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科技狂人-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北邮的老师,你好,你们跟邮电部一所应该正在搞两千门,也快攻克了吧?”李建面对所谓的研究人员立即就找到了亲切感,比面对张智化这样的官员要自如的多,尤其是对方比他大不了太多,应该是当时为数不多的公派留学生。

他问的这么直接到不怕引起别人注意,邮电部要搞二千门这是大家都知道的,李建既然懂交换机,对这个比较关心也很正常。

“现在碰到点问题,数字信息转换的过程中总是出现码变,中继线跟用户线之间的传输错误率太高,唉,还是因为电路的集成化不够,巴统又不允许我们进口那些必须的芯片,所以我们受限很大啊!”

谈到技术难题,那青年人终于舍得张开嘴巴,一点也不因为李建年纪小而有任何轻视。

“我知道你说的是怎么回事了,我们的芯片集成率太低,你们就把本应该一枚芯片承担的工作拆分开,分成三到五片,相互之间协同完成数据传输工作,但是在相互传输之中容易产生码变……”

李建明白当时国内的情况,集成电路方面的缺陷很大,这些科技工作者只能曲线救国,一枚芯片完成的任务拆分成几枚芯片,这些科技工作者可以说为了科技进步,已经挖空了心思。

李建一开口,两个年轻人就收不住嘴了,完全无视了房间里面还有一位地厅级的市委书记,一位正团级副处职位的副县长,一聊就聊了两个小时。

两千门的程控数字交换机在国内当时是个技术难题,可是在国外已经是烂大街的技术,李建知道有一种是后世研发出来的千门交换机技术,所有的知识产权都是国有,连芯片设计都是全国产,就把这一套思路拿了出来。

做交换机,李建想过,可是如果让他自己来做,那需要的钱和科研人员以及各种材料之大,以他目前这个电话机厂的实力,还需要干个三五年才能攒够起步的经费。

而国内的通信行业现状能等么?不能!李建不想重生一次,在自己可以改变的情况下还看到七国八制,还看到那雄鸡的地图上,遍布的是代表列强的八种颜色统治整个国家的通信版图。

自己做不了,那就让别人做,只要是国人就行,绝对不能让列强再次从国内攫取巨额利润,剥削我们的人民。

而且这个发展对国家的整体布局是有促进性的,上一世巨大金中华的崛起,让国内通讯制造业也芯片制造业整体都向上迈了一个台阶,尤其是化为已经可以自己制造自己的微处理器,这其中的意义可跟李健设计的无绳电话不同。

“小李同学,你的思路太宽广了,如果不是你还在上高中,我都觉得你是我们所的老专家,你今天能无私的把这些研究贡献出来,国家一定不会忘记你的。”

不知道名字,连张智化都没有介绍名字的青年专家跟李健聊了两个多小时之后,很多原来想不到的问题,或者受当时科技水平局限无法解决的问题都豁然开朗起来,顿时激动的无以复加,握住李建的手不愿意放开。

“这都是为国家做贡献,其实我想说的是,你们把两千门的技术搞出来之后,最好到国际上去申请一下专利,让老外知道我们自己也能搞两千门,而且军方似乎在搞万门,你们可以跟他们协调协调,想必有你们这些生力军加入,万门国产化的日子应该不远了,那个鬼扯的巴统,对我们已经掌握的技术可是不封锁的,所以我们应该能买一些芯片进来。”

李建的话,听在张智化耳朵里,好像看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研究员,在对后辈耳叮面嘱,可现实却是十八岁的高中生在嘱咐二十六岁的邮电部一所研究员,这两者的差距让他太震撼了。

这个李建,绝非池中之物,自己刚才还想用保送名额跟补助来笼络他,看来自己真的小看他了,一个小小的市委书记,恐怕没办法笼络他,想必这次这位一所的人回去之后,接见他的应该是邮电部的领导,甚至电子工业部的领导吧。

