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色警戒之民国-第1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为什么?”希特勒有些迷糊了,现在他已经完全搞不明白对方要做什么,还替自己安排行程,有这样的外交方式吗?

“我们陛下有交代,他说,希特勒一定也很想去看看来中华的德国士兵。所以我们安排了以下的行程,希望希特勒先生不要介意。”陈福钦道。

希特勒一时间都不知道怎么回答了,你都替我安排好了,我还能说什么。不过对于陈福钦口述出那段陈绍的话,让希特勒很是好奇。

“贵国的皇帝陛下,怎么会知道我想去看看德国士兵呢?”

“这个就不清楚了,不过看来我们的陛下又猜对了。”陈福钦心中也是微微的有些好奇,不过这种心里很快就打消了。

“在来天津迎接希特勒先生时,我们陛下就猜出你要问这个问题。不过我们陛下交代了,等希特勒先生到了汉京,会马上接见阁下。届时希特勒有什么问题都可以当面询问。”其实很多人都在惊讶,陈绍为什么这么看重一个德国政党的魁首,并且这个政党不是很大,也不是执政党。而且还要推掉几个会议,就是为了接见这个远道而来的德国小胡子。这些着实让他们费解,当有人询问时,陈绍也只是说:“过几年你们就知道了,据情报显示,这个希特勒不简单。”

“哦!这么快,这样会不会太贸然了。”希特勒也十分奇怪,难道这就是东方人的办事性格吗?都这么奇特吗?

“我们陛下交代,不能怠慢了希特勒先生,虽然这不符合外交辞令,但也证明我们没有拿希特勒先生当外人看待。或者说,我们对每一个友好的德国人,都是百分百的真心,这点是毋庸置疑的。”陈福钦其实也不知道他说的这句话有多少水分,但外交这东西本身就要如此。该强硬的绝对不能软,该软的也不要强硬,因人而异。

就犹如现在的英法,相互间并没有建立起外交关系,但中华允许他们在中华建立联络处,并且可以挂上门牌。而日本呢?虽然也设有办事处,但都是在小角落里,基本上是人流量最少的地段,而且还严禁对方挂出门牌。办事处的大小也没有办法和英法比,只是一间普通民房改建的,如果不是知道内情的人,还以为这只是一户人家呢?

听到陈福钦的话,希特勒很有感触。现在的中华不是以前的中华,已经有了大国的雏形,论起军事实力,绝对是世界前茅的。要不是表面起来,海军的数量偏少了点,工业生产能力也不是很强大,或许这时候中华都可以说自己是世界第一。不过这些只是希特勒的一些看法,此时在他心中,中华是越强大越好。反正现在并没有利益冲突,他并不担心什么。

“我们德国方面对中华也是绝对真心的,这可以从两国越来越深入的交流就可以看得出来。而且我也希望,日耳曼民族能和华人世代的友好相处下去。这对我们双方都是极为有利的。”希特勒道。

科林一直在旁边听着,这里并没有他插嘴的余地。不过在细细听着两人的对话,科林也对这个东方国度的帝国,有了浓厚的兴趣。

……

当车队来到汉京时,就直接就来到了钟南海。在安排好其他人后,陈福钦带着希特勒和科林一起来到了皇宫。

陈福钦特地带着希特勒和科林好好的在皇宫中转了一下,让他们也领略下东方文明的风采。紫禁城可以说是中华象征,里面的设施和亭榭都装饰得十分的豪华。希特勒和科林也是第一次近距离参观东方文明的结晶,这让看习惯西方风格的两人来说,就像是进了大观园一样。时不时的惊呼一下,看得都很投入。

