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唐太宗李世民-第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作者: 在火一方   2006223 12:11   回复此发言
 

 
227 回复:【转贴】唐剧原版小说(长)  
 李世民抽箭在手,对准建成射去,一箭命中建成背部。建成自马上摔了下来,当场毙命。 
这时,尉迟敬德率七十余骑赶了上来。敬德与军士们对着元吉,乱箭齐发。元吉受伤,自马上跌下,急忙翻身起来,奔进一处树林。世民也策马追进树林。元吉慌不择路,在林间穿来穿去,脚下踉踉跄跄。 
世民正追着,不料坐下马被一根粗树校挂住,世民自马上跌下,一时竟爬不起来。元吉见状,回身冲了过来。他夺下了世民手上的弓,欲勒死世民。 
千钧一发之际,尉迟敬德飞马赶到,厉声大叫:“快住手!”元吉丢下世民,继续狂奔,尉迟敬德追了上去,向元吉射出一箭。元吉中箭,应声倒地。 
玄武门的打杀声隐隐地传到了海池附近,画舫上的李渊闻声大惊,问左右:“发生了什么事?”裴寂、萧瑀等均是一副茫然的神色,只是一味向喊声响起的方向顾盼。李渊急忙吩咐内侍将船靠岸。 
玄武门前,战况仍很激烈。忠于太子与齐王的将士,奋力向玄武门进攻,与李世民手下杀成一团。同时,陆续赶来的东宫与齐王府的人马准备向天策府发起进攻,情况已很危急。 
正在此时,只见尉迟敬德两手各提了样东西,向玄武门急奔而来。他命令守卫的武将打开了大门,凛然面对着东宫军与齐王府军,将手里的东西亮了出来,大叫:“你们瞧清楚了,你们的主子已经死了!你们还不放下武器,赶快中止战斗?” 
东宫军与齐王府军中一片惊愕,敬德手里提着的正是建成、元吉的首级。顿时,有人放声大哭起来;有人扔下手上的兵器,不知如何是好;更多的人乘乱一哄四散。李世民见了,大大松了口气,对属下说:“今天最难捱的时辰,总算过去了。无忌,你去告诉尉迟将军,他该去办下一件事情了。” 
无忌领命而去。 
这时,在海池内,弃船登岸的李渊正在岸边的一个亭阁里焦急地等候消息,突然看到尉迟敬德率了大批军士抵达。尉迟敬德挥挥手,军士们立即迅速地将整个亭阁团团包围了起来。李渊脸色大变,惊愣在那里,木头一般。 
尉迟敬德一脸杀气地走到李渊身前,却未向李渊行君臣之礼。李渊定了定神,努力保持着镇定。他问尉迟敬德:“外边作乱的是谁?你来这里又做什么?” 
尉迟敬德语气严厉地说:“陛下,太子与齐王反叛,上将出动军队,已把他们诛杀了。为了怕陛下受到惊动,特派末将前来护驾。” 
李渊听了,如五雷轰顶,身体摇晃着,几乎不能自持:“建成……跟元吉他们……他们已经……已经死了?” 
裴寂见状,急忙过去相扶,劝慰道:“陛下,陛下,务请节哀……” 
李渊噙了一眼的泪,悲哀地说:“想不到今天终于发生了这样的事。现在,裴总管……现在该……该如何是好?” 
裴寂惶恐地怯声说:“现在……恐怕由不得陛下了……” 
形势发生了逆变,是萧瑀始料未及的。但事已至此,他认为不如顺应大势的好,便对李渊说道:“陛下,当初起兵晋阳,建成与元吉并没有参与策划,又没有大功于天下,却嫉妒上将功高望重,两人勾结在一起,不断搞阴谋诡计,妄图杀害上将。如今上将已将二人处决,上将功盖于世,人心所向。陛下如立上将为太子,把国家大权交给他,也就一切平安了……” 
李渊望着裴寂,企盼他能拿出一个上策来。裴寂却惊恐地指着李渊身后,不断向李渊使眼色。李渊回身看去,见尉迟敬德正瞪着他看,双手紧握长矛,宛如一座煞神,不禁长叹了口气,无可奈何地说:“萧瑀说得对……最好不过……这……这正是朕多年的心愿……”  
 
