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家室-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梅姑奶奶喜欢怎样的回答呢……二姐把目光移向刘老抠,却见他站在那里眼睛直直地看着自己的鞋尖儿,刘小毛躲在刘老抠背后,动都不敢动一下。

关键时刻一个都靠不到!二姐气得直想脱下鞋子扔过去!当然这是不可能实现的……还是先摆平这面前尊活佛吧!

这姑奶奶喜欢的是温柔有礼守规矩的女人,世人常说,女子无才便是德,想必这也是这位姑奶奶的想法吧。

二姐叹了口气,谨小慎微地答道:“没有,侄孙媳妇儿没念过书,不认得字。”

“女人怎么能不念书呢?!”梅姑奶奶语重心长地对二姐说道,“你出身商贾家庭怎么知道,那些‘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想法都是那些没钱让闺女识字的小门小户编造出来的,要知道,真正的世家女子,那可都是琴棋书画,诗词歌赋,女红烹饪,时事论政,样样精通的,算了,你还是每天抽空到我这儿来学学规矩吧,顺便我也能教你些学问。”

二姐惊呆了。这梅姑奶奶怎么想一出是一出啊?!

刘老抠也惊呆了,吓唬吓唬二姐就行了,要是真让二姐跟梅姑奶奶学规矩去,家里没人干活儿是小事,要是二姐真学了梅姑奶奶那一套,整天上纲上线的,看啥都不顺眼,那他还受得了不?!

刘老抠赶紧陪笑着对梅姑奶奶解释道:“二姐是识字的,她只是谦虚罢了。”

“哦?!”梅姑奶奶饶有兴趣地看向二姐,“是么……看来不用我教了,荣儿媳妇儿,你写几个字给我看看。”

“呃……不用了吧……这个我……”二姐讪笑着推辞,她只是识字罢了,又不是什么颜筋柳骨的大家,在这位姑奶奶面前现什么眼呢?!

“弟妹还是写几个字吧,几个字就好,又不费什么力气的,也好让姑奶奶瞧瞧不是!说不定姑奶奶还能指点一下呢!”大嫂刘何氏甜笑着,适时地插了句嘴。

刘老太太瞪了大儿媳妇儿一眼,关键时刻怎么能不团结呢,还带落井下石架桥拨火儿的。

“贵哥媳妇儿,还不快去研墨?!”梅姑奶奶淡淡地瞥了刘何氏一眼。

刘何氏尴尬地转身回房取笔墨了,她跺着脚,愤愤不平地想道,要不是她想借梅姑奶奶的手让于二姐出个大丑,她何金娘才不会被人像奴婢似的使唤来使唤去的呢!

第四十章 女人间的战争

  “贞静清闲,行己有耻,是为妇德;不瞎说霸道,择辞而言,适时而止,是为妇言;穿戴齐整,身不垢辱,是为妇容;专心纺织,不苟言笑,烹调美食,款待嘉宾,是为妇工。”
二姐稳稳搁下笔,信心满满地看着梅姑奶奶。这是《女诫》中的妇行篇,想必不会惹梅姑奶奶不喜。

“你读过《女诫》?”梅姑奶奶眼里闪过诧异。

“娘亲教导我看过一些。”二姐垂眸笑道。

“不错,不错……这字写得倒只是中规中矩罢了,不过难得你记得这些,”梅姑奶奶赞赏地打量着二姐,“虽然你不是我亲自教导的,不过出身商贾之家,能做到这个地步,已经算是很难得的了。以后你要牢记,不能沾染上那等小家子气,为人要大度宽和些。”

一边儿的刘何氏闻言顿时涨红了脸,小家子气,这是说谁呢?!都欺负她不认识字罢了!

“是。”二姐老老实实地应道。

二姐倒不觉得什么,只是深深吐了口气,终于结束了哎……可是众人却不这么想,刘老抠他们都知道,梅姑奶奶出身世家,为人不免有些自傲,更是极少夸奖人的,就算是对焦玉娘,那也是疼在心里,在场面上却极少是表达出来的。

所以,梅姑奶奶这么轻描淡写的一笔,瞬间就把二姐推到了风口浪尖,即在人前抬举了二姐,同时也给了她一个小小的警告,意思很简单,姑奶奶我能捧你,也就能踩你!

