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询君意(出书版)-第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封后大典忙了一上午,到未时正方散。刘病已喜滋滋的拉着平君的手回掖庭。这几日上官如意正忙着搬出椒房殿回长乐宫长信殿去住,平君打算先回鸳鸾殿换下礼服再去给太皇太后帮忙。
夫妻二人携手步行,特意让随从跟远些,免得妨碍两人私语,他们虽然成了这整个大汉天下的主人,却仍是没有学会无视仆从如海,能够旁若无人的谈笑。
秋天的枫叶转红了,平君随手摘了一片下来,放到鼻端轻轻的嗅着那股淡雅的香气,虽然当了皇后,她在激动过后却仍是感到了一丝怅然,从此以后,也许,真就永远困在这座宫里了。
他搂住她的肩,极力用一种轻快的口吻说笑着:“等明年春天,我带你去上林苑……”
她抿着唇笑,“上林苑是不是有处别馆叫平乐馆?”
他睁大眼,她吃吃的笑,“意姐姐说,你和彭祖哥哥很早就羡慕那些皇孙贵胄能去平乐馆跑马,这会儿能去了,哪能放过这样的大好机会?”
他哈的一笑,侧身掩住随从们的视角,低头在她唇上狠狠吻了一下,“再没人比你更了解我的心思了。”
她唇上的胭脂被他吻花了,她又羞又急,忍不住道:“谁说没有?意姐姐比我聪明、心细多了,你们的心思,一样儿都瞒不过她。”
“三姑娘啊……”他柔柔的笑,刚想接着说,红枫林后却是一片簌簌的响。
红如胭脂的叶,绿如翡翠的衫,十丈开外,霍成君站在枫林中,怔怔的看着帝后二人。少女如花般娇艳的容颜上楚楚的挂着两滴晶莹的泪珠,她就这么倔强的看着那对相依相偎的夫妻,既不行礼,也不回避。
平君吃了一惊,手中的枫叶落地。
那抹绿影终是拧身而去。
“那是谁?她为什么哭?”
病已抬手从枝梢上摘下一片更为鲜艳的红枫叶,递到妻子的手里,淡淡的答:“不认识。”
07、禁脔
椒房殿有些凌乱,平君进去时,正好看到一名小侍女捧了三只的竹笥往外跑,结果猛地看到皇后站在庭中,吓得绊了一跤,满笥的衣物翻了一地。
侍女吓呆了,平君反应迅速的弯腰,“快捡起来,别弄脏了。”
“诺……”小姑娘吓得声音都抖掉了,趴在地上瑟瑟发抖。
平君手脚麻利的拣起一件深衣,仔细一看,衣上染了一大片的赭红颜色,她用手去抹,感觉又不像是新沾上去的污渍。
“这件衣裳脏了怎么也不拿去洗洗?”
那侍女抬头一看,面色刷的煞白,“这……这是昭帝遗物,太皇太后极为珍视,不……不许人碰的……”
“那就更该洗净收藏保管妥贴。”
许惠在边上疑惑的用指甲刮那些污痕,“这……这看上去怎么像是染的血渍?”
小侍女吓坏了,赶紧拉着衣裳,泪盈盈的说:“可别弄坏了,还是让奴婢收起来吧。”
平君见不得别人为难,忙叫许惠松手,又问:“太皇太后在哪?”
“才还见在寝室……”
“那我过去找她吧。”
平君见椒房殿实在是忙乱,来来去去的人忙里忙外的着急搬着东西,于是打发自己的侍女也去帮忙,自己则带着许惠去找如意。
相对于外堂的忙乱,内寝一片安静,可如意却并不在房里。她在席上略坐等了会儿,许惠按捺不住无聊,便趁无人四下张望,平君训斥了几句,她总是不听。
过了会儿,许惠惊疑的从床头取了一块巾帕,往平君面前一递。
平君怫然,“都说了不要乱动椒房殿的东西,你怎么不听的?”
“这不是椒房殿的东西,这是皇后你的东西。”
“又胡说!”
许惠急道:“这是不是你的帕子,这角上的大雁可是你绣的?”
