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色警戒之民国-第1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眼看时间还有十二个小时,陈绍不可能一直待在这里等待基地升级完毕。看了下时间,现在是下午四点,升级完毕要到第二天凌晨四点。

打定时间,陈绍便离开指挥台,回到御书房看起文件。

第二天凌晨四点,陈绍小心翼翼的拉开两个女人趴在自己身上的粉臂,悄无声息的走下床铺,拿起自己的衣服,到外面换了起来。随后就马上走到御书房,他并没有隐藏自己的行踪。大摇大摆的走向御书房,把自己的身形主动暴露在皇宫侍卫的眼前,因为他很清楚,就凭紫禁城内的守卫,他自己也没有信心躲过去。这些侍卫可都是猛虎和幽灵两支特种部队中的佼佼者,要发现他的身影一点都不困难。到时候要是他们把自己当成刺客处理,那自己就丢人了,反正这时候去御书房,也没有不可以,最少那些侍卫的嘴巴很严。

在一个个侍卫的注意下,陈绍直接走进御书房,并且直接关上御书房的大门。打开顶上的吊灯后,他便立即打开通往基地的暗门,直接走了进去。

等陈绍走进指挥台之后,只见显示器上面的倒计时刚好全部归零。此时也响起基地升级成功的提示声。

“基地升级完毕,请指挥官自行查看升级的项目。”指挥台传出了陈红的声音。

“陈红,先给我介绍一下这次升级多了什么东西?”陈绍并没有马上去查看控制仪,而是先叫陈红给自己介绍一下,到时候有不明白的再问一下。最后权限了,红警该出来的东西也要出来,不出来的东西,他也没有办法。他也清楚,不出什么东西和不出什么东西,不是他在控制,就是问陈红也丝毫没有用。不过他也相信,这次升级绝对不会让他失望。

“报告指挥官,此次基地升级总共用了十二个小时,升级的目地是向指挥官开放最高权限,此次升级后,基地的各项能力也变得更强大。

1:基地地图半径从五百公里扩大为1500公里,而且可以由指挥官控制画面的焦点进行局部扩大,这样指挥官更能方便选择建筑单位的建造位置。

2:升级了采矿车的功能,使其挖矿距离更远,增加挖地能力,装载量更大,并且拥有更加先进的伪装功能。

3:升级后,基地的各项建筑单位的建造时间和生化巢的培养时间再缩短一半。

4:升级后,基地的融合范围能把整个紫禁城容纳在里面,并且在紫禁城范围内指挥官可以随时随地开启通往指挥台的大门,也可以在开启外界通道时,抵达紫禁城内的任意点。

5:升级第三次出现的民用单位,此次升级的民用单位包括电冰箱工厂、黑白电视机工厂、电热水器工厂空调…等家用电器工厂,还有橡胶树脂加工厂、精密模具加工厂、合金冶炼厂、综合化学工厂、晶体电子管加工厂、综合零件生产工厂、集成电路板生产工厂、……等各种高级工厂。升级的结果以及目地,是为了让这些工厂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更好,并具电器有节能效果,同时各种升级过的工厂,都可以生产新一代的产品。升级后的单位将会生成新的单位图标6:开启新一级的民用单位,新的单位包括重型汽车工厂、精密工程机械零件厂、动务传动制造厂、精细化工研制厂、超精密仪器加工厂,初级电脑制造厂,民用客机制造厂,初级无线电话制造厂,彩色胶卷……等军民两用现代化工厂。其中电脑制造厂附送一套完全由汉子构成的民用系统,以及一套军用初级作战系统,可与雷达完成数据对接。

