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色警戒之民国-第4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反驳,刘海江解释道。

“虽然这个方案很冒险,但战争哪有不冒险了。计划何时展开。”陈绍点点头道。

“其实,陛下,我还有个想法,把前皇家舰队的巡洋舰和驱逐舰充当第一线。相信,有这些巡洋舰和驱逐舰的攻击手段,尼米兹的龟壳,也会很快被敲破。他的雷达警戒网,也会完蛋。”刘海江听到陈绍支持自己,立马开口问道。

“这就是你的事情了,整个太平洋舰队交给你,怎么打仗是你的事情。你认为武器装备该怎么用,那就怎么用,不需要有任何顾忌。”陈绍说到这里,看了一眼指挥部里面的人,再次说道:“而且为了达到最保险的结果,我已经给第二炮兵下达了命令。今天之内,会有第二炮兵的部队,空运至马里亚纳群岛,布置在关岛和塞班。不管何时,他们是帝国最后一道防线。”

“校长,我保证,绝对不会让帝国失望。”刘海江起身保证到。

“不要有顾忌,也不要有其他想法,你的最终目的,就是给我打残敌人的舰队。这是关乎帝国核心利益的一仗,不管对手有多么强大,我们绝对不能败。

这一次随空军一号过来的黑鹰战机,有一个大队,明天还有另外两个大队的黑鹰战机和两个大队的入侵者抵达。这些战机也都交给你了。放下所有的负担,打好这一仗,就是对我、对帝国、对所有国民,最好的回报。”

其实来这里,陈绍已经做好了完全的准备。最近几个月,陈绍别的事没有干多少,就专门暴兵。汉京周围一千一百公里之内的矿石精炼厂,都全部回收成金币。每天都有黑鹰战机和入侵者战机被生产出来。专门训练的飞行员,也都在进行最后的磨合。

说白了,不管爆什么武器装备,陈绍都是赚的。就连神话级航母,陈绍也再建三艘。就算这三艘超级航母下水时,战争可能就结束了。但陈绍也没有停下来,不管是先进战机还是航母,都关乎未来中华百年大计。

这些战机就算是二十年后,依然还回事世界最先进,航母呢,就算过五十年,这些神话级航母不考虑先进程度下依然不会过时。

当然,大量生产黑鹰战机和入侵者,陈绍也是考虑到中华自己研制的下一款战机还未出来,战争又在进行。如今美国佩刀大量装备部队,其先进程度已经不下于战鹰…3。为了保证中华的空优,也需要大量的黑鹰战机和入侵者。

刚好,海战到了最关键的时候,战场又是在马里亚纳群岛附近。这让这批刚刚出来的黑鹰和入侵者,有了施展的舞台。所以,陈绍很干脆,就把这些战机都调来。

“可是,陛下,您把护卫队都给我,你怎么离开?”听到陈绍的话,刘海江高兴之余,忍不住问道。

“这有何难,我又不是到敌人领空。而且虽说我要走了,我就打算在这里住下了。”

“可是,……”

“没什么好可是的,太平洋舰队和大量的陆基战机,还无法确保我的安全吗?他尼米兹要动我,还缺副好牙口。”

听到陈绍的话,刘海江也只有无奈点点头。

“战士们不顾生死,在前线浴血奋战,更何况我现在是在后方,比起前方的士兵来说,我的安危又算得了什么。”陈绍也知道,自己的决定会给这些部下带来什么样的压力,也会增加狠多不确定因素,不过,他并没有打算改变这个决定。

第六百四十六章 庞大的计划

克拉克空军基地,太平洋舰队指挥部内。

听完有关于海军的情报之后,陈绍开口道:“这一次我来菲律宾,还有另外一个目的。战争进行了整整一年了,不管是在北方,还是西方,地面战事从未停息。苏联快扛不住了,紧守为数不多的领土。

北非,德国已经彻底战败,地中海由同盟国掌控。从阿拉伯半岛到高加索,到处皆有战事。帝国已经向中东地区,派遣了近百万部队,除了防备印度盟军之外,其余的部队都投入到高加索和阿拉伯半岛。