她闻言定睛一看,只见那块帕子半新不旧,粗棉织就,经纬双股线纺得并不算均匀细密,边角上绣着一双大雁,绣工也甚为粗糙。这正是许家自家纺制而成的手巾,宫里不会使这等低劣的物品,而且看这成色,估摸着应该是好几年用过的旧物。
她左右翻来覆去的看了会儿,满面狐疑。
许惠笑道:“你若不信,可去问陛下,你自学女红起,年年都绣制一块手巾给陛下用的,使旧的手巾他都收着呢,把这手巾拿去一比就知道了。”
“别!”平君拉住她,“别胡闹……这是太皇太后的东西,我们私下说笑可以,别乱拿她的东西,快放回去。”
许惠撅嘴,“明明就是你的东西。”
“不是我的东西,这手巾上写着字呢,怎么可能是我的东西?快放回去!”
“有字就更好了,上面写了什么,问明白就能知道是怎么回事。”
平君隐隐觉得不安,那方手巾令她看着眼熟,她几乎已经可以肯定那就是自己的旧物,只是一时想不起为何会落在椒房殿里。
她心里藏着一个秘密,一个不算大,却令她无法跟人说清道明的秘密。
这个秘密已经埋了三年,现在,她却升起一种即将要被揭破的慌乱。
她不安得如坐针毡,径直站了起来,“回去吧。”
许惠不解,无意中一扭头,忙跪下:“拜见太皇太后。”
如意轻悠悠的从门口踱了过来,“以前见你耐性极好,怎么今天这么急躁不耐了?”
平君听出太皇太后的弦外之音,怕她多心自己当了皇后就端起架子,忙道:“没有,只是这女子老问东问西,其实我是不识字,被她问烦了才说要回去。”
如意笑道:“又不是博士,不识字也是正常的事。”一瞥眼,目光落到许惠手上的手巾,不觉眉头一皱。
许惠急忙高举着把手巾呈上。
“早上还说找不着这手巾了,倒叫你翻出来了。”她接过手巾,冷淡的眉宇渐渐有了舒展,眼神也柔和了许多。
这几天如意便要搬去长乐宫去,所以宫里的侍女私下都说太皇太后心情不豫,就连瞧人的眼神都是冷的。
平君不知道要怎么接话,心中不安更甚,只得低着头不言不语。
如意端详着手里的帕子,似乎又沉浸在了遥远的回忆中,“这是昭帝的旧物,上面有他亲笔题的一首歌赋。那段时日他心情很好,我从没见他这么快活过,他去淋池赏荷,写下这首歌,命宫人彻夜传唱……”她的声音很轻,也很柔,温婉的唱出那个陈旧的回忆,也让平君从不安直接跌到震骇彷徨,“秋素景兮泛洪波,挥纤手兮折芰荷,凉风凄凄扬棹歌,云光开曙月低河,万岁为乐岂云多。”
万岁为乐岂云多……
幽幽的止歇了最后一个音,她宛若用尽了自己全部的心力,指腹轻轻摩挲着那双大雁,“如果我自幼也学女红,不知能不能令他更早快活些?”
平君心中一悸,全身气力像是猛然被抽空了。
如意将手巾整整齐齐的叠好,收入袖囊中,“以后我去了长乐宫,你还会来长信殿教我女红么?”
平君慌乱的点头。
“椒房殿就留给你了。”她笑得空灵缥缈,“他看不到的,我会替他看着。许皇后,希望你别让我们太失望。”
黄鹄飞兮下建章,羽肃肃兮行跄跄,金为衣兮菊为裳。唼喋荷荇,出入蒹葭,自顾菲薄,愧尔嘉祥。
双飞雁,天南地北,偕首几回寒暑。如今双双投入了这寂寂未央,最终是否仍会是他人眼中的纯洁无瑕?
如意笑着转身,慢悠悠的踱出房,留下最后那抹孤单削瘦的背影。
十一月下旬,长安下了入冬以来的第一场雪。
细沙一样的雪粒下了一整夜,到天明时,毛茸茸的雪花飞舞得满天满地。虽称不上银装素裹,凭栏而立也能稍许感觉出那种空旷幽远的美。
这样一个雪景,却是太皇太后动身回归长乐宫之日。如意听了一夜的雪,天不亮便起床披了雪貂裘衣站在窗口看月景。这一看便是东方发白。
不等皇帝、皇后前来送别,她已下令起驾。
太皇太后法驾金根,车行三刻,当出未央宫门前,忽然停了。如意刚要相询,金根外隔着厚重的青帷,黄门尖细的声音禀道:“大将军拜辞太皇太后!”
