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家室-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果然是一代更比一代犟啊!二姐叹了口气,在屋里拿了雨伞就往雨里冲了去。

“你这孩子咋这么犟呢?!”二姐撑开雨伞,嘴里一阵抱怨,脚步却一点儿不落。

“你不是我娘!你不是我娘!”刘小毛背着手在雨里喊着,全身上下已经湿透了。

“好好好,我不是,我不是!”二姐倒是被气笑了,说得她多稀罕一样,“可是你娘在天上要是看见你现在这自暴自弃的样子,她该又怎么想?!她冒着风险辛辛苦苦地生下你,又把你拉扯到这么大,你倒好,叫你念书你不念,还一点儿都不懂事——你也狠得下这份儿心肠?!身体发肤,受于父母,这句话你给我记住了,永远的记住了!”

“我……我……”刘小毛终于哭了,眼泪和着雨水哗啦哗啦地流成一条儿小河。

“要是你哪天忘了这句话,你就不配做焦玉娘的儿子,也不配做刘老抠的儿子!”二姐死劲儿把他往屋里拉,可这孩子却“哇哇哇”地站在那儿哭个没完。

“哭哭哭……你就知道哭!你哭个什么?!须知男儿要坚强,方能顶天立地!”二姐掰正刘小毛的脸,掷地有声地开始教育。

此时的刘小毛终于忍不住了,他拉着二姐的衣角,干嚎着叫道:“娘……娘……我不闹了,我不闹了,你教我识字吧!”

第三十五章 前往大房

  这晚刘老抠回来,从兜里摸出一块儿银子放到桌上。
二姐上前掂着银子的重量,嘴里漫不经心地问道:“你找谁借的银子啊?怎么这么多,这至少都二两四钱了。”

“嘿嘿,手感挺准的嘛,至于是谁借的,你就别操这心了!”刘老抠一边儿脱着外衣,一边斜眼看着二姐说道。

“哼,你不说我也猜得到,不就是县太爷嘛……”二姐收好银子,又借着灯光上前帮刘老抠叠好衣服,嘴里又像是在赌气,却又仿佛在轻描淡写一样。

“哎……你咋知道的呀?!”刘老抠正端起一盅茶准备喝点儿热的,却被二姐的话给吓噎着了,于是赶紧放下手里的茶,挡在灯光前看着二姐问道,他就不信凭二姐那个不太灵光的脑袋瓜子能猜得出这个。

二姐淡淡地瞟了他一眼,若无其事地站起来在房间里走来走去,举手投足间倒有几分能谋善断的气质:“你年纪虽然大了,但却是衙门里的新人,那些混迹多年的老人能跟你亲近吗?!更别说是借钱了,你又是个名声在外的,别人哪里敢借钱给你?!无非……也就是县太爷了,你文不成武不就,又是个白身,却偏偏得了县太爷的青眼,还被一手给提拔出来了——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你和县太爷的关系一定不简单,要不也不会连亲事都是县太爷保的媒。所以,这银子一定是县太爷给的,第一,他有那个实力,第二,你有这个关系,怎么样……我猜得对不对?”二姐说完转过身来冲刘老抠挑眉一笑,气定神闲间,眉宇间尽是自信的神彩。

刘老抠瞠目结舌地盯着二姐直瞧,这人……这人还是二姐吗?!

“我还猜到,县太爷并没要你还这笔钱,是不是?”二姐随意地笑了笑,然后端起刘老抠那盅倒好放凉的茶,一饮而尽。

“阿弥陀佛……我的个娘哎……菩萨显灵了……菩萨显灵了……”刘老抠张着嘴,脑子里还是蒙的就赶紧稀里糊涂地开始拜四方。

二姐在一旁掩嘴偷笑,看来多看看书多动动脑子还是不错的,至少别人不会把自己当蠢人来看。

眼见的刘老抠恰好看到了这一幕,于二姐居然在耻笑他!于是刘老抠讪讪地停下动作,撇着嘴,还一脸的不乐意,接着一屁股就坐到了床上,二姐只听得那张刚修好的床又开始“吱嘎”直响。

“哎,对了,你今儿个教小毛认字儿教得怎么样啊?他用心学不?”刘老抠可劲儿地往下脱着鞋。

二姐听到这个还有些尴尬,不过幸好刘老抠此时只顾着低头脱鞋,并未发觉二姐的不安。

二姐咳了几声说道:“还行,小毛很努力,也很乖,比你可出息多了!”说完还装模作样地等刘老抠一眼。

“这一下午的,你教的什么呀?”刘老抠又开始脱袜子。

二姐眼珠转了转,最后笑道:“也没啥,不过是教他尊重师长来着。”

