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唐太宗李世民-第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颉利反问她:“是又怎样?不是又怎样?” 
那燕惊呆了,她不敢相信这是事实,泪水控制不住地流下脸庞。 
义成霍地站了起来,指着那燕,厉声斥道:“你不能完成任务,中止李世民对突利的援助,反过来却要责问你父王?你……你该当何罪?来人啊!快来人啊!” 
执失思力率了若干突厥兵士急忙进了大帐。义成命令道:“把她押下去,快把她押下去!”兵土们应命上前,将那燕押了下去。义成突然又想到了什么,忙叫道:“执失思力!” 
执失思力止步,回身问:“公主还有什么吩咐?” 
“你准备一下,去见李世民,叫他识些时务,最好马上投降,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 
“遵命!”执失思力应了一声,出帐去了。 
义成转身问颉利道:“我代你这样处理,你认为还妥当吗?” 
颉利不答,愤怒她用卷头猛砸将桌案。 
威严的朝堂上,端坐着大唐皇帝李世民;阶下,站着傲慢的突厥来使执失思力。他不可一世地扬着头说:“可汗要我莱告诉陛下,如今他率了百万大军,一日之内就可以抵达长安了。” 
李世民不动声色地问道:“那又怎样?” 
执失思力更加狂妄,口出狂言道:“可汗念在过去的情谊上,命你立即开城投降,免得整个长安被夷为平地!” 
李世民沉下了脸,说:“朕跟你的可汗当面和解,馈赠他的金银绸缎多得无法计数。你的可汗却背叛盟约,率军深入我朝国土,竟然丝毫不惭愧!你虽是蛮族,也应稍有人心,怎么能把恩德全部忘掉?朕今天就先砍下你的人头再说!” 
执失思力大惊失色,狂妄之态一瞬间便跑到爪哇国去了,只是一迭声恳求道:“陛下恕罪,陛下……” 
萧瑀出班奏道:“陛下息怒。两国交战,不杀来使,陛下只将这小人驱逐出城便是了。” 
李世民却不同意:“朕把他送回去,蛮虏一定认为朕怕他们,就会更加放肆。快把他囚禁在门下省,听候发落!”执失思力被武将押走。 
“无忌,玄龄,如晦,敬德,秦琼,咬金!”长孙无忌等六人应声出列。李世民下令:“朕要与颉利可汗谈判,你等随朕一同前往。” 
第二天,李世民亲率长孙无忌等六人策马出了玄武门,在禁军护卫下,行至渭水之畔。远远望去,对岸来往的尽是突厥兵马,旗帜飘扬,声势浩大。一向平静的渭河,此时却布满了杀机。 
李世民等人正在观望,身后却传来了一声呼喊:“陛下一-”李世民勒马回首,见是萧瑀策马急奔过来。萧瑀跳下马,过去跪在世民马前,急切劝阻道:“陛下,突厥无信无义,什么事都做得出来。谈判可派遣一名使者,何必一定要圣驾亲往冒这个险呢?万一有失……国家就要蒙受奇耻大辱了!务请陛下慎思……” 
李世民听了,眉头不禁紧皱,但遂即又平和了下来说:“朕已深思熟虑,颉利所以敢倾国而来,是以为我们正又内乱,加上朕新登帝位,认定朕不能抵御他。朕如表示软弱,闭门拒守,他必然纵兵大掠。如此一来,不独百姓的生命财产要遭到巨大损失,而且从此很难降服他。所以朕有意轻骑而出,表示很看轻他,然后再显示武力,使他知道朕早有准备,并且决心跟他交战。这些都是他没有料到的。加上朕手上还握了张王牌,足以使颉利为之丧胆,你就放心看着吧!” 
说完,李世民等六人六骑再向前挺进,直趋渭水东岸。 
西岸的突厥兵马见了,无不惊愕,忙向颉利禀报。颉利眉头紧锁起来,自语道:“李世民又在玩什么花样?” 
一旁的义成阴笑道:“别被他的空城计唬着了,这回我们一定要拿下长安。” 
就在这时,李靖与李世绩各率一支大军前来护驾。颉利看得真切,不禁有些慌乱,对义成说:“看样子李世民并不是在玩空城计。”  
 