7:升级后,基地开放新的主单位,间谍卫星,维修工厂,陆基核弹发射井,天气控制仪。建造时间,间谍卫星和维修工厂以及陆基核弹发射井均为十天,天气控制仪为半年。

特别提醒指挥官,核弹发射井十天才会刷新一枚新的火箭推进器,因为指挥官已经提前生产出核弹,请指挥官自备核弹,基地不负责。装上核弹可以实行超洲际弹道投送,限造一座。

间谍卫星基地只负责制造,基地不负责送上太空,为了补偿指挥官的损失,在指挥官制造第一枚间谍卫星时,基地会附送一座卫星控制中心。

天气控制仪为超科技天气武器,杀伤力巨大,但基地在此提示指挥官,多次使用天气控制仪可能会导致地球四季紊乱,四季无常,会给地球上的生物造成灭绝性的后果。请谨慎使用,只好不要超过五次,一但指挥官超次数使用,造成地球四季混乱,一切后果将由指挥官一人承担,并且会永久失去红警基地的使用权。限造一座。

维修工厂,只有建造出维修工厂,才能生产红警武器。

8:开放大部分红警武器装备,并且不会局限于中国红警基地。

防御类:哨戒炮,爱国者防空导弹。

陆地武器:多功能步兵战车,防空装甲履带车,犀牛坦克,天启坦克,V3导弹发射车。

空中武器:入侵者战机,黑鹰战机,雌鹿攻击直升机,夜鹰运输直升机。

海洋武器:台风级攻击潜艇,反潜驱逐舰,神盾防空巡洋舰,无谓级导弹舰,航空母舰。

提醒指挥官,以上所述武器都必须要指挥官自己招募士兵使用,并且后勤方面都需要指挥官自己负责。为了补偿指挥官,海洋武器中只要指挥官付出双倍的价钱,都可以改成核动力舰艇。武器制造费用必须由采矿车出售的矿石来支付,不能和其他军民科技单位一样,使用现实钱币兑换建造。

9:附送一条小型雷达生产线,可生产从直径一米到十米的现代化雷达,并且可以实行多功能化。附送超级风洞试验基地一座。以上两个赠品请指挥官随后选择建造地点,时效一个月,一个月后,两个赠品没有使用的话将会消失。本基地概不负责,也不会赔偿。

介绍完毕,请指挥自行摸索升级后各新单位的实际效能。”

听完陈红的介绍,陈绍脑袋有些发胀。他可做不到听一遍就全记住,听完后,也只能知道个大概。

这时候,显示器上出现一大排文字,正是刚刚陈红说的那些内容。陈绍没有理会之前记了多少,而是专注的看着显示器上的文字,想要把这次升级后基地的功能理解透彻。毕竟这就是基地最高权限,也就是以后基地都会是这个样子,不会再改变了。

以前他就了解过了,就算时光变迁,基地生产出来的建筑单位的科技水平都不会改变。也就是说,几十年后,红警基地失去了科技领先优势,一切都要靠中华自己来,没有外力可以依赖。

对这点,陈绍没有丝毫意见。人终归是要靠自己,而且他也相信中华民族的潜力。就算红警基地会一直在主动升级科技,可毕竟指挥官就他一个,并且无法继承。到了百年,红警基地也会追随他永远埋藏在历史河流中,再也不会出现,至少这个基地不会出现。

而现在他要为后世建立起一个完整的中华,一个强大的中华,一个拥有无数科技底蕴的中华,一个潜力更加巨大的中华。后人的路还需要后人自己去走出,他能帮助中华走过百年,却帮不了后世华人走过千万年。

假如说红警基地会一直存在下去,并且科技会跟着进步。陈绍百年后也不会把这个基地留给后人,毕竟有些东西不是想就可以了,谁知道以后这个基地会发生什么事。天上会掉馅饼的事情,陈绍是不会相信,要是千百年后,陈红出现什么变化,那才是真正的悲剧。

他自己也活不了那么久,现在的科技足够笑傲世界几十年了,更何况中华自己本身的科技创造力也不弱。虽说红警武器很难借鉴,但终归很多东西可以模仿。他相信只要红警武器一出来,中华军工能力也会跟着踏上一个新的台阶。

