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阿瞒出道-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Φ隆R痪浠埃秸形谋旧聿⑽薰恚侍庠谟谡秸男灾省

曹操现在进行的镇压行为应归纳为解放战争,暂时还难以定位这种行为的对错。要是征求曹操与黄巾军双方的意见,那肯定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所以,那还是战场上拼死活吧!所有的道理都在活人嘴里。

济北城外,曹操的感觉是活到了生命的尽头,善于兵无常势的曹操这次遇上了青州黄巾军的水无常型,那就只有看老天照应谁了,仗打到这份上,啥兵法谋略都用不上了,保命只有先拼命,一个狠字决生死,是非功过且莫论,拼吧!

曹操于半生恶战中历练出来的胆量及战场指挥能力起了决定性作用,他立即传令,部队收缩结阵,将有限的牛皮盾牌布向两翼,曹仁断后,曹洪为尖兵,自己紧随其后,杀向……没有直接杀向自己的营垒……杀向了右侧的黄巾军营寨。

千骑精锐虽瞬间已损失三成,但毕竟是曹操亲手调教出来的特种部队,军心未散,斗志尚存,在箭雨中不计伤亡地完成了攻击编队,严密地守护住了曹操的两侧……据说这就是后来魏军精锐〃虎豹骑〃的前身。

第111节:七十三 济北之战老干部遇到了新问题(2)


大网已经收拢的黄巾军的确没预料到这时的曹军尚有勇气横向进攻,尤其是守右营的黄巾军,眼看到箭头型的曹军射向自己,急忙关起了寨门,一时间散花般檑石乱飞,泼水似的箭矢齐放。

而原来曹军前方的绊马索却成了黄巾自己伏军的缱绊,一时半刻大队靠近不上转向的曹军;曹营方向的黄巾军是这次围歼战的主力,此时却是鞭长莫及,有限的骑兵对曹军形成不了真正的威胁,大队步兵只能用得上弓箭,却无法缩短与曹军之间的距离。

接近敌营时,曹操突然率军转向,从敌营前加速掠过,直插向敌营与野外黄巾军之间刚闪出来的狭窄的空当,待黄巾军明白过来曹操真正的意图时已经迟了,曹军已半数突出重围,扬长而去。

曹操残军回营,计点出击士卒,折损过半,曹操那个心疼!这可是自己部队中为数不多的老兵啊,是全军的骨干,损易补难,虽然主要领军将领万幸全身而归,但要命的是自己带来的东郡部队已没了士气!

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啊。

兖州原来的部队更不用说了,官员之失望形显于色,期望值太高往往得到的是失落,曹操这支绩优股一时沦为跌停板,莫非投资错了?

青州军则连日庆祝大捷,曹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被打破,确值得一庆。问题还不仅于此,胜利的黄巾军并未被胜利冲昏头脑,依然表现得极为清醒理智,绝不出动小股部队接近曹军,始终保持〃大雪球〃状态,妻儿老小固然还是黄巾的老传统随军就餐,但此时却是〃大雪球〃的中心,简直成了垂钓曹操这条大鱼的诱饵,曹操只能望饵兴叹,再没胆去咬钩。

最可气的是,黄巾军也玩起了政治,主动来做曹操的统战工作了。

密信寄到了曹操的中军大帐,信写得入情入理:

〃昔在济南,毁坏神坛,其道乃与中黄太乙同,似若知道,今更迷惑。汉行已尽,黄家当立。天之大运,非君才力所能存也。〃(《三国志·魏书》)

看来一个人只要做哪怕一点点好事,人民也不会将他忘记的。曹操在济南相任上时,尽毁刘章的嗣庙,被黄巾军看在眼里,记在了心里,竟认为发现了一个志同道合的好苗子,你毁汉家的过去,咱毁汉家的今天,曲线乱国,殊途同归,还不应该是哥们儿?

这不是递过来的橄榄枝,是越海射过来的〃宣传弹〃,曹操对此政治攻势看得很清楚,丝毫不敢大意对待,亲自提笔回书斥责,并将敌军来檄与自己回书公示全军,以免流言伤己,又防扰乱军心。

可是,打嘴官司顶不了打胜仗,那支百万大军还是摆在那儿,啃又啃不动,赶又赶不走,一不小心还兴许把自己给吞了,对方已熟悉了曹操的战法,以往的作战经验全用不上了,现在是老干部遇到了新问题。

曹操遍翻兵书,却无从找到一比五十的苦仗如何制胜的答案,月夜巡营问明月;日升把寨索彩云。胜机藏在何处?

