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唐太宗李世民-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谢皇上。”“张丽华”站了起来,依着杨广。“皇上可要饮酒。” 
“不必了,不必了。” 
“那……皇上可要歌舞助兴。” “张丽华”想着法子哄皇上高兴。 
“那……”她还在绞尽脑汁。 
杨广猛然想起什么,问:“爱卿,你这丽华的名字是谁帮你取的?” 
“张丽华”心里一惊,脸上仍装得镇定:“是陈后主取的。” 
“噢,听说他诗词做得很好,可是朕不喜欢。不过,丽华二字,取得可是亮丽华贵。” 
“张丽华”放下心来:“承蒙皇上夸奖。” 
杨广又沉下脸,叹了口气。 
“张丽华”关切地问:“皇上怎么了?” 
“如果吉儿现在在我身边,那该有多好啊!” 
“张丽华”眼珠一转,安慰道:“皇上,妾身曾研习易理,今见皇上忧心忡忡,暗中卜褂。从卦象看,出云公主安然无恙,不日必然安然归来。” 
杨广高兴起来,搂着她说:“吉儿如果真的回来,朕一定好好重赏你。” 
“张丽华”娇媚一笑:“妾身并不贪赏,只求皇上宽心。” 
杨广大笑:“爱卿,现在朕心宽很多了,准备酒菜,朕要跟你好好喝几杯。”  
 

58 回复:【转贴】唐剧原版小说(长)  
 (第六章2) 
此时此刻,晋阳城一座废弃的大宅里,处处是残墙断壁,衰草凄迷,一片破败的景象。这里原本是位员外的宅子,前些年先是兵变,后又遭大火,使它变得面目全非。这家的人死的死,逃的逃,宅子就便废弃了。吉儿、荷香就住在这里,暂避风雨。她们是被客栈老板赶出来的。李靖夫妇留给她们的银两等被小偷抢走了,她们自己带的银两也用完了,连身上的首饰、随身带的几件衣服也都变卖光了。当店老板听说她们的钱财已尽时,就变了脸,把她们“请”了出来。多亏店小二指点,她们才找到这里,有了栖身之处。 
病中的吉儿虚弱地躺在那里,呆呆望着夜色中那废弃的园子中一两点萤火。荷香端着一碗面走了进来,捧到她面前说:“公主,吃点儿面吧?”吉儿感激地看看她,又看看那碗面,发现面上还卧了一个鸡蛋。她非常意外地抬眼望着荷香。 
“公主,您忘了?今天是公主的生日!”荷香提醒她。 
“我的生日?”一种难以名状的感情涌上吉儿心头,她不由地潸然泪下。 
荷香忙劝解道:“好端端的,怎么又难过起来了?今天公主应该高兴啊!” 
“往年每次过生日,我都是在欢笑与快乐中度过的。有父皇陪着我,我总是玩得那么开心,从不知道什么是忧愁!可是,今年……我再也不能痛快她玩、尽情地笑了!无忧无虑的日子已经过去,我总不能在我亲娘被杀的忌日里来庆贺我的生日!这一天,我再也高兴不起来了。” 
吉儿说着,感慨万端:有些事情,知道了还不如被蒙在鼓里的好!……奶娘啊,奶娘,你为什么把这些告诉我?为什么要让我知道天下这么残酷的事情?不然,我还是父皇身边的宝贝,父皇的好女儿,也不会惹父皇生气了……荷香看着公主这么伤心,也偷偷地抽泣起来。吉儿见了,忙抹去眼泪,反安慰荷香道: 
“你瞧,我这一病,倒变得多愁善感了,把你也连带着惹哭了。” 
荷香连忙遮掩着:“没有,没有……公主,快趁热把这碗面吃了吧。”吉儿问:“那你呢?”“我还有,还有!” 