这话即像是二姐对刘老抠的汇报,又像是对这一下午的总结,总之是别有深意。

不过刘老抠这一局外人倒是没听出一点儿别的意思,他只是咂着嘴,还眨巴着眼睛,一脸的欣慰和感慨,嘴唇嚅嚅的,原本还想要说什么,最后却只化为一声叹息。

**********************分割线*******************

日子就跟带风的风车似的,呼啦呼啦的,过得飞快,转眼便已是团圆节。

团圆节,又叫中秋节,恰好是每年的八月十五,月亮极大极好的时节,因着这天是赏月玩月的好时候,所以民间又俗称之为月节。

团圆节,既然名为“团圆”,那便就是举家团圆的好日子。所以,这一天,刘老抠和于二姐,连带着刘小毛,全都要在刘家大房里度过。

既然是要去大房,还要见公婆,二姐这些做晚辈的,也免不了要带上自家准备好的节礼。这个二姐原是预备好了的,便是那四盒聚香楼的宫廷点心,可惜二姐却一股脑儿地给了大嫂——虽然刘老抠是不知道的,可就连二姐每每想起这事,都会觉得有些心疼,罢了罢了,左右不过是要送人的。

结果团圆节的前一天晚上,二姐现蒸了五笼屉的月饼(PS:月饼,古时候称为“宫饼”,流传至民间被称为“月团”“小饼”,这里为通俗易懂,扯扯还是选用了“月饼”这一称呼)。

二姐做的月饼,胜在口味繁多,就连外头的小贩们,都不及二姐心思巧妙。那五笼月饼,一笼是桂花月饼,那桂花还是二姐让小毛现去摘的,即香甜又新鲜;一笼是豆沙月饼,其中一半是红豆沙的,口感甜腻,另一半是绿豆沙的,口感清新,二姐还特意加了点子桂花糖进去,吃起来软滑甜香,冰凉爽口;一笼是玫瑰冰糖馅儿的,晒干了的玫瑰,和上自家熬的黄冰糖,吃起来甜香满颊,齿颊留香,是姑娘们的最爱;一笼是蛋黄月饼,二姐把咸鸭蛋和板栗蓉的分量调得极好,连小毛试吃过后都赞不绝口;最后一笼是兰熏月饼,挑的是半肥半瘦的金华火腿,看上去嫣红如火,嚼起来香中带甜,甜中带咸——这一笼是二姐特意让刘老抠拿去孝敬县太爷的,毕竟人家帮了刘家这么多,要是没有县太爷借的银子,恐怕二姐也只有回娘家想法子的份儿了,那估计又是好一番的周折,虽然都是一家人,借银子什么的也没什么话说,可是要是自己这儿老出这些事儿,就算是至亲,也总会叫人离了心的。

二姐装好了四盒月饼,让特意休假的刘老抠给拎着,两人雇了一辆半新不旧的牛车,一路颠簸地向刘家驶去。

当看着路边的风景从小镇风光渐渐转变为一大片金色的麦田时,二姐晶亮的眼睛微微眯了起来,今天……可有一场大仗打呢!

刘家大房和二房情况不同,二房的屋子在镇里的热闹地带,可惜依着刘老抠如今那点子月薪,在青阳镇也只能算是中下等的人家,当然,如果只算月薪就是这样。而大房活活儿就是一土财主,虽然没能在镇上,却有好几亩地,地里还有好十几个雇农,和二房相比,那简直就是富得流油。

“到了,到了!”路边顽闹的孩童们一拥上前,围着牛车指指点点,二姐晃眼一瞧,恰好,满哥儿也在里面。

第三十六章 刘家大院

  这是二姐第一次到大房来。
她刚一跳下牛车,就有大嫂笑容满面地迎了上来。刘老抠一见到大嫂就赶紧提着月饼带着小毛去见爷爷奶奶了,只留下二姐一人在外头应酬着大嫂。

刘何氏今天打扮得用心,朱红描金的外袍,深紫色的内衬,高高的发髻梳得一丝不乱,浑身上下插金戴银,手腕儿上还有那个标志性的羊脂玉镯。

好一副长房儿媳的派头!只是不知道这大嫂心里打的是什么主意……

二姐不禁眯上了眼睛,笑着走上前去,握住刘何氏的手,屈膝施礼道:“请嫂子安。”

