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科技狂人-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旁边没有人,袁开春也可以毫无顾忌的嘻笑自己儿子,其实她更主要的是用这件事情来转移儿子的注意力,让他没这么痛苦。

“哎,妈,我知道你是关心我,可是一个人的力量真的有限,像现在,强华就需要一个懂经营,知道什么时候该干什么事情的人,也能帮我分担一下经营方面的事情,哎,我要是去年考的大学就好了,今年也能认识几个经济系,管理系毕业的师兄师姐,挑一个有野心的出来……”

李建叹了一口气,知道现在高中生的身份,让他受到很大限制,往小了说,整个强华科技他虽然是实际的决策者,可是对外的时候,还只能以衙内的身份出现。

而李建一心想要考大学的主要目的,就是跟京城那些高等学府的天之骄子们保持一定的联系,八五年的时候,一个普通大学的学生都是天之骄子,京城里面那有数的几家重点大学,随便一个毕业生都有可以进石油部铁道部甚至国务院办公厅这种炙手可热单位的机会,至于偶尔有就几家进入中国的五百强企业,他们甚至都不屑去面试。

李建知道自己的短板,早就想要弥补,现在看来还是晚了一些。

“学经济管理的大学生我倒是认识一个,就是不知道人家愿不愿意到咱这小地方来上班,算了,人家肯定不愿意的,你二姨家的小子冯成,这几年自己折腾折腾,开了个小商店,好像还不错,要不我问问你二姨去?”

袁开春自己琢磨了一下,就把自己的想法给否决了,然后不自觉的先从家里人哪儿考虑,可是左看右看,袁家人里面最出息的就是她二姐家的小子,冯成还算是个人物,跑去南方倒腾了不少电子产品,什么计算器电子表之类的小玩意,发了一笔小财。

如果从经济管理方面上讲,袁开春认识的人里面,这个外甥就已经是一等一的人才了。

“你说的冯成吧,格局太小了,只能做商业,过一年我可以给他个机会,不多说,趁着这个年头赚个三五千万还是没问题的,可让我把强华交到他手里,我怕连我自己都不敢想最后能变成什么样,不过我很想知道,老妈你怎么认识的大学生?什么情况给我说说。”

李建到对他妈认识的大学生感上了兴趣,袁开春接触的人有限,李建真想知道老妈能接触到的大学生什么水平,如果有足够水平的话,用人还是用熟悉的人才好。

“今年我不是上南都打工么,白天在厂里干活,晚上就给一家人家当保姆,照顾他们家瘫痪在床的老人,就是端个茶倒个水扶着上厕所什么的,人家家里条件不错,给我的待遇也挺好。”

袁开春拉开话匣子,就跟李健说起来,也是为了分散李建的注意力,说了半天闲话之后才把话题转到大学生身上,

“她这个孙女儿也不知道算不算大学生,上的是老外的学校,叫什么普林顿的学校,好像因为这事儿还跟家里人闹了别扭,原本想在国外工作,不知道怎么着硬被叫了回来,现在到南都的师大里当英语老师,是个挺漂亮的姑娘,就是脾气很倔,很长时间都不跟家里来往,只是每周都到老太太哪儿去一两次,去了也是在老太太哪儿嘟囔她爸妈的不好,国内的各种糟糕,所以说她虽然不想干这个老师,可咱春江这种小地儿,人家更看不上眼了。”

袁开春后面说的话,李建已经记不清了,他被袁开春说的普林顿给勾起了回忆,普林顿应该是普林斯顿,常春藤八盟校之一,名气一点也不比耶鲁哥伦比亚小,而且李建曾经跟普林斯顿的研究员一起共事过,知道普大的学生有着跟他们地位相称的能力。

从普大毕业的华人女孩儿,绝对不是等闲之辈,起码在这个华人还受种种有色眼镜看待的年代,能够考进普大,并且顺利毕业,还要留在美国发展的女孩儿一定有着真才实学。

跟家里人有矛盾,被家里逼着回国,对现在所处的环境十分不满,想要干一番事业,管他男孩女孩,这就是老天为自己准备的啊,一定要把她招过来。

“李建啊,我问你呢,让冯成先过来行不行,他那个小商店虽然赚点钱,但是一个月也就几千块,要是跟着你干,能不能多赚点?”