  
 作者: 在火一方   2006223 12:12   回复此发言
 

 
231 回复:【转贴】唐剧原版小说(长)  
 义成也在凝目观察。 
唐军战鼓大起,一副即将全面渡河发动攻击的模样。突厥军见势,忙做好应战准备。李世民沉静地挥挥手,于是,李靖与李世绩各率了大军,又井然有序地退了下去。 
李世民策马向前,与颉利隔岸相对道:“我军阵容,刚才可汗已看见了,足以与可汗决一胜负。况且你们背负和约,战端一开,双方都将蒙受灾难。如果能息兵讲和,则对双方都有利。可汗既可不死伤人马,又可坐收我朝馈赠,何乐而不为?何况据朕得悉,突利此刻已经起兵,大举向王庭进发,可汗腹背受敌,何去何从,务请慎重选择。” 
又羞又恼的颉利正要反驳,一名武将快骑驰抵身边,仓惶向他禀报道:“禀可汗,突利大军业已抵达王庭,即将发动攻击,请可汗立即回师解围。”颉利听了,脸上顿时面如灰土。 
颉利的大帐内,灯火彻夜未熄。此次出征不得不又以求和为结束,使颉利心中老是觉得堵了一块东西似的;而义成突如其来的一个主意更使他感到烦恼不安。 
颉利重重放下了酒杯,霍然起身问义成道:“我非这么做不可吗?” 
义成长叹了口气说:“既然你还是决定跟李世民讲和,我以为,我们突厥自此以后再也不能够距离长安这么近了!显而易见,李世民不是李渊,他不会放过我们的,这么做,至少可以产生一点牵制作用,你说是吗?” 
颉利没有回答,又倒了一大杯酒,猛灌下喉咙。 
颉利的求和令萧瑀感到非常的意外,他向李世民请教道:“突厥还没有讲和的时候,诸将争着请战,陛下却叫他们退了下去。臣当时曾怀疑这样做是否妥当,现在他们果然讲和了……陛下,这到底是什么道理?” 
李世民微微一笑答道:“从当前敌我力量来看,要战,是可以获胜的;所以不战,是因为朕即位的日子还很短,国家还未十分安定,百姓也还很穷,一旦开战,损失一定很大,而且会结不很深的怨仇,突厥必定会从此加强战备,以后想要彻底消灭他们,反而不容易了。所以朕才投其所好,用金银财物去满足他们。突厥从此必会麻痹大意,不再戒备,我们则养精蓄锐,暗中准备,一旦时机成熟,一举可将之彻底打挎,永远免除边患。老子说:‘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意思就是打算夺取他的东西,一定要先给他东西。” 
萧瑀听罢,大为折服:“陛下成竹在胸,臣实在望尘莫及。” 
颉利将义成的主意告诉那燕以后,却发现那燕只是一脸的落寞。颉利不解地问女儿:“怎么?你应该高兴才对。”那燕默然无语。 
颉利走近那燕问:“你不是……很喜欢李世民吗?我将你许配给他,难道不是正合你意吗?” 
那燕仍无语。 
颉利见女儿不吱声,不免着急起来:“那燕,你说话呀!你到底答不答应这样做?” 
那燕缓缓转过,面对颉利,满目的哀怨,悠悠地问道:“这是一个计策……为了牵制李世民的一个计策……对么?” 
颉利怔住了。他没想到那燕这么快就看透了这个主意背后的动机。“不……父王是为了你好……真的是为了你好。”颉利极力否认道。 
那燕眼里噙满了泪,哽咽着说:“可是女儿不好。倘若没有条件、没有前提、没有任务,女儿嫁给李世民当然很好……但是在嫁给李世民的背后,却存在着那么险恶的用意,让女儿更感觉到自己只是一枚被摆布的棋子。女儿……怎么可能会好呢?” 
颉利不禁也难过了起来,端力安慰女儿道:“那燕,你把事情想得太复杂了。” 
“是吗?女儿看得很清楚,迟早……大唐跟我们突厥会发生一场不可避免的战争。根据女儿多年来对李世民的了解,这场战争极可能会提早发生。到时候,女儿既是李世民的妃子,又是父王的爱女,夹在中间,又如何自处,如何抉择,如何……?”那燕再也讲不下去了,掩面抽泣起来。 
颉利疼惜地轻抚那燕的肩膀说:“既然如此,父王就不为难你了,明天议和的时候,也不向李世民提这件事就是了。” 
父王的话使那燕心碎了,也正是在此时,她的态度发生了变化。她拭去泪,心意坚决地说:“不,父王还是要提!” 
颉利大惑不解地问:“你刚才不是说……?” 
 