不等如意回神,车厢内随侍的侍女早取了貂裘替她披裹好,又塞了手炉到她怀里,然后掀开青帷。
雪花扑面从帷幕内吹了进来,冰冷的空气涌入,瞬间迷花了她的视线。
霍光恭恭敬敬的站在金根下叩拜,她忙说了声:“可。”咽喉被冷风一呛,险些发不出声来。
霍光起身,逆着风雪开口,声音不高,却还是听得清清楚楚:“太皇太后这一回去,为策安全,是以在长乐宫特意安置了屯卫,由邓广汉任长乐卫尉……”
邓广汉,那是她的二姨父,也就是霍光的二女婿。
如意站在车上,轻轻缈缈的微笑,左眼却被一片雪花扑撞上,一阵酸痛后,雪花化作热泪滑落腮旁。
“大将军想得周到,有劳将军了。”
霍光身体微侧,指着边上十多名二三十岁年纪不等的女子说:“这些阿保做事稳重,可随太皇太后入长乐宫随侍,听候使唤。”
“多谢将军!”
霍光挥了挥手,当下阿保归入随从的队伍中去。原本替如意撩着青帷的侍女突然下了车,然后上来一名二十多岁的阿保,眉目清秀,举止果然谨慎稳妥。
如意往后退了两步,一直退到车壁上,车外霍光高声道:“光拜别叩首!”
青帷放下,她却觉得车内的空气一下子变得异常稀薄,几乎令她喘不上气来。
金根缓缓启动,在微微摇晃的车厢内,那名阿保跪坐在车门口,安静得犹如一尊装饰的陶俑。
“你……”如意勉强挤出一个字,然后陡然发现纵有千言万语也早已无需再细细盘问,她颓然的低下头,眼角涩涩的发疼。
行路许久,终于进入长乐宫的宫门,马蹄声声砸在青石板的路面上,哒哒作响。
沉默许久的她终于说出了一句整话:“今年该满五岁了吧?”
对面的女人哑着声回答:“回太皇太后,虚龄已经六岁了。”
如意热泪盈眶,用力点了下头,难忍哽咽,“他现在叫什么名字?”
“期……”她恨不能把头埋进腿股间,颤颤簌簌的带着一种憋屈的泣音,“霍期……他叫霍期!”
宣帝篇 第五章 不许人间见白头
01、盗钱
戊申年春正月,征募郡国吏民訾百万以上迁徙平陵。
许皇后立后,皇帝循例欲尊外戚之家,封岳父为侯,却被霍光以许广汉乃受刑阉人为由回绝。
封赏不了许家,等于立了皇后,空摆了一个外戚的架子。
刘病已感到很窝火:“若是宦臣不得封侯,那顺成侯又是怎么回事?”顺成侯乃昭帝刘弗的外祖父,钩弋赵婕妤之父。
对于女婿的不平,许广汉倒很是看得开,心平气和的劝慰:“顺成侯是昭帝追尊,要知道那时候人都已经死了,人一旦死了,再追封什么也没多大意义了。昭帝在时,赵氏一族除了拿些金钱赏赐外,可是无一人在朝为官封爵的。”
许广汉说的话很在理,非常的在理,不仅句句属实,还进一步点醒了刘病已要面对现实。霍光能退让一步默许立许平君为后,却不会再让许家得寸进尺。
果然,没几天,霍光突然上奏说要归政。昭帝时,霍光也说过类似的话,但刘弗自然不敢拿这话当真,元服及冠后一切政务仍是由霍光说了算。
刘弗的顾虑现在同样成了刘病已的顾虑,霍光归政的请求只是一种姿态,一种投石问路的虚招,傻子才会相信他会真的要归政给皇帝。霍家的亲信党羽早已遍布朝廷各个角落,霍光自个儿说要归政,只要皇帝敢答应,届时必然跳出一大帮子的谏臣来参奏皇帝,不把昏君的骂名结结实实的套在皇帝头上不算完。最后,被骂得惨兮兮的皇帝还得再低声下气的求大将军回来继续主政。何苦如此大费周折?
