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富人的二十八个理财习惯,赢在细节-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同样要支付这些费用的新生代富豪们却没有将这些作为存不下钱的借口。这与有些人以挫折为支点,凭借其向上奋斗,也有些人以挫折
为支点,就此沉沦下去的道理是一样的。
总而言之,储蓄还是不储蓄,全看你自己。同样的道理,是想成为有钱人,还是想为钱所困,也全看你自己的造化。是比他人先行一步,
早早开始储蓄和投资生涯,还是等积攒了更多的钱之后再开始投资?关于这个问题,新生代富豪们众口一词:“应该尽早开始储蓄和投资。” 
储蓄与投资高效并行(6)
富人的28个理财习惯:赢在细节 作者:朴容锡 20070720 02:17 
时间就是金钱
就像前面我们所看到的一样,大部分的新生代富豪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储蓄,并且将这些储蓄的钱作为本钱进行投资,从而成就了今天的
辉煌。说到这里,可能有些读者会抱怨,你讲的这些理论跟其他投资书籍上的理论有什么不一样呢?如果你就是这样想的,希望你认真回味一
下前面的内容。
普通人觉得不足万元的小钱能像滚雪球似的滚到百万之巨,是一件极其不可思议的事情,其实正是由于他们的“不确信”思想,导致他们
进不了百万富豪的行列。
房地产经纪人裴赞熙先生(39岁)通过投资可转换公司债券 ① 获得了巨大收益。他说:“创造财富,并不需要巨额本金,需要的只是‘
少量的钱’和‘大量的时间’。有些人之所以不能理解这一原理,是由于他们还没摆脱两种错误观念:第一,假若‘种子钱’多的话,那么就
能在‘很短的时间’里‘暴富’;第二,不论如何,自己都要在很短的时间内挣到很多钱。换言之,要想发财,与‘种子钱’是否足够多有很
大的关系,如果没有,则致富就需要很长的时间。”
由此可见,大部分人对于时间“创造”财富这个问题在认识上相当不足。而年轻富豪却将时间视为投资最强有力的武器,现在就让我们来
看一下,在时间充足的前提之下,如何利用较少的钱来发大财。
我们假设某位大学生一个月储蓄75 000韩元(约合627元人民币,这里是以韩国的消费水平来计算的),而75 000韩元只是一个大学生每天
一包烟钱的月合计金额。这样,一年攒下来,也能攒到90万韩元。假设银行利率是8。0%,那么,40年后,当这位大学生从公司里退休时,他的
回报有多少呢?
应该是2。53亿韩元左右,这里8。0%的利息还是1945年后韩国股市的年平均回报率。如果他日后投资的是房地产,1945年后韩国房地产的年
平均回报率一直都维持在12。2%左右,如果按这个标准计算,40年后这位学生退休时就坐拥近8。2亿韩元的巨款了。况且,韩国房地产市场数十
年来持续飙升,有着“不败神话”之称,年平均回报率为12。2%是再正常不过了。
此外,万一这个青年买了三星电子、POSCO(浦项钢铁:韩国最大的钢铁公司,全球第五大钢铁厂)、SK电信(韩国最大的移动运营商)、
韩国电力公司(KEPCO)、现代汽车等在过去15年来年平均回报率高达40%的优良企业的绩优股,那么等这位同学退休后,他的资产额将高达2。2
万亿韩元。 
储蓄与投资高效并行(7)
富人的28个理财习惯:赢在细节 作者:朴容锡 20070720 02:17 
帕金森定律中隐藏的秘密
一天节约2 500韩元很容易,一个月储蓄75 000韩元也不是特别难,更进一步说,一年投资90万韩元也是普通人力所能及的,这样看来,储
蓄和投资似乎并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难就难在如何将储蓄和投资坚持下去,能坚持多长时间和如何选择投资对象成为能否成为富豪的关键。新生代富豪从很小就开始储蓄和投