第112节:七十四 两军相逢智者胜


七十四 两军相逢智者胜

初战失利,曹操五内如焚,兖州官军一时士气低落,谈贼色变。大家对推举他来〃领〃……也就是〃代理〃……州牧,心里划了一个大大的问号:这曹操难道徒有虚名?

且休提兖州众人的看法;就是曹操自己从东郡带来的部队也是危机四伏;那里面有一半以上是从黑山军过来的〃解放〃战士,本来〃战场投诚〃与〃被俘觉悟〃就是为了保自己一条命,现在见自己的老盟军又占了上风,心里岂能不会另有想法?

荀彧、郭嘉、陈宫一干成名的〃王佐〃、未来的〃子房〃现在也没了表现的欲望,虽有道不完的运筹帷幄之雄才大略,却难拿得出来决胜咫尺之退敌妙计,劳心者谋士一时不能制人,劳力者武将只有暂时被制,真正的危机关头到了!

坐以待毙不是曹操的性格,领袖气质体现于革命低潮时刻,总得做点什么吧?曹操外表镇静如常,军令频颁:战略上暂时采取守势,严令固守未丢失之各城据点,乡民强制性撤进城内,政策很简单:坚壁清野,焦土抗战!

谋士们明白主帅的用心,贼聚百万之众于一团,总得要吃饭吧?虽已经以两城军需资敌,但毕竟人多嘴众耗费日聚,与敌人拼消耗吧,看谁能熬得过谁?只是心里谁都明白,这样一来,兖州的百姓可就倒了大霉!

再说了,现在正值秋实,田野不乏未收稼禾,乡下人蹲在城里吃闲饭,那城里人以后吃谁去?现在的形势是黄巾军以农村包围城市,打后勤仗国军未必胜得过农民军。

曹操在这非常时期以身作起了非常之则,夜不卸甲,日不安食,与兵卒暂时同起了甘苦,领将士亲抵前沿,检查军备,观察敌情,鼓舞士气,寻觅破敌良策。

一日,正于帐前信步,猛然见半空中盘旋一巨大鸽群,上下翻飞,挤作一团,像是在抵御强敌来侵。果然,一只个头不大的猎隼犹如闪电般从鸽群边掠过,鸽群不惊不乱,反而更加密集,那猎隼却也不敢贸然冲入鸽群,只是趁势冲上云天,于九霄云外凝翅盘旋,似待鸽疲,再做一击。

群鸽像是有点灵性,依旧沉稳不散,阵型看似无懈可击。曹操心中微微一动,凝目远眺,欲看这鹰隼如何败群鸽?

方思索间,只觉得眼睛一花,横刺里不知何时又掠过一只猎隼,却只见片片白羽粉落,鸽群稍乱又聚,眼见得其中一只已被偷袭的猎隼掠去,高天盘旋地那只猎隼趁机化成一道利箭,直射鸽群中心,鸽群左右避让不及,被从边沿又掠去了一个同伴。

曹操心中忽然通亮,知道了自己应该如何对付那如同群鸽般的青州黄巾军了,此时,他觉得自己已化身为那高瞻张势、电挚雷击之猎隼。自己部队即将进行的袭敌计划也有了一个形象的好名字:猎隼!

不及与智囊团商议,曹操便立即升帐,传众将面授机宜。

不同的将领一样的任务,将所有的机动骑兵,分为五百骑一支,两支骑兵队为一组,每组分阴阳两队,互为掩护,阴阳可随机应变,阳队诱敌则阴队闪击,反之亦然。

唯有一条:不准恋战,有斩获即回,以将敌军困在营寨内为作战目标,如遇敌军的打粮部队,当然不能放过,能歼则歼,不能歼则伤,伤不得驱回敌军也算立功。

所有参加出击的猎隼分队,又分为阴阳两大组,阳组负责日出,阴组担任夜袭,目的也是唯有一个:让黄巾军昼夜不得安宁,惶惶不可终日,断敌粮草,磨敌斗志,动敌军心。觅得战机,能掳敌家眷者为大功。

