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美人何处-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她的亡故,也像是天数。偶然涉足尘世,给世人留下惊鸿一瞥,遗下无尽的追思和怀想。可惜,她的家人,她的后人,都没有承继她的使人安宁的智慧和力量。他们总不遗余力地破坏,使事情变得混乱且糟糕。
刘彻先后有四个皇后。这四个女人之于刘彻,各有意义。甚至可代表他生命的四个历程。这四个女人中,青梅竹马的陈阿娇被废,离席最早。卫子夫以歌女进幸,位至皇后,生太子,终因巫蛊之祸被牵连,绝望,投缳而死。钩弋夫人,晚年得幸,生昭帝刘弗陵。因子幼,被赐死,化作皇陵一缕冤魂。
李夫人出现时,他春秋鼎盛,是一生中感情最稳健的时期。这四个女人中只有李夫人赢过他。她得到的是君王全心的恩爱,然后清洁果断地结束,不容繁衍出日后的怨怼。因病早死,亦为她免去了那红颜祸水的猜忌和尴尬。
只是,她临死还得算计他,纵然不是为了自己。细思之,他二人,各有各悲哀。
她死之后,他果然忘却了她的不恭。一切如她所料。他心里记取的,是她永远完美、姣好如净月的容颜。他有那么多的美人环绕身边,经历了那么多离散,唯独对她思念甚笃。
他为她做了很多诗文。其哀苦一如丧妻的文士。他请方士招魂,望影悲叹:“是邪,非邪?立而望之,偏何姗姗其来迟!”
他对她的思念,是她用心机,冷静排布的结果,人们感慨她的聪明,唐朝的文人感叹:“*惑人忘不得。人非木石皆有情,不如不遇倾城色。”——人们赞赏他难得的深情,忘却了她独自吞咽下心酸的坚决,她听见他怀着怒气远去的脚步声,那时她所感知的,欢爱的虚无和无所不在的悲凉。
无人替代。
。 最好的txt下载网

虚荣也要爱慕得好(1)
这个女人的故事,不妨由一段众人皆知的典故切入可能更为引人入胜。
西汉景帝年间,一次看似普通的内廷家宴。
列席之人有汉景帝刘启,汉景帝之姐馆陶长公主刘嫖,刘嫖之女陈阿娇。当然还有年幼但当之无愧的男主角——当时的胶东王刘彘,后来的汉武帝刘彻。
以及——当时面带微笑,并不引人注目的汉武帝之母王美人。
也仿佛是酒后大人不经意间拿小孩来逗弄取乐。长公主抱起刘彘问道:“宝贝儿,以后要娶老婆么?”刘彘小朋友应声答道:“要啊!”童声朗朗,大人们都乐了,长公主接着指着周围的侍女问:“那把这些人当中的人给你做老婆要不要?”刘彘小朋友摇头。长公主又问:“那把阿娇给你做老婆要不要?”此时刘彘小朋友不但清脆应声答:“要!”更加富于表现力地加以补充:“如果把阿娇给我做老婆,我要盖一所金屋子给她住。”
众大人闻言大悦。
刘彘小朋友当时并不知自己极出色的临场表现,几句童稚之言无形中确立了自己的储君之位,更不知这一言牵动大汉朝未来数十年间无数人的生死荣辱。有些事如花开与不开,妙在知与不知之间。
回头看来他这一言威力之大,简直匪夷所思,不但定了自己的终身,更定了江山。真正重大的机会总是以若无其事的面目来临,然后稍纵即逝,不可复制。
幸运的是,刘彻抓住了机会。他确实是个幸运儿。这幸运儿并不知他的幸运从何而来。
在这场精心策划的插曲里,最懵懂的不是当时年幼的汉武帝,而是掌控一切的汉景帝。他被两个深有预谋的女人在脉脉亲情的掩饰之下狠狠地操纵了。他愉悦地,顺从了长公主的意思,让这两个可爱的小娃儿定了亲。
在这场成功的演出当中,最得意的人不是长公主刘嫖,最开心的,当是那始终笑意微微如月低垂的美人——王  。
目光交汇,两心相许,她和她之间有着远胜情人生死相许的默契。
