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娇娥锦绣-第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席摆多少天?该给家中的奴仆和婢女们多少赏钱?就算是管过小郎的满月礼了。
    反正不懂,都交给女儿打理,家中钱有多少,赵义也是不知情,私房也早已不存,都交给了夫人和大娘子,做甩手掌柜是件幸福的事。
    娇娥象个管家婆,板着指头算,又添了个弟弟,将来也要添宅子,娶媳妇,还得多买些田才够呢,这是远的,近的呢,弟弟的满月宴该怎么摆。
    洛嬷嬷和于夫人远远看着娇娥在算账,会心一笑,又围着小赵霸转开了。
    家中的僮奴侍女们都得了赏钱,又每人添了身夏衫,赵家上下喜气洋洋。娇娥索性从林氏绣纺叫了裁缝和绣娘来,给林氏、洛嬷嬷做了几套漂亮衣裳,当然也短不了赵义和广哥的,就连两个庶妹都没有落下。
    林立知道后,捧着几匹时兴的纱,来叫娇娥挑,说是哥哥嘱咐的,让娇娥多缝制几件衣物,帐都算在林天那份。
    算上赵家的份额,娇娥这一季添置了八套夏衫,又过了几日,林立又带了些娘子们,捧着钗环来叫娇娥挑,说是几家相熟的商户推荐的,都是些今年夏日最时兴的首饰,自然也是记在林天帐上。
    娇娥高兴的很,又有些舍不得。
    夏婆子笑着对阿桂道:“小娘子算是个有福气的,林大郎君还没娶媳妇,就开始养上媳妇了。”
    洛嬷嬷听了点点头,林天其实也没有什么不好呢。
    待到满月礼这天,来道贺的人络绎不绝,就连一向不喜欢参合交际之事的萧望之都送了贺礼来。
    到了快散席的时候,刘念被许嘉带了来喝酒,好好和广哥的小弟弟亲近了一把。
    刘念细声细气地给广哥讲:“广哥,太子哥哥和二哥哥都说想你了,问你什么时候进宫玩。我可以和舅舅来看你的小弟弟,他们都好羡慕呢。”
    “弟弟还小,我还要留在家里看着他呢,”广哥皱着眉头,一脸正经道。
    “那你要早点入宫来玩啊,”刘念嘱咐着。
    “到时候看吧,”广哥拖长着声音道:“你知道的,家里没有我不行。”
    娇娥在一旁,翻了个白眼,由着两个小孩子混说。
    整场宴席上,娇娥最关注的是冯家,一开始就惦记着看冯媛来不来。
    冯夫人只带了冯二娘子来了,冯二娘子年纪比娇娥还小,静静坐着,看起来端庄沉稳的很。
    娇娥就凑上去套话:“冯大娘子今儿怎么不来呢,我一直惦记着她。”
    “姐姐身体不适,在家里养着呢,”冯二娘子不紧不慢地回答。
    “上次去冯大人府上,大娘子的身体就有些不舒服,到现在还没有好啊,不知我可否去瞧瞧。”
    “谢谢娇娥姐姐想着,夏天热,姐姐想静养,也不是什么大事,过阵子可能要去别院,等好了,一定来见赵大娘子。”
    “哦,”娇娥意味深长地应了一声。
    冯二娘子偷偷对冯夫人道:“阿母,赵家大娘子是不是瞧出什么来了。”
    “不会吧,”冯夫人脸上有些不好看,想了想又道:“不可能啊,赵家大郎这会传家书也没有这么快呢,赵大郎是个君子,不会给家里人说这些的,别自己吓自己,可别让赵家人对我们印象不好。”
    “喏,”冯二娘子又端坐着。
    冯夫人在席上热心询问,又仔细打量着赵家,娇娥怎么看都觉得像是丈母娘瞧女婿家的光景,也频频对冯夫人示好,有问必答,知无不言,旁人瞧着也没觉出什么来,赵兴是冯大人的副使,两家亲密点也是及其正常的事。
    林天没有赶来参加小表弟的满月礼,他人在扶风郡的平陵县,那里有桩陈年冤案,于廷尉派他单独去处理。好在林立帮着娇娥跑前跑后,又热心出主意,娇娥差点都觉得这不是自己认识的林家二表哥了。
    外面热闹,王氏带着玉瑶也不出去交际,一直守着林氏,瞧着裹在襁褓里,睡的香喷喷的赵霸,母女二人都眼热的不得了。