  
 作者: 在火一方   2006223 12:11   回复此发言
 

 
228 回复:【转贴】唐剧原版小说(长)  
 尉迟敬德听了,脸色才稍见平和,对李渊说:“东宫、齐王府的军士与天策府的军士,尚有零星战斗,请陛下下诏,令所有人马全听上将的指挥调度。”李渊无奈,只得听从。 
玄武门事变之后,李世民向手下颁布了一项命令,谋乱之罪只在建成、元吉二人,其余的人一概不予追究。然后,李世民带着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三人前往宫中准备向李渊请罪。 
御书房此时异常地寂静。李世民进来时,李渊正孤独地坐在阴影里,一脸的木然,动也不动。李世民噙着泪水,跪在李渊面前叩拜道:“父皇,儿臣来向父皇请罪了……” 
李渊急忙扶起世民道:“快起来……世民,你何罪之有?犯了错的……是朕……是朕哪!这些日子,朕几乎犯了‘投梭’的大错……” 
李世民难过地问:“父皇指的……可是曾参母亲的事?” 
李渊抚着世民的头,忍不住老泪纵横,说:“对,当年曾参的母亲在家里织布,有人来告诉她,你儿子杀了人。她说,我儿子不会杀人。过了一会儿,又有一个人来说,她仍然照样织布。但第三个人来说的时候,她就害怕起来,丢下了梭子,翻墙逃走了……” 
世民听了,忍不住淌下了泪。一旁的无忌等听了,也难过起来。“其实,曾参确实没有杀人,那只不过是一个跟她儿子同名同姓的人杀了人罢了。但说得人多了,她也就相信了。最近以来,朕……朕也像曾参的母亲一样,被人迷惑了,糊涂了,以为……以为……” 
李世民再也忍不住,哭着扑在李渊怀里:“父皇!自从……自从母亲去世以后,父皇既是儿臣的父亲,又是儿臣的母亲。现在……现在儿臣就剩下父皇一个亲人了……” 
李渊也哭了起来。在场的人无不掩面流泪。长孙无忌劝慰道:“陛下和上将应该保重身体,不要过度悲痛,现在还有多少军国大事等待陛下和上将处理呢!” 
李渊忍住了哭号,抹去泪水,断然宣布道:“朕年事已高,希望过几天清静日子。从今以后,国家事情,无论大小,全听世民处理决定就是了……” 
从父亲皇宫中回来后,世民心里感到沉甸甸的。他一个人关在书房坐了许久,连夜色什么时候降临都不清楚。无垢、吉儿进来时,发现世民居然一直保持着上午刚进书房时的样子,无垢心痛起来,对世民说:“你累了一整天,是不是该歇着了?” 
李世民啜了口茶,沉重地站起来说:“我还不想睡……” 
吉儿道:“世民,不管怎么说,你已经铲除了对手,可是为何不见你有丝毫高兴呢?” 
李世民沉痛地说:“这两个危害我最大的对手,正是我的亲兄弟啊!我的双手如今已经沾满了他们留下的血腥,我又怎么能够高兴得起来呢?” 
无垢劝慰道:“二哥,或许你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去看这个问题……” 
世民问:“什么角度?”无垢望着窗外漆黑的夜空,若有所思地说:“大唐帝国的兴盛强大,广大黎民百姓的幸福安康……” 
吉儿深有同感地说:“无垢姐姐说得对!世民,从这些教训你可以鞭策自己,将来成为一个不论文治武功都能传世的皇上,你说是不是呢?” 
李世民脸上终于绽开了笑意,他感慨万端地说:“知我者,莫若你二人也!” 
见李世民脸上终于驱除了阴云,无垢和吉儿也会心地笑了。 
心情如石头般沉重的李渊,终日不断喝着闷酒。窦姨娘在一旁心痛地看着他,终于忍不住了。她将李渊手中的酒杯夺了过去,半带埋怨半带劝解地道:“陛下还要借酒浇愁下去吗?” 
李渊苦笑,打了一个酒嗝说:“愁上加愁又有什么不好?反正……”李渊站起身,既自嘲又痛苦地说:“建成跟元吉已经死了,他们是被朕害死的。倘若……倘若朕不一错再错,玄武门旁,又怎会酿成这场骨肉相残的惨剧?” 
窦姨娘起身,难过地劝慰道:“陛下就别说了……” 
李渊痛苦地摇着头:“朕要说,一定要说。打从开始,朕就错了。既然想借各人的能耐本事,取得李家的传家宝弓,就应该坚持下去,打破传统一成不变的做法,让最有才能、最有德望的儿子成为世子、再成为太子……可是朕想有所改变,却又不能坚持,而是摇摆不定。一会儿要改立世民为太子,一会儿又打消了这个念头,反反复复下来,怎会不造成他们兄弟反目成仇呢?” 
 