战争的指导思想对路了,战局立时改观,曹操这种〃零敲牛皮糖〃的猎隼行动大见成效,黄巾军别说继续攻城掠地了,一时自保尚且不能,每日士卒渐损,小股不敢出营,大队出动却又寻战而不得,所携之妻儿老小日渐难以果腹,士兵初到兖州时的昂扬斗志逐损而不再。

随着这挨打不能还手的战况日久,时光飞逝,转眼秋去冬来,天气渐寒,一股绝望的情绪在全军中蔓延开来;现在是进不能克坚城,退难以回青州,原地据守则无望越冬,百万之众竟被曹操反困于兖州济北,总算领教了曹操的厉害。

第113节:七十五 胖得快未必是件好事


曹军则相反,士气高昂,人人求战心切,连原黑山军的〃解放〃战士也无不庆幸自己跟对了人,走对了路,革命不分先后,一时也趾高气扬起来。原兖州的官员、将领、士民更是个个赞叹自己眼光独到,伯乐重生,发现曹操于乱世,舍我其谁?

大伙一致踊跃献策,要曹州牧洞察军心民意,及早发起最后总攻,荡贼于顷刻之间,还民于长治久安,对反抗政府之邪教,决不能心慈手软,定要斩草除根,无论老幼,杀无赦!

其实曹操对如何发起总攻心中早有定算,参谋部早就成了政策研究室,冬季攻势马上就要付诸实施,只不过改为了政治攻势,上兵伐谋,不战而屈敌之兵,方为上上策也。

于是,一封促降书送进了青州黄巾军大营。

七十五 胖得快未必是件好事

曹操的促降书奏效了,一下子把百万黄巾军教育成了〃俊杰〃,走投无路的青州黄巾军接受了政府军的改编,刚才的生死对头转眼变成了亲密战友,番号也一下变成了正规国军地方部队:青州军。不但如此,就连奋勇将军、领兖州牧曹操也率原东郡军、兖州军一并加入了进来,从此,青州军便成了曹操部队的招牌。

这一下曹操招了多少兵呢?据史载:光在编的部队就收编了三十万,曹操选其精锐编成了兖州官府的青州军。曹操自起兵以来,一直过的是兵员缺乏的苦日子,所以估计不会舍得主动裁下去多少,被裁兵员数量决不会超过原兖州政府军的部队,所以说,现在曹操能指挥的部队不下三十万。

剩下的六七十万老弱病残怎么办?安排不当将会直接影响到〃解放〃兵的军心,这可是关乎安定团结的大问题。

曹操欲待遣散,却又担心惹出难以预料之兵变,可六七十万张嘴生啃兖州更不是办法,没玩过经济的曹将军一想便觉得头大,民以食为天,天上要能下粮食就美了。

天上固然不会下粮食,可粮食能从地上生出来呀。一位在兖州避战乱的高人给曹操出了一个高招。

这高人是哪位?乃陈留平丘人氏,姓毛名玠字孝先,曾经是一个以清廉著称的县吏,曹操新接掌兖州,优待原兖州故吏,这毛玠也跟着沾了些恩惠,被聘任为治中从事,毛玠一来感激曹操安排自己的就业之恩,二来也确实看出了曹操将来能成气候,所以便适时向曹操献上了一个良策:

天下大势,分崩已成定局,天子流落,人民百业凋零,百姓被饥饿所迫而流离失所,州郡遭战乱之殃无度岁储粮,国不能安民,焉能持久?袁绍、刘表,虽地阔民稠,然守富家而安小康,未必有经略天下之雄心;自古倡议者战则能胜,财足者守土方固,将军只须奉天子以令不臣,重农耕而储军备,何愁不能称霸天下?

毛玠也不是纯粹空讲大道理,他的修农植桑的建议就被曹操化为了首次土地改革,百姓不是大多逃亡了吗?那抛下的耕地我就可以趁机收归国有了,谁耕种?不是现正愁着六七十万青州军老弱无法安置吗?正好各得其所,我租给你们种,我出白得的土地,你出闲着的劳力,收获二一添作五,总该满意了吧?

