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色警戒之民国-第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出的声响,现在特都快习惯了这个声音。因为村里就有一家工厂,经常有卡车来拉货。原本还以为是和以前一样,又是来拉货的卡车。可当车声接近的时候,林二虎就听出,这不是卡车声,而且听得出来,并不像只有一辆车。

这是一队由六辆悍马组成的车队。

林二虎看到由远及近的车队,虽然不知道这叫什么车,但一早就发现了车队上军队的标志。看到车队朝自己家驶来,林二虎立马放下了手中的事情,迎着车队跑了过去。他还没有跑出去多远,车队已经停在他身旁。

从第一辆车里下来一个军人,走到林二虎面前很有礼貌的问道:“这位兄弟,我想想你打听一下,请问林大虎家在哪里?我是的战友。”

看到军队的标志,林二虎还以为是自己的哥哥回来了。当看到车里下来的军人并不是自己的哥哥,而是一个稍微年长的军人,心里微微的失望。不过当对方问道这个问题后,林二虎的心也跟着提了起来,急忙回答道:“林大虎是我大哥,我叫林二虎,是不是我哥哥出什么事了?”

林二虎的声音有点大,这时候从其他的军人也从车里走了下来,一个军装上没有军衔的军人,走到林二虎身前声音有些悲切的说道:“这位小兄弟,我叫钱四海,这个问题等见到了你的父母再告诉你们,现在你能带我们去看望你的父母吗?”

林二虎听到眼前这个叫钱四海的话后,心中那种不安的感觉,一下子无限的胀大。看着眼前的十几个军人,点了点头,便转身往家里走去。周围的村民看到这里的动静,也都围了过来,对这些事情,钱四海并没有阻止,而是跟在林二虎身后。十几个战士也从车里拿出不少的东西,紧紧跟在两人后面。

进到林二虎的屋里后,看到躺在床上的一对老人,钱四海心里十分的难受。他很不想把这个不幸的消息告诉他们,他也知道床上的一对老人已经是瘫痪之身,很不想去刺激他们,但是又不得不说。忍住心中的悲痛,从口袋里拿出一封黄色的信封,在递给林二虎时哽咽说道:“你自己看吧!”说完这五个字以后,钱四海罕见的流下了泪水。一起同行的十几个战士也纷纷落泪。

看到眼前流泪的军人,此时的林二虎已经明白了,躺在床上的两个老人也明白了。林二虎由于悲伤忍不住颤抖的双手,小心的拆开信封,当看完信里的内容后,林二虎颤抖的双手已经无法抓住手上的信,任凭它们落到地上。这些年来,林二虎虽然没有上学,但是每天晚上小虎放学回家后,便会教他认字,所以此时林二虎很多字都认识。不过他现在宁可一个字都不认识,也看不懂上面的内容。

林二虎缓缓的跪坐在地上,双手抱住脑袋,很快便传出了痛哭声。心中一直环绕的不好预感最终还是成真了,当看到信里的内容后,林二虎再也没有忍住心中的悲伤。哭泣中,林大虎的身影不断在他脑海里闪现,想起了小时候,想起了两人从小到大的事迹,想起了当年林大虎要去当兵时的画面,想起了许许多多。

床上的两个老人,之前看到那些军人流泪,还能忍住心里的悲伤,因为他们不敢相信,现在看到林二虎在看完信之后,便跪坐在地上痛哭起来,两人此时再也没有一丝的侥幸。一时间林二虎的家里,哭声不断。此时跟在后面围观的村民,很多也跟着哭了起来。

林二虎看到了那封黄色的信封根本不是信,而是一份军部的死亡通知书。

“我是林大虎所在部队的最高长官,他是一名优秀的军人,立过许多的战功,此次我来到这里一是为了探望你们,其二,我带来了军部抚血金。林二虎是我们海军陆战队的骄傲,在台湾之战时,不幸遇难。他是为中华而战,为了国家而战,为了广大的百姓而战,他虽然牺牲了,但是他的牺牲是有价值的,人民会记住他,国家会记住他,中华会记住他。