 
  
 作者: 在火一方   2006223 12:13   回复此发言
 

 
232 回复:【转贴】唐剧原版小说(长)  
 那燕含泪的脸上拼命挤出了一点笑容,她故作轻松地对父王说:“我刚才说的是心里的感受,可是更重要的是,自小到大,我都是父王最疼爱的女儿,我心甘情愿,愿意为父王做任何事。” 
颉利大为激动,将女儿拥在怀里,眼里闪着泪光。 
几日后,李世民在渭水便桥上,与颉利可汗斩白马订立盟约,发誓互不侵犯,同时也接受了对方所提的要求,接纳了阿史那燕公主,册封其为皇妃。 
那燕与李世民的婚礼大典举行得非常隆重热闹。然而那燕却一点没有高兴的心境,淡淡的忧愁蒙在脸上,眼里流露出一丝哀伤。这一切被李世民看在眼里,他关切地问那燕道:“你怎么了?” 
那燕身子微微颤抖着说:“我……怕……” 
世民好生奇怪,不由看看四周道:“怕?你怕什么?” 
那燕用那双美丽的眼睛看着李世民道:“怕我们真正在一起的日子会很短暂,会布满不幸,会……” 
李世民轻拥起那燕,安慰她道:“不会的,自今以后,朕要好好呵护着你,绝不让你有一点担心害怕。” 
那燕苦笑了笑说:“如果……我不是突厥公主,该有多好!” 
李世民轻抚着那燕的一头秀发,柔声说:“从现在起,你不再是突厥公主,你只是朕的爱妃。” 
那燕感动万分,伸出双臂忘情地拥吻着李世民。之后,她慢慢地褪去了身上的服饰。李世民睁大眼睛细细打量着她粉嫩的脖颈,高耸的双乳,纤细的腰肢,和那薄如蝉翼的纱裙下隐约露出的娴娜身段,不由痴迷沉醉起来。浓浓的柔情蜜意使二人再也无法自持,李世民急速抹下那燕的衣裙,将那玉石一般光滑的肌体抱起,放在龙床之上,气咻咻地宽衣解带,心满意足地进那温柔乡中去了…… 
与突厥的暂时和解,并没有使李世民对武备稍有松懈,在一次观看禁军训练后,李世民谆谆告诫部下道:“如今国土一统,有人说可以刀枪入库,马放南山,朕绝不赞同这么做;也不让你们大兴土木,穿池筑苑。比方的戎狄常来骚扰,却并不值得忧虑;值得忧虑的是边境稍许安定的时候,君臣都会贪图安逸,不修武备,因此外族来扰,就没有力量防御。朕以为,有文事必有武备,因此朕要你们专习武艺,只有如此,才能使百姓安居乐业,永绝突厥之患。” 
对于武备的重视,李世民有时竟达到了过分的程度。有一天,他甚至将禁军调到宫内亲自操练,这引起了房玄龄、杜如晦的不安和反对。对于房玄龄他们的意见,李世民却不以为然:“王者视四海为一家,九州之内,都是朕的子民,朕开诚公布,推心置腹,难道连宿卫之士也要疑忌吗?” 
杜如晦表示异议道:“陛下待人以诚,无可厚非,只是与唐律有悖。唐律明载,兵刃至御所者绞。大臣临朝都不准佩剑,何况士卒?再说天子非教武之人,卒伍非进见之士,殿庭非习武之所,望陛下三思。” 
杜如晦的话引起了李世民的深思,于是,他很快就撤出了在大内演练的禁军。 
李世民的即位,使皇室的一些宗亲和天策府的旧属的燃起了升迁的希望,但当他们发现自己的愿望难以实现时,不由地大发牢骚。这日,房玄龄求见。李世民宣他进殿后,问道:“玄龄有何奏议?” 
房玄龄道:“臣近日听到,秦王府的一些旧属,未能晋升官职,不免有些怨言。另外,一些皇室宗亲……” 
旧属和宗亲的牢骚,李世民早有耳闻,他叹了口气对房玄龄说:“皇族是朕的血脉之亲,天策府旧部帮朕闯荡天下,朕心里何尝不偏爱他们?然而,朝廷设官分职,应择贤才而用之,怎能以新旧为尺度?如果新而有才,旧而昏庸,怎能舍新而求旧?所以秦府故旧,宁可多给钱财,绝不可乱封官职,贻误社稷。” 
听了李世民的话,房玄龄深为赞同:“陛下之见,与臣不谋而合。” 
李世民沉吟片刻道:“朕这些天常在想一个问题:人若想看见自己的样子,必须借助镜子;而帝王想要知道自己的过错,必须有忠直的臣下。如果帝王自己以为高明而拒绝批评,臣下一个个阿谀奉承,随声附和,那么国家覆亡后,帝王自然没有好下场,做臣子的又岂能保全?因此,朕深深以为,要把国家治理好,第一个措施就是广开言路,鼓励批评,你说是吗?” 
房玄龄恭谨地答道:“陛下说得对极了!” 
一旁的杜如晦却颇有忧虑地说:“只怕此事忠言逆耳,知易行难。” 
李世民问:“此话怎讲?” 
杜如晦道:“这件事说来容易,真正做起来却很难,而且批评往往言辞激昂尖锐,陛下心里可要先有准备才是。” 
李世民泰然道:“朕心里已经准备好了,你等以后尽管知无不言才好。”  
 