资,最重要的区别就在这里。一般人在年轻时期却疏于储蓄,他们没有发现自己的一包烟钱里隐藏着巨大的投资潜力。
严昶豪先生(41岁)是某金融公司的职员,他边工作边利用休闲时间投资股票,获得了巨额收益。他说:“我的大部分同事都是大学毕业
之后进了公司才开始储蓄,但由于刚踏进社会,处处都要用钱,于是有人就自我安慰道,等我工作稳定些,把房贷还了以后,一定要开始储蓄
投资了,然而,等真正还完了贷款,又会增添其他许多意想不到的消费支出,储蓄或投资只能一拖再拖。一般来说,随着年龄的增加,收入也
会相应增加,然而消费也会随之增加,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帕金森定律(Parkinson’s Law)。如果能看透这一定律,你就找到了一条通往财富
之路。”
帕金森定律是由英国历史学家、政治学家帕金森教授整理而成的理论,它指出支出会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因此,并不是收入多的人就
一定会无条件地成为富豪,钱挣得越多,其储蓄或投资的余地也越大,这是事实,但支出也可以随之而扩大。相反,收入虽然不多,也不代表
成为富豪的路就绝了。只要高效地对收入进行管理,将其中的一部分储蓄起来,并选准投资时机,谁都有可能成为富豪。
由此可见,成为富豪的关键不在于挣了多少,而在于支出的合理性。相对来说,尽可能地在年轻时开始储蓄,这样成为富豪的可能性就更
大一些。你一定要记住,20岁开始储蓄,其所获绝对是21岁才开始储蓄的人望尘莫及的。 
储蓄与投资高效并行(8)
富人的28个理财习惯:赢在细节 作者:朴容锡 20070720 02:17 
储蓄和投资都要趁早
现在就让我们来看一下,早一年投资跟晚一年投资在最终的投资收益上有什么样的差异吧。
现在,我们就以韩国的房地产市场12。2%的年平均回报率为假设利率,假设甲从20岁开始每年储蓄90万韩元,乙从21岁开始每年储蓄90万韩
元。40年后,等他们60岁光荣退休时,甲的存款金额是8。1978亿,乙是7。2984亿,两人的储蓄金额相差8 994万韩元。甲只比乙早一年加入节约
储蓄的大军,为何两人在40年后的差距如此之大?
让我们来听一下海外基金投资专家沈根洙先生(36岁)是怎么说的:“大体上来说,人们在学生阶段只顾着用心读书,进公司之后用心工
作,结婚生孩子之后就一门心思地想把房贷还完,等这一切全都结束之后,才会考虑到储蓄与投资。然而,从这时起再储蓄,无论你存了多少
钱,也不管你的投资手段有多高明,都挽回不了你所遭受的损失,即时间效用。因为财富是依靠时间创出来的,一次失去的时间绝对不可能再
追回来。”
至此,或许还是有些读者不能理解,由于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我再举一个例子来说明一下。
现在假设有甲、乙两位同龄青年,甲从20岁开始投资,每年投资90万韩元,这样坚持了10年,从30岁只到60岁正常退休之前都没有再储蓄
过,这样,甲的储蓄本金是900万韩元。乙从30岁开始储蓄,与甲一样,每年投资90万韩元,连续投资了30年,到正常退休之际,乙的储蓄本金
是2 700万韩元。假设回报率为12。2%,40年后,已经60岁的甲和乙谁的收益更高些呢?许多人会想当然地认为乙的收益率更高些,因为乙投入
的本金比甲要多得多,且储蓄的时间也是甲的三倍,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等两人都到了60岁该颐养天年的时候,甲的投资收益是5。6554亿韩
元,而乙的投资收益则只有2。5423亿韩元,这里大家可能只记住了乙比甲的储蓄时间要多三倍,储蓄累计额也是甲的三倍,但却忽略了甲比乙
