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灵泉之媳妇难为-第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上个月,六殿下做了汤底,每日煮了肉、菜进去,捞起来后,每日添加调料,又熬煮汤底,重复熬了半月,才进了上来。除陛下,太后千岁、皇后千岁、及三位贵妃娘娘处都遣人送了红汤、清汤两锅子。”
  
  皇帝重新举起筷子,“朕几个儿子,唯溶儿最识大体、最孝顺。你取了东凉国进贡的大珍珠,并几匹云锦到齐贵妃屋子里。这绝味楼到也妙,竟能想到这出,这汤底重复使用,于国于民都是大好事。”
  
  德善烫了新鲜的菜心,用银筷放到皇帝面前的小碟子上。
  
  皇帝嚼着脆嫩的菜心,一时间突然没有了味口,他叹了一口气:“我大庆祖宗吃糠咽菜,方才打下这万里的江山……打江山难,守江山却更难。想每年各地报来的旱灾、虫灾、水灾,一笔笔哪样不要银子。朕到是能在这大冬天里吃上难得的几根青菜,朕的子民,却不知道能不能填饱肚子……”
  
  德善惶恐的跪了下来,“陛下宏图伟业,咱们大庆朝虽偶有天灾,但人人家里都有米有粮,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一派繁华祥和……”
  
  皇帝冷笑了三声,“去年黄河决堤,两岸良田被淹,颗粒无收。朝廷发下的赈灾银粮,一路层层盘剥,最后受灾的百姓只每日有一碗薄如水的粥喝,饿得难受了,便吃草、吃树皮。若不是朕私下派人走了一遭,如今还被人蒙在鼓里呢。”
  
  德善跪在地上,大气也不敢出一声。
  
  皇帝又说道:“那个绝味楼是不是去年,联合那些商人捐款振灾的那个绝味楼?”
  
  德善道:“回皇上。正是。那绝味楼是做饮食的酒楼,是民间商会的会长,去年他组织、募捐了一百万银子赈灾,其中绝味楼独捐了二十万两。”
  
  德善见皇帝没说话,又接着说道:“那绝味楼自我大庆开国以来,便素有乐善好施的名声。若奴才记得没错,五年前绝味楼也组织过商人们为国分忧。奴才这几日还听说,那绝味楼组织了各商人,在各个城池,誓要把热锅子汤底重复使用,传遍大江南北。奴才没念过书,但也知道这粮食得来的辛苦,小的时候家穷,春夏还好,总有野菜可以挖,冬天就可怜了,树皮都啃不动,每日看着一些酒楼茶馆,将那香气诱人的热锅子汤底,倒在邵水桶里,跑过去想舀一碗,却被收邵水的打得遍体鳞伤……”
  
  想起少时种种,德善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发现殿前失仪,立刻又告罪。
  
  皇帝重拿了筷子,“你也是吃过苦的。起吧。”
  
  等德善起来为皇帝布膳,皇帝又道:“那汤底重复使用,确实能节省很多油盐米粮,你传朕的旨意,派了医官前去绝味楼尝尝那重复使用的汤底,若无害处,先赏绝味楼,再又着翰林院于邸报上通传全国,命各地协助绝味楼。”
  
  最后,皇帝又指了桌子上一道鸽子汤,命德善送到六殿下庆溶的府上。
  
  后,医官回了皇帝并无不妥,接着轰轰烈烈的、军民同心的热锅子改革便在大庆朝开来。
  
  而远在凤凰城的苏兰,因绝味楼瞒得好,并没招来其他势力的窥觊之心。而安安心心了在三个月后,卖了方子给凤凰城其他的酒楼,小赚了一笔。
  
  却又说绝味楼,明里大方的公布了汤底的重复使用益处,趁全国普及的时候,暗地里熬了苏兰教的加了骨头汤的汤底。
  
  一月后,绝味楼全国所有的店,一夜之间都用上了新的汤底和‘引进’的新食材(猪肠、鸭肠等)。
  
  再半月后,绝味楼实现了热锅子甩掉别家三条街的优势。
  
  又等了近一月,在各家酒楼用尽各种办法,不得绝味楼新汤底方子,恨绝味楼恨不得食其肉、啃其骨头的时候,绝味楼竟然将方子卖给了他们,虽然价格有点高……但是闻着绝味楼所在的一条街,那浓烈鲜美的香味,和寒风天依旧固执的排队在绝味楼外的客人的时候,誓要超过绝味楼的天下楼,率先弯下了腰,花了重金,从绝味楼手里购买了方子……
  
  话说,这都是后话。
                          
作者有话要说:金手指。
现在提一提,以后只一句带过。
我想改个文名,叫《灵泉之媳妇难为》——一是灵泉,二是有些姑娘以为是一帆风顺的文点进来那啥。求意见!




