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正说司马家-第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23 因人成事和因事成人——人是第一位的因素自从这次出征以来,司马昭一直为兄长起到亲密助手的作用,看到司马昭如此尽力,司马师没有立刻答话,将从地下拾起来的那册蜀军残简轻轻放到了一边,然后拍了拍手上的尘土,徐徐站起身来,笑吟吟地看着自己的二弟:“子上,你今天做得很好啊!你能在第一时间里抢在众人前面想着赶到诸葛亮的帅帐里搜集整理他们蜀军溃退时残留下来的文牍图籍,这难道不正与前汉贤相萧何当年初入咸阳时广收秦宫典章的聪哲之举相仿吗?”
司马师虽然只比弟弟大了三岁,但他更加勇武外向,在很多地方给弟弟树立了学习的榜样,司马昭对他的大哥非常服气,一直把他当老师对待:“大哥,您常常教导我们‘典章图帛,乃是国之命脉、军之根底’,小弟一向对此铭记于心。所以,今晨刚从斜谷道收兵回来,小弟顾不得休息便赶到这里来了。”
司马师对弟弟说:“为兄刚才带人去搜寻当年诸葛亮遗留下来的奇门兵器‘铁蒺藜’和‘连弩’去了,咱们的关中铁骑曾在诸葛亮生前吃了‘铁蒺藜’和‘连弩’的大亏,所以我第一时间就带了一队亲兵直奔蜀军后寨进行搜寻。”
司马昭听大哥这么说,感觉大哥的思路也是无比清晰,当年为了对付诸葛亮的这些独门武器,魏军算是吃尽苦头,这次有机会一定要破解这类武器的秘密:“我们所能若找到一些‘铁蒺藜’和‘连弩’,送去马钧大人那里,他是我大魏数一数二的能工巧匠,就请他‘依样画葫芦’,给咱们也造出更多的‘铁蒺藜’和‘连弩’来。”
司马昭所想,原本也是司马师的目的,他一直对诸葛亮非常佩服,觉得他就是一个军事天才,几乎无所不会,他的发明一旦为魏国所用,那简直是如虎添翼。司马师若有所思,沉吟着说道:“说不定这些武器在咱们将来的南征北战之中还能派上大用场!”赵俨在一旁连忙应道:“大将军,稍后属下便去联系马钧大人……”
司马师、司马昭兄弟两人在诸葛亮的帅帐之中对蜀军留下的军事地图又做了研究和分析,尤其对周围这一带地形进行了详细的辨认与比对,何处布阵,何处运粮都做到心中有数。他们正说之间,雍州刺史郭淮、殄虏将军魏平、雍州别驾黄华等关中将领也随后跟来了这帅帐之中,一个个肃容正色,在旁恭听司马师的部署调令。
司马师见大家都到齐了,心想不如乘机讨论一下接下去的军事部署,他将司马昭刚才找到的那张陇西军事地形帛图挂在墙上:“大家请看,诸葛亮他们留下的这张地图,绘制得实在是精确之极。他把金城郡、南安郡、天水郡、武都郡、阴平郡、汉中郡这一带的山形地貌、河流谷道都勾描得十分详细,咱们今后完全可以凭借它来作战布局!”
蜀国当年之所以难以对付,说到底就是因为他们有诸葛亮在,一旦诸葛亮不在了,蜀国其实就成了纸老虎,站着吓吓人可以,真要是打起来,估计绝不是曹魏的对手。司马师用右手“哗”地抖了一抖那幅蜀军遗留下来的陇西军事地形帛图,宛若扯开了一面大旗般,左手也随即指了过去,侃侃言道:“自古以来,兵家智者最看重的,便是这样一些绘有军事形胜之地的图帛文牍。诸葛亮为人行事何等精细,他若健在,退兵之际岂会轻易抛弃这等重要之物?可见诸葛亮一死,蜀国再无像样的人才。”
司马师看到军士们从蜀军的帅帐中整理出来大量的书籍资料,几乎把帅帐查了个底朝天,于是又转头看向司马昭,问道:“二弟,你们在寻找此帅帐资料时,对目前的帅帐现状有什么看法?说来听听。”
平时两兄弟在众人面前时,司马昭一定不会轻易发言,他怕影响到大哥的判断和别人的看法,因为他毕竟是主帅的弟弟,不如在一边冷静旁观比较好,这次大哥主动问他,他就不好推托了,司马昭面容一正,看了看周围的同僚,欠身而答:“依下属之见,蜀寇这一次在撤兵之际,居然把陇西军事形胜地图这等重要的兵家图帛都弄丢了,而且帐中诸物亦是显得凌乱不堪,这和前几次诸葛亮退兵时的井井有条相比,实在有天壤之别!下属以为,敌呈乱象,则必有其因。大概就在诸葛亮暴亡之后,他们内部一定发生了什么异常的变故,所以才会让他们失了章法,退得如此仓皇!”