吉儿双手捧着那碗面,一点儿胃口都没有。现在日子这么难过,荷香为了自己的生日,不知怎么做出的这碗面,竟然还有一个鸡蛋,真难为她了!不知她为此花费了多少心血。如果自己不吃,荷香一定会非常失望、难过的,自己不能辜负了她的心!荷香我这辈子都会记住这份情谊的!想到这儿,她拿起筷子,挑了几根面送到嘴里,却咽不下去。她努力地咀嚼起来,又尝试着往下咽,总算强咽了下去,却噎得她眼泪都流了出来。她强忍着努力不吐出来,把脸都憋红了。荷香赶紧上前来,轻轻地拍着她的后背,不忍心地说: 
“公主,吃不下,就不要勉强了。” 
“吃得下!吃得下……很好吃,味道不错。”说着,吉儿又挑起几根面。 
“公主,我看得出来,你是在勉强自己,你怕我难受。不要吃了,公主!” 荷香边说边去取吉儿手中的碗,吉儿不放手,躲闪着,荷香上前去夺。争执中,碗打翻在地,两个人全呆住了,继而抱在一处,失声痛哭…… 
洛阳华阳宫中,杨广高登宝座,阶下是武将王威、高君雅。杨广召他二人进宫,是想让他们前往晋阳,担任李渊的副手。皇上的意思很明确,明里是让他们帮助李渊歼灭盗匪,暗中却是节制与监视李渊父子的行动。二人领命离殿前,汪英拿出一幅画轴,交给了王威。 
王威、高君雅奉了圣命,日夜兼程,一路奔波,来到晋阳,见到李渊,禀明了情况。王威和高君雅当众展开画轴,对李渊说: 
“这是皇上最疼爱的出云公主。自从去年在雁门关失散后,公主至今音信皆无。皇上非常着急,寝食难安,日夜思念着公主。便命天下最好的画工进宫,绘出了公主的画像,并通令全国,寻找公主的下落。此番出京,皇上便命我们把这幅画交与你,希望你能尽快查访,了却皇上的一桩心事。”说着把画轴呈上。 
李渊接过画,对二人说:“你们一路鞍马劳累,请早早回去休息吧。明天中午,我略备水酒,为两位将军接风洗尘。” 王威、高君雅就此告辞。 
他们一走,建成、世民、元吉就来到正厅。元吉颇感不快,不满地问:“父亲,这算怎么回事?” 
59 回复:【转贴】唐剧原版小说(长)  
 李渊略到责备地说:“四郎,你怎么老是毛毛躁躁的,改改你的性子好不好?有话等会儿慢慢说。”元吉讨了个没趣,退到了一边。李渊坐了下来,三个儿子按长幼之序坐在旁边。 
李渊面色严肃地说:“我想听听你们对这件事的看法。四郎,你不是急着讲吗?你就先说说吧。” 
“父亲,当初皇上降旨要你出任晋阳留守,孩儿就曾建议过,希望父亲保举孩儿们担当副将。可如今,无端地冒出这个人来,岂不是耽误了孩儿们的前程!孩儿心里很不服气。” 
“你要是想当官,以后有的是机会,只要你肯努力进取,大可不必为一个副将的职位愤愤不平。” 
李渊又把视线移到建成身上:“大郎,你说呢?” 
“父亲,孩儿以为,这两个人的来意,十分明显。”李建成若有所思地说。李渊很注意地听着。 
“晋阳留守副将一职,历来是由留守保举的。而今皇上却直接派两位将军来,可见有其深意。大概皇上对父亲不是十分信任,故命他们来做耳目。这样一来,恐怕以后我们处处都会受到节制。” 
“大哥说得不错,此所谓‘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不过,我们也可以将计就计……”李世民接过话来说。李渊破感兴趣地看着他。 
“父亲多年来一直驰骋疆场,为国尽力,为皇上效忠,却从不邀功争宠。父亲对百姓爱护有加,兢兢业业,克尽职守,而所有这一切,皇上却未必全都知道。以后可以通过两位将军奏报皇上,使皇上更了解父亲。此外,我们自己也应时刻警惕着,言谈举止要格外注意把握分寸,避免加深皇上的误解。” 
建成道:“你何不直截了当地说,我们想让皇上知道的,就让二位将军传话过去;我们不想让皇上知道的,自己就多加小心?” 
李世民说:“正是。”元吉却不赞同:“如今盗贼四起,烽火连天,只有晋阳暂且太平无事。皇上信不过父亲,还能信谁?若不是父亲忠心耿耿,皇上的天下早就少了一半了!” 