至于眼下饥荒,那只有靠以战养战了,看看四邻哪州稍弱,对不起了,我曹操要和你开仗了,理由么?代天伐罪,替民讨逆……多了。待俺先托付好家小,先行西征。

兵者,凶器也,离乡远征,兵势虽强,却谁也难保万全,曹操的家眷托付给了哪位值托之人?曹操看人从来没有错过……老吕家那次例外……这次也是,他把一家老小托付给了他的铁哥们儿陈留太守张邈。


第114节:七十六 皇帝也有被绑架的时候(1)


为什么先打南边?一是北边的袁绍暂时还惹不起,二是南边袁术正好给了曹操一个讨伐的借口:你哥哥袁绍邀我来教训你,我这是代兄讨弟,名正言顺,外人就少插嘴吧。

战场广阔得很,阵线也莫名其妙得很:曹操与素来不大对头的袁绍结成了临时盟友;袁术、陶谦、公孙瓒、刘备结成了统一战线,一场地道的军阀混战就此拉开了序幕。

七十六 皇帝也有被绑架的时候

《三国演义》的首句便是:〃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句话是罗贯中大师全书中水平最高的一句话,一下站到了历史的高处,简直可以说是总结了以前,指导了今后,回望青史,莫不如此。只是这分合的过程却是华夏民族的灾难,黎民百姓的大劫!诗圣杜甫有诗:〃君不见,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村生荆棘……〃

事实上,中国古代任何一个新朝的巍巍大厦,莫不是以累累白骨作为基石,朝代更替之日,即是全国人口锐减之时。

公元192年的东汉,便是合久必分之血腥过程的初期,分得最为零散,乱得一塌糊涂,关外的中原开始了乱打,关内的三秦大地也开始了血战,全国山河尽被血染!

天下第一猛男吕布带几百并州军杀出了血火长安,一时成了丧家之犬,总要投靠个主人口吧?怎奈他连杀了两任干爹,口碑实在太差,哪个不要命的敢有胆收留这随时反咬的野狗?

我诛杀国贼董卓,有大功于天下,为什么大家还不以鲜花献英雄,反而见了我恨不能都想咬一口?吕布实在想不明白。

他先投袁术,认为自己替袁家报了诛三族的血海深仇,袁术还不得拿自己当作大恩人?事实上袁术一开始对吕布还真不错,宾客相待,礼遇有加,可就是不给他官做,也就是表明了没有长期留用的意思。

再加上吕布带的几百并州士兵也太不给吕布长面子,初从荒凉的边地来到富饶的南阳,看见啥都觉得稀罕,大姑娘、小媳妇远比并州的耐看,在老家又都抢惯了,一时哪能收得住手?没几天就把袁术给骚扰烦了,干脆连他们的军粮都停止供应了。吕布看出了袁术的逐客之意,只好另投奔同乡河内太守张杨。

张杨自己虽然十分厚道,但部下却不买他的账,有人想把吕布杀了,送他的头去长安,向李、郭氾领赏。吕布是个乖巧人,看出了风头不对,早走吧,此地不留爷,自有留爷处。于是,带着他的部队就又转投了袁绍。 

对袁绍来说这可是雪里送炭,袁绍正被黑山军张燕弄得头疼,几次围剿均是损兵折将,见送上门来一个咬狼的狗,当即便收留了他,并且让吕布代理自己赴前线剿匪,你们谁伤了谁俺老袁都欢喜。

至于李、郭氾对吕布的通缉,袁绍才不去理会呢。现在他执掌冀州,兵多将广,再说现在的李、郭氾自己正打得不亦乐乎,也没工夫管这等闲事。 
郭氾恼怒李对自己的屡次施毒,引军要宰李,那李却是更恼郭氾:想找借口除掉我,自己掌朝政啊?也太毒了吧!那咱就比比谁的拳头硬气,俩人加起来正好是个五百整数,谁怕谁呀! 

这两支西凉精锐正是兵对兵、将对将,精锐对精锐势均力敌,在长安城内外杀了个天昏地暗,血流成河,李、郭氾两位主帅也单挑了不止一次,都是半斤对八两,正所谓棋逢对手,将遇良才,越杀越上瘾,欲罢不能。 

第115节:七十六 皇帝也有被绑架的时候(2)


这时候有两个人稳不住了,其中一个相信大家能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