同盟国并没有如预料的登陆德国,反而把大量的部队派遣中东。美国以无力继续加大对欧洲的支援。

目前可以说,战争已经呈现出了长久战的僵局。这是我们最不想看到了,距离结束战争绝对不能超过一年。这是帝国的最低要求。能够快速打破僵局的办法,关键在美国。

而太平洋地区则是全局最关键的地方,只要我们打赢了这场大洋战争,美国必然惊慌。

我不求我们的海军陆战队登陆美国本土,因为那对后勤部门的要求太大了。但是,从夏威夷以西,我不想再看到盟军还占据着哪怕一块岛焦。

明年夏季,我希望东北战区的士兵们开始进行横跨白令海峡战役时,你们能够将太平洋牢牢控制在手上。”

说到这里,陈绍看了一眼会议室里的沉思的众人,缓缓说道:“我的将军们,一年,帝国的底线只有一年,今年帝国的经济首次出现了零增长,这可不是好兆头。”

陈绍话音一落,王杰马上从公文包里拿出几份文件,放到众人眼前。

“这是国防军最高作战部的一份计划。大家可以看看。”

太平洋战争开始以来,中华国防军最高作战部已经想好了一个相当完整的打败盟军的战略设想。

年初,他们将这一设想写成书面计划,呈报给陈绍。

最高作战部主张,一经占领或封锁了马绍尔群岛,就可横渡太平洋,取道新几内亚和菲律宾,向美国夏威夷发动进攻,而且应由他所统辖的部队来实施。

用最高作战部的话说,就是应该沿着澳大利亚…棉兰老轴线发动攻势,并且主要依靠陆军来完成,海军的任务不外乎是从海上把地面部队运到一些要地,然后在陆军飞机的掩护下实施登陆。

海军除了运输和遣送登陆部队之外,还应担任炮击海岸目标、保护海上交通线、封锁日占岛屿、掩护进攻之陆军部队的翼侧等项支援任务。

最高作战部强调指出,所提出的这条进攻路线具有以下几个优点:1。可以利用中华在南太平洋和西南太平洋地区已经建立的一些基地;2。可在澳大利亚与南太平洋的日占岛屿之间建立一道防线;3。这是一条始终能够得到岸基航空兵支援的唯一进攻路线;4。由于这条进攻路线经由西南太平洋和西太平洋的一些面积很大的岛屿,中华部队就可迂回盟军重兵设防的一些要地,占领其抵抗兵力比较薄弱的地方。

“这份计划有些地方不妥!”看完计划,钱四海忍不住说道。

“直说无妨。”陈绍道。

“这是舍近求远,绕道向盟军进兵。沿这条轴线进兵,既浪费兵力,又必须有一条漫长而脆弱的交通线。而且,进兵的速度会相当缓慢,因为每前进一步都要受到战斗机以及轰炸机(也要有战斗机为其护航)活动半径的限制。

只从一个战略方向发动进攻,盟军容易判断下一攻势的矛头所向,便可在我们的进兵路上集中兵力予以抵抗。此外,地面部队还会受到疟疾以及其他热带丛林疾病的威胁,并且必须经过敌人可以相互支援的一些军事要地。这条进兵路线的翼侧、后方和交通线等,也将受到盘踞在中太平洋的盟军的袭击。

其实从上个世纪98年美西战争以来,美国海军就面临一个怎样防守和收复菲律宾的问题。直接横渡中太平洋是一条最佳的进兵路线,这是美国海军早已得出的结论。

在中太平洋没有面积较大的岛屿,可供争夺的目标不过是许许多多的小岛和环礁。我们从中太平洋进攻对整个日本和美国都有很大的威胁,将使盟军不得不分兵把守它部署在整个太平洋地区的各个据点。

当然,我们进攻这样一些据点(小岛)的部队,必须在敌人有设防的地点登陆,但是,可以集中相当优势的兵力去攻占某一海岛或某一群岛。由于这些群岛相互之间的距离甚远,所以一般说来,守岛盟军难以相互支援。一旦遭到我们航空母舰部队的封锁,盟军就无法实施增援。