“陈将军,贵国的帝王就是住在这里?”希特勒边逛着边向陈福钦询问着。

“这是当然了,皇宫本身就是为帝王准备的,正如我们的皇帝陛下,吃住都在这里面,也在这里处理公事。”陈福钦道。

“可看起来也没有多少人,难道这么大的皇宫不需要有人来整理吗?”希特勒道。

“这是我们陛下特地要求的,我们陛下一直都很节俭。平时的维护工作都是这些侍卫来做,是不另外请人的。我们帝国在很久之初就一直强调廉洁,只要是不自律的官员,都会受到严厉的处分。我们陛下也都是以身作则,所以我们国民才会如此的敬爱他。”陈福钦道。

听到这样的回答,完全超出了希特勒的想象,很难相信这是一个皇帝该有的生活。为了省钱,竟然连整理皇宫都是由侍卫来,这在希特勒看来,太不可思议了。在西方国家,别说那些王室了,就是那些贵族,哪个不是仆人成群,生怕自己生活有了半点不适。

“实在是太让人吃惊了,或许正是有了这样的领袖,才有中华今日的辉煌。”希特勒感慨道。

“不错,当年我们发家时,我们陛下就三番五次的交代。上梁不正下梁歪,所有人都必须以身作则。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快速的崛起,不会把精力浪费在其他不该有的方面。”陈福钦道。

在中华见识了许多的不可思议,希特勒心中也渐渐有了想法。现在的中华在很多方面都值得德国去学习,同时希特勒也大定主意,现在的工党也必须像中华的官员学习。希特勒也明白那句以身作则的意思,第一步就从自己开始。

皇宫中已经准备好了酒席,陈绍难得大方了一次,御厨忙碌了一个多小时,看起来才算有了国宴的样子。

等陈福钦把两人带到举行宴会的地方后,他们并没有等多久,陈绍便走了进来。

映入眼帘的正是那一小撮胡子,这是陈绍第一次看到希特勒本人。旁边胖胖的科林就不用说了,陈绍也第一时间认了出来。比起希特勒来说,陈绍对科林没有太多的感觉。现在已经是世界顶尖的那几个人之一,眼界也都高了起来。别说科林了,就先现在的希特勒,给陈绍的第一印象就是:也不怎么样,除了那一小撮胡子外。

希特勒也看到一身汉服的陈绍,第一感觉就是很像壁画上古代皇帝的样子,第二感觉就是太年轻了,第三个感觉就是看起来很有威严。希特勒的感觉和很多人一样,不过在希特勒看来,陈绍的身上还有一种东西。那就是自信,特别是那副气定神闲的样子。在他看来,在才是最难得的。

这是两人的第一次见面,十年后,当两人都开始撬动世界时,彼此都会想起今天的会面。

第二百四十二章 军备

欢迎宴会过后,陈绍在御书房中单独召见希特勒,在御书房中,两人谈了很久很久,从中午到黄昏,等希特勒走出皇宫时夜色已经笼罩大地。

坐在轿车中离开的希特勒,从御书房出来后,内心一直在翻江倒海中。这位看起来年轻的皇帝陛下带给了他太多的震撼,绝非三言两语能概括的。不管是他的雄心,还是他许多看起来胆大妄为的想法,都让希特勒感到自己现在还是太渺小了。

原本他来中华的目地并不是很复杂,经济危机来临,他想来和中华展开一系列的合作。其主要方面就是希望中华能在德国招收工人来中华,以前也一直这么做,但希特勒希望这个量再大一点。这第一个目地,他还没有开口,陈绍就先说了出来,希望德国加大对中华的技术工人的输出。这本来就是目地之一,所以希特勒没有迟疑,就急忙答应了下来,身为工党的领袖,答应这个要求,一点问题都没有。

至于第二个目地,就是私底下打算和中华展开政党间的合作。其主要的一点就是希望中华支持希特勒上位,陈绍对这点也表示只要希特勒能有所作为,支持就好说。

说白了就是只要你希特勒能取得更大的成果,中华支持你也没有关系。同时陈绍给希特勒也送了一份大礼,西南地区十几万的德国士兵,陈绍打算让希特勒到那里走几天。他相信,以希特勒的演说能力,等希特勒走后,这些德国士兵都会变成纳粹的一员。而以后有了这些士兵的支持,那希特勒很有可能早一步的上位。