同时在陈绍心中,也有一种想法,那就是中华未来的路,不能依赖别人,必须要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一贯的依赖红警基地,会失去很多中华原有的特色,这绝对不是一个好消息。

有一点陈绍最自信,华人从来不缺少创造力和学习热情,只要给他们机会,都能迸发出闪耀的荣光。而要是国度去依赖红警基地,那会失去自己的创造力,甚至就连科技都会沦为基地的附庸,失去自我发展的道路。到时候只要基地出现什么事,那就真的完了。到时候科技就很有可能出现停滞不前的状况,会被他国赶超,灾难也会随之降临。

这个基地就跟着自己的生命一起消逝,这才是最好的选择。这是陈绍从第一天接触到基地后,埋藏在最心底的想法。所以对点,陈绍一点都不在意。

第三百三十一章 现代化单位

基地控制台的显示半径对陈绍而言,意义也十分重大。也就是说以后他可以足不出户,便能在紫禁城半径一千五百公里的任何地方建造建筑单位。

至从陈绍把基地移到汉京后,就只能在半径一千一百公里的范围内建造建筑单位。其他地方都必须靠中华自己来,而建造出来的工厂,不管在建造速度还是产品质量,都远远比不上红警单位。

就像现在的新疆和西藏地区,这些地方的建筑单位都是中华自己建造的,功效完全比不上红警单位。不过就是半径扩大了四百公里,但也只是四百公里,照样也造不到那里去。但已经有更多的地方在建造范围内了,至少比以前强多了。

而且多了这四百公里后,中苏边境很多地方都在红警基地的监视下,整个朝鲜乃至日本九州岛,也都在监视下。到时候有什么风吹草动,都能让陈绍提醒自己。这也是一个很有实用性的好处,潜艇来了不好说,但要是天上的飞机海上的舰艇乃至陆地上的兵员调动,都逃不过基地的监控。

探测范围更广了,的反应时间也就更长了,对安全性也就更高了。

采矿车,一直都是陈绍秘密工作战线上,永不停息的无名英雄。特别是第二次升级有了水下行走的能力,更是这些年对陈绍帮助最大的功臣之一。无数的矿石被采集回来,在矿石精炼厂精炼分类,随后运送到各个加工厂。比人工开采快了不知道多少,并且不用担心事故的发生。

如今加了一个挖地能力,加上以前的下海。如今的采矿车已经变成水陆通吃,并且还加上伪装功能,能把外形变得更加合理。在提高效率的同时,也让陈绍少了很多麻烦。

第一条和第二条都给陈绍带来了不少惊喜。总归来说,对于第一条,陈绍很早就预料到了,毕竟很早他就知道,红警基地的最大监控范围是一千五百公里。而采矿车的升级,对陈绍来说,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好消息。

第三条消息和第二次升级的时候一样,说句实在话,陈绍对于这条消息,一点都没有预料到。他以为如今基地的生产速度已经很快了,没有想到还可以再次加快一倍。这对越来越近的二战,很实用。

如今陈绍已经拥有六千个生化人,如今变成一天两个,那一年就是七百多个,再过四年多,生化人的数量就很有可能突破到万人。而四年后,估计真正属于中华的大战才会开始,这对他来说,就是一场及时雨。

生化人的培养时间缩短一半,这也意味着,出现完美级生化人的几率又高了一半。这十年来,陈绍已经再次得到了十个完美级生化人,并且对陈绍的科技还是其他事业,起到很大的帮助。一天一个,平均起来就是一年出现一个完美级,365:1,已经是很高的比例了。如今培养时间再次缩短一半,那就意味着,这个比例还会提高很多,最乐观的情况就是一年出两个。