    赵义喝的有点多,客人还没有喝高兴,赵义先把自己喝倒了,中途就被扶进卧室醒酒。
    整个赵家,不高兴的只有玉梨了,在喜气洋洋之中,她独独吊着脸,坐了会,便推说不舒服回了院子,让一心想套近乎的耿夫人落了面子。
    玉棠忙笑着接过耿夫人献媚的话头,两人聊了起来,娇娥瞧在眼里,点了点头。
    玉梨心绪重重,莽哥已经不是父亲最小的儿子,日后,父亲还会在意他们姐弟二人吗?父亲看重弟弟,娇宠着自己,就像是昨天的事,但是如今……
    娇娥得知玉梨在院子里感叹伤怀,只道:“由她,过几日也请几个厉害的嬷嬷来教导着,玉瑶近来都懂规矩了不少,父亲和哥哥都升了职,总不能由着她拖后腿。”
    前世自己的日子可比这难过了不少,娇娥没有心思同情玉梨,她还有更多的事情需要操心。
    与热闹的赵家相比,张家就沉闷了许多,这次冯世奉和赵兴打败莎车国,本来就是在预料之中的,可是张千秋一直抱着侥幸等着那个意外。
    除了失落之外,张千秋还有些憋屈,父亲推荐的赵充国,年纪虽然一大把,却很有精神头,逮住了机会便要在皇帝面前展示一番,就象是西南蛮夷进贡的孔雀一般。
    最近,赵充国又上了一道奏折,说匈奴在背后支持莎车国内的叛乱,教唆莎车国阻断西域诸国和大汉的通道,是有大阴谋隐藏在其中,这个阴谋关系到和匈奴很近的西羌。
    昔年,武帝将西羌和匈奴隔断,各个击破,又开辟了河西四郡,隔断了羌人与匈奴联系的通道,驱逐羌人各部,不让他们居住在湟中地区。
    这个目光长远的战略性决策,一直执行的很好,可是汉宣帝即位时,曾经按照惯例,在新帝即位时,派汉使去巡视西羌各个部落,当时霍光派去的是光禄大夫义渠安国。
    义渠安国是古老的义渠族遗民,族里没有剩下什么人了,就用族名做了姓,姓义渠名安国。
    西羌有上百个部落,彼此不和,义渠安国觉得他们是一盘散沙,不能成事,对他们的提防之心就低了很多,再加上自身出自古老部落,对羌人也多有同情之心。
    羌人先零部落首领觉得这个大汉派来的官员好说话,就对义渠安国诉苦,说部落的牧区不好,周围的汉人又喜欢耕种,牛羊都放不好,希望能够时常北渡湟水,到没有耕地的地方放牧。
    义渠安国觉得这不是什么大事,就直接同意了,回来交差的时候,才奏闻朝廷。
    当时赵充国就弹劾过义渠安国在外做使臣擅作主张,破坏了几十年的大战略,会有严重后果,张安世和霍光觉得赵充国有些夸大,便将这件事情压了下去。
    此后,羌人就经常以汉使曾经许诺为借口,强行渡过湟水,当地郡县也无力禁止,就这样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过了几年。
    眼下赵充国旧事重提,说羌人狼子野心,此举必有图谋,如今先零部落突然有了异动,当地的郡县官员上报朝廷,发现在先零部落首领的撮合之下,西羌二百多个部落的首领化干戈为玉帛,相互之间交换了人质,共同制定了盟誓。
    这下谁再说西羌人没问题,皇上也不会信了。
    赵充国又说羌人之所以好控制,不就是他们部落多,又不合吗。三十多年前,西羌背叛朝廷的时候,也是这样,内部达成一致,再和大汉对抗,历时五六年才平定。
    匈奴当年就多次引诱羌人,企图与羌人联合进攻张掖和酒泉两地,答应事成之后,让羌人在那里居住。
    如今匈奴的西部地区受到困扰,莎车国叛乱,西羌又有异动,臣怀疑匈奴人又派使者与羌人部落联合。
    如果是这样的话,他们所图非小,只怕会联合起来进攻大汉,想将西域的五个属国,河西的四个郡都抢了回去。
    不信的话,咱们就看着,到了秋天马匹开始肥壮的时候,西羌和匈奴必然要作乱。
    张千秋不是个庸人,自然懂得赵充国说的都是对的,只是赵充国不说,他也知道这些,可赵充国一摆事实,将道理说破,倒显得大将军张安世怎么就这么鼠目寸光,没有想到这些呢?