原本希特勒的第三个目地是希望以后能和中华达成更多军事合作,不过这个目地现在也都不用说了。陈绍直接把一份清单交到希特勒眼前,当希特勒看完上面的购买订单时,一时间惊讶得都不知道怎么说。

这里面的东西完全出乎了希特勒的预料,这份清单覆盖了前后二十年的时间,上面的武器数量让希特勒看得有些头晕。数量实在是太多了,可以说是本世纪以来最大的一笔军售,世纪大单。从最小的子弹,再到战列舰,基本上所有的装备都有。

看完清单后,希特勒已经对此时的德国共和政府有了些许改观。之前就清楚有士兵来中华秘密的接受训练,现如今再看到如此巨大的军购,希特勒完全可以理解此时德国为什么一直在表面上表示和平的意思。明修栈道暗渡陈仓,麻痹英法诸国,国内虽然没有大规模的生产武器装备和训练士兵,但一切的准备都在中华进行。

最让希特勒觉得震惊的是中华对世界格局的态度,陈绍已经很明确的向希特勒表示,苏联就是两国间最直接的目标。德国要一雪前耻,中华也要拿回属于自己的东西。在希特勒前面,陈绍并不打算隐瞒自己对苏联的打算。同时陈绍也表示,中华不会跟德国缔造书面盟约,不过只要实际行动到位了,有没有这份合约也不是很重要。在会谈的最后,陈绍向希特勒支了一招,那就是邻国的日本,完全符合希特勒的标准。

在希特勒反问,为什么选择日本时。陈绍很干脆的说道,美国还在一边虎视眈眈,不能重蹈一战的覆辙。在太平洋方面,必须要有人去和美国死磕,而日本的海军也不弱,再发展几年后,再加上中华也可以支持日本对付美国,到时候,有了日本在身侧,看美国还有没有心思去大规模的支援欧洲。

此时的希特勒还没有上位,也没有几年后的那种想法,野心也还未正式的膨胀起来。而陈绍的目地就是把他的那种野心进一步的激发起来,他需要有个人去祸害欧洲,为了更轻松的解决苏联,也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帮手,去拖住苏联的大量兵力。同时陈绍也希望,日本能去祸害美国,这个世界可没有被拖住在中华大地上的几百万精锐日军。一旦多了这几百万万岁冲锋者,那后世的那场太平洋战争,就算不会改写最终结局,但美国绝对要付出更为惨重的代价。

而不想和德国正式打成书面盟约,就是为了有一天可以掉过头来对付日本。陈绍乐于看到日美掐架,在双方都筋疲力竭的时候,就是中华的动手时机。陈绍也不打算就此放过日本,上一世界的仇恨,陈绍可一直都没有忘却,一定要在此时的日本身上讨回公道。

御书房中,看到希特勒满怀心事的离开,陈绍满意的点了点头。很多该交代的都交代了,也已经给希特勒画出了一块大蛋糕,就看希特勒的野心能膨胀到什么地步。陈绍相信,有了他今天的一番话,这个世界的希特勒,绝对会比后世中的希特勒更加疯狂。

这次的会谈也只有两个人知道,而会谈的内容也绝对不会让第三人知道。因为这里面很多话题都很疯狂,一旦传出去,绝对会引起世界的震动,到时候,中德会成为众矢之,受到世界的围攻。

三天后,希特勒启程前往西南,这回坐的是飞机,所以行程很快。而陈绍也在飞机上,他需要到西南一趟,那里有一些事情需要他去参加。

从帝国成立以来,时间已经过去了一年多,很多研究项目都有了极大的成果。此次陈绍到西南,不单单要去参观核电站,还要到造船厂去观看新的军舰下水。而且特斯拉那里,已经出现了不少的研究成果。