二姐心里也纳闷呢,不知道这老太太是不是故意的……临了了还要笑眯眯地阴她一把,当真是个强者。

********************分割线*********************

这团圆节和别的节日不同,因着晚上要赏月的缘故,这天里最郑重的时刻不是在白天,而是在晚上——此所谓“秋暮夕月”。

所以刘家中午的这一顿,吃的倒是随便,是二姐和一群同辈的媳妇儿们一起招呼的。一大锅色泽红亮的酱牛肉,闻上去都辣得呛鼻的尖椒炒猪耳朵,鲜香满口的西芹爆炒河虾,又入味又香软的芋儿烧鸡,还有豆角炒腊肉,宫保鸡丁,韭菜炒鸡子……二姐见这些菜都是荤腥又口干的东西,恐怕年纪大一些的老人家不喜,于是又吩咐厨房做了一钵新鲜酸爽的凉拌地三鲜和一锅香浓软糯的干笋猪蹄儿煲,并一小锅莲叶羹——这二姐是专为梅姑奶奶准备的。

梅姑奶奶是长辈,二姐等一众媳妇儿就先服侍她用饭,要等到梅姑奶奶满意了点头了,她们才各自回到各自的席位上。

按照梅姑奶奶口里念叨的规矩,年轻媳妇们是不能在家宴上上桌吃饭的,如今主家特意为妇人们开了一个偏席,已经算是宽和的了——这也是刘老太太多年媳妇熬成婆,争取出来的结果。

二姐面色沉稳地端起一只晶莹如玉的骨瓷碗,恭恭敬敬地递到梅姑奶奶面前,梅姑奶奶一瞧,那里头却是熬得浓浓的莲叶羹,不由得会心一笑。

这个时节本是莲叶干枯衰败的时候,难得二姐却在刘家的小地窖里发现了一罐子晒得干干净净还切成条儿的莲叶茶,那莲叶茶刚做好不久,那股子清香气却是还在的。于是二姐顺势就利用了这个便宜。

骨瓷碗洁白,莲叶羹碧绿,映在碗里倒是极有诗意。梅姑奶奶含着笑容接过。

这位姑奶奶那是挑剔惯了的人,一尝二姐做的这几样菜,嘴上倒是没说什么,可是她却一连喝了两碗干笋猪蹄儿汤,那一小碗莲叶羹更是吃得干干净净,地三鲜里的凉拌茄子也尝了不少,还直感叹着那茄子的味道有真定府刘家当年做的那道“茄鲞”的感觉。

末了,梅姑奶奶漱了口擦了嘴,一边用菊花叶煮沸的水来净手一边看着二姐点头赞道:“手艺还不错,算是个好女人。”

二姐微囧,能烧得一手好菜的女人就是好女人吗……这姑奶奶和刘小满的想法倒是相似……

刘何氏却不乐意了,在一旁摇着团扇酸溜溜地笑道:“咯咯咯,弟妹真是好本领,做了这么丰盛的菜肴,入得了梅姑奶奶的眼。要是咱们哪,不管是费心费力地做了什么,也讨不到这样的好儿。”

最后一句却是对几个一同做菜的媳妇儿说的。

二姐眼中闪过凶光,大嫂这可是诛心之言!她于二姐刚来半日,就将这刘家的族亲女眷给得罪光了!不行,她不能坐以待毙!

果然,刘何氏话一说完,好几个沉不住气的年轻媳妇的脸色就暗了下来,看向二姐的目光也很是不善,她们皆在心中暗恨道,这于二姐打扮不俗,举止娴静,进退得宜,什么《女诫》呀,又会念又会写的,关键是她明明只动了动手,烧了几样梅姑奶奶喜欢的菜,就抢光了大家的风头,也不想想,那些老少爷们儿们吃的喝的,哪样不是她们一块儿张罗的,那个于二姐就只会拍梅姑奶奶的马屁,这还让不让人活了!

二姐垂眸,把面上的讥诮好好儿地藏在了眼底,淡淡地说道:“在口舌是非上面,我还是不及大嫂的,三言两语就能祸水东引,还能撺掇上一大群愿意当枪使的姐妹妯娌,这样的的本领,莫说是撒豆成兵呼风唤雨,就是那孙行者的七十二变,大嫂这一出那也是比得的。”

这席上全是同辈的年轻媳妇儿,在没有长辈在场的时候,二姐从来就不需要客气。

刘何氏的笑容僵在脸上,手里摇着的团扇也不知不觉停了下来,连牙齿都咬得“吱嘎”直响。

“哈哈,二嫂这么一说,我细细一想,那倒也是,大嫂嘴巴那么厉害,能把黑的说成白的,白的说成红的,红的说成紫的,真真是通天的本事!”刘得芳见众人都不好开口,于是她就在一旁看似无意地同二姐嗔笑道。

二姐看了小姑子一眼,见她帮着自己说话,更是和芳姐儿一唱一和起来:“芳姐儿说的在理,来,为大嫂浮一大白!”