生前他是一名四级士官,根据军队的抚血制度,作为他的家人,你们可以一次性得到林大虎生前一百个月的军饷,同时在未来的十年内,每个月都可以领到同等林大虎月饷的抚血金,林大虎的双亲在未来可以享受完全免费的医疗,直至百年之后。”此时钱四海的情绪缓和了许多,他等林二虎和两个老人有所缓和了之后,才开口说道。

说完后从身后一个战士手里接过一个公文包,放在林二虎的面前:“这里面是一次性的抚血金中华币一千元,里面还有你哥哥的几张照片。你好好收着,逝者已矣,你要振作起来,你的双亲,还有你未成年的弟弟都需要你来照顾。我相信你哥哥在天上,也不希望你们过于伤心。”

林二虎紧紧的把公文包搂在怀里,点了点头擦去眼角的泪水说道:“我知道哥哥的理想,他当兵时就和我说过。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我们必须要用自己的双手守护这一切。这句话我一直记在心底,我哥哥做到了,我一辈子都会以他为荣。”

“你哥哥的遗体已经被冰冻起来,过段时间会被安葬在烈士公墓,同时他的名字也会出现在民族英雄纪念碑上。以后会和其他的阵亡将士一样,接受所有人的敬仰和朝拜。”

“我能去见我哥哥一面吗?”

“可以,不过此时遗体还在台湾,你现在的主要责任是照看双亲,等快要下葬的时候,我们会派人来接你。”

林二虎没有答话,只是点了点头。

躺在床上的两个老人一直都没有说话,只是一直的哭泣,此行的十几个军人中,就有一个特地跟随而来的军医。军医来这里自然是为了以防出现什么问题,特别是这里还有两个瘫痪的老人,在得到儿子的死讯,要是有个什么意外,也好有个防备。情况比预想的好了很多,不过军医还是给两个老人打了点滴,挂上了葡萄糖,防止过多的哭泣,身体里的水分过多的流失。

闻讯而来的亲戚朋友也在一旁安慰两个老人。

钱四海待了一个小时,留下了军医和三个战士在这里帮忙,带着剩余的战士便离开了这里。下午还有另一家要去。

本来这种事情是不需要钱四海出面的,因为现在还有很多事情需要他处理。不过他还是挤出了时间,几年的时间,他都是和士兵们一起出操,一起生活,他和战士间的情谊十分深厚。海军陆战队的职责就是登陆战,这次台湾之战,作为海军陆战队面临的第一次大规模作战,虽然战果辉煌,但是伤亡也不小。上百个海军陆战队的战士倒在了沙滩上,作为这支部队的长官,钱四海也尽可能的去帮助这些阵亡士兵的家人。当他听说军部要派慰问团队去慰问阵亡士兵的家属,他便毫不犹豫的揽下一部分的慰问目标。

在这几天中,中华人民军军部的慰问团走遍了西南的各个角落。像林二虎家里这种情形在各地不停的上演。在带去噩耗的同时,也带去了对他们深切的关心之情。

第一百四十二章 兵员

放下了手中的文件,陈绍也放下了心中的忧虑。

这次的中日之战死伤这么大,是人民军建立以来的第一次,此事在陈绍的心里始终像一根刺似的,一想到这件事,就无比的难受。相比日本伤亡,这样的战绩已经算是逆天了。可再怎么说,这对人民军来说也是第一次有了这么多的伤亡。陈绍有些担心这件事会引发出什么后果,结果一切看来,事情不但没有向陈绍担心的那样,还往好的方向发展。

那些战亡将士的家属不但没有怪军队,反而很自豪。因为这次战斗死伤的战士,每一个都可以说是英雄,他们用阵亡换来了伟大的胜利,以后会被记录在英雄纪念碑上,受后世万人的敬仰。而且军队没有忘记他们,不说那一次性一百个月的军饷,就是一些后续的政策,和那连续可以领十年军饷,这在现在是什么概念,这些钱足够一家四口人平平静静的生活二十几年。