第六十二章 家族企业

袁开春说完之后又把话题转到冯成身上,可是发现李建在发愣,连忙又问了一句,李建说的几千万她倒是相信,只不过想早点让冯成过来,一家人混个脸熟,也更能信得着。

“妈,我知道你是怕自己家的生意,让外人照看不放心,不过我先申明一点,自己家的亲戚,能帮的我一定会帮,可我不会让他们到咱的厂里来,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哪怕是以后咱家的厂有个几亿几十亿的产值,也不会让他们参与,不过我也不会不管他们,可以让他们参与上下游的产业链,赚的不会比他们进厂少。”

“那些家族企业为什么在打江山的时候事业蒸蒸日上,可是达到一定高度之后,再想扩大产值扩大规模却受到种种掣肘,甚至达到了政令不通,做事不能的地步,无非就是各自的企业内部分化成各种各样的利益团体,为了他们小团体的利益,可以罔顾整个企业的利益。港岛,台岛,甚至解放前的那些企业,都有这种情况发生,所以你不用觉得在国内不可能,只要有足够的利益,人都是会变的。”

“给他们一条自我发展的道路,只要他们肯努力,一定会获得不小的成就,能不能把握就要看他们自己的努力了。”

李建被袁开春叫醒,立即板着脸说道,他知道家族企业的弊病,那就是管理效率低下,各种贪腐跟阳奉阴违还有小山头小团体,操心的地方多着去了,为了杜绝,干脆从开始就不开这个头,省着以后难办。

看来还要跟老爸和段铜山打好气,严格进人这一关。

“行,行,只要你记着就行,我去收拾东西了,你准备跟我一起回家。”

袁开春见李建的脸板着,知道儿子心情不好,不想再让他更愁,就准备收拾东西回家,不过却被李建拉住,

“妈,你见过这个女大学生,什么情况你给我讲讲,具体一点的,她感叹南都的条件不好,感叹的都是什么?是政策,还是发展环境,或者是基础设施,要不就是发展方向?”

见李建关心那个女大学生的情况,袁开春也就坐下来,仔细回忆了一下,

“她叫齐翠萍,今年也就二十岁多一点吧,就是刚从国外回来那几天,到老太太去的时候多,可能也是找工作遇到了挫折,去了好几家单位,给的待遇在我们看来都不错,可是她死活看不上,到邮电局说是没有发展,将来一定会被市场化取代,应该是这么说的,还有什么江州钢铁集团,她说污染严重,没有可持续发展,其他的我就记不起来了,都是些好单位,她就是不满意,说要不是大环境不好,就干脆自己从头干起了。”

李建一拍大腿,

“妈,明天,咱就坐车去南都,你帮我联系一下这个齐翠萍行不行,我估计这事儿能成,看你儿子怎么把人给哄来。”

“明天,我只是人家的保姆,还不知道人家愿不愿意见呢。”

“你说原来她都是周末去老太太哪儿吧,咱等两天,周末再去,回来的时候我也放心去考试。”

“对了,你这整天不学习的,高考能考过吧,到时候考不上,看你丢人不丢人,那可是北邮的保送名额,毕业直接进邮电部的……”

李建痛苦的闭了一下眼睛,然后虚心的听着老妈的教训,亲情有的时候就是如此,需要忍受才能体味,这却是他上一世在失去母亲之后才体会到的。

人生,谁的老妈不唠叨啊!

一个多小时以后,李红军跟段铜山走了过来,今天晚上是廖卫红值班,他还在车间里跟那些工人一起干活儿。

袁开春准备叫李红军回家,却被李建拦住,他看段铜山的面色有些不对,似乎欲言又止的样子,知道他是有话想说,

“段书记,你是不是想问批文的事情?”

