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色警戒之民国-第2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听到这样的口气,丘吉尔略感意外,不过他并没有就此说什么,而是开口道:“我们也要做好最坏的打算,就算是不能起到袭击的目地,就算海军打残了,也要把德国的舰队消灭了。最好是连着意大利海军一起干掉,我相信我们有这样的实力,日不落帝国的威严还依然健在,还是在我们力量占据优势的情况下,完成任务的把握很大。不过在陆地方面,我们也要通知所有的盟友,免得让德国大哥措手不及。”

“嗯,法国有马其诺防线挡着,这点我不担心,要是我们和轴心国开战了,那波兰就危险了。是有必要让波兰做好应对德国的准备。”张伯伦开口道。

柏林帝国大厦中,希特勒和安德里早早就收到了间谍传来的最新情报。

在德国舰队出发时,希特勒早就料到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果真,英法坐不住了。不过希特勒并没有丝毫的担心,就算英法的海军实力再强,他希特勒也毫不在意。

当初希特勒就要求,把这支舰队挂上中华的国旗,因为那时候希特勒也担心英法的截击。只不过这个提议陈绍不同意,后来经过安德里的设计,希特勒也看到这里面的好处,也欣然同意了,让德国舰队大摇大摆的回来。

当然,不管是在后世的二战还是一战,德国在海军方面一直都被英国打压,这也是没有办法,毕竟英国殖民地很多,廋死骆驼比马大,完全不是德国可以比较的。其实在现在的德国本土,也有一支舰队。虽说只有两艘拿得出手的战列舰,其他的都是老旧战列舰,战斗力和新式战列舰完全没有办法比。但只要是两支舰队完全汇合,那现在将会是德国史上以来,首次在海上实力接近英国的时期。

如今德国有了足够和英国对抗的海军,加上还有详细的作战计划,还有中华在暗中的配合,希特勒还有什么可担心的,也完全没有担心的必要。

跟随舰队行动的四十万德军,可都是经过登陆作战训练,在地中海或者中东地区可以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此刻希特勒要想的问题是,该怎么更完美的打响第一枪

第三百四十六章 地中海德意英法

二战不过是一次大战的延续,中间休战了22年,德日根本问题就是战略空间的争夺,德国想要成为世界强权必须要有自己战略空间,夹在英国,法国,俄罗斯几强中很难受,想要强国的海外殖民地都给英,法占了,德国要起来必须要把英法打趴下。

英国人是最损的,欧洲哪头起来就灭谁,先是西班牙,后是拿破伦,最后是德国,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谁会想到英法打过一百年,后来会成盟友,和普鲁士又掐起来。

同样日本要发展自己战略空间,就是所谓大东亚共荣圈,必须挑战英,美在太平洋的势力范围,如果大伙都有强国空间,1。2次大战就不会爆发。所以说现在美国对中国现在很防范,怕一强起来又夺他战略空间。

说千万遍,大国要真正的崛起,和平只是一句苍白的空话,说给鬼听,鬼都不相信。纵观历史,哪有一个有资格立于世界之巅的强国是和平崛起的。亚历山大、拿破仑、成吉思汗、秦始皇……这些人还不是踩着累累尸骨登上神坛。

如今的世界格局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殖民地和资源也都掌握在他们手里。不管是德日还是中华,要想真正的崛起,分到世界利益的大蛋糕,就必须打破现状,让世界格局重组。只有最强者才有制定秩序的资格,也可以拥有最大的一份蛋糕,吃肉的永远只有一个,其他人只能喝汤啃骨头。

