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色警戒之民国-第1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面而死不瞑目。

“我们都走了,那我们那些种植林怎么办,这不是让那些印尼猴子捡现成的吗?那为什么幸苦守护几辈子,到如今却要拱手让给那群畜生,我不甘心。”年轻人说得有些激动,摸了摸脸上的刀疤,一脸的愤恨。

“再说吧,晚上回去我叫族长明天早上召集大家来商量出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要走还是要留,就看大家的意思。”中年人点了点头说道。

总督里,德克德和亨德利斯站在窗前看完了电影,两人都是一脸的震惊之色。连续站了两三个小时都没有觉得累,不,是忘记了疲惫,因为电影里的画面,让他们两个都忘记了其他。

电影这种东西是造不了假,至少目前是这样,而且一切看起来也不像假的,不管是阅兵式,开始后面的大建设画面,让这两个一直坚信白人是一流民族的荷兰人,有些措手不及。以前在报纸上可以看到中华多强大,打败了传统强国,文字中也描述了很多。可写得再多,那也只是书面上的,现在是电影画面之观,或许比不上身临其境,但也极具震撼力,何况有些东西是无法用文字表达出来的。

“召集华人回国,这句话不是在毁我们的根基吗?”德克德道。

在这里待久了,接触了许多华人,华语方面基本上都听得懂。

亨德利斯听不懂话语,听到德克德的话,脸色一下子就阴沉了下去。印尼此刻的财政收入都是出自华人手中,一旦华人大批的离开,那对印尼的财政收入是致命的。亨德利斯虽然不喜欢华人,但他更讨厌那些好吃懒做的印尼人,如果以后那些种植林都是印尼人的话,那亨德利斯完全可以预见,财政收入绝对会大幅度缩水。

第二百一十章 暴怒(上)

亨德利斯本来就是来印尼这里镀金的,可要是印尼的财政收入缩水,别说镀金了,以后他脑门上就会被挂上无能的标签,会成为其他贵族中的笑柄。这些对爱面子的亨德利斯来说,是无法接受的。

一想到这样的事情一旦发生,回到王国,面对各种嘲笑,亨德利斯的脸色越发阴沉起来。

“亨德利斯伯爵,我劝你最好别干傻事。现在的中华可不是王国单独可以对付的。”德克德看到一脸阴沉的亨德利斯,急忙劝说道。

“哼!这不需要你来管。”亨德利斯看到德克德畏首畏尾的样子,十分不爽。对这个年迈的总督,亨德利斯很看不惯他不思进取的做法,虽说是来镀金,但亨德利斯也一直想做出一番事业,让自己的仕途更加坦荡。

“唉!”德克德也只能叹了口气,随即便走了出去,这件事他实在是管不了。他就是想给国内发报也发不了,唯一的无线电都被亨德利斯控制起来。他这个总督很多地方也只是有名无实。

“哼!”看到德克德走了出去,亨德利斯再次哼了一声,也走了出去。他要去好好安排一下。

第二天天明。

雅加达市中心的一栋较大的民宅中,几十个华人齐聚一堂。大堂的正中间挂着一面张牙舞爪的黄金龙旗,旗帜下面,是一张陈绍的免冠照。中堂上,一个老者坐在主位上。这个老者叫刘思轩,就是昨天晚上那个中年人口中的族长。说是族长,其实是印尼华人共同的首领,是几十年前被荷兰人剿灭的兰芳共和国总长刘阿生的后人。

兰芳共和国是1770年(清乾隆四十二年)到1885年之间存在于南洋婆罗洲(现印度尼西亚占据称加里曼丹岛)上的华人国家。创立者为广东梅州人罗芳伯。

在婆罗洲上很早就有华人定居生活,从事贸易的占大多数,他们往往组成自己的公司,以罗芳伯为首的南方公司就是其中的一个。由于荷兰等西方殖民者对南洋的侵略加剧,罗芳伯顺应时势和当地华人以及落后民族为保护自己生存权利的要求,于1770年建立兰芳共和国,定都东万津,他被拥戴为大总制。