她不动声色地,和长公主结成同盟,将自己的儿子推向皇位。
在很多的故事里,我们看重的是两小无猜金屋藏娇的纯澈,并津津乐道,感慨对有如此良好感情基础、天造地设的一对璧人长大之后渐行渐远,怨憎日深。
是我们这些前来看顾历史的人自己心态不对,徒然将自己的怜惜和感慨放入其间,忘记了这事本质上就是一桩交易,一桩政治婚姻,登对的,是幕后的两个主谋,而不是两个小孩。
当日渐清楚自身需求的刘彻发现自己对陈阿娇的感情并非是年幼时所宣扬的那样深,而他又是个个性鲜明、绝不肯委曲求全的人,他对年少时因一时戏言得来的妻子,因自恃身份而不肯谦让的表姐,肯定不会有他在自由邂逅的浪漫氛围下看中的柔媚的卫子夫那样称心如意。
何况,陈阿娇又是那样骄横竟至横冲直撞的性子,与同样年少气盛的刘彻之间哪能少得了摩擦?一个强势的男人,并不需要一个同样强势的女人存在对面,与之抗衡。而她恰恰是那个强势的女人。
人的感情就像一杯水置放在那里,如果不去补充,不去更换,不会越来越清澈,只会越来越少,越来越浮灰堆积。
如我开头所说,金屋藏娇的故事只是个过场。这故事中隐藏了一个关键人物——王  。

看似只是汉景帝的一位受宠嫔妃,唯一受人瞩目的是生了一个出色之至的儿子。事实上,这个女人绝不简单,她绝不贫薄寡淡。她的故事,足以拿出来跟千古后宫的一干红颜抗衡,晒出来,让她们黯然失色,自愧不如。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虚荣也要爱慕得好(2)
与她的儿媳陈阿娇先荣后辱、先宠后衰的经历截然不同,王
的一生,俨然是一部成功的民间少女励志剧。她失婚再嫁,是那种由底层一步步挣扎向上,牢牢把握住权位,直至一步登天荣宠无极的女人。
每一个人的成功都可以被打上“奋斗”的烙印。这世上没有轻而易举的成功,不管是情商高还是智商高,抑或是运气过人,成功之人必然有可以倚仗的法宝。当然最不可多得的是兼而有
之。王  女士除此之外,还得天独厚地拥有两件更大的法宝。
其一是她毋庸置疑的美貌,这一点决定了往后一切事态发展的可能性。其二是她有一个胸有大志不甘寂寞勇于折腾的老妈。这是她一切行为的催动力。我甚至觉得,是她的母亲深刻影响了她的性格。

的母亲叫臧儿,说起来也是一位名门之后,上溯三代也是草头王。当年项羽分封十八路诸侯王,其中一路燕王臧茶。臧茶投降汉朝之后又举兵反叛,被刘邦剿灭之后,臧茶的孙女臧儿侥幸存活,流落民间。臧儿嫁与王氏为妻,所生二女,长女为王
,次女为王儿
。后来都被臧儿做主送到宫里,服侍当时的太
子,后来的景帝刘启。
本来王
被善于运作的老妈嫁给金王氏为妻,婚后育有一女,也不算不幸福。但胸有大志的臧儿在得知女儿的命格贵不可言之后,深深觉得收到了命运的暗示,毅然决然地让女儿和金王氏离了婚,又再次将王  和妹妹王儿  成功运作输送进宫。

的性格在婚姻的变故中初现端倪,像一把好剑寒芒初绽。她并没有哭哭啼啼悲悲戚戚不情不愿表示不满。她很欣然,仿佛这才是她人生的必经之路,以前的一切只是过场。
也许她也有她的不舍,但这丝丝缕缕的儿女之情跟她光芒万丈、不可限量的前途比起来简直可以忽略不计。作为一个已为人母的女人,抛夫弃子去追逐荣华富贵,骂她一句虚荣真是一点也不委屈了她。
可也不得不佩服这个女人。她果断,她勇敢。她像一把杀性极重不噬人血绝不回鞘的剑一样,连自己的生机都先斩尽杀绝,回身再去开天辟地。这样的人,往往就杀出个未来。
当时,她们在宫里没有任何的倚仗,若说后来的飞燕和合德还有成帝孜孜以求的眷恋深宠,摆在王氏姐妹面前的就是一条没有退路的绝路。险恶的已婚身份,又是一个随时可能引爆的炸弹。