第二十三章 调查

研究员这个时候才想起来自我介绍,

“我叫邱志鸿,邮电部一所的,两千门计划负责人,你稍等一下,我去给谭部长打个电话,他下午四点半有会,我必须现在就去汇报。”

邱志鸿转头看了看张智化房间里那个巨大的座钟,刚刚敲过了四点的钟声。

“什么,四点了,你去忙,该打电话就打,我们能聊的都聊过了,也没什么说的了,我先去考试了。”

李建立即从凳子上面跳了起来,刚才跟邱志鸿一起聊了太多,当然大部分时间都是他在说,邱志鸿在听,可是他说的都是新思路,想要说完一下子就用去了一个多小时,远远的超出了原先预想的跟张智化随便糊弄几句就过去的时间。

“罗县长,能不能开车……”

罗容光回头看了一下张智化,张智化点了点头,邱志鸿给谭部长打电话,那可是邮电部的一把手,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这个小小的高中生,马上就能鲤鱼跳龙门了,如果跟他处好了关系,江州市的邮电系统如果有什么事情,跑部前进,争取政策的时候也能多个人说话不是。

……

“听说了么,你们一班的班主任李老师病了,监考的时候直接就瘫倒在讲台上。”

“知道了,联考那天我正好分在咱们学校的考场,当时教务处主任过来跟她说了什么,李老师当时就哭了,我估计是不是要让她退休?”

“不是,我跟你们说,是市里面怕我们考过江一,找了教育局,把李建留在了市里,没让他去考试,李老师听到这个消息气的。”

几个学生正在那儿议论,林晓丹从后面走了过来,听到这个消息转过头来,

“李建去参加考试了啊,我看到他了。”

李建跟林晓丹分在一个考点,在最后一科考试进门的时候,远远瞥见过李建。

“那都是什么时候的事儿了,第一科数学,李建根本没赶上,等他来的时候,英语都已经开考了半个小时了。”

那个知道内幕的学生解释,他是春江一中的子弟,消息来源也比其他学生广阔一些。

众多的学生轻轻叹了一口气,为江州一中的做法而感觉到不耻。

李桂枝这个时候正躺在家里的床上,伤心,真的伤心,李建这么一个好苗子,马上就要给她争光的好苗子,竟然在最关键的时候,被什么市委书记叫去谈话,你当市委书记的时间不值钱是不是,跟一个高三的学生谈一天一夜。

这就是江州一中搞的手段啊,县里的学校跟市里的学校,无论从师资力量还是政治资源上,都没有办法比。

“李老师,你在考虑一下,还有两个月,这个学期就过去了,高三的学生也就毕业了,你在这个时候请求辞去班主任,学校也不好找谁来接,这样对这些学生也是不公平是不是,你难道就不希望亲眼看到这些学生有一个好的将来?”

教务处主任语重心长的劝慰李桂枝,就差点明了对李桂芝说,高三一班因为李建的出现,已经注定是年级升学率第一,你好歹等功成名就再不干也是啊,这样教出来一个天才学生的光环也好落在你身上不是。

李桂枝疲惫的伸了伸胳膊,

“累啊,心有余而力不足,自打知道李建不能参加考试之后,我的心就彻底碎了,二十多年的希望了,这次好不容易能实现,却变成这样,算了,算了,等考试成绩出来,看看差距大不大,这次的题太难了,这样差距不大的话,还能多少留点颜面。”

听到李桂枝不在坚持立即辞职,有了缓和期,教务处主任摇了摇头,知道还得继续做工作,就告辞离开。

“李建啊李建,我到情愿你还是那个呆头呆脑的孩子,起码不会让我有了希望又梦碎。”

李桂枝叹了一口气,闭上眼睛休息。

江州市公安局,安全局的几位领导坐在小会议室里,围着一个小圆桌正在面面相觑,不大的房间里烟雾缭绕,

“这是在开玩笑吧,就让我们两个局联合起来,调查一下这个高中生的背景?前些天市委张书记已经让我们查过一遍了,这个小孩没什么问题,怎么又查?他是有海外关系还是有什么异动?”

