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本领恐慌-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小时?15个小时?在这10个小时、15个小时里你能够确保从事多大强度的体力活动或脑力活动?宏观体能即按整个一生计算其有效活动时间的长短。在终身学习、终身奋斗的情况下,一生成就的大小与寿命长短成正比。进行体能修炼,是深根固本的修炼。
以上五类修炼,缺一不可。五者合一,构成个人发展的整个最优系统。根据协同学的原理,要使系统结构不断优化,必须使系统内部的各子系统间存在着协同关系。在管理学上有名的木桶原理也告诉我们:
一只木桶的盛水量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每一个人的综合实力,如同是一只由参差不齐的木板构成的木桶,如果在某一方面存在大的缺陷,就会严重影响整个实力。也就是说,能否成才,不是单取决于心志修炼,也不是单取决于品性修炼、智慧修炼,只有五项修炼协同发展才能获得最佳效果,越能协同,越能具有强大的实力。
根据马克思教育哲学的精髓——“全面发展”,也应当进行全面的修炼。
“全面发展”,是一个人人适用的普遍真理。但是,人们把它错误地理解为:只有语、数、外、理、化、生齐头并进,都达到一流水准,才是全面发展。这是学科的全面发展,而不是人的全面发展。对于治学的方向,每一个人都应当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个性化的设计,每一个人在学科上的发展是不一样的。所以,英国教授查尔斯·迪斯才呼吁:“不将全国统一的课程用于教育,真正需要的是适合每一个儿童的单独课程。”美国学者也认为:未来的教育应当给每一个儿童设计他们独有的课程!
五类修炼,是指人的整体素质的全面发展。这对任何人来说都是十分必要的。谁能缺少心志修炼?品性修炼?智慧修炼?能力修炼?体能修炼?要想成大器,五类修炼都需要达到很高的水平。这五类修炼越能够协同发展,那么综合实力就越大,最终成就也就越大。
五类修炼,在任何时代、任何时候都不会过时。21世纪需要,22世纪也需要,30世纪同样需要!五类修炼——心志修炼、品性修炼、智慧修炼、能力修炼、体能修炼,给每一个指明了“全面发展”的总路线。
心志修炼、品性修炼,是今天人们普遍忽视、普遍欠缺的方面,也是首要的两方面,所以有必要加以详细讲解。 
  
 心志修炼
 这世界除了心理上的失败,实际上并不存在什么失败。
——奥斯丁
心志修炼,就是开发心理能量、提高心理素质的全面训练。其中以意志修炼为核心。无论哪个领域的成功者,他们的共同特质就是在心志上的超人一等:他们志向宏大,永不满足,他们意志坚韧,百折不挠,他们执着追求、不懈奋斗,他们勇于拼搏,不断进取……
古语云:“先有非常之人,才有非常之事”。这话应该再补充一句:先有非常之心,才有非常之人。有什么样的心,决定了有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人,决定了做什么样的事;什么样的事,决定了取得什么样的结果。
归根到底,在于有什么样的心。有时一个念头就可以决定你的一切。谁都会有这样的经验:做一件事,如果你抱定非做成不可的决心,在做的过程中就会竭尽全力、动用你的一切力量,不怕困难,坚持到底,结果多半都会成功;如果一开始心里就是动摇的,可做可不做,或者认定做不成,做的过程中就会缺乏劲头,并容易懈气,容易半途而废,多半事情就做不成。所以托尔斯泰才会说:“决心即力量,信心即成功。”所以奥斯丁才会说:“这世界除了心理上的失败,实际上并不存在什么失败。”在做一件事上如此,整个人生也是如此。只有认为自己行的人才能赢,只有认为自己能够成为伟人才能如愿以偿。
心志能量,决定着一切方面。例如,心志决定着学业上的成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只要解决好心的问题——有了对学习的积极性,有了学习的兴趣、意志,从“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就能够自动、主动地学习,在学习上就会特别出色。大凡成功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自我教育,都是在开发心志能量上做得特别出色的。那些了不起的伟人巨匠,他们的父母的文化并不高,在家教上花费的精力也并不大,没有什么“陪读”,也没有请家教,为什么能够十分成功呢?原因就是他们有意无意地很好地开发了孩子的心志能量,培养了孩子的志气、兴趣、自信、意志。
终身学习的最大障碍是什么?就是成年人的心。
罗曼·罗兰就说:“成年人慢慢被时代淘汰的最大原因不是年龄的增长,而是学习热忱的减退。”学习的热忱、向上的精神,是学习最重要的原动力。没有这种热忱和锐气,丧失了求学之心,就不可能继续学习、终身学习。青年人之所以被看作是最有活力的人,是整个社会的希望,就在于他们的心灵和精神。很多人年青的时候,满怀憧憬,满怀希望,很有向上的积极性。可是等到他们经历了一些挫折之后,希望没了,憧憬没了,学习的劲头儿也就没了。尤其是成家之后,对自己失去了希望,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自己的孩子身上。这也正是为什么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投资特别舍得,却不舍得在自己身上进行投资。这完全是因为自身心志丧失的缘故。俗话说:“哀莫大于心死,人死则次之”。心死了,人就完了。许许多多的成年人,都是对自己心死了的人。难怪当年钱玄同激愤地说:该把四十岁以上的人全部枪毙。话虽然说得偏激,但却颇有道理。心都死了的成年人,怎么可能不断学习、终身学习?