    这要反驳都没有办法反驳,赵充国活的老,经的事情多,记性也好,当年义渠安国的事还提在嘴边上,证明他的看法正确呢。
    张千秋遗憾地想,赵充国怎么就活得这么硬朗呢。
    与张千秋一样郁闷的还有张延寿,如今他回过味来,黑熊事件并未取得任何效果,反而让刘询铁了心要抽太子上位。
    原本太子只有个头衔,其他皇子都未封王,太子和刘钦的差异并不大,如今太子已经开了府,刘钦紧跟着封了淮阳王,与太子之位相差更远了。太子有了太子府,有了自己的人,羽翼就会慢慢丰满起来。
    只要刘询还惦记着那个死了的女人,信任太子,太子之位就会稳当得很,刘钦早早封了王,也搬离了桂宫,去了北宫,由王皇后统一照管,和生母张婕妤也疏远了许多。
    张延寿觉得心里真不是个滋味,赵家也没出事,反而捡了个漏,如今赵义喜添丁,赵兴又有了战绩,儿子张博的大仇何时能报?
    这个古力怎么这么没用?要等到什么时候?

  ☆、第138章 移恨

大奴张青善解人意,开解道:“想来古力还未到大宛,一路都还要仰仗汉使,不敢贸然行事。”
    张延寿听了浑身一振,心情大好,笑着道:“张青,你竟然能想到这一层,是我心急了,听说莎车国阻断的是翻过葱山之后的关隘,此时冯世奉和赵兴还没有到伊循城呢。”
    看来只有等了,等到古力到了大宛,在自己的地盘再对赵兴下手了。
    想来想去,到底还是不放心,张延寿又去了父亲的书房,打算看看堪舆图,查一查莎车国和大宛究竟相距多远。
    一推门,张千秋也在,正皱着眉对着摊在案几上的堪舆图揣摩。
    “大哥原来也在这里,”张延寿不敢造次,这件事是瞒着张千秋和古力私下的协定。
    “你也是来看这堪舆图的?”张千秋却大感欣慰,兄弟两人总算是想到一处去了,道:“你的确得好好看看,赵充国说秋天草长马肥之时,西羌只怕和匈奴会有动作,若是真的,一场大战即将展开,只怕骏马监要吃紧呢。”
    张延寿才想起来骏马监的事来,不免有些惭愧。
    “那个赵充国不是行将就木的老头子了吗?怎么每日在朝堂上蹦跶个没完,我看父亲这次……”张延寿将后半句话吞进了肚子里。
    这个赵充国就算是要为皇帝把命都舍了,好歹也要考虑些人情世故呢,父亲举荐了他,被搞的没了面子,又是什么好事,难怪这么大年纪,打了那么多仗,立了大功也不怎么得皇帝重视。
    父亲这次真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张延寿觉得这个比喻不是很贴切,也不适宜说出口,但这个意思张千秋接收到了。
    “哎……”张千秋有些发愁,道:“再不想办法,父亲在朝堂上的威信都要受到动摇啊,眼下只有我出头了。”
    张千秋不是说说而已,在朝会上主动提出申请,愿意去西羌巡视羌人的部落,区分忠奸,看一下先零部落在捣什么鬼。
    刘询被张千秋的言辞触动了,安抚了他几句,道:“张将军的忠心,朕已经知道了,大将军如今身体不好,还是由魏相另派使臣好了。”
    考虑到这件事毕竟还是当年张安世和霍光二人处理不当,刘询打算帮助将这件事掩盖下去,只训斥了义渠安国一番,又命魏相和御史大夫丙吉商议派人出使西羌,巡视羌人部落,若是羌人有什么动静,也好预防一二。
    张千秋知道刘询心里还是偏着父亲的,心里松了一口气,却也为不能去西羌出使觉得遗憾。
    西羌和大汉必然会有一战,前将军韩增的身体不好,不能带兵,左将军未曾设置,右将军没有和匈奴交手的经验,后将军赵充国太老,算下来张千秋曾经攻打过乌恒,正当年,若是先去西羌掌握情况,就占了先机了。