江州市公安局的局长鲁百顺有点纳闷,一个高中生,把他们公安和安全两家的主要领导都叫到一起来,这是什么事儿啊,要知道这是严打之后的第二年,各项工作还忙的要死,那有空陪一个孩子折腾。

“政治任务,把调查的详细报告汇报上去就行了,老鲁,你放心,这是好事儿。”

安全局局长拍了拍手,他们的任务已经结束了,李建没有任何海外关系,甚至没有任何的外界接触经历,现在要做的只是一个过场而已。

李建不知道就这么几天时间,他从小屁孩时代到高三的所有关系,都在有心人的调查之下一清二楚,即便知道他也没办法做什么。

因为他已经没了自己的时间,五月一日劳动节,这是个举国欢庆的日子,对于晨光收音机厂来说,这就是个让人发疯的日子。

李红军去印刷厂换来的那些宣传单页,已经发出去了几万张,不管那些人拿回去是擦屁股也好,是给小孩子留着当演草纸也好,宣传效果已经达到了。

整个江州,没有人不知道有这样一种无绳电话,距离十米,随意接听,绝不耽误你吃早餐,绝不妨碍你上厕所。

现在围着晨光厂老段的人,不下一个加强连,把原本的厂长室围了个水楔不通。

“老段,是不是兄弟,你当排长的时候,兄弟拖过你后腿么?一句话,不多,就三部电话,我们科技局只要三部,你给不给吧。”

“老李,你当年给兄弟架势,我姓曹的也没少帮忙吧,我们公安局要这种电话是有正事的,你总不能让局长天天守在电话机旁边听调遣吧,可都是人命关天的大事,二十部,先来二十部。”

春江县各个党政机关已经要疯了,罗容光预定了八十部电话,李建没同意,只给了他四十部,剩下的在无一当天,还没等放到县第一百货的柜台上,就已经被抢购一空。

而罗容光那四十部,县里面只留下了十部,剩下的都被市里给劫走了,面对市里的要求,春江县没有任何办法。

第二十四章 产能

三十部电话全在县里么?,市里的领导看到了好东西,哪能自己独享,想着办法送到省里给省领导试用,最后还是省领导觉得不能这样占地方便宜,又都分到了各个地市,同时也给江州市下了任务,这样的企业,一定要大力扶持,这种好产品,还要继续研发,起码让这种通话范围,能从十米扩大到二十五米不是。

罗容光坐在李建的身后,小心翼翼的提醒他,

“小李,你想好了没有,这条生产线应该怎么弄,县里承诺你,要人给人,要物给物,只是这利润,你多少也得给县里一点啊。”

李建看着那些围着老段的人,满意的笑了笑,

“我不要县里的钱,物,相反,我还要送给县里一点礼物,罗县长,你分管工业,我有点小礼物要送给你。”

李建凑到罗容光身边,吓得罗容光赶紧站起身,伸出手想把李建推开,笑话,他不到四十岁的实权副县长,可不想在这个关键的时候犯错误,还要进步呢。

“你误会了,你看生产这种电话机,我们厂光组装都忙不过来,一些小东西,还需要从外面采购,比如说这塑料外壳,还有这种通话的麦克风,听筒,这种不锈钢抽拉天线,县里面出面,让一些企业接下我们的订单,承包也好,股份制改造也好,只要能造出来东西,质量合乎我们的要求,我们优先购买咱春江本地的产品。”

李建伸出了一个手指,指向外面那些人,

“有他们在,这些企业应该不会担心我们拿不出足够的订单吧。”

“那你们根本生产不出来这么多电话,就没想着扩大产能?扩大产能要的钱你从哪儿弄?”