心志不仅决定着学业的成功,又决定着事业的成功。
温州人最会做生意,而且创造了“温州奇迹”。
温州有很多个“家家户户”——几乎是家家户户有工厂,家家户户有洋房,家家户户都有自己的企业家,有的家庭企业资产发展到了数千万元之多!温州与深圳、上海有很大的不同,因为温州的超速发展,既不是靠本地的特殊资源,也不是靠国家的优惠政策和巨额投资。温州700万人,人均才三分地,国家十来年几乎对温州没有任何投资!著名经济学钟朋荣从经济学角度,竟然把奇迹的奥秘归结为温州的精神。
哪里有生意,哪里就有温州人,天南海北,各个角落的订单都被温州人拿走了。做到这一切,靠的是温州人特有的精神——销售的“四千”精神。什么叫“四千”呢?那就是——历尽千辛万苦,说尽千言万语,走遍千山万水,想出千方百计!想出千方百计,没有一种坚韧的意志行吗?很多人想一两个方法不成功,就拉倒了,何谈什么千方百计,这就是成功与失败的差异!正是这种“四千”精神,才使温州人接到一件又一件订单,才有温州的今天!这种精神力,就属心志修炼范畴。心志修炼,就是要好好练就“四千精神”——能够千辛万苦、千言万语,千山万水,千方百计。
心志是人之灵魂,是成长之大本,成功之大本。最糟的是志残,最怕的是心死。《焦点访谈》中曾经讲过一位残疾人从死亡边缘拯救回来,全身瘫痪,手脚都不能动。同一人,当他对自己心灰意冷、陷入绝望之际,拒绝一切治疗,想到的是自杀。后来,通过心理治疗,唤起了心中的希望,找回了心理力量,克服了一切困难,翻译了一本又一本的书,还学会了用嘴作画,做到了以前作为健全人都做不到的事!在生活中,往往会看到很多条件比正常人差得多的残疾人反而比我们更成功,这实在令人汗颜。为什么?原因只有一个:他们身残志不残。而有些有手有脚的正常人,许多却心灵有残疾、志气有残疾。这种人,往往比身残志不残的残疾人更可悲,这样的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残疾人”。
现在,有“洗脑”、“换脑”之说。心比脑对人的支配力、影响力更大。与“洗脑”、“换脑”相应,应有“洗心”、“换心”。每天早晚,我们都要洗脸洗脚,还要定期洗澡,有谁给自己定期“洗心”——把心灵上的阴暗、悲观、消极的脏东西洗掉呢?对自身的彻底的大清洗,不仅应当是身体的大清洗,还应当是心灵的大清洗。
仅仅洗心不解决问题的话,那就得换心。当你把消极、知足之心换下来,扔到垃圾桶去,换上一颗积极的、不知足的、不断向前、不断奔腾的心。这就是成功者的心。换了这样一颗心,你就一定能够成为成功者。现在有移植记忆、移植大脑之说,如果科学发达到能够移植人的心灵,把那些成功者、大成者的心灵多复制一些,给那些平庸者安上,准保能使许许多多的人成功、大成!当然,一下换心在目前是不可能的,我们能够把握的就是日常炼心,进行艰苦的心志修炼,把自己的心志修炼成为大成者的心志。
心志修炼的核心是“志”——志气、意志,它在整个心理能量中占据着最重要的地位。把握了志气、雄心、气概、意志,就能把握心灵的大半。
孔子特别重视志,他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曾国藩也特别强调志的巨大作用,他说:“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可以变化气质,古之精相法者,并言读书可以变换骨相,欲求变化之法,总须先立坚卓之志。”“古称金丹换骨,余谓立志即丹也。”他把立志作为换骨的金丹!平时,曾国藩无论是教育别人还是教育家人,都最为强调“立志有恒”四个字,因为他自身就最得益于此。
郭沫若在半个多世纪前,就曾经说:要允许青年成长中的“狂狷”,甚至应欣赏这种“狂”。这种狂,就是有大志、有雄心的一种表现。
孔子说:“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孔子都如此欣赏“狂狷”,因为这与“进取”、“上进”相连。人最可贵的就是进取心、上进心。没有了这种心,人就不可能进步,不可能很好地成长、成功。
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也说:“自古以来许多伟大的军事家,几乎没有几个人不是自我中心,自以为是的人物;……一个政治家如果不是浑身上下每一个毛孔都想当总统或首相,那他就很难成为一位伟大的政治家。”
罗素指出:“青年的性质就骄傲一点也无妨事,青年的性质偏于进取,在老成者视之,自不免近于狂。”
青年应当狂,青年的狂,连那保守的孔老夫子都有些欣赏。可是,我们的教育却容不下这种狂,喜欢的是“5分加绵羊”。“绵羊”自然是听话的、温顺的,“绵羊”怎么能狂呢?过分温顺、驯服的小绵羊没有了狂狷之气,就会丧失进取精神,丧失主体性人格。我们的心志修炼,就是要减少些“绵羊”气,多一点“狂狷”气。如果能够这样,那么精神发育、心灵发育就比较完美了。