在南洋国家之中,他按照中国的传统,建元兰芳,公元1770年为兰芳元年。他仿效西方当时才出现的民主制,规定国家的大小事情都必须咨询人民群众之后,才能施行。最难能可贵的两点是:他没有称帝,帝制自为。兰芳共和国建立不久,他就派人赶到北京向清政府汇报相关情况,并进贡方物。又拒绝了人们要他称王的请求,而是称总制、大唐总长,并且规定,他及后世领导人都不能把兰芳共和国变为一姓人的“家天下”。

兰芳共和国的发展壮大遭到了西方殖民者和依附于他们的南洋落后民族的嫉恨。随着大陆的日益沉沦,失去了支持的这个在异域建立起来的华人小国,遭到荷兰殖民主义侵略军的进攻。兰芳共和国全体民众进行了顽强的抵抗,最终因武器太差而遭到失败,这个华人小国也不幸灭亡。

兰芳国创立者曾想把西婆罗洲这块土地纳入清朝的版图,清朝皇帝不予受理。

有人感觉很奇怪,经受了几千年帝制传统熏陶的华人,到海外后为什么会建立起一个共和制的国家?其建国,比美国还早6年,当时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欧美的新风尚根本不可能波及东南亚。

罗芳伯这些人,都是大清国的平民百姓,因为在故乡太穷,不得已下了南洋。虽然飘泊海外,但仍然是大清皇帝的子民,祖宗坟墓祠堂,以及亲友家眷,都在国内。他们如果自立为王,对大清皇帝来说,仍然属于反叛,抄家挖坟毁祠堂的事皇帝是干得出来的,甚至还会派兵出海,进行征伐。所以,罗芳伯他们不敢自立为王。

事实上,罗芳伯建立兰芳国后,在华人圈里根本不敢称为国,只能称为兰芳公司,或者兰芳大总长。这当然有害怕告发的原因在内。后来,他们还曾经遣使回国,觐见皇帝,请求称藩,想把西婆罗洲这块土地纳入清朝的版图,或者变成藩属国家。清朝皇帝不予受理,根本不理睬这些天朝弃民,或者根本不能容忍南方的汉人在海外建个国家。

这能说什么呢?要是当初清政府能真正的大度一点,真的能贯彻那句满汉是一家,而不是说说而已,那如今或许就会是如此了。

当时在东南亚建立的华人国家不仅是兰芳共和国一个,还有其他七个国家,这些华人国家均于19世纪亡于西方殖民者对东南亚的侵略狂潮中。

刘思轩虽然上了年纪,但精神面貌还不错,当年为了支援国内推翻满清,刘思轩发起了多次捐款,为祖国的革命事业献上宝贵的资金。用他的话来说,就是:“老夫年纪老迈,无法亲自回国帮忙,只能尽力周济,以期望国内能多买一条枪一颗子弹。”

当时东南亚许多华人都回国投入到了推翻满清的革命中,多少人抛头颅洒热血,只为了让祖国强大起来。

祖国的开国大典,刘思轩也派了代表去参加,参加的几个人也在前天跟着放电影的人一起回来。回来时也带来了国旗和陈绍的照片,回国一行几人一道雅加达便说要搬回国内,不过那时刘思轩并没有表态。昨天晚上他又听到了这种提议,刘思轩也想听听大家的意见,也就答应大家一起商量看看。

“国内正在进行大建设,现在皇帝陛下又开口希望我们回去。我觉得还是要回去。”

“不错,出来那么久了,就连死后想落叶归根都成为奢望,我们有多少人没有见过祖国大地山川一面。”

“虽然我也很想回国,但这里是我们祖辈几代人用生命换来的基业,我们也不能就此便宜那些印尼猴子。”

“先辈的血不能白流,我们必须守住来之不易的成果。”

“我们和印尼猴子争是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这些基业。多少大好男儿为此丧命他乡,多少姐妹被印尼猴子糟蹋了。”

“就算我们要走,也要和印尼猴子算算这笔帐。以前我们都是被动防御,就算要走,也要让印尼猴子知道我们的厉害。”

“我也清楚我们那些基业来之不易,可以说每一片种植林都是用华人的鲜血一米一米喷洒过去的。我也很想报复那些印尼猴子,可别忘了,这里还有荷兰人,他们会让我们如意吗?”