从中太平洋进攻,不仅气象条件较好,运输线较短,而且也比较节省地面部队和舰船。从中太平洋进攻,既可切断盟军本土通往南太平洋的海上交通线,又可缩短我们通往南太平洋的海上交通线,此外,还能把战线迅速推进到美国近海,迫使盟军舰队进行决战,也可以直接对美国本土进行空袭。”

钱四海显然早就有了腹稿,说起来很顺溜。这也不奇怪,从中太平洋进攻,本来就是太平洋战区制定的下一步进攻计划。

然而,作战部已经预科到,太平洋战区的参谋们会采取沿中太平洋轴线发动进攻的战略,因而早在中华参战前,就定购了十二艘由商船改装的护航航母和十艘改装的两栖输送舰,这些护航航母和两栖舰在今年年初就已交付舰队使用。

若用这些护航航母去支援澳大利亚…棉兰老轴线的作战,则是一种莫大的浪费。如果这些护航航母不担负这种单纯的辅助姓任务,就可以活动在广阔的海洋上,不断扩大掌握制海权的范围。以这些堪称海上活动基地的护航航母和两栖舰为前锋,中太平洋的部队没有岸基航空兵的支援,也可对盟军的某些岛屿实施越岛作战,并能有效地保护己方的海上交通线。

其实在钱四海有意见的时候,陈绍也有了回答:“最高作战部也考虑到了你们的想法,在我出发的时候,蔡锷已经提前告诉我,太平洋战区绝对会有意见。所以,综合你们的想法。我认为可以这样,澳大利亚轴线的进攻,依然继续。中太平洋的计划,也按照太平洋战区司令部制定的计划进行。

这一次为了支持你们,我都快把造船厂逼疯了。日夜加班,这才有足够的船只供你们使用。”

上述第2项作战计划相互配合,形成一个巨大的钳形攻势。这个钳形攻势的规模,比任何一个钳形攻势要大得多。

尽管中华双管齐下,从两个作战方向向东推进,使盟军再次居于内线作战的有利地位。但是,陈绍认为,中华新型航空母舰的威力及其机动能力足以抵消盟军的上述有利条件。

另一方面,从两个方向实施进攻,既可保护澳大利亚轴线的翼侧和交通线的安全,也可迫使盟军分兵防守,最主要一点,可以切断美国本土和澳大利亚的交通。

由于许多情况变幻莫测,陈绍没有过早地作出具体决定,以使这项计划具有一定的灵活姓,一但时机成熟,再确定如何具体实现这一战略计划。

陈绍也不是无的放矢,他也考虑到全局。至少双方的计划结合起来,能够变得更加的完善。唯一的缺点就是,需要大量的改装航母和两栖舰艇。现在这个问题,总算勉强可以决解。趁着日美联合舰队没有精力去管这些零散的岛群,正是太平洋战区的好机会。

“陛下,还有部队呢?既要在澳大利亚轴线展开进攻,又要在中太平洋诸岛开展攻势。我们的部队数量,不够。”对陈绍的决定,钱四海很喜欢,可是问题又来了,这两个方向的攻势,都需要大量的部队。

陈绍微微一笑,这个问题也很早就考虑到了,他自然不是一点准备都没有,“从去年开始,帝国已经扩军到千万,扣除海空一百五十万,算上海军陆战队和陆军所有部队,我们拥有可以作战的士兵八百五十万。这里面有近半的部队是半年来扩充的,都是原来的退役士兵。

考虑到战局的变化,太平洋气候对士兵的影响也很大,在扩充部队的时候,便也再次组建了六个满编军的丛林作战部队。

如今的南太平洋属于南半球的夏季,太平洋热带雨林对士兵的要求很高。这六个军,三十万专门训练用来丛林作战的部队,就是专门为这种战场而存在的部队。我相信,有了这三十万新生力量的加入,你们不会有太多的烦恼。”

