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色警戒之民国-第4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会谈的主要几点:

1:各国承认中华对现有占领区的一切主权。

2:以莫斯科为中线,东西拉出两百公里,北至北冰洋出海口,南至高加索中部,此为苏联国土。附件1,苏联不享有组建军队的权利,严禁研发、购买、使用主动进攻姓和大规模杀伤姓武器。附件2,苏联本土防务,由德国联邦和中华帝国共同担负。

3:德国联邦政府妥善安排原来欧洲皇室,并享有黑海到高加索南部的主权。附件1,非战争时期,德国必须保证黑海航线的畅通。

4:各国不可干涉各签约国的内政。

5:中华拥有苏伊士运河以及巴拿马运河一半股份以及驻军权利。

6:废除本合约签订以前所有的殖民地,各国必须无条件支持现在殖民地原始居民组建自己政权。

7:在中华封禁核武器之后,严禁各国开发生产核武器,已经在开发的核武器项目必须停止,炸毁铀浓缩工厂等配套核物理实验室,销毁一切资料。附件1,和平利用的核能源铀浓缩不可超过20%。

8:在各个签约国都同意的情况下,组建世界联合国。联合国常驻点,上海市。

……

半个月的会谈,单单各国之间,就各自签订了共计不少于百份的协议。

陈绍想要获得的东西,也在这个半个月内逐一获得。其实艾森豪威尔在投降书上签字的时候,中华利益已经是最大化了。

会谈上,没有人提出中华占领区的主权问题。当陈绍说出第一个会谈内容的时候,也基本上全部通过。

对苏联的做法,是陈绍和希特勒之间商谈的结果。如今的苏联已经是昨日黄花,但是德国和中华,需要一个缓冲区,这就需要苏联的存在。一个没有自己军队的国家,没有开发生产武器权利的国家,再也没有比这个更好的。

此时的斯大林也是无所谓了,至少南斯拉夫没有被灭国。

黑海,中华是鞭长莫及,那里就像是德国的后花园一样,第三条,其实是给德国一个更好的口实。

地中海的问题,陈绍没有说什么,希特勒和墨索里尼也没有说什么,世界,总需要一些可以供人博弈的地方,不然就太危险了。

陈绍坚持要获得两条运河的一半股份,更主要的是为了增加在那个地方的存在感,加上一定的驻军权,也能够让自己的利益得到保证。

至于组建联合国,陈绍也是顺势而为。

关于核武器,陈绍并没有真的以为这份合约可以阻挡住所有人,但是让一些有野心的小国就此打住,才是最主要的目的。毕竟,核武器更多的是威慑作用,拿在大国手里,绝对比那些小国安全多了。

半个月的会谈结束后,陈绍邀请所有人观摩中华第一届首相选举,正式确定中华以后君主立宪制的道路。

全书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