“我们手上只有刀具,根本没有办法对付枪支,一旦荷兰人镇压,那吃亏的是我们。这点我们必须慎重。”

……刘思轩听了良久,没有一个人的想法是符合他心意。刘思轩想得更多,当初这里是华人的天下,祖国积弱,几个华人国家相继被西方列强消灭。刘思轩并不想再建立国家,但是这里的经济都是华人发展起来的,甘蔗林都是华人一片一片的开荒出来的,这些东西绝对不会放任不管。再怎么说,这些东西都是祖宗留下来的祖业。就此放弃,百年后,刘思轩也没有脸面到下面去面见列祖列宗。

“都安静一点,听听我的意见。”刘思轩思索了片刻后,站起来开口道。看到大堂中回复的平静后,便开口说:“祖业是无法放弃的,皇帝陛下不是说过嘛,帝国就是我们的坚强后盾。而且我们在这个地方世代居住了几百年,当年要不是种种原因,或许现在这里已经是中华土地了。我们没有枪械,但是帝国有,我们没有办法对抗荷兰人,但帝国有实力去对抗荷兰人。皇帝陛下也说过一句话,华人在哪,哪就是华人的家。何况我们已经在这里生活了几百年,这里就是我们的土地,我们的家。”

“族长,你打算请祖国出面吗?”

“晚点,我上书一封,大家以前联名上书,要求帝国为我们做主,为我们千千万万死在印尼和荷兰屠刀下的华人同胞做主。这件事我们有理有据,根本无惧任何人。”

就在刘思轩的话音刚落,一个年轻人跑了进来,急匆匆道:“族长,外面传言,我们华人要把种植林都烧了,并且带上所有的家产回国,现在雅加达四周所有的印尼人都开始聚集起来,来势汹汹。”

“这是怎么回事,我们都还没有决定好,哪来的传言。”一个性子比较急老人站起来问道。

“不知道啊!今天一早这个传言就出来了,我们还莫名其妙呢!”跑进来的年轻人答道。

“现在不是管这些的时候,马上召集所有的华人,把妇女儿童保护起来,其他人拿上武器,防止印尼人的突然袭击。”刘思轩立即开口道,这时候容不得他半点犹豫,他十分清楚这些印尼人的性子,必须做好准备,绝不能有丝毫的大意。

大堂外边一个小房子被打开,里面放满的砍刀和匕首,大堂中的众人一人拿起一把武器,便朝外面跑出去。

第二百一十一章 暴怒(下)

今天早上,陈绍早早的就起来,活动了下筋骨。

就在他刚刚到御书房准备新一天的办公时,王杰急匆匆的跑了进来。

“陛下,有三加急密电。”王杰拿出一张纸条递给陈绍。

“出事了!”这是陈绍的第一反应,三加急密电已经是最紧急的密电了,一般只有发生刻不容缓的大事时才会出现。

一把接过密电,看完密电时,陈绍的脸色已经是一片铁青,抓着密电的五指已经紧紧握在一起。

“砰!”陈绍的手重重的拍在桌上,发出巨大的声响,吼道:“真他吗的该死。”

门外的禁卫听到里面的声响,立即冲了进来。看到脸色不善的陈绍都愣了一下,随后看到陈绍示意他们出去,这才又跑出去。他们这是第一次看到陈绍露出这样的面容,刚刚那个声响不小,他们还以为是出了什么事了。由于心系陈绍的安危,便冲了进来。

别说禁卫诧异了,就是王杰也十分好奇到底是出了什么事了。跟了陈绍十几年,还是第一次看到露出这样的表情,上次出兵济南时,对日本人,陈绍都没有如此愤怒。如今又那封电报到底说什么?怎么会惹得陈绍如此生气。