天上,一架改造成专机的大鹏级运输机,在旁边有十几架战斗机护航。途中,经过了中间一次降落加注燃油,专机并没有停留,而是再次起飞,直接前往防城港的空军基地。

飞机隔成两个机舱,希特勒和科林一个机舱,而陈绍自己一个机舱。飞机虽然不大,但里面搞得很舒适。这架飞机也经过各种安全处理,尽量降低意外的几率。而且飞机上也有多种逃生方法,尽可能的保护飞机上人员的安全。

看着机窗外护航的战斗机,科林忍不住感慨道:“实在是太漂亮了,这就是新型的战鹰…2吧!果然有空中雄鹰的风范。”

“我们以后也会有的。”希特勒心中也颇为感慨,中华的武器装备不但先进,而且都很漂亮,最少从机身布局上,很有流线感,正犹如中华汽车一样,看起来很舒服。

“魁首,你说的是真的吗?”科林对空军很在意,自从看了中华的飞机后,就一直念念不忘。

“我有必要骗你吗?”那份军购清单一直都在他脑海里闪现,战鹰…2也在购买之列。不过数量不是很多,更多的是轰炸机和运输机。

“这实在是太好了。”科林这才反映过来,希特勒也的确没有必要去骗他。不过有了答案,科林的脸上露出了兴奋的神色。

希特勒并没有把军购的事说出去,这种事情越少人知道就越保密。他清楚秘密一旦说出去,就算是说给一个人听,也很可能不再是秘密了。而且这种事情德国现在的政府都保密得如此严格,希特勒没有理由会输给如今的执政者。

“中华的军事装备很强大,绝非是我们现在的实力可以抗衡的。所幸我们是天然的盟友,不然我们快要睡不着觉了。”希特勒感慨道,随即内心也有些幸灾乐祸的想到:要是英法等一些强国也知道了中华的具体实力,估计就真是寝食难安。

科林点了点头,他也很赞同希特勒的。不过他没有明白希特勒话中的实力是什么意思,以为是说外面的飞机和海上的战列舰。不过在科林看来,有了这两个要素,已经那些国家头疼了。

“现在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建造新型的战列舰,估计要不了几年,中华的这型战列舰就会被超越。我就听说英国在建造一型排水量达到五万多吨的战列舰,发誓要全面超过中华的战列舰。就连意大利都有打算也建造一艘超级战列舰,不是并没有具体的消息。法国、美国、日本也都没有输阵,纷纷上马超级战列舰的建造计划。”科林缓缓的说道。

“唉!该死的条约,要是没有了那张条约,我们也可以光明正大的建造战列舰,该死的法国人。”希特勒听到科林的话,一脸不爽的说道。一纸《凡尔赛合约》限制了德国的军备发展,不然德国也不需过分的去依靠中华,自己就可以研制、生产武器了。

科林说的这些都是去年的消息,还是在经济危机爆发前的消息。早在那时候,陈绍就收到了这些消息。不过他并没有在意,战列舰始终是要过时的,以后有了全天候作战飞机的出现,战列舰除了支援陆地攻击外,海战中已经不占任何优势了。

而且中华也一直都没有放弃生产战列舰,在外卖的同时,中华一款打算要自己使用的新型战列舰也正要开工建造。

第二百四十三章 计算机!

要说现在有什么东西最值得陈绍关注,那就是特斯拉的研究成果。陈绍把几个红警雷达造给他随便研究,到如今也研究了那么多年了。以前也都有了很多的成果,不过那些都没有引起陈绍的注意力。

在一个月前,雷达的研究组给陈绍发来了消息。说雷达的研究工作取得了极大的进展,当时陈绍并没有立即过来,而且打算几件事事情一起办。毕竟一南一北的,距离又那么远,虽说现在都是靠飞机,但这个距离也还是挺长的。来往最少也要十几个小时。

下了飞机后,希特勒被带往德国军营,陈绍单独来到了空军基地旁边的雷达实验室。这里面比以前扩大了很多,里面的科研工作人员也增加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