刘病已不傻,虽然他当皇帝的时日不久,但是自从坐上这个位置他就没少伤脑筋。以前他还曾羡慕过刘弗,现在他只会觉得这屁股底下的位置实在烫人,搞得他坐立难安。明明心里咽不下这口气,却只能耐下性子陪人演完这一场又一场的戏,累人累己。
霍光归政的奏书被刘病已明智的驳回,为了安抚霍光被“驳斥”后的情绪,皇帝还得想尽一切办法去博这位大将军一乐。于是,下诏有司论定策、安宗庙者的功绩,增加霍光食邑一万七千户,加上原来的食邑,一共两万户。
除霍光外,富平侯张安世增加一万户食邑。封御史大夫田广明为昌水侯,后将军赵充国为营平侯,大司农田延年为阳城侯,少府史乐成为爰氏侯,光禄大夫王迁为平丘侯;令有八人赐爵关内侯,分别是右扶风周德、典属国苏武、廷尉李光、宗正刘德、大鸿胪韦贤、詹事宋畸、光禄大夫邴吉、京辅都尉赵广汉。
杨敞虽然死了,爵位仍在,便增加他的长子杨忠爵位食邑。另外增赐食邑者还有蔡义、范明友、韩增、杜延年、苏昌、王谭、魏平、复陆堂、夏侯胜,共计十人。
这样大手笔的封赏不能不说令人瞠目,刘病已在抛出这么个巨大的诱饵后,看着众人欢天喜地、心满意足的表情,开始提出要给自己死去的祖父卫太子正名。
既然活人的封赏他要不来,那就退一步要死人的吧。
但是霍光在得到那么大的甜头后,依然保持神志清明,没有被刘病已的慷慨大方给砸昏了头脑。虽说卫太子刘据的案子早在武帝末年便已不再追究,武帝为自己逼死了儿子的行为深感悔意,还在湖县建了思子宫,但刘据的名分似乎一直没有归正。
根据《孝经》记载:“礼,为人后者,为之子也;故降其父母,不得祭,尊祖之义也。”霍光等人认为既然刘病已继承了昭帝之后,便是昭帝的孙子,对于自己的亲生祖父母便不得祭祀。虽驳了祭祀之名,却仍是应允将刘据等人的墓地改葬。刘据的谥号定曰戾,史良娣追封戾夫人,刘进谥号曰悼,王翁媭追封悼后。
这样的谥号其实并不能令刘病已满意,毕竟无论是“悼”还是“戾”,这都称不上是一个好的谥号称谓。好在他为人向来豁达,虽然现在朝上任何事都还是得先经过霍光批复才轮得到他装腔说话,但是经过几番你来我往的交涉,彼此间倒也开始摸索出一套和谐相处之道。
现在的朝堂,虽然是他这个姓刘的皇帝坐朝,却已然成为霍家的天下,霍光的儿子霍禹为中郎将,侄子霍山为奉车都尉、侍中、领胡、越两兵,霍光的两个女婿:邓广汉任长乐卫尉、范明友任未央卫尉,霍家族人的兄弟、女婿、外孙都参与早朝议政,分别占据诸曹、大夫、骑都尉、给事中等等紧要官职,亲戚党羽连成一体,势力牢牢盘踞朝廷。
刘病已没有任何势力可以倚靠,所以很小心的不去触及霍光的逆鳞,每次见到霍光都格外虚心恭谨,庞大强势的霍氏已经将这位平步青云的年轻皇帝勒得连气都喘不上来。
  
己酉,大汉本始二年,这是刘病已当皇帝后迈入的第三个年头。这一年才刚开春,大司农田延年便惹上了麻烦,原先在昭帝驾崩后被没收财产的焦、贾两家富户,因为记恨田延年,所以一直花钱搜罗他的违法罪证。这近两年的工夫磨下来,倒还真被挖出了一件惊人的私密——起初皇帝下诏为昭帝修葺平陵邑,迁徙百姓落户,建造宅第需大量的泥沙,田延年从民间租用了三万辆牛车专门从渭河桥下运输泥沙至平陵。每辆车的租赁价格为一千钱,但田延年上报时账簿上却写每辆车两千,总价花费六千万钱,比实际价格整翻了一倍。
田延年贪污了三千万,被焦、贾二人得知后,上报了丞相府。蔡义把这件事马上奏报霍光,官吏贪污的行径,实属大逆不道,霍光得报后找田延年问话,没想到田延年矢口否认。
“我本是出自将军之门,蒙将军恩德得此爵位,怎会发生这样的事情?”田延年封了阳城侯,爵禄食邑并不少,三千万的数目和他的食禄比起来,还不至于让他昏头。
但霍光知道田延年的为人,诡辩狡诈,盗钱贪污这件事十之八九属实,他召田延年过来无非是想问清楚情况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