妇人们见刘何氏吃了瘪,于是都你推我搡地跟二姐打着哈哈儿,纷纷端起面前的青果酒抿了一口。

刘何氏见状,气得把团扇往地上一掷,转身离了席位。

场上的气氛瞬间降至冰点,众人都讪讪的,刘得芳却是一脸无所谓的样子,就算娘知道了这事儿,那也有二嫂子顶缸呢,她不过是一个小姑子,在这场妯娌的战争中又能起多大作用……

二姐将一切看在眼里,只得摇摇头,女人间的战争啊,果然从来就没有停息,有的没的,方寸之间,不过是你方唱罢我登场罢了。

第四十一章 秘辛

  每次吃完午饭过后,二姐总是有点儿嗜睡。
每天到时候她就要午休,这已是她多年养成的习惯了。若是阳光烂漫的时候,二姐就喜欢搬一把椅子,再沏上一壶茶,像个老头子似的,用纬编的蒲扇遮住细密的阳光,在躺椅上一边听着蝉鸣一边摇摇欲睡;要是碰上下雨的时候,二姐就会躺到床上去裹紧了铺盖,闻着棉被上淡淡的麦香味儿和稻壳味儿,再大大地开着窗户,有时候听着呼呼的风吹,有时候又会是滴答滴答的雨声……这样的日子,二姐做梦都是香甜的。

可是二姐今天是在刘家大院儿里,一没有她午休的地方,二她还得提起精神随时等候梅姑奶奶的召唤,三……还有一大群三姑六婆要她来应付,要是她一个不注意,大嫂就又有得说了……

所以二姐有点儿头疼,脸蛋儿红红的,眼睛也红红的,还不停地打着呵欠。

算了,还是四处走一走吧,二姐心中想着,便歇下手里的活儿,转而在刘家大院儿里游荡起来。

刘家大院儿那才是真正的大院儿,还是个两进的宅子,虽有些年头了,但和刘老抠那个胡同里的犄角旮旯儿根本就是两码子事儿。

二姐一边儿抻着懒腰,一边打着哈欠,看着墙缝儿上那一带绿油油的爬山虎,有的看上去还挺精神,有的已经被太阳晒得蔫蔫儿的了。

二姐无聊地笑了笑,正准备离开,却听见墙的角落里有个女人的哭声。

二姐定睛一看,那一片绿意盎然之间,有一个小小的绿色身影在那儿躲躲闪闪,这么老远二姐还听得到她的抽噎声。

“谁……谁?!”二姐忍不住问道。

那绿色声影闻言微微颤抖,然后赶忙呆着不动了。

二姐只能硬着头皮挪着步子试探着朝前走去,那个绿色身影却突然窜出来,冲二姐叫道:“二嫂是我!”

二姐猛地一瞧,那女子巴掌大的小脸,白净的面颊上还印着一道道泪痕,显得楚楚可怜,身材娇小,纤腰轻轻一扭似乎就要被折断一般,娟娟静美,动如脱兔,此人不是芳姐儿,还是何人!

“芳姐儿?!你……你在这儿干什么!好好儿的,你干嘛哭啊!”二姐显然被震慑到了,语气断断续续地问道。

“我……我没事儿……”刘得芳自己也觉得害臊,拿帕子抹着脸上的泪痕解释道,“我不过是出来走走,被风迷了眼睛罢了!”

二姐看着小姑子这娇俏可人宜喜宜嗔的模样儿,心也软了下来,罢了,既然小姑子不愿意说,她又何必勉强呢,哪个人没秘密不是?!况且,这小姑子在午饭的时候还帮着自己说了话的,虽然她的目的不太纯,但好歹自己不是孤身一人对付大嫂,说起话来,也更有底气些。

二姐冲芳姐儿眨眨眼睛:“放心吧,我可什么都没看见呢……你不过是和我一块儿出来走走的!”