刘何氏一愣,她可没想到二姐竟然会主动亲近自己,于是赶忙扶起二姐,口里不断地念叨着“使不得”。

待到二姐抬起身来冲她笑的时候,刘何氏不禁看花了眼。

二姐今天来是要打仗的,不能在气势输给人家,这派头一定不能弱了,于是二姐今儿个一大早就起来开始梳妆,才有了这副令人震撼的场面。

因为二姐肤色不好,于是脸上抹了好几钱自家磨的玉兰花粉,脸蛋看上去竟是晶莹透亮,白皙如脂,再加上修好的双燕眉,和她原本就又大又亮的眼睛,细细瞧着,竟是丝毫不输于三姐。

二姐知道大嫂个头不高,喜欢的是华丽的高髻,恰好二姐身材高挑,于是她偏偏在头上挽出低矮的朝云近香髻,还在两端各别着一支累丝珠钗,发髻中央还插着一簇鲜红的木棉绢花,因怕扎小姑的眼睛,她手上倒是没有戴羊脂玉镯,反而戴上了自家三姐淘回来的藏式骨镯,身上还穿着一套藕荷色的襦裙,整个打扮看上去倒是十足的端庄大方,却又不失新妇的明艳活泼。

看着众人都看痴了,二姐心里有些高兴,这才不辜负她用了那么长的时间来装扮。

二姐见大嫂身后跟着一个梳着双丫髻的小女孩儿,忙笑着跟她打招呼:“是倩姐儿吧,我是你二婶子,这点儿小东西,拿去玩儿吧。”二姐从袖子里取出一串儿小铃铛,递到小女孩儿面前。

这小女孩儿便是刘何氏的第一个孩子刘小倩,刘何氏一向是重男轻女惯了的,也从没把闺女放在心上过,再加上刘小满在家里称王称霸的缘故,刘小倩便渐渐养成了怯弱的脾气。

如今这位新来的婶婶给自己小礼物,那串儿小铃铛她虽然很喜欢,但是她却知道自个儿娘亲和这位婶婶不和,于是慌得她直往刘何氏身后躲。

刘何氏只得讪讪地对二姐笑道:“这孩子……弟妹别见怪,小孩子家家的,没见过啥世面……”然后又把刘小倩从身后拉扯了出来,“倩姐儿,快叫二婶。”

“二婶……”刘小倩仰望着二姐,明亮的双眼里满是小心翼翼,连声音都是细细的。

“是个好孩子。”二姐拉着刘小倩的小手,就把小铃铛往她手里塞。

“弟妹,快进去吧,风口上凉。”刘何氏很不耐烦地招呼着二姐进去。

二姐笑了笑,跟在大嫂身后进了刘家大院。

刘家大院到没有二姐想象中那么暴发户,反倒有几分典雅古朴小民居的感觉。

刘家大院是典型的四合院,这还是刘老抠的爷爷那辈儿修的,虽然这跟它周围的乡间景致有些格格不入,不过在这里,倒多了一种清贵的感觉。

院子里稀稀拉拉地种着几棵茂盛的柏树,柏树的绿色很迷蒙,远远看去竟像是绿色的烟云一般。最稀罕的其中竟夹杂着一棵石榴树,树的枝桠上开满了花。

二姐眯上眼睛仔细瞧着那石榴花,那花不是常见的火烧云一般的红,而是洁白中带着点淡绿色,映在一片绿影间,显得清雅大方。二姐方知道这石榴树不是常见的红石榴树,而是罕有的翠玉石榴。

这种石榴树二姐从前听说过,“江淮粮仓”怀远县便出产极好的翠玉石榴,怀远县还有一片御用园林,是专为皇室种石榴的,于是怀远县便以“石榴县”闻名。这翠玉石榴的花朵虽然洁白如玉,可结出的果实却宛如匀净的翡翠一般,一颗颗地挤在一起,就好像一串儿翡翠珠链,这东西那是即好看又好吃还好玩儿——民间传闻皇家有好几位郡主便是拿这翠玉石榴蹴鞠来玩儿的。