电报内容就是王杰亲自记录下来的,可表示啥意思,王杰一点也不明白,都是一堆代号,表面看起来乱七八糟的,根本看不出什么规律来。

“马上去国防部。”陈绍随手把电报塞进口袋里后,一边走出御书房,一边说道。

南海距离御书房有段距离,不着急的话,走路也很快,但此时陈绍已经快等不下去了。走出皇宫后,拉开时刻等候在那里轿车的车门,王杰也急忙拉开车门坐了上来。

到达国防部后,陈绍大步朝里面走去,此时陈绍的表情已经恢复了很多。这一路上陈绍表面上已经看不出多少怒气,可心中的怒气却有增无减。对那个卑劣的民族,陈绍的恨意不比对日本的恨意少多少。

后世性息发达,有些东西就算你不想知道,可最终也会知道。在后世陈绍就一直不想太去想这些,因为他清楚过多追讨真相,会冲击甚至颠覆现有的世界观。而且就算知道真像又如何,只是让心中多增添一道裂痕,多了一份失望外,身为普通老百姓也无力回天。

后世陈绍看过许多图片,也看过许多的文献,那时候只是身为升斗小民,就是想干啥也没有办法。但如今他是一国领袖,就算此时还没有崛起,陈绍也绝对不会放过那个卑劣的种族。

此时陈绍一想起后世看到的资料,结合刚刚间谍从印尼发来的消息。陈绍已经无法用怒火中烧来形容,此时他就是一个火药桶,一点就炸。陈绍也只是尽量让自己不露出太愤怒的神情,但心中的怒气,他并没有打算去阻止,也绝对不会去阻止,反而还在不断的回想起后世看到的资料,加剧心中的怒气和对印尼猴子这个卑劣种族的杀意。

98年印尼雅加达等地发生严重骚乱,导致1200多人在骚乱中丧生,5000多间华人商店和住宅惨遭烧毁,更令人发指的是,印尼暴徒还在光天化日之下,丧心病狂地强暴了数百名华人妇女。骚乱中约有170名华人妇女被强、暴和轮、奸,其中有20多名华人妇女因此而重伤死亡,包括一个9岁和一个11岁女童。被强奸的华人妇女总数多达300人。

强奸案件是同时发生的,同一条街道上的妇女全都遭强奸或者被性骚扰。暴徒先是闯进房子里,如果他们发现有两三名妇女的话,他们会向年纪最轻的下手,然后再纵火烧房子,这是有组织的。就像采取一项集体行动一样,每个地方所发生的强奸案都是这样的。

暴徒每闯进一户人家后开口便问:“你的妻子呢?”那个作为妻子的妇女逃到二楼,可是暴徒并没有放过她,她遭到3个男人的轮奸。当时印尼的警察和军队就近在咫尺,不过,他们却对呼救声置之不理。

更令人发指的是,这些印尼的人渣还当着华人妇女的丈夫兄弟面施行兽行,一些受害者竟然是尚未成年的孩子。18岁的薇薇安永远也忘不了那个绝望的、求救无门的时刻,她悲痛欲绝地哭诉道:至少有5个男人当着我爸妈叔叔的面轮奸了我的妹妹,我当场晕倒。当我醒来后,我下身火烧般疼。4天以后,我爸终于鼓足勇气告诉我,在我晕倒以后,我妹妹因为反抗被暴徒乱刀捅死,叔叔也被杀死了。我被7个男人轮、奸。其中许多妇女或被活活烧死,或因下部伤势过重去世,或因羞辱难当、怀着满腔仇恨自杀身亡。

惨不忍睹,天人共怒。

1965年9月30日印度尼西亚爆发的“九。三O”事件中,印尼右派军人集团在消灭印尼共产党的同时,也对无辜的印尼华侨华人进行了大规模的逮捕和屠戮。1965年“9…30事件”后,苏哈托领导的军方将苏加诺推翻,同时展开了规模空前的排华与大屠杀,至少有30万华人在这次血腥的排华行动中死亡。

这两次还只是比较大的,二十世纪期间,大大小小的屠杀根本没有停止过。有些小规模一点都没有记录,有记录的也因为种种原因,都要到国外去网上查。

这些画面都不断在的陈绍脑中闪现,那些出现在后世互联网上的大屠杀照片也一起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