要早10年开始储蓄的事实,正是由于甲比乙早10年开始储蓄,所以无论是储蓄时间,还是投资本金上都少于乙的甲所获的投资收益反而是乙的
224%。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储蓄和投资都要趁早。从现在就开始储蓄和投资,并将它持续下去,你一定能获得满意的成果。
当然,你也不用为逝去的时间而感到忧伤,哪怕你已经40岁了,从现在就开始储蓄和投资,你仍然还有30年的时间效用。但是与20岁就开
始储蓄和投资的人相比,他们的收益率是你望尘莫及的,这也是实情。新生代富豪都是实践着时间创造财富的高手。他们总是比别人抢先一步
进行投资和储蓄。 
储蓄与投资高效并行(9)
富人的28个理财习惯:赢在细节 作者:朴容锡 20070720 02:18 
与其感叹贫穷,不如努力致富
普通人不相信“通过储蓄和投资能成为富人”这一真理还有另外一个理由。“这是由于已经形成了美化消费、歧视储蓄这一社会文化的缘
故。”新生代富豪如是说。
即使是在今天,还有许多媒体宣扬不切实际消费的种种好处,甚至有媒体说钱用得多的人就是乐善好施的人,他们人气旺,是成功生活的
主人公。再看看大众乐于消费的韩国电视剧,里面的主人公不是财阀家庭的第二代继承人就是第三代继承人,其露骨渲染豪华生活的情节已经
遭到了外国舆论界的公开批评。相反,你勤俭节约,清贫持家,就会被他人讽刺为守财奴葛朗台、思想迂腐的老古董。这些都是那些所谓的“
高贵人士”为自己“今朝有酒今朝醉”的不储蓄行为找出的种种“合理”的借口。
实际上,韩国社会对于“富”的态度呈现出两极分化:一方面,韩国人梦想获得经济上的成功,取得财政上的独立;另一方面,却又不愿
意拿出实际行动来实现自己的梦想,反而对富人群体持排斥态度,认为他们的财富不是来自正道。
这世上所有人都一样,穷人善于“为自己现在的贫穷找理由”,整天叹国家不公,愤社会不平,怨家族不运,恨命运之多舛。相反,原本
与穷人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的新生代富豪们却懂得“如何在逆境中周旋”。他们通过储蓄与投资,为成为富豪做足了准备,最终“丑小鸭变成
了白天鹅”。 新生代富豪们总是很小就开始运用赚钱的大脑,活用时间,雷打不动地将储蓄和投资并行起来。
古希腊哲学家爱比克泰德(Epictetus)曾说过:“并不是环境造就了人,环境只是让人显示出其本质的媒介。”有人希望乘着高速电梯快
速登上财富之巅,在考虑努力工作之前先考虑成功的捷径,反而欲速则不达。相反,年轻富豪们将时间作为武器,一个阶梯一个阶梯地往上爬
,通过努力获得成功。成功(success)在前,努力(work)在后的情况,大概只能在英语字典里见到了。
当然,这世上也不是没有快速致富的方法,比如,找一个有钱的配偶,或是买彩票中大奖。不过,我尚未在新生代富豪当中见到有一人是
这样发家致富的,因为这样的机会太少了,简直可以忽略不计。高效地将储蓄与投资并行起来,一步一个脚印地致富才是正道。
英国小说家查尔斯?狄更斯在小说《大卫?科波菲尔》中这样写道:“挣20英镑,花掉19。96英镑的人,留给他的是幸福;挣20英镑,花掉
20。06英镑的人,留给他的是悲剧。”
钱虽不多,但要早早地将它储蓄起来,并持续下去,选个适当的时机进行投资,这就是致富之道。 
负债也是一种资产(1)
富人的28个理财习惯:赢在细节 作者:朴容锡 20070720 02:18 
世上有两种人:
一种是让钱灵活地滚动起来的人,另一种是被前一种人在无形中把钱滚走的人。
富人,让钱灵活地滚动起来的人。
赵贤浩先生今年36岁,是某外资银行的一名高级白领。2005年,他以自己的名义购买了一套公寓。赵贤浩曾经在加拿大分公司里工作过几