刘得芳小脸儿被憋得通红:“二嫂……多谢你……”

二姐摇头失笑的:“你谢我做什么?!你是我小姑子,我难道还不保全你吗?!”唉……这小姑子的心性果然跟一个小孩子似的呀……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赤子之心?!

刘得芳撇撇嘴:“得亏我遇着了二嫂,这要是大嫂的话,她指不定又要到处给人家嚷嚷呢!还是二嫂好……”说完,刘得芳挽起二姐的膀子,亲昵地笑了起来。

“你跟你大嫂……这个……关系很不好吗?”二姐到底忍不住好奇,这个又不是小姑子的秘密,她问问应该可以吧?!

“岂止是不好!”刘得芳狠狠地说道,然后双眼看向天空,渐渐沉思了起来,“那一年,我十五岁……”

二姐赶忙竖起耳朵听着。半个时辰之后,刘得芳终于巴拉巴拉地讲完了,二姐心中暗定,这果然又是一个充斥着血泪屎的宅门儿秘辛!

人家说,长嫂如母,这刘何氏起先进门那两年在家里还是不错的,当然也许是因为那时候的刘何氏还没儿子的缘故吧,在刘家,尤其还是在刘家长房,有一个儿子就是足足的底气。这刘何氏当时虽然是懒了点儿,但其人的恶劣本质还没显露出来,大家也都愿意亲近她,这个“大家”里面就包括了芳龄十五的小姑子刘得芳。

刘何氏在刘家混了几年,也知道刘家的家底儿到底有多殷实,她想着婆母这般宠爱这个小姑子,小姑子又是家里的独女,嫁妆定然丰厚,有句老话叫肥水不流外人田,于是她把主意打到了刘得芳身上……刘何氏有一兄一弟,哥哥何金宝已经有了老婆,还有仨孩子,又是个不解风情只知道埋头种田的货,所以基本上是没可能了,不过弟弟何银锭嘛,生得一副好皮囊,嘴甜又会哄人,说不定有机会的……

于是刘何氏就成了刘得芳与何银锭牵线搭桥的媒人,每每制造机会给这二人相处,何银锭见刘得芳长得漂亮,嫁妆又丰厚,心里也起了意思。只是,刘得芳压根儿就没看上油嘴滑舌的何银锭。刘得芳从小受到家人的宠爱,又是个捧在手心儿含着蜜糖里长大的,又受到梅姑奶奶世家小姐一般耳濡目染的教导,她一直觉得自己的良人至少应该是一个翩翩书生风流才子什么的,而不是个庄户人家的孩子。当然,人家喜欢她,她刘得芳也不会拒绝,多一个爱慕者,对她来说倒是一种骄傲的资本。

刘得芳没有起意,刘何氏就着了急。她是这个办法也出了,那个办法也想了,可刘得芳油盐不进,不禁没对何银锭有一丝一毫的好感,还越来越厌恶他了。刘何氏不能眼见着那么大一笔嫁妆给了外人,于是在娘家几经商量,最终使出了杀手锏——生米煮成熟饭。

这下可闹大发了!刘何氏害得刘得芳差点没了清誉,最后还只是匆匆忙忙地嫁给了一个普通的书生,这让刘得芳心里恨透了她,刘家二老嘴上不说,不代表心里就没有芥蒂,梅姑奶奶倒是有意让刘得贵休妻,可是正好那时发现刘何氏怀孕了……刘家的子嗣原本就不兴旺,那刘何氏就等于有了一张护身符,于是后来刘何氏那一胎生下了满哥儿。

二姐摇摇头,身为一个做嫂子的,要是真的和小姑子不和,那也得维护着面上的情谊啊,怎么能污了小姑子的名声呢?!要知道,污了一个女人的名声,就等于要了她的命。

这也难怪午宴的时候,小姑子要站在自己这边儿说话了,不是有这么一句话吗,敌人的敌人就是自己的朋友。

第四十二章 妇人之争

  二姐和刘得芳手挽着手,一边聊一边走,看上去倒是一派姑嫂融洽其乐融融的场景。
其实二姐也是有私心的。她此次前来原本就另有目的,就算是梅姑奶奶这样的大人物来了,她也依旧打算着将二房同大房之间的账理清了,就是大嫂嚷嚷出去让众人知道了,这对二房来说也没有任何损失——他们是来还钱的,又不是来借钱的,还怕人说吗?!

别人说闲话二姐是不怕的,过日子又不是过给别人看的,可二姐就怕婆婆因为此事对自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