☆、悠闲生活

  ??却说苏兰和宋二郎从绝味楼出来,怀揣了一百六十两银子,先去鸿祥茶楼听了一回书,接着大手笔的买了一只羊腿,提了两壶酒。
  
  等到了家,苏兰整治开了羊肉火锅。
  
  待羊肉特有的香味,飘香了整个宋家的时候,屋子里也点上了灯火。
  
  宋李氏锅里正炒着一盘子青菜骨头肉,她闻着东南角传来的羊肉香,抹了好几次口水。
  
  宋小妹在灶间烧火,她酸溜溜的说:“二哥家可吃得真好,天天猪脚、火锅、羊肉的。”
  
  宋李氏心里也是这么想,但她却不想和宋小妹‘一个鼻孔出气’。
  
  宋李氏嗤笑一声:“小妹这么羡慕人家,怎么不跟着你二哥,到跑来跟我们这天天咸菜萝卜的一块。”
  
  在宋李氏心里,宋小妹就是个吃白食、嫁不出、好吃懒做、还拿着以前地主小姐乔的、牙尖嘴利的死丫头。
  
  不知道宋小妹还要在自家吃多久白食的宋李氏,突然想到一个事儿。
  
  宋李氏难得的对宋小妹和颜悦色,“小妹,前儿个我和村头几个媳妇聊天,邻居的王喜家最近发了财,家里想给他讨个婆娘,嫂子就想起你了,你这个年纪了,也没什么嫁妆,王喜人虽然长得丑了点,但还算老实,不若你就嫁……”
  
  “我的婚事,自有娘亲做主,不用大嫂瞎操那个心。”宋小妹直接吐了一口口水。若不是因为种种原因,不能把和家求亲的事传出去,她早把和家许诺的聘礼念给,看轻她的宋李氏听了。
  
  宋小妹眼珠一转,讽刺的说道:“大嫂还是关心、关心自个吧。二哥家的摊子都请人了,你还在一天到晚熬那骨头油,就你一天忙活下来,没准还没林嫂子、陈寡妇工钱多呢。”
  
  宋小妹又冷笑了一声:“上次是多好的机会,你自己记不住,还砸了人家的碗,搞得大哥看得你死紧死紧。哼,若是我,一盏茶时间不到,便可全部学到手。”
  
  宋李氏咬牙,哼了一声:“话说得好听,也没见你做什么事儿。尽等着别人把饭递到你嘴边。”
  
  不说宋李氏和宋小妹姑嫂两个在厨房揭短、斗嘴,却说苏兰把羊肉火锅做好,把宋二郎拉到一边。
  
  苏兰先舀了一盆子有肉有菜的羊肉汤,道:“咱们把方子卖给了绝味楼,想来大嫂以后想卖骨头油、骨头肉赚钱有点难了,现在离大哥生气也快一个月了,我想也是时候把方子教给大嫂了。”
  
  苏兰记得和绝味楼三月之内,不把方子卖给别家的约定,但宋大郎一家确实称不上卖的。
  
  苏兰道:“大虎小花越来越大,用钱越来越多。我听大嫂说,过一年还想让大虎上私塾,那可得花不少银子。把方子教给大嫂,别的我不敢保证,总是比种地强的。”
  
  苏兰上月也说过等宋大郎气消得差不多,会把方子交给宋李氏,可事到临头,宋二郎内心的感受比以往,竟是高山和小土坡的差别。
  
  宋二郎有些结巴的说:“媳妇……你……你真是愿意……大嫂……大嫂一直……对你……对你……”
  
  苏兰笑骂道:“一家子哪有什么仇。这话都我都说第二遍了——难道就看那些客人白白流失,我在你心目中,竟然是那种因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能顺手帮兄弟嫂子而不帮的人。”
  