中兴十四年,8月18日。

第十二届奥运会缓缓落下帷幕,中华以奖牌总数第一的成绩登上竞技神坛。然而这个看似神奇是的现实并没有引起世界的关注,这一届奥运会注定只是配角。

主角和配角的关系,陈绍并不在意,他只在乎计划是否顺利进行。因为这一届奥运会只不过是一个手段,引不起他太多的关注,能拿第一固然好,拿不到也无所谓。

而就在这一天,英法组成的联合舰队浩浩荡荡的通过直布罗陀,扑向地中海。至于为什么耗时这么久,那就只能怪英法此时的战略物资储备。不过这个时间也不慢了,十几天的时间,要不是英国有着当年世界第一海军的底蕴,或许再准备一两个月也没有什么太奇怪。毕竟二十几艘主力舰,还有其他舰只,这样的力量单单是出海的准备,就要忙碌很久。加上事先一点准备都没有,有这样的速度,已经很快很快了。

庞大的舰队群单单是通过直布罗陀海峡,就耗时了大半天。当他们全速朝着苏伊士运河方向快速前进的时候,德国的舰队群也通过了苏伊士运河,并且也朝着地中海腹地前进。看似两支舰队在不久,便会不期而遇。

有史以来两支最大规模的海上力量,难道就要如此急匆匆的碰面吗?

这个答案让全世界所有的眼睛都集中在地中海,担忧者有,高兴者有,不一而足。

战争爆发的名词也在世界流传,加之现在中华奥运会结束。当年陈绍说的和平意愿也就此过期,如今就算发生战争,也不会去得罪中华。胆气更加雄厚,不少世界级砖家都在预言,战争将在未来三天内爆发。因为两支舰队最慢相遇的时间,也在三天内。

在很多人看来,当两支舰队相遇时,就是战争打响的时间。依据便是英法联合舰队,要不是为了拦截德国舰队,英法有必要派出如此多的力量吗?总不可能是去给德国舰队护航的吧!

就在这风云变换之际,意大利地中海舰队也出来凑热闹,仿佛是要让全世界都记住,在欧洲,还有意大利海军的存在。精锐尽出,并且利用巡航速度普遍稍快的优势,快速的迎向德国舰队。

英法的地中海舰队只能紧紧跟在后面,盯紧意大利海军到底要做什么。当然他们并没有去拦阻意大利海军,就算要开战,现在打了意大利海军,不说能不能打得过,就是打赢了,也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此刻地中海比起一战时还热闹,聚集了世界明面上最强大的海军力量。一旦海战真的打响,那将会是人类史上最大规模的海战。

时机很敏感,不单单是在海洋方面,就是陆地方面,此时也有一种剑拔弩张的感觉,只不过动静很小,和海上比起来,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隐约中,苏德都慢慢的在波兰边界增兵,这种增兵速度很缓慢,要不是注意去关注,很难发觉。而如今,地中海已经吸引了诸多眼球,这里还有几个人关注。除非是德法边境,也只有这里才足够让人关注。

尽管英国有提醒波兰,但所有人还是把精力放在海上和德法边境。波兰边境缺少吸引注意力的东西,忽略也就不奇怪。

未来两天的时间,地球仿佛停止了运转,十分的平静,平静到让各方都感觉到一种窒息般的压抑。黑云压城城欲摧,或许此时就是暴风雨前的宁静。

意大利舰队和德国舰队汇合,德意两方的超级战列舰加起来就有十艘,还有两艘航母。除了航母数量外,这个力量比起英法的联合舰队也弱不了多少。

德意海军汇合后,根本没有多做停留,编好队形,继续朝地中海腹地前进。之前盯着意大利海军的英法地中海舰队,只能赶快掉头,生怕慢一步就被后面庞大的舰队消灭了。

原本繁忙的海道一时间也显得很安静,虽然双方都没有表达出什么,但那些商船都远离的舰队航道,有的干脆就近停靠,暂时不敢出海。不然要是战争真的爆发了,可以预见,到时候地中海的海水都会被搅浑,整个地中海都会成为战场。

这场看起来好像无法避免的海战随着时间的推移,两支舰队的距离也越来越近,爆发的时刻看似真的要来了。

然而全世界的目光都有新的发现,那就是意德两国舰队的航线,人家根本就不是朝着英法联合舰队方向走的。而是径直朝着意大利前进,根本没有要朝着直布罗陀前进的意思。要是英法不改变航向,两支舰队最终只会岔开航道,航线也不会有交集。

德意怂了?不想和英法舰队碰面吗?