司马师点头道:“这应该是诸葛亮去世后,蜀国丞相府长史杨仪与征北将军魏延发生矛盾,相互内讧引发动乱造成的后果。若是诸葛亮未死,依他的稳慎周密之心性,他这中军帅帐之内哪里还有什么可窥测的蛛丝马迹给咱们留下?”
24 蜀国的进攻——以攻为守的战略
这一年的秋天,姜维派遣句安和李歆两员大将,率领一万五千军兵,先去蜀魏前线的麴山附近固守城堡,句安守东城,李歆守西城。
这两座城堡已经非常接近曹魏的国境了,早有细作报与雍州刺史郭淮。郭淮一听蜀汉又出兵开始进犯曹魏边境了,看来战争很快就要爆发,于是一面申报给洛阳的朝廷,一面遣副将陈泰引兵五万,来与蜀兵交战。
句安、李歆刚开始时还打算与曹魏开战,立点战功来表现一下自己的能力,但毕竟他们带来的人马太少,与魏军一开战就发现有点打不过,于是又躲进了城内,坚守不出。陈泰看到自己一方的人马众多,就下令军兵四面围住城堡攻打,再分兵掐断对方的粮道,让句安和李歆的城堡中运不进粮草去。
过了些日子,郭淮亲自带着主力部队也赶到了,他很惊奇姜维的布兵策略,莫名其妙先派两支小部队到前线来挑战魏国主力不知是为了何故。而且就这两座小城堡来看,城内所有饮用水都必须通过一条河流供应,只要去上游掐断此河流,城中立即无水,所以两位蜀将的临阵水平看起来也真是有限。
于是郭淮派人去河流的上游掐断了水源,果然两座城堡中就断水了,城中所有守军无水可喝,城中的蜀兵好几次出城取水都被魏军打了回去,城中守将也觉得奇怪,不知姜维在搞什么玄虚,把他们派过来后,迟迟不来增援,难道就让他们在这里被魏军困死?句安和李歆不断出城打算突围,但一次次地被魏军打了回来,损失惨重。
直到一天晚上,李歆又一次率军突围,经过浴血奋战,损兵大半,最后就李歆一个人逃了出来,其他人全都被消灭了。李歆夜以继日地跑了两天两夜,总算跑到了姜维所在的主力大营,面见姜维汇报前线情况,李歆说:“我们的两座城堡全都被魏军给重重包围了,城中无水无粮,士兵们几乎都坚持不住啦,大将军为何迟迟不发援军?”
姜维的军事水准比起他师父诸葛亮来真是天差地别,行军打仗顾首不顾尾,见到李歆回来报告前线的战况,姜维说:“我本想联合羌兵一起夹攻曹魏,但羌兵一直没有联系上,所以就没有上来增援前线。”李歆心想,这叫啥理由啊?羌兵没联系上,你就把我们两支部队丢在前线不管了?再过几天,说不定前线的两座城堡就全部陷落了,到时候那些士兵们的生命岂不是被你白白给浪费了?