  宋二郎忙不迭的摇头,“你当然不是。谁敢说你的坏话,我跟他急。”
  
  苏兰从不做亏本的生意。说起来宋李氏平时对她、对她弟弟苏义……她还教她方子,这可以算做是以德报怨了。但是就长远的眼光来说,宋李氏就算做了火锅生意也威胁不到她,而且她得到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俗话说,人比人气死人。但凡是长了眼睛的,苏兰、宋李氏一眼便知谁优谁好。
  
  苏兰得到的最大好处,便是宋二郎最近越发的对她的看重。
  
  以前吧,有苏兰一个大好姑娘,嫁给他快要病死人的愧疚,到现在,除了夫妻间情感的增加,更有他没有把苏兰当成他附属品、高人一等的态度。
  
  现在,宋二郎会给苏兰端洗脚水、会给苏兰盛饭夹菜、会在苏义告状的时候,当作没听见、会在与绝味楼大掌柜、二掌柜谈方子的时候,寻求苏兰的意见、当苏兰接了话头过去,对外近乎以当家人的气势与绝味楼谈判的时候,宋二郎也只觉得自己媳妇很厉害,觉得很自豪、而且家里的财产,宋二郎都是全全交给了苏兰管着……
  
  而这些,哪怕是人人口中都在叫男女平等的现代,也是很少见的。
  
  除了有关宋杨氏的问题上,苏兰防备着宋杨氏、宋李氏出妖蛾子,宋大郎因为多年的母子感情,依旧对宋杨氏敬重外,宋二郎之于苏兰,可以说是个二十四孝老公了。
  
  宋二郎不是没眼睛看不到苏兰的付出,所以他越发的看重、敬重自家的媳妇。内心里也俨然有点以媳妇马首是瞻的味道,媳妇是好的、媳妇做的最对、听媳妇的没错……
  
  除了宋二郎,更有苏兰看重外面人对她的看法,别的不说,就说她先开了摊,然后宋大郎一家开了摊,她就算在外面只字不提,外人也猜得到,是她做的好事——这好的名声也就传开了……
  
  有利于自己的事,为什么不做呢!只图一时只快,没得落了一个有机会不提携、一笔写不出两个‘宋’字的亲人,小气寡恩的名声。
  
  若以后宋杨氏、宋李氏在外边说苏兰一句坏话,三姑六婆的闲话,那可是不饶人的。
  
  ***
  
  苏兰的意思很明确,叫宋二郎把羊肉火锅端到宋三郎房间,请了宋大郎过来喝酒,然后她端了羊肉汤去正房孝敬宋杨氏,又趁机请了宋李氏过厨房教方子给她。
  
  苏兰拉着宋二郎的手,说道:“你先不要把我教方子给大嫂的事,说给大哥听。我怕大哥不要,你也知道的,上回大哥说的若把方子教给大嫂,便不认我们的狠话。当然,我是肯定相信大哥不可能不认我们的,但也怕把大哥气极了。咱们就这样,先把方子教给大嫂,等大嫂做了火锅去卖,大哥总不能把菜啊汤的都倒了,你又在一旁劝解几句,事情也就办成了。”
  
  宋二郎用力抓着苏兰的手捏了捏,“媳妇还是你想的周到。媳妇,你咋这么好、这么聪明呢?”
  
  苏兰甩开他的手,端起羊肉汤,白了宋二郎一眼,“没这点本事,怎么能一路逃荒活下来。”
  
  宋大郎被宋二郎请到宋三郎房间喝酒,苏兰端了羊肉汤进正房,话还没说呢,宋杨氏就开口了。
  
  宋杨氏含着指责的目光落在苏兰的身上,“二郎媳妇,我听李氏说你摊子上生意很好,还请了两个人帮你,怎么请外人?反而不请自家人?你大哥大嫂为了照顾我这个老婆子,生活过的艰难,你们兄弟妯娌正该互相帮助,兴我宋家才是?”
  