  
 作者: 在火一方   2006223 12:13   回复此发言
 

 
233 回复:【转贴】唐剧原版小说(长)  
 (三十七--2) 
话说魏征领了宣抚山东、河北等地之命后,持尚方宝剑,一干人日夜兼程,所达之处,尽行抚慰,当地驻军和百姓无不为之感激,均上表朝廷,以谢龙恩。 
这日,魏征一行来到濮州地界。济远县衙见是钦差大人到,忙告知县丞。县丞出衙接住,将魏征迎进驿馆歇下。 
到了晚上,县丞摆下酒宴,为钦差大人接风洗尘。魏征原想推托,无奈县丞一片盛情,只好应付了一下。因席上多喝了几门酒,回房后倒头便睡了。 
第二天早上醒来,随行的人拿了封信进来,对魏征说:“大人,这封信适才放在门口,小人捡了来,呈给大人。” 
魏征接过信,打开一看,是一封匿名信,状告濮州刺史庞相寿倚仗权势,贪污濮州三个月税捐五万两银子一事。魏征大惊,心想,此事非同小可。一来数量如此之巨,足以杀头;二来庞相寿乃朝廷命官,没有真凭实据,不好开庭问罪。看来此案较为棘手,得谨慎行事才是。 
整整一个上午,他把自己关在房中,思来想去,决定出外去走走再说。于是,他换上一身布衣,走出门去。 
济远城并不大,因是濮州州治所在,又因其交通方便,是中原商贾云集之地,故而也异常繁华。街上店铺鳞次栉比,人群熙来攘往,车水马龙,热闹非常。 
魏征刚要抬脚迈进一家酒馆的门槛,不想这时一个书生模样、四十岁出头的男子追上来朝他作了一揖,轻声道:“晚生拜见钦差大人!” 
魏征大惊,环顾了一下左右,问那书生:“你如何晓得我是钦差?” 
那男子道:“昨天大人一到,城中已人人知晓,晚生得到消息已是今天早上了。大人,请里边坐。”说着,将魏征让进酒馆中。” 
二人坐定后,要了几样小菜、一壶酒,边饮边说起来。那男子从怀中掏出一叠状纸,对魏征说:“大人,不瞒您说,我是代表濮州百姓而来。这些状子,均是告濮州刺史庞相寿坐贪税银一事,句句是实,绝无谎言,望大人明察。” 
接着,他又一五一十地向魏征说起了庞相寿贪污税银五万余两的经过,并举出了不少证人。 
几天以后,魏征升堂,命传庞相寿到济远县。等了约有一个多时辰,庞相寿才慢慢悠悠、大摇大摆地来了。 
魏征起身向庞相寿施礼道:“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