    可是皇帝要让张千秋在父亲身边尽孝,张千秋有些苦恼,却又不得不感谢皇帝对臣子的体恤之情。
    魏相和丙吉二人商议了半日,也没有找出合适的人选来,其实魏相颇有些想让赵义去,这个新上任的丞相长史没有什么功绩,升任丞相征事都是意外之喜,若是论积劳就更轮不上了,但架不住赵义命好,又升了丞相长史。魏相想选派赵义去西羌立一番功劳回来,堵一堵丞相府里众人的嘴。
    但是赵家才去了个赵兴,再派人家父亲出使,皇帝估计也不会答应,更何况赵义还新添了个幼子,于情于理都不合适,这件事也就作罢了。
    在魏相看来,赵充国实在是被压制的太久了,一直没有得到皇帝的赏识,有了张安世的举荐,便什么都要发表一下意见,西羌的事情被夸大的有些太过了,派人出使西羌就是走走过场,看一下各部落有没有什么反叛之心,回来交一份奏疏。
    压根没有想到,这里面暗藏的风险。
    义渠安国也为自己不平,当年只是顺嘴答应了先零部落渡过湟水,换个地方去放牧,在赵充国的嘴里就成了毁坏千年基业的罪行,见魏相和丙吉找不到合适的人出使,便立即自荐,想洗清罪名。
    就算西羌人真的想叛乱,他亲手将萌芽扼杀掉,也算是将功补过,也出了口恶气了。
    不得不说义渠安国的这个主意打的真不错,魏相和丙吉又是厚道人,不象赵充国一般,有点事情记几十年,就点头同意了。
    赵充国却不同意,对皇上说,这下义渠安国要惹出大祸来了,丙吉、魏相听了这话都不乐意了,就连皇帝都有些不高兴。
    什么人啊,这是……大家都默契地对赵充国的大声疾呼采取了忽视,依然决定让义渠安国出使西羌。
    而且皇帝考虑到张安世的心情,改变了即刻出使西羌的计划,说既然赵将军猜测西羌人到了秋天会有所行动,现在离秋天也没有几个月了,那就索性等等看,这次义渠安国出使西羌与前次不一样,要多备些骏马和粮草,不易仓促出使。
    张延寿内心是明白的,但是他绝不会站在赵充国这一侧说话,私心里,他甚至希望义渠安国能够闹出大祸事来,这样才有出场亮相力挽狂澜的机会。
    赵充国很失望,沉默了,这段时间被赵老将军弹劾或者提到的官员都觉得松了一口气。
    杨恽在诏狱中听说赵充国的事情,笑的眼泪都出来了,对林天道:“老将军只知道做事,一点都不懂得做人,只怕皇帝过了秋天就会知道厉害,等义渠安国惹出大祸来了,就会相信老将军了。”
    林天无言,听杨恽说赵充国不会做人,感觉甚是怪异。
    “杨公难道就没有想过出去吗?”林天转过话题,道:“赵老将军可以等,但是杨公在狱中等什么呢?眼下皇帝并没有能够需要想起来你的地方呢。”
    杨恽被噎住了,止住了笑,咳嗽了几声。
    林天又闲闲地插了把刀,“戴长乐虽然免了官职,杨公却被下了诏狱,戴长乐已经做了太子詹事了,杨公却还在诏狱之中,杨公不想办法出去,还在等什么呢?”
    “你懂什么?”杨恽恼羞成怒。
    偏偏林天并不闭嘴,道:“杨公觉得难过了吧,每次杨公说旁人痛处的时候,旁人的感受就是这样的,说不定比这还要难过几分呢,毕竟林天的本事不及杨公一二。”
    杨恽语塞,过了半响,方笑出来:“你这个小竖子,难道有什么办法不成?”
    林天恭谨地道:“臣有幸跟着杨公学习《鬼谷子》,虽有所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