一个完美级生化人,完全没有办法用数量来衡量的,这是质的突破。就像前阵子,要不是有一个刚好熟悉突击步枪的完美级科学家,恐怕陈绍的突击步枪还要往后延顺一段不短的时间。毕竟对于现在的科技水平,突击步枪要想出来可没有你们简单,还是那种后置弹夹的突击步枪,科技要求水平更高。

至于第四条,那给陈绍带来很多方便,就像今天,要是有了这些功能,陈绍不用来到御书房就可以直接进入指挥台。至于陈绍的寝宫,自然也有一道门,但寝宫中还有两个女人,有些东西陈绍不想让她们知道,因为他不想骗她们两个。

而且这样还有一个功能,那就是陈绍可以无声无息的出现在紫禁城的任何一个角落。也可以悄无声息的潜出紫禁城,只要在外城墙上开个门就可以了,这给他带来不少便利。

假如遇到危险,也可以直接躲进基地中,并且跑到安全地带。虽然出现这种事情的可能性很低很低,但世界上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多了一道安全保障,总归不是坏事。

要说这些红警基地对陈绍帮助最大的东西,非建筑单位莫属,那是基地的核心功能。第二次升级出现的那些民用单位,正是有了这些民用单位,陈绍才建得起电视台,并且也搞得起民用航空。主要很多东西都要依托于那些零零碎碎的科技,或许单一个工厂不算什么,但只要把这些东西揉合起来,就能发挥很大的功效。

而那些民用电器不但给国民带来更加舒服的生活质量,还给军方带来很多实用的效果。比如说北方坦克上的暖气,南方坦克上的除湿干燥机器以及空调。这还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比较有代表性而已。

在第三次升级后,这些东西都有长足的进步。黑白电视变成彩色电视,当然也还可以生产黑白电视。并且所有的家用电器上还出现一个节能的标志,这点对陈绍来说,也很重要。

如今中华大地上随着家用电器越来越多,已经开始在考验中华的供电能力。就算陈绍已经建造了十座千万瓦级的核电站,但用电一直都不富余。如今有了节能电器,这对陈绍来说,压力顿时小了很多。

这次出现新的一级单位中的东西,很多东西都让陈绍眼前一亮。可以说上面的建筑单位没有一个是多余的,都是实用性非常强的东西。

重型汽车工厂,不管是在民用运输领域还是在军用领域,都很重要。虽然陈绍还不清楚这种工厂能生产出什么样的卡车,但这是红警基地第一次出现所谓的重型汽车工厂,并且还挂上现代化的名称。为此陈绍期望很大,要是能出现一款运力达到五十吨的重卡,那对军队后勤来说,是个不小的福音。对于民用物流而言,也是运输力新的支柱。

精密工程机械零件,这个很好理解,就像弹簧或者轴承这种东西。目前这样的机械零件,对中华来说,还是一个不小的短板。其他东西不说,弹簧和轴承看起来是个小东西,但里面的科技含量一点都不小。有时候越简单的东西,越难造得好。

看到动务传动这个名词,陈绍眼前再次一亮,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东西。虽然这对后世来说,只出现在汽车上,但一样可以出现在装甲车和坦克上。这对驾驶员而言,是个绝对性的好消息。虽然不知道红警基地这个动务传动能达到后世什么样的水准,但对于现在的中华,已经是个超高级玩意。

动务传动是指应用电子技术和自动变速理论,以电子控制单元为核心,通过液压执行机构控制离合器的分离和接合、选换档操作,并通过电子装置控制发动机的供油实现起步、换档的自动操纵。其基本的控制思想是:根据驾驶员的意图(加速踏板、制动踏板、操纵手柄等)和车辆的状态(发动机转速、输人轴转速、车速、档位),依据适当的控制规律(换档规律、离合器接合规律等),借助于相应的执行机构(离合器执行机构、选换档执行机构)和电子装置(发动机供油控制电子装置)对车辆的动力传动系(发动机、离合器、变速器)进行联合操纵。

如今的中华已经可以制造领先世界的精密车床,但看到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