  苏兰手里拿着包着盆子过来的帕子,笑道:“娘亲说的正是。上回我和大嫂约定了时间,交大嫂做火锅的方子,可没想大哥怎么都不肯。”
  
  苏兰见宋杨氏、宋李氏、宋小妹脸色难看,又接着说道:“我和二郎也是一时好心,虽然分家了,但血浓于水,就像娘亲说的,兴盛我们宋家不是!可没想大哥反对,还闹得大哥和大嫂不和,虽不是我和二郎的不是,但着实让人羞愧不已。”
  
  谁想听你说这个。宋杨氏冷笑了一声,“你们那摊子,一天少说也要净挣个三、五百文吧,你若真有心,随便扔点东西也够我们吃喝了。”
  
  苏兰忙不迭的道:“娘亲这话严重了,我和二郎、还有三弟,很是敬重娘亲、大哥大嫂。这不,刚刚二郎请了大哥去喝酒,我就想趁着这个时机把火锅的方子教给大嫂……”
  
  宋李氏上前了一步,打断了苏兰的话,她面有些激动的说道:“你说的可是真的?”
  
  话说,宋李氏去苏兰摊子上吃了一顿白米饭,下午还帮着做了些事。让宋李氏记忆深刻的是,苏兰往衣兜里扔钱,铜钱敲打出来的清脆悦耳的声音。
  
  听了苏兰的话,宋杨氏、宋小妹也有些激动。
  
  苏兰笑道:“大哥被二郎、三弟拖着呢,大嫂只要不出声了惹了他们注意,花半把个时辰,慢慢教会大嫂是绝对没问题的。”
  
  “既然如此,咱们走吧。”宋李氏心动得很,说着便拉了苏兰往外走。宋杨氏看了,使了个眼色给宋小妹,宋小妹点头,心下了然,提脚跟了上去。
  
  ***
  
  晚上,宋二郎洗去了一身的酒气才进了卧房——苏兰不爱闻那个味。
  
  苏兰背对着他弯腰铺床,“晚饭前我端了羊肉汤去娘那,话还没说呢,娘就说我们摊子赚得多,不帮大哥大嫂,话里话外,我听那个意思,好像是在说我挑唆……”
  
  苏兰故作郁闷又苦恼的坐在床沿,她有些委屈的嘟着嘴,“二郎,娘亲是不是不喜欢我啊?”
  
  宋二郎有些迷蒙的脑子立刻醒了,夸了一通苏兰,等苏兰笑了,他才说:“你多担待点,娘……娘……她把我和三郎拉扯大,也不容易……”
  
  告状成功,苏兰心内比了个V字。她一拳头打在宋二郎的胸口,“你到教训起我来了,你别忘了这话还是我安慰你的。”
  
  宋二郎求饶,“是是是。”
  
  苏兰又道:“不过我说要把方子交给大嫂,娘亲一下子就高兴起来,她还叫了小妹一起。我细细的教了好几遍,总算让她们都学会了。”
  
  宋二郎听了,心中又酸又涩。不教方子就没好脸色,一教方子就高兴了。娘亲,对他果然……
  
  




☆、悠闲生活

  苏兰拿了装银钱的盒子出来,她在屋子里来回的转圈,“二郎,今天才得了钱的时候,我是高兴得没边了。可是现在我却怕得不行,你说这钱万一被人偷了怎么办……我可从来没见过这么多钱……”
  
  苏兰停止了像无头苍蝇一样的乱转,一下把盒子塞进了宋二郎手中,“二郎,钱还是你管吧,我拿在手里心都‘怦怦’个不停。”
  
  宋二郎没见过自家媳妇这样,立刻把她拉到身边坐下,郑重的把盒子塞到她的手上,“我管不来、也管不好这个,你管。”
  
  苏兰眨着水灵灵的眼睛,“可是,我怕……”
  
  宋二郎安慰道:“不怕不怕。除了我们,就三弟知道,你平时收在哪里,还就收在那里。”
  
  苏兰拉着他的手臂说道:“那你平时注意不要喝太多酒,别人问你,你也不要说真话,这年头隔墙就有耳。”
  
  宋二郎笑道:“我晓得!我晓得!只我们三人知道,若是别人……嗯,就算是娘亲问起……我……我也只说只赚了几两银子……”
  
  苏兰顿觉宋二郎孺子可教。别人她敢肯定没这么厚脸皮。可夸大了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