不,希特勒根本就不想要在地中海和英法海军死掐。这支花费无数金钱和时间打造的舰队,可不是拿来随便挥霍的,此时和英法海军决战,对战略大局没有丝毫的好处。毕竟现在英法联合起来的海军,略强于德意舰队,现在也不是冒险的时候。

丘吉尔等人也被德国着一手搞懵了,一时间也猜不出希特勒这是要做什么。怎么舰队往意大利前进了。

德国并没有让世界久等,很快就出来声明:“应盟国意大利海军的邀请,为促进两国军事领域的进一步合作,德国舰队将会到意大利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军事交流活动,随后才会返回德国。”

德国这个声明,让英法感到极度难受。原本蓄力了大半天的一拳,一下子打到棉花上。

事情还没有结束,此刻意大利也站出来:“本着欧洲军事的共同发展前进,为了稳定欧洲局势。诚恳邀请英法两国舰队,一起参加海军军事交流。”

这则消息震碎了无数眼球,太意外了,这是要搞哪样?此时就连英法等同盟国家,都不知道德意葫芦到底在卖什么药。

完全超出了全世界所有人的预料。

眼见德意舰队进入了意大利境内,就连丘吉尔都没有做出攻击的命令。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两支舰队停靠在意大利军港,无可奈何。

不是丘吉尔不想下命令攻击,而是现在人家都说出和平的意思,要是英法率先开炮,那就要顶着发起战争的罪名,这可不是一个很轻的罪名。到时候位置将会颠倒,德意会站在道理的一边,英法将成为罪恶的一方。

拳头打出去,不管有没有打到目标,总要收回来,不得以,英法也只有命令舰队率先撤出地中海。毕竟本土也需要舰队守护,不能让舰队距离本土太远了。

至于意大利的邀请,只能拒绝了。英法也不是傻子,哪敢真的去意大利。

英法的拒绝,意大利也只是说了两字“遗憾”,至于在遗憾什么,那就不知道了。

让人大跌眼镜的结果。

虽然这场原本可能会轰轰烈烈的海军没有打响,但所有人都明白,事情还没有结束。德国舰队还在地中海一天,事情就不真的完结,除非德国舰队回到了本土,否则海战还会不会打响,那谁也说不准。

战争还是没有打响,此刻所有人都在思考,德国到底要做什么?

然而事情还未就此结束,又有一则消息传来,再次聚集了全世界的目光。这则消息不是来至欧洲,而是来至远东地区。作为轴心国成员国之一的日本,在这场风波渐平之际,才出来凑热闹。

这时所有人才想起来,德意不是孤独的,在亚洲他们还有一位盟友。而这位盟友的军事实力也不弱,最少在海军方面,完全超过了意大利和法国,并直追英德。只不过它在亚洲,远离欧洲,生活在亚洲老大中华的阴影下,让人很容易忽略它。