李渊责备道:“四郎,你说话怎么这样不知轻重?我们李家深受皇恩,为国效力,为皇上尽忠,是我们的职责。目前我们不能稍有差错,你怎么可以说这样狂妄的话!以后说话要多加思量,当心留下把柄。” 
元吉颇为不服,地头不语。 
威严的公堂上,衙役们手持棍棒,肃立两旁,晋阳县令刘文静高坐在公堂之上,手里拿着一幅画,画上是十八个小孩子正执刀围杀一头羊。仔细端详后,刘文静让传上犯人来。在衙役们令人胆战心惊的“威一一武一一”声中,犯人被押上来,跪倒在堂下。这是一位老人,他慈眉善日,却面带惊恐之色。刘文静打量了他一番,猛一拍惊堂木,喝问: 
“这张图,你是从何处得来的?” 
“回禀大人,是小的在路旁无意拾到的。” 
“你为什么在茶馆里当众说,图中的十八个孩子就是姓李的,想要造反?” 
“回禀大人,小的只是在茶馆里和友人闲聊,这幅图中所画,绝无他意呀,请大人明查。” 
“当众散布谣言,蛊惑民心,是要杀头的,你知道不知道?本官念你年事已高,又是无心之过,网开一面,从轻发落,不予追究。你回去好好反省改过吧!” 
正在这时,公堂外突然闯进两名副将,几个兵丁紧跟着冲入,刘文静大为惊愕。来人二话不说,一挥手,兵丁们扑上前来,架起刘文静,拖拉出公堂。 
地牢里散发出一股潮湿的霉烂味儿。刘文静向四周看了看,甬道里,火把的光亮透过牢门射进来。借着这一丝光亮,他发现牢里还有一个人,背对着他。这个人慢慢转过身来,他借着光亮渐渐看清了那人的面孔,不由错愕地张大了嘴巴。“李大人?”他吃惊地叫道。 
“委屈你了,文静!”李渊对他说。 
刘文静不胜惊奇地看着李渊。李渊默默地取出圣旨递与他说:“昨天晚上,我接到了皇上的圣旨。” 
刘文静急忙接过圣旨,匆匆地看了一遍,苦笑着说:“想不到皇上在游乐江都之余,还忘不了我这个芝麻官!这也算是皇上的恩宠吧。李密被逼上瓦岗寨,又干我何事!我和他只不过是姻亲,也要株连进去。造反的是他,我却被革职下狱。唐公,你说这不是‘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吗?真是荒唐可笑!” 
“唉……”李渊叹了口气,“如今我身边的王威、高君雅,我的举动被随时注意着,有些事情不得不做给他们看。我也难那,文静老弟,你可要多担待呀!” 
“唐公的立场,我很明白。其实我这顶乌纱帽早晚都会被拿掉的,皇上不拿,别人也会拿的,说不定连脑袋都保不住了。” 
“老弟,你多虑了。” 
刘文静摇摇头,颇为感慨地说:“唐公,你想想,皇上开凿运河,为的是什么?皇上不惜代价地调集数万名民工,弄得天怒人怨,民不聊生,只是为了让他的龙舟能够畅通无阻而已……我看,这杨家的天下真会被李家代替了!” 
李渊一怔,神色严峻地说:“老弟,何出此言?这话可不敢乱说啊!” 