“嗯,今天楚俊来要是不说,我还以为批文你早就跟县里和市里协调好了,我们这边开工,那边同时申请,应该在完工之前能够申请下来,这么看你是连县里都没商量,直接让市计委出面去申请的啊!”

段铜山摇了摇头,县计委权限很大,即便李建获得了市里跟县里的支持,可是如果计委处处掣肘,也总不是什么好事。

看到段铜山脸上的担忧,李建知道自己现在没办法说根本还没有批文的事情,那样只能让军心涣散,看来要自己想办法解决了,实在不行,也就只能去做交易。

“段书记,您的经验可比我丰富多了,难道批文只有从县计委市计委去申报一条路?”

李建用的是反问的语气,段铜山的眼前唰的就亮了起来,是啊,他怎么忘记了李建去京城的事情,李建就是从哪儿回来的时候,才提出来要做化工产业,想必是京城有人支持他,批文,在京城的大佬面前,还算是事情么,完全可以用国家计委或者什么名义,来一个产业布局试点就解决了。

“你小子,总喜欢搞突然袭击,就像是这专利证书一样,听你爸说昨天就到了,你都不跟我们说一声,要不是今天张书记来,恐怕我们现在还不知道吧。”

李建笑了笑,

“您老这就是冤枉我了,从胜利刚回来,就被罗县长给拽走,我来得及说话么,一直到吃饭,我才能歇一歇,您老人家看我年轻,也不能这么当牛当马的跑啊,得让我吃草,哎,不说我还忘了,那两个胜利来的设计师不知道忙的如何了,我也没来得及陪着,别让人家觉得怠慢才好,毕竟人家是副省部级大厂出来的,我们现在可是连级别都没有咯!”

段铜山笑了笑,

“何超陪着他们,没事,那个林开合见到张书记来,显然是知道怎么回事,就他那个学生,叫李跃龙的,总是感觉天大地大不如他老子大,也不要管他,等过两天你把技术要求拿给他看,他就知道什么叫天高地厚了。”

“这东西不能轻易给他们看,这可是我们的宝贝,我觉得那个学生看到这些数据跟要求,他的脸色一定很好看,看我们地方小,觉得没什么意思,他要是能不用别人帮忙把这些要求都满足,我就看他脸色又怎么样,可是就怕他办不到啊!”

李建叹了一口气。

第六十三章 震撼

“什么,你这里要用一百五十兆帕的超高压容器?这个我们做不了,别说是我们,就是整个国内恐怕都没谁有这个资质,大于一百兆帕就是超高压了,一级高压容器资质国内还有两三个,看来这笔业务,我们就算给你设计出来,也是画饼充饥,没办法实施啊。”

看着李建详细画出来的草图,尤其是重点标注的几个地方,竟然都是超高压容器,林开合鉴定的摇了摇头,超高压容器不像别的东西,里面的压力过大,万一有一条焊缝承受不住其中的高压,都会酿成巨大的生产事故,这样的高压线谁也不敢去碰。

“你是怕焊缝承受不住这样的高压是吧?”

李建问道,那边李跃龙轻蔑的撇了撇嘴,看来这个李建只是略微懂一些技术,也不知道从哪儿听来的这一套生产流程,超高压容器焊缝只是一个方面,容器本身的钢板耐压性就是另外一个需要考虑的方向,而容器接口处的密封环更是耐压容器的另外一个致命点。

一百五十兆帕的耐压要求,对于这个时期的机械工业来说,不亚于徒手翻阅珠穆朗玛峰。

“不止是焊缝,我们的钢板没有做过一百五十兆帕的耐压试验,而且我们的密封环目前抗压能力最多只能达到七十五兆帕,这对于性能的要求简直就是超量了。”