精神、心灵的发育、成长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人们看到的常常只是肉体的发育、成长。肉体成长不能一蹴而就,一个几岁小孩不可能在眨眼之间变成了一个壮小伙,精神成长也不可能在眨眼之间就变得自信自强、意志坚毅。要具有大成者的心志,具有大成者的心灵和精神,必须经过不懈的修炼才能够达到。
对于整个心志修炼的意义和方法,在《大成成功学》一书中做了系统深入具体的讲解。 
  
 品性修炼
 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
品性修炼,对一个人的成才有着极大的助益。刊登在《光明日报》上的华裔美国科学家、微软中国研究院院长李开复在写给中国学生的一封长信里,详细地谈了该如何在未来的留学、工作或者创业的过程获得成功,其中第一条就是要“坚守诚信、正直的原则”。这往往不被人放在眼里,只有真正有智慧的人才会理解品性的价值。
《射雕英雄传》里的郭靖“忠诚老实,甚有侠义之心,性格纯厚,又极听话,朴实和善,心思单纯,极少杂念,心地纯良,天性厚道,义侠心肠,宅心仁厚,以恕道待人,临危不忘救人”。
正因为郭靖品性高尚,所以在成才的道路上得到了许多德高望重的武林高手的真诚指导和帮助。品德,不仅使自身受益,还会受益于后人,从而帮助其后人成才。
梅兰芳的天分并不出色,曾经被人讥评“祖师爷没给你饭吃!”但其祖父待人仁厚,处处助人,梅兰芳的老师吴先生也受过其祖父在世时的无私帮助,结果梅兰芳便成了他涌泉相报的对象。为此,梅兰芳曾深有感触地说:“我能够有这一点成就,还是靠了先祖一生疏财仗义,忠厚待人。吴先生对我的一番热忱,就是因为他和先祖的感情好,追念故人,才对我另眼看待。”
华人首富李嘉诚,最初投身塑胶业,把他的塑胶厂命名为长江塑胶厂,后来把塑胶厂卖掉转而涉足地产业,其公司命名为长江地产有限公司,后来产业扩大,改名为长江实业。不管生意的领域如何改变,李嘉诚对“长江”情有独钟。李嘉诚说:“长江取名基于长江不择细流的道理,因为你要有这样旷达的胸襟,然后你才可以容纳细流——没有小的支流,又怎能成为长江?只有具备这样博大胸襟,自己才不会那么骄傲,不会认为自己‘叻晒’(事事第一),承认其它人的长处,得到其它人的帮助,这便是古人说的‘有容乃大’的道理。假如今日,如果没有那么多人替我办事,我就算有三头六臂,也没有办法应付那么多的事情,所以成就事业最关键的是要有人能够帮助你,乐意跟你工作,这就是我的哲学。”
李嘉诚看重长江精神,其实就是看重和崇尚长江的品格和性情。长江有什么样的品格和性情呢?长江——容纳百川,不择细流,百折不回,奔流不息,永世不竭。学习长江的品格,就能虚怀若谷,为人谦逊,气度旷达,胸怀博大,广纳人才。李嘉诚在品性修炼上十分出色,所以他在生意场上创造了奇佳的人缘,朋友多如繁星。
李嘉诚说:“我喜欢友善的交易,喜欢人家主动来找生意,我常教育我两个儿子,要注意考虑对方的利益,不要占任何人的便宜。”
他的儿子李泽楷说:“从小到大,甚至到现在,家父从来没有教我们怎样赚钱,不过什么钱不应该去赚,用什么方式赚钱是绝对不可以的,家父则时常提醒我们。”年轻的亿万富翁李泽楷深深得益于父亲对其品性修炼,特别是道德修炼上的耳提面命,所以李泽楷像他爸爸一样人缘极好。他对下属主动让出部分股份,并且很有人情味,只是象征性地收一元钱。仅这一点,就足以使员工们死心塌地地为其效劳。
进行品性修炼,不仅要特别重视品德,而且要特别重视性格和态度。后者与品德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而且更加全面,更加实际,更易操作。爱默生说:“我们的性格决定我们的抉择,这一观点并非是宿命论的。人虽然与其它一切生物一样,受制于决定他的力量,但人是唯一赋有理性的动物,是唯一有能力认识这种力量的生物,而且,依靠这种认识,他能积极参与对自身命运的安排,并加强寻求善的因素。”一个人的性格决定他的命运,如果你不想改变你现有的性格,那么,你就无权拒绝你的命运。
《辞源》把性格解释为“性情品格”,《辞海》对性格另解释为:“表现在人的态度和行为方面的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如寡断、刚强、懦弱等。”《现代汉语词典》对性格的解释是:“在对人、对事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上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如英勇、刚强、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