企业发展思路》一书如期出版,署名当然是吕老板吕敬。这本书不仅获得当年管理创新奖,还获得政府颁发的特别奖励,全国有三百多个学术机构收藏该书,政府政策研究中心不仅收藏,还专门召开了这本书的研讨会。敬方公司和吕老板的知名度空前高涨,业务空前繁忙。高兴之余的吕老板有了更大的野心,他觉得自己既然是管理咨询界的大师级人物了,就不能仅仅局限于工程咨询服务,应该向管理咨询各领域全面进军。于是,他决定成立一家管理咨询公司。
郑欣阳的名气虽然不大,但也足以让吕老板十分不安了。他希望郑欣阳立即从世界上消失,又害怕他消失。他消失了,谁来为他写文章呢?思来想去,他炮制了一份所谓的“特别工作协议”,协议内容指明郑欣阳是公司学术文章撰稿团成员之一,利用工作时间撰写各类文章和材料,著作权均归公司所有,而这个撰稿团的团长和主笔人员是吕敬。这样的协议,明摆着很无聊。但郑欣阳还是签了,他知道只有这样,吕老板才能彻底对他放心。至于这类文章的著作权,郑欣**本就没有放在眼里。他心中还执著于自己的纯文学,他认为纯粹原创的文学作品的著作权,才值得珍惜。
这件事情,表面上看来,郑欣阳是吃亏了。但他转念一想,这些文章之所以能够产生如此影响力,还是离不开敬方公司和老板的,倘若没有这两个要素,这些文章恐怕永远也没有被人读到的时候。吃亏之余,他又捡到了便宜。吕老板和他签了“特别工作协议”后,决定大胆启用他,任命他为新成立的管理咨询公司总经理助理。总经理是吕老板自己,郑欣阳这个助理实际上全面负责管理咨询公司的经营工作。
这回升官,没有涨工资。郑欣阳也不好主动问。但他懂得宽自己的心:好歹捞到一个企业高管的名份了啊!总经理助理,属于高层管理者,将来去别的地方找工作时,可以作为资历写进简历。
官升了,事情也更多了。原来的职务却依然兼任着,原来的事情一样也没有减少。为此,郑欣阳建议吕老板给他增加一两个人——管理咨询公司还没有一个员工哩。如果他同意的话,可以考虑把曾雨给聘来,她已经好几次明确无误地叫他给找份工作,工资低点也无所谓。
一想到曾雨,他的心便颤动了一下,手心似乎又有握着一块温软玉石的感觉。
第十四章 经验来自于经历
更新时间2010611 8:49:57  字数:3252
 14.经验来自于经历
提到增加人手,吕老板就皱眉头。他说考虑一下吧。郑欣阳知道,老板的“考虑一下”就等于是拒绝。没办法,他只好多加班,让手下两位员工也多加班。
这天下午,郑欣阳正忙着为吕老板写一篇关于资本运作的讲话材料,门口的接待保安说有人找他。他走出去,竟是曾雨!她站在门口,春花般灿烂,早已把在场男女的目光牢牢地吸住。
一段时间以来,郑欣阳一直不冷不热的,让曾雨实在受不了。她几次打电话,表示想到他上班的地方来看看,他都说自己在外面办事情。她明显感觉到他在躲她。她太想看看他了,于是,她就来个突然袭击,好在敬方公司所在地一点也不难找。
在敬方公司,只有吕老板有单独的办公室,其余人都坐在一个大厅里办公。郑欣阳虽然做了总经理助理,还是只有一个隔断隔开的小办公区域。曾雨随他进来后,就在他的办公桌边坐下来。自她跨进门那一刻起,就有男同事借着各种理由经过郑欣阳的桌前,甚至女同事也跑来一探芳容。
吕老板的办公室门是敞开的,他发现员工们走来走去的,不免有些好奇。仔细一观察,他发现,郑欣阳所在的地方,是一个中心点,员工们的走动,和他一定有关系。于是,他也颠着屁股走了出来。
见老板过来,郑欣阳颇有分尴尬。毕竟是上班时间,一个大美女坐自己身边,而他也看出来,同事们来来去去,都和美女有关。他和吕老板打招呼,然后想顺便汇报点工作,可一时竟没有想起该汇报什么。
吕老板笑笑,很刻意地把曾雨打量一番,什么也没有说,就转身回他的办公室去了。
曾雨本来想呆到郑欣阳下班,但她看到他面前需要处理的材料堆得像小山一样,以及来来去去的同事,就觉得自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