狭路相逢勇者胜,非生即死。连寂不寂寞都没空想。面对一大帮同样花枝招展野心勃勃的少女,既要掩饰自己的野心,又要把握一切可能的机会展现自己。她要尽可能地表现出少女的娇羞懵懂,又要丝丝入扣地施展自己特有的少妇风情,使那男子迷恋自己。这当中有太多不足为外人道的艰难叵测。差一毫厘,她就粉身碎骨,万劫不复。
无需絮言深宫禁苑的凶险。直至她受宠、受封,她的位置也未算稳固。她的面前,还有那万人之上、宠冠后宫的美人栗姬。而小名刘彘的刘彻,也只是景帝的第十个儿子,虽然很被看重,但距离皇位,还有万里之遥。
可以这么说,若没有她,就没有后来的汉武帝刘彻。如果刘彻的母亲不是王  的话,那刘彻可能永远只是刘彘。
面对栗姬的娇宠和看似不可动摇的地位,王美人并没有急于出手。她有足够的耐心,蛰伏着,等待机会。
栗姬渐渐在皇帝的恩宠中失去了清醒的伪装,她直率而又自私的本性显露无遗。当汉景帝病时,试探地托付栗姬,愚蠢的女人没有及时领会丈夫的深意,表现出应有的母仪天下的态度,而是骄横地表示,自己无心顾及其他人。但当汉景帝将此问题抛向王  时,王  敏锐地领会到深意所在,表现得既深情又谦卑宽和。这不禁让皇帝心怀大慰。
接着,栗姬又犯下了一个重大的错误,她拒绝和馆陶长公主联姻。她高傲地拒绝了另一个同样高傲的女人。
两个骄横的女人兵戎相见,撕破脸皮。得益的,是一直关注局势、笑脸迎人的王美人。
是王美人察言观色主动向长公主示好,还是她被动又殷勤地接受了长公主的好意,不得确知。我们所看见的尘埃落定的局面就是使人拍案叫绝的一幕——“金屋藏娇”。
有一种*是血溅五步,尸横当场。而王美人灭栗姬却是灭得不动声色,手不染尘。以小孩玩家家酒的形式把一项终生有靠的政治契约给签订了。馆陶公主显然也很聪明,但王  明显技高一筹。
她是一个爱慕虚荣的女人,甚至薄情寡义。可以这样定义,不会有错!但是,也不得不承认,她有她的过人之处,人人都爱慕虚荣,差别只在多少。
虚荣也要爱慕得好。虚荣就像金主,从来不厌被人爱慕,但若想从中捞得三二好处,想不劳而获靠天真无邪是不能的。有王这种手段和情商,运筹帷幄,克敌制胜,早已超越了最开始的虚荣,落回到坚实的人生上。
驾驭人生是一种境界,且是至为高深的境界。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为谁梳作半面妆(1)
我对徐昭佩最初的兴趣源自于她自创了举世无双的半面妆。
一直思量,那样的妆容,要什么样的气质才能担当,在什么样的脸上才能造成诡艳的效果?当然不能俗艳。俗艳的脸配上半面妆,足可以用来吓鬼,气质嘛,就更跌到十八层地下去了。
徐昭佩是想借此来讥讽男人,不是想吓自己。以她的自负美貌,她绝对不肯顶着一张鬼脸招摇过市,遭人耻笑。那么剩下的可能性就是,她长得的确美,美得足以让一个不知所谓的残妆变得生动异艳起来。
甚至,我的脑海中出现她的大概模样。应该是面部轮廓清晰、线条分明的女子,眉目妖娆冷艳,微微透出肃杀之气。
她的肃杀之气,来源于她一生的际遇。我所说的徐昭佩是梁元帝萧绎的老婆,她是前齐国太尉孙女,父亲是侍中信武将军徐琨。早在萧绎还是湘东王的时候,她就嫁给他,两人育有子女。按说年少夫妻一路相伴走过来,两个人患难与共,应该感情日深才是,可是不,他们并不像后来的隋炀帝和萧妃。杨广即位以后把萧妃立为皇后,此后不管他有多少个嫔妃,与多少女人暮暮朝朝,萧妃的后位始终稳如泰山。对待萧妃,杨广做得相当到位,体现出这个男人知恩图报的感性一面。