姜维看李歆脸色不好看,心里也有点愧疚,于是转身问夏侯霸,想听听夏侯霸对此事有何高见。夏侯霸说:“看来这羌兵是不能再等了,等羌兵有消息,只怕我们前线的两座城堡全都会被魏军攻陷,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围魏救赵,我们干脆发兵去攻击郭淮的大本营雍州,只要雍州告急,郭淮必定引兵回撤,这样我们麴山前线的二城之围就解了。”姜维听后觉得夏侯霸说得对,这绝对是个高见,于是立即派兵去攻击雍州。
姜维这边有夏侯霸给他出主意,魏军的陈泰见到李歆杀出城去了,也马上去汇报给主帅郭淮,陈泰说:“李歆杀出城去,毕竟跑回姜维的大本营去请求增援了,目前我方的夏侯霸在姜维的营中,以我对夏侯霸的了解,他必然会给姜维出主意,让蜀军绕道去攻击我们的大本营雍州,为了放着他们这一手,我们是否可以分兵两路,我亲自率军去蜀军前往雍州的必经之路上设伏,阻击蜀军偷袭雍州。大都督您可以继续率军阻断蜀军的运粮道路,坚决不让蜀军的粮草供应畅通,只要没了粮草,蜀军必败。”郭淮觉得陈泰所说非常有理,于是同意这么去办。

第三章 更新换代

一朝天子一朝臣,新主必定换新人,只有实实在在做正事的人才有可能保住官位,一切靠关系维持的老臣都应提前想好退路。
25 新一代武将的对决——战争需要新鲜血液自从诸葛亮死后,魏蜀两国战将的水准就半斤八两了,大家相互都能料得到对方会出什么牌,姜维本以为夏侯霸给他出了个妙计,他率军袭击郭淮的大本营雍州必定能大功告成,没想到刚走到半路,突然前面的山道被魏军拦住,魏将陈泰大喝一声:“姜维孺子,无能之辈,竟敢偷袭雍州,我在此等你多时了,赶紧束手就擒吧。”
姜维一看,知道计谋败露,也只得上前与陈泰交战,双方战不多时,陈泰败退回城堡中坚守不出,姜维命人攻打城堡,但是久攻不下,双方不分胜负,就那么僵持着。夏侯霸对陈泰也比较了解,他看陈泰并未失败,但却坚守城堡不出,与蜀军僵持着耗时间,肯定其中有啥阴谋,于是对姜维说:“此处不可久留,不如我们暂时退回去另外寻找道路前进。”
姜维很尊重夏侯霸的判断,听他这么说,也同意暂时撤退,正准备后撤呢,突然得到探马来报,说郭淮领军截断了自己的退路,并且断掉了蜀兵的粮道,粮食运不上来了。姜维听后大惊,运送粮食是全军最为关键的事情,士兵每日三餐总得吃饱了才能打仗吧,一旦无粮,大家饿着肚子,这仗就没法打了。于是姜维和夏侯霸一起拼死反击,要突破郭淮的包围圈,这时前方的陈泰又出兵来攻,和郭淮前后夹击,打得姜维大败,姜维率残兵败将一路拼杀,往自己的阳平关方向奔去。
在京城洛阳的司马府中经常召开家庭会议,这是司马家族的一贯传统,祖祖辈辈都是一样,司马懿对两个儿子大有深意地说道:“子元、子上,尔等不知,为父这一生若不是为我殷国司马氏的雄图大业所萦心系神,说不定当年也会像你们的老师胡昭,或是当年的诸葛亮一般翩然脱俗、隐逸遗世的!在茫茫人海之中,能够遇上这样的名士贤人,无论是敌是友,这都是我们不可多得的幸运啊!”
两个儿子经常往返于前线与京师,时时聆听父亲的教诲,司马懿虽然老了,不能亲自去前线指挥军队,但他仍然可以给儿子们具体的指导,司马师生性阔达,只当父亲是在泛泛而谈,便随口应承了下来,表示谨遵父亲的教诲。司马昭却在心底暗暗感慨:父亲毕竟老了,眼中也只装有诸葛亮这样一个旧日知音而已。当今魏室疆域之广,已有天下三分之二,可谓人才济济,其中岂无诸葛孔明之流的贤人名士乎?若我司马昭有幸遇之,自当与他结为金玉之交,倾心折节,善始善终,永不相负!
26 培养儿子是下一步的关键——权臣的接班人无比重要司马懿目前对朝廷中的局势已经不怎么担心了,因为自从诛灭了曹爽家族后,朝中再也无人能够抗衡司马家族,反而是他认为而今诸葛亮已死,关中局势基本大定,两个儿子在自己身边也已调教了不少年头,看来都成熟进步了许多,是到了该搭建平台让他俩自己去各展所长、崭露头角的时候了!师儿今年二十七岁,昭儿今年二十五岁,不趁这个时候再加几分火力好好锤炼一番,错过了“火候”就不好了!