林开合在几个超高压容器上画了差,然后又指着另外一处标有红色圆点的地方,

“这个反应釜的耐低温性能,我们国内目前的钢板还无法达到,而符合这个要求的钢板,在老外哪儿都是被禁运到国内的,我们就算是有外汇也买不到,恐怕比耐高压钢板更难解决。”

林开合伸出舌头舔了舔嘴唇,他很无奈,实地勘探做完了,原本以为这个小规模的乙醇炼化生产线就是小菜一碟,可是当李建拿出来他的具体要求,却没想到是如此的硬骨头,不管李建是如何得到这样一份生产工艺流程,但是单单看如此严格的要求,就知道以胜利设计院目前的实力,是没办法解的,即便加上大庆或者其他几个机械厂,依然没办法搞定,材料的限制不能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啊。

“李老板,你这是从哪儿找来的工艺流程,别是胡乱写的几个数据在上面,十五兆帕和一百五十兆帕之间的区别你清楚么?这跟电话机上那点电流的差别可不一样,别看只是多了几十兆帕,这就是几十年的科技差距,国内根本就没有任何人敢跟你说,能造出这样的设备。”

李跃龙经过前天张智化到访的事情,知道了李建在电子通讯方面确实有些实力之后,却依然不妨碍在化工产业上看不起李建,这只不过是没来由的嫉妒,他不想承认自己辛辛苦苦才获的的知识竟然不如一个高中没毕业的学生,哪怕这个学生显示了在通讯产业方面的天才。

“目前没有,不过马上就会有了。”

看到目前国内的钢材水平和整体浇筑水平,远远达不到几十年后辉煌的时期,李建也有些挠头,当前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是寻求国外的化工企业合作,可是那样非煤非油化工的前景就会被老外发现,他们如果按照自己的生产工艺流程图进行反向复原,很有肯能在一定时间内弄明白生产原理,然后绕过自己的专利壁垒,进行同样的生产。

非煤非油化工,可是在几十年之后,石油资源受到限制时才大力发展起来的新型产业,自己挑出来的这一套设备,基本上属于最低要求了,这种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产业在石油资源充足的现在还只是象征意义,可是等到石油资源近乎于枯竭或者受到限制,那就是有影响一国发展的作用。

第二条路,就是提高国内钢铁铸造业和工业设计的水平,可这就需要跟钢铁企业合作,还要跟设计企业合作。

目前国内的钢铁企业,恐怕都是国有企业,而且基本上都得是县级以上的国企,一个个眼高于顶,哪怕濒临破产也浑不在乎,有政府为他们擦屁股,根本不会担心少了捞油水的地方。

自己就算是提出来免费帮他们技术改造,恐怕也是热脸贴冷屁股,而机械设计企业,都是挂靠在各大国企下的分支机构,像胜利设计院,完全是为了提高自己内部职工的待遇,才会同意林开合带着李跃龙两个人到强华而来,要给他们谈合作,恐怕会被踢出门来。

看到李建陷入沉思,李跃龙以为李建是抹不开被他数落的面子,

“要是李老板你能请到国内的人帮你解决耐高压和耐低温的问题,我李跃龙免费给你完成这个设计。”

李跃龙只敢说他自己免费,反正他是实习生,根本就没多少钱可以拿,至于林开合他却不敢坐主了。

“林教授,你在省里机械厂研究院享受什么级别的待遇?”

李建没有搭理李跃龙,反而想到另外一个问题,如果要搞合作,那还不如跟林开合搞,自己的工业流程设计图已经被林开合看到了,而且林开合的工作态度,也让李健觉得满意,没有那种狗眼看人低的行为,对待李建提出来的要求,也能尽心尽力的去替李建考虑。

“我哪儿有什么待遇,现在就是普通的研究员,一个月的工资也就三百四十块,刚够老婆孩子吃饭的。”

林开合笑了笑,他是鲁东人,到胜利工作也有几年了,不过因为为人谦和老实,并不太讨领导喜欢,所以几次提拔都没有他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