“唐公,现在到盛传杨家将灭,李家将兴,你没有听过吗?今天我还看到了一幅在市面上广为流传的画。” 刘文静说着,从袖中取出那幅十八子杀羊图。  
 
  

60 回复:【转贴】唐剧原版小说(长)  
 第七章 
刘文静被抓的消息传入李府内宅,李青急忙禀告公子。李世民正在灯下看书。无垢做着女工陪伴在旁,她时不时地偷瞧一眼埋头苦读的世民。见他放下书闭目养神,无垢轻轻招手,唤来了丫环秋实,让她去看看春华准备点心怎么还没来。秋实刚走,李青便来了。世民听了他的禀告,起身就走。无垢伺候他更衣完毕,送到门口。恰在这时,春华端着点心盘急急地走进门,看见公子,忙想下跪,不料情急间却打翻了点心。 
无垢望着世民走远了,转回身让吓得还跪在地上的春华起来去把东西收拾干净。春华站起身时,无垢无意间发现她衣服上染有血迹,便吃惊地问:“你身上怎么有血呀?”春华低头看了看,吞吞吐吐地说不上来,竟害怕地哭了起来。无垢温和地安慰她:“有什么委屈,你就跟我说吧。” 
“奶奶,奴婢做了不该做的事情。”春华惶恐不安地说。“我把四公子的侍女小玉给藏了起来。”春华如实禀告了无垢。 
正去给公子准备点心的春华,刚走到拐角处,就突然发现倒在地上的小玉。见她浑身上下血迹斑斑,春华只好费力地把她拉到自己房中,放到床上,替她擦干净脸上的血迹,端来热汤给她喂下。小玉渐渐地苏醒过来,看见春华,眼角立时溢出了泪水。春华拉住她的手,问她是怎么回事。小玉慢慢地说着,声音微弱无力,不时地停下来喘口气。从她断断续续的话中,春华才明白小玉是专程来找她的。原来小玉怀了四公子的孩子,四少奶奶知道她有了身孕,便拚命地打她。为了孩子,她不甘心就这么死去,便逃了出来,实在没有别的去处,她只好投奔春华来了。 
无垢听了春华的讲述,静静地沉思着。春华祈求地望着她。 
李世民来到留守衙门的地牢里。刘文静见到世民非常高兴,说:“我就知道你会来的!”世民对他说:“我听说你的事情,很为你抱不平,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刘文静感叹道:“当今世上,该抱不平的事太多了!当今皇上自登基以来,四处巡游,屡建行宫,结果是劳民伤财;皇上又好大喜功,东征西讨,连年征战,弄得府空民穷。如今皇上又留连江都,沉湎声色,不理朝政,导致盗贼四起,使偌大个中原,四分五裂!只可惜,当今之世,却没有安邦定国的汉高祖刘邦,也没有关武中兴的刘秀!” 
“刘世叔,你就真的认为当今之世就没有一个救我黎民百姓、振我大好河山的英雄吗?” 
刘文静明白他心有所想,故意激道:“我看是没有。” 
李世民愤愤地说:“英雄不是没有而是无用武之地!刘世叔,我来看你,就是来和你商量,共图大业的。” 
刘文静紧紧拉住世民的手,兴奋地说:“好!我总算没看错人。天下不乏英雄豪杰,但他们空具文韬武略,没有你这种凌云壮志。只要你高举义旗,我理当效命,肝脑涂地,在所不惜。” 
李世民从留守衙门回来,已是半夜了。他匆匆换了衣服,就坐在书案前,思索片刻,然后奋笔疾书……终于,他放下笔,伸了伸腰。这时晨曦已从窗外泻入,天早已经亮了。他吹熄了灯,站起身来,这才意外地发现无垢仍在陪伴着他。他十分不忍,关切地说:“小妹,你怎么没睡?陪我坐了一夜?要当心自己的身体呀!” 
无垢只是温柔地笑了笑。看他拿起写好的东西又准备出门,便犹豫着说:“二哥!……有件事我要和你商量。”世民和婉地说:“等我回来好吗?我要去见父亲。”然后又不放心地问了一句:“要紧吗?”无垢温婉地回答说:“不要紧。你先去见父亲大人吧。” 
世民走后,无垢略事休息,便在春华的陪同下去看小玉。小玉仍然躺在床上,看到无垢进来,忙挣扎着想起身施礼。无垢上前扶住小玉,让她躺下,说:“小玉,好好养伤,其它的事我来替你料理。”她对小玉说:“这事我想了很久,不便惊动老爷和夫人,免得伤了我们妯娌之间的和气。可是,如果我去向四少奶奶求情,以她的脾性,未必肯饶过你。所以,还是让春华今晚送你出府,找个地方安顿下来,等孩子出世后再说。需要用的钱两,我已交给李青,到时候他会来帮你们的。” 
 

62 回复:【转贴】唐剧原版小说(长)  
 “这怎么行呢,公主?我想了很长时间,我要去找李世民,这次我可不听你的了。” 
“不!绝对不可以去!我宁愿死在这里,也不去找他。”吉儿急切地说。 
“公主,何必跟自己过不去?当初你与李世民既无婚约,也没有海誓山盟,你何必拿自己的身体赌这口气呢?” 
“我并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