姜维与夏侯霸一起袭击曹魏边境的时候,郭淮将消息飞马报入朝廷,魏主与司马懿商议后一致认为,此事就交给征蜀大将军司马师去应付即可,于是司马懿命令司马师引兵五万,前往雍州助战。
司马师从前线的情报中判断,这次蜀军的力量应该不大,理论上兵力不如魏军众多,于是他就率军日夜兼程,赶赴前线。没想到赶到西蜀的阳平关时,遭到姜维的埋伏,蜀军用诸葛亮发明的连弩袭击魏军,连弩一发十箭,相当于那个年代的机关枪,魏军被射杀无数,司马师败退了一阵,逃回了自己的城堡。
在三国时代,通信比较落后,姜维与夏侯霸所做的那么多事情,远在麴山城中苦苦守候的蜀将句安并不知道,他的城堡中早已无水无粮多日,见援兵那么久仍然不至,实在撑不住了,只得开门投降了魏国。
姜维这次征魏,由于准备不足,战略失误,所以没占到任何便宜。司马师也是初次以主帅身份领兵,经验不足,也没取得什么胜利,双方只得各自罢兵。姜维回汉中驻扎,司马师回洛阳汇报战果。
27 研判局势是司马家的家风——在学习中获得进步在司马懿的家庭会议中,这一次的讨论题目是将司马懿与诸葛亮比较,两位当代的雄杰之士这一辈子,究竟谁胜谁负,各自的优缺点又在哪里。
但是司马懿如此要求,他的两个儿子却很难给出评价,如果说自己父亲全面压倒诸葛亮,那也不实事求是,父亲听了一定不会满意,但作为儿子,谁又敢说父亲的坏话呢?“唔……你们可是拘于礼教而不敢评议为父?”司马懿的眉头拧了起来,面色仍是毫不松动,“疆场之上、棋弈之间,说长论短、评得议失,何必拘于父子之礼?你们有何意见且尽情道来,为父不会怪你们失礼的。子元,你是大哥,你先说!”
司马师就知道自己作为长子,肯定逃不过表态,但就算要实事求是地评论父亲与诸葛亮的一生功过,在刚起头时无论如何总得客气几句。他见父亲开口点了自己的名,便整理了一下思绪,侃侃答道:“不瞒父亲,其实在孩儿心目当中,并不以为诸葛亮算得什么‘命世雄杰’!他怎能和父亲您相提并论?”“哦?”司马懿眉峰一挑,“这是怎么一说?”
司马师打算先跟父亲玩一个文字游戏,避开直接对两人能力的评价,而是就“命世雄杰”这个称谓给予定义。“依孩儿看来,当这个‘命世雄杰’,须有两大条件:一是有雄心壮志,二是有雄才大略。”司马师讲得兴起,两眼都灼灼放出光来,“单有雄心壮志,最多只能成为王莽、董卓之辈;单有雄才大略,最多也只能成为韩信、萧何之流。所以,既有雄心壮志,又有雄才大略,才能成为汉高祖、光武帝那样的命世雄杰!”
既然父亲要求以“命世雄杰”来评判他与诸葛亮的才能对比,那么司马师就可以认为至少在这一个名词解释下,诸葛亮是远远不如父亲的。“然而,以此而为圭臬,我们回过头来反观诸葛亮——孩儿认为他首先是‘有壮志而无雄心’。吞并九州、一统四海,这是他孜孜不倦、死而后已的壮志。这一点,诚然可嘉!可是论起‘化鱼为龙、冲霄凌云’的雄心呐,他却丝毫没有!”
“诸葛亮的缺点是太过于在乎世人的看法与评价,他是活在了周围人的口水里了,他一心要做一个大汉的忠臣,把自己的名节看得无比重要,你看他几番北伐,时常受到那刘禅小儿和伪汉东州派、益州派老臣们的牵制和非议,甚至还有人上奏攻击他有‘不臣之心’!孩儿若是坐到诸葛亮的那个丞相位置之上,二话不说,必当先行废了刘禅这个乳臭小儿,自己登基在位、大权在握,然后再毫无掣肘地来横扫六合、荡平天下!”
“行军打仗本来就是一种赌博,也是一种行险,但诸葛亮太过于求稳求平,需知战局瞬息万变,当机会来时就需有大胆一搏的勇气,诸葛亮是‘有大略而无雄才’。他每一次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