相比以前在其他军阀下当兵待遇,这样的待遇是所有家属都无法想象的。当他们的亲人去当兵,他们都预想到有今天,没有预想到的是原来这个世间还有抚血金这种东西。军阀时代,很多当兵都是被逼的,或者直接来抓壮丁,和家人一分开,便是生死两茫茫,别说再次见面了,要是有一天真的牺牲了,家里的人还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死的。

慰问团的任务结束后,引发的后果就是,这次负责招兵的每个招兵点虽然还是人挤人,但是来报名的规模大了好几倍。当兵有这样的待遇,军饷高不说,死后还可以领到抚血金,要不是对年龄有硬性的规定,此时只怕前来报名的人群会更壮大。

陈绍一直追求走精兵路线,而且在当兵上有各种限制。年龄十八到二十岁,身体健康,独生子女不收,有新婚妻儿不收,还规定每个家庭只能有一个人参军,除非兄弟数量超过四个,才可以两个同时参军。

这次慰问团的事迹被报纸曝光,广播上也有了详细的介绍,结合伤亡家属的言传,中华大地掀起一股当兵热。再也没有什么宣传效果比这个来得快,此时在广大老百姓的心中,当兵就等于养家糊口,等于光宗耀祖。

陈绍刚刚看完的文件详细记载了这件事,放心的同时,还有深深的惊讶。他完全没有想到,这件事会有这么大的效果。原本是要尽心尽力的帮助阵亡家属,也让陈绍的心里更好过一点。并不是陈绍太女儿情长,也不是他太感性,只是有些东西陈绍还无法淡然面对。那些阵亡的战士,他们都是有家人,有的是儿子,有的是丈夫,有的是爸爸,有的是哥哥,有的是弟弟,每次他一想到,心里都免不了一阵悲切。再怎么说,他们都是陈绍的兵,都是在为中华伟大的事业中牺牲的。

现在这件事也算决解了,陈绍拿起了第二分报告,这份报告是军部送来的,主要是汇报这次对南京北伐军和奉系军队的挑选情况。两个地区的军阀,总兵力加起来超过百万,加上各地无数的保安团、民团等武装力量,需要挑选的兵员数量达到了两百万以上。现在工作已经进行了一半,也挑选出了五十万的合格战士。加上火爆的招兵场面,军部预计等对两个部队的挑选任务结束,加上招兵结束后,人民军的兵员数量可以达到250W,不算预备役部队和建设兵团,武警部队也不算在内。

在这份报告的后面还向陈绍请示,各个招兵点是否继续招兵。

招,为什么不招。这个数据才勉强达到陈绍心中的正规军数据,在正规军的基础上,陈绍还打算每两年培养出一百万的三级士兵,这些士兵经过两年的训练,便会退役,不算在预备役里面。现在是1928年,按照陈绍的计划,在1940年时,最少要训练出600W的后备力量。预备役也要保持在一百二十万的数量,建设兵团规模不变,武警部队也要有个一百万,正规军每年也要保持在两百五十万,这个数据包含了海陆空三军还有以后的战略力量。这样在二战时,中华随时可以拉出一千万有战力的部队。至于建设兵团,按照陈绍的意思,那就是以后工程兵的后备力量,不要小看工程兵的力量。以后军队要走机械化路线,没有工程兵的帮助,没有他们铺路搭桥,没有他们扫雷构筑各种军用堡垒,整个军队的战力也会大打折扣。不过按照陈绍的计划,工程兵不会单独成立一支部队,而是搭配以后组建的集团军或者军区。

现在日本战败,没有个十几年的恢复,根本不会妄起刀兵,不过以后还不知道日本会向谁动手,至少陈绍在这方面做了许多的动作。德国小胡子还有几年才会上位。这段时间过后,世界最少会呈现一副和平的景象,最少大规模战争短时内不会出现,只是小规模的冲突和战争那就不一定了。

有件事还是中华人和陈绍心里的一根刺,刺得他们的心血淋淋。这件事陈绍也准备了不少的时间,战胜日本是第一个准备,军售就是为这件事做的第二个准备。军售在赚钱的同时,何尝不是一种威慑力。此时看到中华强大的军工能力,还没有从一战恢复过来的各国,敢和中华爆发全面战争吗?只要是有理性点的领导人,都不会愿意以现在的状况和中华起冲突。不过话说回来,一个没有理性的人,能当上领导人吗?