而梁元帝和徐妃的夫妻矛盾在萧绎得到皇位之后暴露得越发明显,首先是萧绎不肯立徐妃为皇后,只肯封她为皇妃——这就使得徐昭佩这个名正言顺的太子妃变得不那么名正言顺了。
徐昭佩心怀不忿。你这不是存心使我尴尬吗?现在你当了皇帝就来轻慢我,想当初我还不想嫁给你呢!你萧家那点家底糊弄平民百姓可以,在我面前就免了吧。
萧绎生理上有一点缺陷,他是独眼,在徐昭佩看来,未免不合眼缘,换言之,你从一开始就不是我要的那款,我们的结合,很大程度上是利益所驱,是政治联姻。
对身世容貌的自负只是其一。事实上,萧绎的很多作为也确实不能使徐昭佩对这个男人兴起爱慕之心。
萧家兄弟阋墙,几个侄子被萧绎关在江陵牢里不给饭吃,有的直到把自己手臂上的肉都啃光才饿死。当真正的外敌攻下他的国都并生擒了萧绎之后,将被他关在牢里的还活着的其他侄子们放了出来,一字排开,那些人,个个戴着枷具,身上到处流脓,肌肉基本溃烂。见此惨状,敌军的主将也忍不住斥骂:“这些都是你的亲人,你居然忍心这么对待他们?”萧绎无言以对。
萧家父子俱是一等一的文采*。萧绎自称爱才,常以圣人自比,号称要不遗余力地招贤纳士,却妒忌真正有才之人。侯景之乱,“高才硕学”的刘之遴远道来投奔他,他妒忌刘之遴的声名,暗中派人将其毒死在半路上,随后再亲自撰写祭文极力表达哀痛之情,并送上许多陪葬品风光隆重地举办了葬礼。
他亲自编纂一本《孝德传》,号召全天下人都要遵从孝道,在另一本著作《金楼子》中更是将父亲梁武帝萧衍与上古几位贤君虞舜、夏禹、周文王等并列,说这四人是万年以来难得一出的好君主;可是事实是,国难发生时,他坐视父亲被挟持却一直按兵不动,直到确信萧衍已死了之后才起兵,并故意隐瞒父亲死讯达一年之久,直到登上皇位,才装模作样地发丧,为萧衍雕一个名贵的白檀木头像,早晚都要焚香跪拜,大小事都要恭恭敬敬地禀报一番。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为谁梳作半面妆(2)
如果一个女人,在不理解一个男人本性的前提下爱上他,很可能会为情所困,难以自拔。但是如果她是在还没对男人产生足够的爱意之前就已经清晰他的本性,她是很难再爱上一个被自己看透的男人的。
徐昭佩与萧绎一起生活,看多了这个男人内心阴暗、两面三刀的一面,她确实很难打心眼里去爱上、去尊重这样一个男人,更何况,萧绎不具备明朗的男性魅力,让女人义无反顾地爱上。那点手不释卷、动辄谈玄论道的文人气质,说不定更惹徐昭佩心烦。
徐昭佩是个骄傲的、自尊心极强的女人,报复心也强。萧绎不待见她,她就想方设法来刺激他,以出心里的怨气。萧绎瞎了一只眼睛,每当萧绎来的时候,她就半边脸化妆来见他。或者是借酒醉,将呕吐之物吐在他的龙袍上,每次都吐得准确无误。
他们之间闹得连旁人都看不下去,徐昭佩对侍女说的话,吐露了心声:“他至多将我赶出宫去,这样也好,眼不见心不烦。”
不幸的是,萧绎也是个骄傲的、自尊心极强的男人,报复心更强。而且萧绎因为身体上的残疾,一直心存很深的自卑感。有两条史料为证。
“湘东王眇一目,与刘谅游江滨,叹秋望之美。谅对曰:今日可谓帝子降于北渚。《离骚》:帝子降于北渚,目渺渺而愁予!王觉其刺己,大衔之。”
又,“后湘东王起兵,王伟为侯景作檄云:项羽重瞳,尚有乌江之败,湘东眇一目,宁为赤县所归?后竟以此伏诛。”
现在,公然作半面妆讥讽他的,是他的结发妻子。萧绎虽恼恨,却又奈何不得,不肯将她诛杀。他对她的报复体现在——即使是皇后的虚名,他也不屑给她。
他用当初她对他的方法一样冷淡她,漠视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