所以在刘家大院儿看到这翠玉石榴树,虽然应该不是什么好品种,可在这乡间小镇却也是极罕见的了。

二姐突然想道,若真要论起清贵,恐怕那诗礼传家的彭家也不及刘家这种世家大族沉淀出来的气度吧,虽然是没落了的……

身为一个儿媳妇儿,到公婆家的第一件事情当然是拜见公婆。

二姐一路小跑地到了正堂,却看到正堂里一副其乐融融的画面。

公公闭着眼睛盘腿坐在一张椅子上,嘴里哼着不知名的小调儿,手上还没个停,直往嘴里送着一粒粒油炸花生,那叫一个自得其乐,嚼得满屋子都是那个香气儿。

此时婆婆的表现更是让二姐大跌眼镜,这老太太竟是满面的笑容,还眼泪眨眨的,拉着一个年轻妇人的手嘴里念叨着什么话儿。

刘老抠的大哥刘得贵也在一边儿坐着,还对那妇人说了些什么,反正二姐只瞧见刘得贵的嘴巴一张一合的。

刘老抠此时也在堂上四仰八叉地倒着,刘小毛蹲在一边儿扬起小拳头给刘老抠有一搭儿没一搭儿地捶着腿,这场景好像完全融不进整个画面。

看到刘老抠,二姐紧绷的神经一下就松下来了,大步流星地走上前来,不像个小媳妇儿,倒像是个来要债的似的。二姐也很生气,这刘老抠怎么能这样,刚才就不讲义气地把她丢给大嫂,现在还让刘小毛给他捶腿,她现在真怀疑,这刘小毛是不是他亲生儿子了……

刘老抠斜眼一瞧二姐来了,赶忙拨开小毛,走到二姐面前,笑容堆满了一脸,满脸皱纹都出来了:“二姐,你来啦。”

跟个龟孙子似的!二姐心里纳着闷儿,这不像刘老抠的风格啊。

刘老抠不待二姐细想,拉住二姐的手,低声解释道:“爹娘要咱一块儿上去磕头呢。”

二姐点点头,心中一阵清明,她就说刘老抠怎么会这样嘛!原来是公公婆婆逼的……

“走,磕头去。”刘老抠一手拉着二姐,一手拉着小毛,一脸烂笑地走到二老面前。

第三十七章 刘家众人

  “爹娘,儿子来给你们磕头了,别的场面话也不多说,你们为儿子做的,儿子全记在心里了。”刘老抠挺直了身子跪在那里,脸上带着散漫的笑,看似漫不经心地说道。
“这么多年了,我的儿啊,可算是明白事理了……”刘老太太声音酸酸的,话都没说完便摇着头掩面而泣。

“都老大不小了的,难道还不该明白吗?!”刘老爹板着脸哼了一声,又往嘴里扔了一颗花生米,语重心长地说道:“你要警醒!好好儿跟你老婆你孩子过日子!”

刘老抠咧嘴应道:“嗳。”这是老头子说的话,他怎么能不应着呢?!

二姐跪在那儿,见刘老抠的话说完了,也忙磕了头,然后谦卑的笑道:“媳妇见过公公、见过婆婆。”

“好孩子,起来、快起来。”刘老爹首先发话了。

公公倒是个难得的厚道人,二姐心里想道。不过她才不会起身呢,刘老抠都还跪在那儿呢,她又怎么敢起来,人家不过是随口一说,要是她当真了,那就真有好瞧的了。

刘老太太斜眼瞥着二姐,老半天才悠然地吐出一口气:“老二媳妇儿啊,要好好儿当家,二房可就靠你了。”

二姐再次颔首:“不敢,媳妇儿必尽其责。”

刘老抠心里直嘀咕,有老子娘撑腰,这下二姐得更猖狂了。

刘小毛跪在中间,见爹娘都说完了,便开始磕头,嘴里还念叨着:“爷爷奶奶好,福如东海,寿比南山!”这是早上二姐教他的吉祥话儿。

见小孙子这么伶俐懂事,刘家二老这回是真的高兴了。

自从玉娘没了过后,每每刘小毛看见他们的时候,总是连“爷爷”“奶奶”都不叫,还尽钻到桌子低下去,宁愿抱着只鸡数蚂蚁也不肯多说一句话。这回见刘小毛开朗了许多,还懂事了起来,二老真是放心了。就算刘老太太对二姐还是有些爱答不理的,可是在看二姐时的神情,都渐渐和善了起来。

“哟,这就是二嫂子吧?”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