“那我没有问题了。”钱四海道。

看到再一次沉没的会议室,陈绍直接站起来说道:“从两个方向实施的进攻只有相互支援,密切协同,才能取得最大战果,因此,我决定,整个太平洋战场,除了太平洋舰队之外,其余全部纳入太平洋战区指挥体系,由钱四海统一指挥。”

对陈绍的这个决定,并没有人反对,不说陈绍的威信,就是他的这个命令,也是十分的合理。在太平洋上,太平洋战区所属的主要部队就是海军陆战队,而丛林集团军更多是配合姓质,再有那些已经登陆澳大利亚的陆军,也很多没有正式划入太平洋战区体系。空军更是一直都属于独立。

陈绍的命令,直接把这些东西,全部都交给钱四海,意义就完全不一样。最少,太平洋战区的规模进一步的扩大。

其实,当你打开世界地图的时候,把目光看向澳大利亚周围就明白了,岛屿实在是太多了。如果没有一个统一的指挥机构,配合起来必然很麻烦。

从澳大利亚轴线到中太平洋进攻的规模之大,在战争史上是前所未有的。中华怎样才能攻克星罗棋布的盟军岛屿,横渡大洋,大踏步地把战线向前推进呢?在这方面没有什么历史经验可供借鉴。

发动这一新的攻势,既要在训练方面采用新的方法,在战斗、支援、补给和维修方面采取新的措施,还要研制出一整套新的武器装备。

尽管这样,到中兴十六年秋,即在中华参战后一年的时间里,从中太平洋发动进攻的准备工作即将就绪。这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一个丰功伟绩。

这不是小打小闹,而是真正的大手笔。

中太平洋部队的主力,是中华太平洋战区的攻击舰队。这支舰队是由兵员以及舰船和飞机组成的一支合成部队,是为了实施远程突击而组建的。

这是一支和完全服务于制海权和制空权的太平洋舰队完全不同的舰队,目前该舰队只有一艘真正航空母舰。但是这个攻击舰队,拥有最强大对地攻击力量。

从去年,中华的第一艘两栖攻击舰正式大规模服役以来,攻击舰队到如今,已经拥有二十二艘这样的两栖攻击舰。这些排水量三万多吨的大家伙,一点也不比始皇大帝级航空母舰小。其实,这在西方国家眼中,就是航空母舰。只不过这上面并没有固定翼战斗机,而是清一色的直升机。

直通型甲板,独立的舰岛,其实就是二战航母的样子。不过,里面就不一样了。高达的船体中,只有两层是直升机机库。其余的都是装载陆战队士兵和两栖装甲车、坦克的船坞。

登陆战,就是两栖攻击舰的核心任务。并不会担负制空任务和制海任务。

该舰队真正的改组,是从日本联合舰队袭击之后展开,即从第一艘阳澄湖号两栖攻击舰(37000吨,32节)驶抵菲律宾而开始的。

接着,第一艘排水量万吨左右的快速轻型航空母舰(商船改装)也开到菲律宾。

到如今,攻击舰队已辖有航空母舰1艘、轻型航空母舰5艘、护航航空母舰8艘、两栖攻击舰22艘,巡洋舰24艘、驱逐舰56艘、护卫舰86艘,运输舰129艘,综合补给舰150艘,武库舰64艘(大家别想歪了,就是那种商船改装,然后放置大量的火箭炮发射装置,专属对岛屿攻击任务,弥补舰炮和舰载机之间的火力空白,没啥技术含量。二战时,美国在打琉球的时候,近千艘舰艇中,一大堆这玩意。武库舰,纯属华丽个人叫法。不是那个可以放五百多个导弹发射装置的家伙),大型医疗舰四艘,以及大量登陆艇只和各种特种船只(如,扫雷舰,救援舰之类)。

这支强大舰队的司令官是晓劲光海军上将。他也是一位才略过人,要求严格的海军军官。他在海军参谋学院任教时成绩卓著,并被誉为战略家。

攻击舰队的突击兵力是它的快速航空母舰特混舰队。这支特混舰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