年,除了这段时间之外,他一直跟父母住在一起,结婚之后,也是如此。赵贤浩先生年薪过亿(韩元),只要他愿意,他随时都可以买个公寓
搬出来,构建自己的小家庭。不过,赵先生自认为作为家里的长子,伺候父母是他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数十年都与父母生活在一起。不过,
随着孩子渐渐长大,出于对孩子的未来考虑,赵贤浩做出了购买一套公寓的决定。多年来将儿子的孝心看在眼里的赵父愿意为儿子的公寓支付
一定的“后援金”,但赵先生拒绝了,他选择了从银行贷款。
为了不给父母亲增加额外的负担,从而拒绝了父母的资助,赵先生的行为合情合理。不过,年薪过亿韩元的他还要选择非从银行贷款购房
不可,确实让人有些不解。对此,赵先生说:“理由有二:第一是税金问题,其次,负债也是一种资产。”
赵先生是在韩国读的大学,专业是管理学,之后在美国获得了金融MBA学位。他毕业后曾在美国的某投资公司工作过一段时间,后来跳槽进
了现在这家银行之后就再也没挪动过,是公认的投资和资金流领域的专家。
对于投资,赵先生有自己的一套独特见解。至于在借银行的钱买自己的房这件事上,赵先生更是有着充分的理由和依据。
 理由很简单,正如我们在前面所看到的一样,只要你能活用负债,也能发挥出良好的“杠杆效应”。也就是说,只要“引子”用得好,负
债也能成为一种“资产”。所谓的“杠杆效应”,就是将从他人处借来的钱作为杠杆,增加自有资本的利润。
“举例来说,用自己的10亿韩元赚到了1亿韩元,那么,自有资本的回报率为10%,但是,倘若用自己的5亿韩元和借来的5亿韩元投资赚了1
亿韩元,那么自有资本的获利率就是20%。” 
 
负债也是一种资产(2)
富人的28个理财习惯:赢在细节 作者:朴容锡 20070720 02:19 
想买房,贷款吧
在经济上并不拮据的新生代富豪们明明有充足的钱还房贷,为何还要选择从银行贷款呢?换了是普通人,高利贷当头,只要稍有充裕,断
然不会在银行贷款的。相反,新生代富豪明明有充裕的钱还贷款,依然选择支付高利贷款的原因何在?
普通人碰巧哪天奖金多了点,首先想到的是赶快到银行去还款,新生代富豪很有钱,为何还“借钱”去炒股、投资房地产,或其他行当?
在其他人眼里,这是地地道道、有勇无谋的“猛张飞”行为。
一句话,新生代富豪们看待“债”的角度与常人有所不同。为了便于说明,我们在小项目上的设置数值可能与现实稍有差异。现在假设甲
与乙的年薪相同,都是6 000万韩元,而且两人的存款也相同,都是2 000万韩元。两人同时从银行贷款1。5亿韩元买了一套价值2。5亿韩元的商
品房。视银行高利息为“洪水猛兽”的甲,只想尽快还掉压在身上的1。5亿韩元,于是将储蓄款2 000万韩元拿了出来,剩下的1。3亿韩元的偿还
期是15年,年利率为5。5%,也就是每个月要还247万韩元。非但如此,甲还省吃检用,每月咬牙再省出50万韩元来还贷款。
相反,乙没有动用存款,分30年来偿还1。5亿韩元的房贷,年利率是7%。乙现在的存款比甲多2 000万,但每月需支付的房贷却只有205万韩
元,也就是比甲少42万韩元。与甲一样,乙也省吃俭用,但他没有将省吃俭用攒下来的50万韩元拿去还房贷,而是连同42万一起,月存92万韩
元。
现在假设5年之后,甲和乙同时失业,甲由于这些年将所有钱(包括2 000万韩元的积蓄)都用来还贷款,手头已经没有多余的钱了,甚至
到了连生活费都筹不到的地步。虽然只剩下5 300万韩元的房贷未还,但交易银行以甲没有工作为由,拒绝为甲继续贷款。又过了一些日子,甲
再也找不到偿还余款的门路,连辛苦供了好几年的房子也要被拿去拍卖。
相比之下,乙每月都存92万韩元,5年下来,存折上有了5 520万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