 
  
 作者: 在火一方   2006223 12:12   回复此发言
 

 
229 回复:【转贴】唐剧原版小说(长)  
 窦姨娘也忍不住自责道:“我也不好,没尽到从旁规劝的责任。” 
“怎能怪你呢?莲妹,你怎么没有规劝朕呢?你是经常规劝朕的,只是朕不能够完全听进去罢了。即使听了,也不能彻底醒悟,有所改正。再加上朕身旁的那些人的话,使朕分不清是非,弄不明黑白了,以致越演越烈,终于不可收拾。” 
窦姨娘噙了一汪泪水,不知说什么才好。 
李渊叹了口气说:“该怪谁呢?又怨谁呢?怪老天吗?又怨老天吗?不,该怪、该怨的是朕自己,自己啊!李渊啊,李渊!为什么你在处理军国大事的时候,能够明辨利害,果断裁决,很少犯下重大的错误;而在处理家务事的时候,却又优柔寡断、反复无常呢?李渊啊李渊,害死建成、元吉的不是老天,也不是世民,是你自己,自己啊!”说罢,他不住地捶打胸脯,嚎啕大哭起来。 
“前东宫洗马魏征到!” 
内侍的通报使李世民的眼皮跳了一下。他早就听说过这位前太子洗马是个高风亮节、刚正不阿、高瞻远瞩、有才有德之人,也听说过魏征曾多次向建成提出了不利于他的建议。此次玄武门事件之后,东宫的将士逃的逃、躲的躲,唯有魏征依然如故,仿佛什么也不曾发生似的。这使世民对他产生了兴趣。 
魏征不卑不亢地走了进来。 
李世民打量着魏征,沉下脸质问道:“你为什么一再离间我们兄弟?” 
在场的众人都替魏征捏了把冷汗。 
魏征却神态自若地说:“先太子如果早听了我的话,采纳我的建议,绝对不曾有今天的灾难。” 
李世民一愣,继而笑了起来:“好,很好!天策府之中,再也没有人能像你一样对我这样讲话了。请坐,请这边坐!” 
魏征不客气地坐了下来。李世民单刀直入地问:“请教先生,针对当前政局,先生可有什么诤言?” 
魏征显然早有准备,他用手捻着胡须,侃侃而谈:“先太子暨齐王旧部,仍有许多人逃亡躲藏在民间。虽然朝廷颁布过两次赦免令,大家心里仍然恐惧不安。更有一些好财之人,为领取奖赏而行告密之事,那些余部更是人人自危。这种情况如果不彻底改善,将致朝野严重不安!” 
世民恭敬地听着,深以为然地点着头:“以先生之见,又该如何彻底改善才好?” 
魏征不加思索地说:“上将应立即下令,凡受东宫及齐王事变牵连的人,一律不准再对他们提出控告,违者以反坐罪论处。” 
李世民赞同道:“好,就这么办!” 
见李世民满口答应,倒使魏征不安起来:“上将果真要采纳在下的建议?” 
李世民大笑道:“自今以后,只要先生有好的建议,我必定一一采纳。我会建议父皇任命先生为谏议大夫,并派先生前往山东抚军,不知先生意下如何?” 
魏征受宠若惊,一时之间不知如何回应才好。 
魏征被李世民重用,在朝野上下影响极大,因而魏征前往山东宣慰,在任命发出之时,便已事半功倍了。加上魏征的尽职尽责,东宫齐王府的旧属们疑虑彻底消除了。山东、河北等地的局势很快稳定了下来,人们对李世民的弃怨用德的风度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武德九年六月七日,李渊正式封李世民为皇太子。八月八日,李渊下诏传位于世民,自己当太上皇。世民推辞,李渊不准。九日,李世民在东宫显德殿登基称帝,改年号为贞观,大赦天下,免除全国税收一年,放还宫女三千余人,任其随便嫁人;放掉御苑的所有鹰犬,并停止各地向宫中进贡各种珍品。政令简明扼要,宽厚爱人,上下拥戴,内外欢欣。二十一日,李世民册封长孙无垢为皇后,主掌后宫大权。 
同时,李渊从大内迁居弘义宫,并改名为大安宫,从此过着悠闲安逸的日子…… 
也正是在此时,乘着李世民新近即位,内政尚不稳定之际,颉利可汗率了数万突厥兵马,深入大唐境内,不数日便攻至渭水之北,距离长安只有一日行程了。消息传至京城,李世民急召诸位大臣商议退敌之事。见众臣并无异议,李世民下旨:“颉利可汗不讲信义,实在可恨,立即传旨通令三军,紧急动员,准备作战!”  
 