第三百四十七章 二战序幕

中兴十四年,8月20日。

日本由第一舰队和第二舰队加上日本海军部直属第十航空战队两艘航母,瑞穗号和千歲号,组成联合舰队。

联合舰队前出横须贺,经中华许可,往南海驶去。不过路途航线都远离中华大陆,并且在天上,时刻有中华战机在跟随,防止小日本玩阴的。

在联合舰队中间,还有一大批运兵船,目标很明确,英法东南亚势力圈。

和德国舰队一样,日本的动作没有丝毫隐藏的意思。并且也给出了一个很合理的借口,应意大利邀请,派出舰队前往地中海,进行盟友间的军事互访。

当然,关于舰队里面有运兵船的事情,日本并没有说出来,显然不想让别人知道。

奥运会结束后,中华陷入一片宁静,对于变幻莫测的世界格局,中华一直都保持沉默,不发表任何意见。仿佛世界上发生的事情,都和中华无关。

比较淡定的国家还有一个美国,最先只是意外德国突然冒出来的舰队,其后美国人也是高坐钓鱼台,和中华一样,保持安静,不发表任何言论。

世界两大工业国家的沉默,让整个局面变得越加的扑朔迷离。

中美可以淡定,因为就算战火被点燃,也烧不到他们身上。可英法就不行了,他们此时就好像被上了环的小狗,任凭轴心国拉着走。十分被动。

原本计划撤出地中海的英法联合舰队,此刻也产生了分歧。

法国不同意把舰队撤出地中海,而英国执意要回去,两国都互不让步。

英国要保证本土的安全,而法国何尝不是要保证本土的安全。要知道法国的也有很长的疆界在地中海,要是舰队都走了,德意在地中海又有那么强大的海军力量,就凭法国地中海舰队羸弱的实力,连塞牙缝都不够。

最终英国没有达到自己预期的目地,做出了让步,法国舰队留在地中海,并且英国也留下了一半的力量,配合法国海军,牵制德意海军。剩余的舰队返回英国本土,保证本土和航道的安全。

时间的脚步一如既往的前进着,8月25日。

又是五天过去了,整个世界还是一个鸟样。本来还有一件事值得关注,那就是日本联合舰队的速度太慢了,由如龟速般,五天了,才堪堪抵达南海。不过这件事现在已经不重要了,因为欧洲的火药桶已经被点燃了,也吸引了全世界的眼球。

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苏德在25日天刚拂晓,悍然发起《白色方案》,两方共同夹击波兰。原本这份计划是在当初苏德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后发起的,然而被中华给拖到现在。不过方案基本上没有改变。

德国国防军在经过希特勒撕毁《凡尔赛条约》而宣布征兵后,军队规模已远非波兰所及。承平时期,德国约有为数六十万的军队,而波兰仅有二十一万。动员潜力的差距亦然,前者除了五十一个现役师外,在战时可另外编成102个师,而波兰只能编成三十个正规师,以及十五个后备师。

如今德国即正动员为数550万的军队,其中已有400万人完成作战训练,当中有一大部分是在中华秘密受训的士兵。加上因为先前德军执行的隐密行动,让其在未被发现的情况下迅速完成了动员准备,动员一共分成四个梯队进行:第一梯队为质素最优者,装备最精良、最优先给予机械化和编制人数最多,每师约18,000人,这样的师共有35个,总数约为630,000名士兵。第二梯队则有16个师,为后备役士兵组成,每师约有15,000人,共240,000人。第三梯队为年龄较高或训练较不完整的后备役部队所组成;第四梯队则由正规部队的加强营所组成,与第三梯队的单位同用于增援或次级防御作战中。

德国陆军在魏玛时期限额十万人,让其军队仅留下菁英份子,加上协约国的限武条约没有规范士官数量,便加以大量训练,预计于未来扩军时担任中下级军官,希特勒上台扩编后,以往的将官变成集团军司令、校官变成将官、士官变成校官。

原来的时空,即使德军指挥人员质素优良、动员能力惊人,其士兵武器的产量不够需求,如德国汽车工业无法负荷,许多单位被迫使用马匹作为主要运输工具,且仍使用许多旧式武器,如毛瑟98k步枪与MP18冲锋枪,两者皆为一次大战的产物,而反坦克武器上,德军主要使用37毫米36年式反坦克炮,波军则主要使用波佛斯37毫米反坦克炮,两者性能也十分接近。因此总体上来说,德波两军战力与装备质量最接近的单位是步兵师与战防武器。然而与波军相比,德军在武器数量上占了相当大的优势,例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