陈绍把心中的想法细细的理了一遍,便在报告中写下了自己的意见。现在西南的各个部门已经全部健全,不向刚刚拿下广东时的情景,到处缺少干部,十几年的教育发展,整个西南地区涌入了众多的人才,各所大学每年都会毕业许多成绩优秀的大学生,他们都是陈绍各个部门的组成的重要基石。此时拿下全国,虽然在各级官员上还略感缺少,但在部门运行上并没有太大的影响,只不过每个人相对来说都累点,克服一下就好了。

现在在政事和军事上,许多事情他们都可以自己处理,不过在遇到一些大方面的问题,都会请示陈绍。这和能力没有关系,而是整个西南都是陈绍发展起来的,很多东西陈绍并没有让他们知道太多,一些事关战略上的问题,必须来请示,这点是陈绍的要求。别说别人了,就是蒋百里和蔡锷,也不清楚现在人民军到底有多强大,还有什么东西他们不知道的。王云山现在已经消失在众人的眼前,虽然经常会碰面,但是蒋百里和蔡锷等人都不知道王云山到底在执行什么任务。军队的制度,和保密条令让他们不敢多问。现在独立的炮兵部队的指挥官虽然还是王云山,可这阵子一直由蒋百里代为管理。

对许多的军政干部来说,特别是那些身居高位的官员,在他们眼里,陈绍的身上始终笼罩着一层神秘的面纱。每当陈绍揭露了一点时,又有更大的疑问在等着他们。就像这次的王云山,他是陈绍的第一个学生,是陈绍最亲近的人,在这个世界除了谢雨欣和陈韵外,陈绍对那几个学生是最亲的。王云山一直是独立炮兵部队的长官,现在的炮兵规模已经和一个军差不多,但那都是常规的火炮,虽说都是重炮,但是对于在后世导弹满天飞长大的陈绍来说,这样的力量还远远不够。完美工程师谢尔盖。科罗廖夫的出现,火箭列车计划的出现,让陈绍看到了未来中华真正战略炮兵的曙光。

王云山喜欢火炮,这点陈绍十分的了解,不然也不会一开始就让他担任炮兵的指挥官,一直当到现在。为了更好的发挥出以后真正战略炮兵的威力,王云山在前段时间便被陈绍调走,参与了谢尔盖。科罗廖夫的实验室,了解未来战略炮兵的真正力量。熟悉它们,了解它们,才能更好的运用它们。

时间在陈绍处理政务中悄悄流失,最后一份文件是孔洪的报告。他是跟在陈绍身边最久的老人,儿子孔文鸿是一方大将,他也是西南少有的几个高层,在陈绍的手中,孔家俨然成为了一个在中华属于一流的家族。

在这份报告中,只是例行的向陈绍汇报下对南京和奉系官员的筛选情况。还有就是汇报改建未来首都各项工程的具体进展情况,同时还包括英雄纪念碑的建设情况。

等陈绍处理完这些文件后,黄昏已悄悄来临。

陈绍一直有两个办公室,一个是在基地里,也就是陈绍的家中,一个就是南宁的政府办公大楼。此时他就在南宁的政府办公大楼里。陈绍的办公室位于六楼,推开了窗户,任凭暖风拂面。远处夕阳已经落下,天边只留下一片余辉。

陈绍内心和远处的景观成反比,在他的心中,此时的中华就犹如冉冉升起的朝阳,不管在什么方面都是如此。

第一百四十三章 君山易与冈村宁次

位于济南城外的一所临时军营里,这座军营是在攻占青岛后,为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