  
 作者: 在火一方   2006223 12:12   回复此发言
 

 
230 回复:【转贴】唐剧原版小说(长)  
 第三十七章 
李世民在做出了如上安排之后,突然想起了他已有些时日没有见过那燕了。无论于公于私,他都觉得自己应该去见见这位突厥国的使者。 
一见李世民,那燕便高声道:“好久不见,恭喜你当上了大唐的皇帝!”声音中带有一些讥讽的意味。 
李世民心中隐隐有些不安,转过身来,正色对那燕说:“遗憾的是,你的父王却用这种方式来恭喜朕当了大唐皇帝。” 
那燕笑了起来:“你希望我怎么做?” 
“请你促成颉利可汗退兵。” 
“倘若我说一个不呢?”那燕盼着一双乌溜溜的眼睛问道。 
李世民走近那燕,看定她那双眼睛,语气铿锵地说:“难道公主愿意看到,一场惨烈厮杀下来,,双方血流血流成河,横尸遍野,两败俱伤吗?” 
那燕提高声调,顶了回来:“我当初希望妮中止援助突利,你为什么也只说一个不字?” 
李世民恳切相陈道:“请公主设身处地地替朕想一想,如果公主是朕,而突利告以始毕可汗是被颉利可汗毒杀的,公主又和会作出什么决定?” 
“这……”那燕语塞,她眼珠一转,说道:“但不管怎么说,这只是突利的片面之词,不足以信。” 
“现在公主有机会当面问清楚这件事了,对不对?”李世民恳切地说。 
那燕看了李世民一眼,不以为然地说:“那又能说明什么呢?” 
颉利可汗的大帐内,颉利与义成公主和武将们饮酒作乐,好不狂妄。 
“这下可好了,眼看着长安指日之内就可拿下。公主,这样你可满意了吧?”颉利不无得意地对义成说。 
义成冷笑道:“只怕又是虎头蛇尾,掳获了一批金银绸缎,就心满意足地回王庭去了。” 
颉利狞笑着说:“公主放心,这回不把长安拿下,我绝不会班师。” 
这时有人报:“那燕公主到--” 
义成眉头不由一皱。 
那燕的回来令颉利非常高兴。此次出战的异常顺利使颉利一直保持着一个好的心情,他觉得这次女儿一定会带给他一个很好的消息。他迎着风尘仆仆的女儿,笑着说:“如果我料得没错,一定是李世民叫你来跟我说,他准备投降了,对么?” 
然而那燕却没反应,她只是请父王将左右摒退。当室内只剩下颉利、义成和那燕时,她问道:“父王,请告诉女儿,始毕可汗究竟是不是被你毒杀的?” 
义成听了,顿时拉下脸来。 
颉利蓦然变色,暴跳如雷道:“你……你问这个干什么?是谁告诉你的?” 
那燕冷冷地说:“谁告诉我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始毕可汗到底是不是被你毒杀的?” 
颉利反问她:“是又怎样?不是又怎样?” 
那燕惊呆了,她不敢相信这是事实,泪水控制不住地流下脸庞。 
义成霍地站了起来,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