罗容光知道李建这是给了他一个大馅饼,但是他还是要关心一下收录机厂扩建的事情,当然现在叫晨光电话机厂更贴切,毕竟电话机厂能活多久,就代表着那些生产附加品的小厂能生存多久。

“钱不是你罗县长给我带来了么?”

李建一指老段身边的那几个人,其中那个带着眼镜的胖子身后,不正是四大行春江支行的人,估计他们的身后,应该也站着市行的领导吧。

“贷款?好,我去跟组织上汇报,争取给你们晨光收录机厂放一笔低息贷款。”

罗容光想见李建不想要县里的投入,而是想走贷款,就知道李建是怕县里来摘桃子,原本收录机厂半死不活的时候县里没来,现在开始赚钱了投入,就是给人一种摘桃子的感觉啊。

“好,不送。”

看着罗容光走了出去,李建转身钻进了车间里面,这个时候的收录机厂车间,一副热火朝天的景象,跟原本一个月的时间才造出来八十台电话机不同,三十多名工人已经从生手变成了熟练工。

如果不是电话机被廖卫红改的体积太小,安装起来不方便,组装的效率会提高两倍,可是机械化程度不高的今天,鱼和熊掌不能兼得啊。

看着这些戴着头套口罩帽子的工人,李建有些无语,本应该机械化操作,流水线制造的产品,因为科技水平跟经济达不到要求,根本没有办法实现。

所幸电话机并不复杂,这些操作只是组装,如果真的生产集成电路的话,这间只能略微去除静电的破厂房,恐怕当做储藏室都不够资格。

等到贷款下来,一定要订购一套设备。

李建下定了决心!

“小李,你来了,看看,看看,昨天把第一批的货款要回来,奖金发放到位,今天一上午就组装出来十六台,每一台都测试过,质量绝对!”

廖卫红看见李建走过来,嘴都合不拢了,知道卖出去和真金白银到手里的感觉是绝对不同的,尤其是当一沓钱甩在家属面前时的那种满足感,让他们有了成就感!

“老廖,我们看着大把的钱没办法赚啊!怎么能提高产能呢?”李建看着车间里面那些设备,想提高产能,必须要自动化,可是自动化生产线,没有银行贷款的情况下,李建出不起。

“小李,其实,我觉得你可以跟小何聊聊,小何虽然是个仓库保管员,这是老段照顾他,小何原来是个工程兵,喜欢摆弄机器,在部队里,那些工程设备出了问题都不用工程师来,小何一个人就解决,退伍还是因为自己改进了工程车,可惜咱国家的钢材不行啊!”

老廖叹了一口气,国家综合实力不够,即便有了一些新想法,却没有跟得上的工业基础。

“哦?我也有点想法,可惜对机械不大精通,以为咱这儿找不到懂机械的人,可惜这是守着金山活活饿死啊!”李建哈哈笑了一声,立即跑去生产线的最末端,退伍兵何超正在哪儿拿着螺丝刀在给电话机上螺丝。

“十一转,正好,如果再加两转的话,我们的塑料壳就承受不住,裂了,如果少两转,过一段时间就会掉。”

何超一边拧着螺丝,一边对身后那个穿着大号工作服的小孩说话。

“那个是何超的弟弟,原本厂里招进来,可是工资一直开不出来,就没让他上班,现在忙不过来,就让小何把他叫来了,先学着干干。”老廖看到李建的目光落在那个孩子身上,解释道。

他觉得李建应该很高兴,何超的弟弟何勇有点基础,只需要熟练一两天就是一个合格的工人了,正好可以缓解人工的短缺。

“胡闹,何超,你怎么能让你弟弟到这儿来呢?他多大了?”

李建一走过来,何超先站了起来,何勇等了一下也站了起来,他以前就听哥哥说过,厂子现在实际的管理者是个比他大不了几岁的学生,现在站在面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