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门贵女有点田-第1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又有人说起苏家大棚里到底都种了些什么菜,众人各自议论。

    苏家的大棚自从建起来,除了王大伯以及另外三个看大棚的人,就没有允许外人进去过,而看大棚的几人也都被下了禁口令,不允许往外说,发现一次罚五十文钱。

    一看要罚钱,这些人哪里还敢乱说,所以直到现在都没有人知道大棚里到底种了什么菜。

    这会儿纷纷好奇了起来。

 第199章:说干就干

    现在天已经冷下来,玉米豆子之类的已经收了,小麦也已经种到了地里。

    除了在苏家作坊或者鱼塘那边干活的,其他人都在家里剥玉米晒豆子,也不是很忙,家里人多的就报了名,四个名额很快就满了。

    第二天一早,报了名的四个人就聚到了苏家大棚外面,还有其他没来得及报名又闲来无事的也都聚在外面等着看苏家的菜。

    苏巧巧过来后,就让先去王大伯家的大棚里收青菜。

    又特别叮嘱了王大伯,让看好了,一定要留出一块留作菜种。

    王大伯也打起了精神。

    大棚里比外面的温度要高出许多,几人一进去就暗暗惊叹的四处打量着。

    “还真是比外面热很多呢。”

    “难道这菜长起来也看温度?温度高了冬天也一样长菜?”

    “这是什么菜?还开着花呢。”

    “还有这个……红色的看着就好吃。”

    王大伯家的菜也是苏巧巧从系统里兑换来的,不管是那一样这里都没有,他们没见过自然惊奇。

    王大伯小心的看着,提醒他们不要把花碰掉了。

    大伙儿都知道这里面都是金贵的菜,都小心翼翼的。

    王大伯家里只有一亩地,大部分都种的是青菜和空心菜,西红柿花菜豆角只有一点。

    走到尽头种青菜和空心菜的地方,苏巧巧就教大伙儿割什么样的。

    “大家割的时候小心,踩在边上专门留出来的地方,尽量不要踩到地里,割的时候捡这样大个的割。”

    苏巧巧给她们示范了一下,又盯着他们看了一会儿,就让王大伯盯着。

    大家伙儿都是第一次见小青菜,都知道这东西金贵,小心翼翼的到下午也就割了一半的地。

    第二天一早,苏巧巧又让王大伯摘了几把豆角,把红了了西红柿摘了一筐,苏巧巧就带着王大伯一起去了县城。

    先去了如意酒楼。

    乔掌柜是知道苏巧巧家盖了大棚的,但是对于这种天气能长出菜来是没抱什么希望,这会儿见苏巧巧把菜都送过来了,很是惊奇。

    “苏姑娘,你还真大冷天的种出菜来了?!”

    现在他们酒楼里,除了荤菜,素菜已经没有几样了,看到苏巧巧送来的这些绿油油的菜,眼睛都亮了。

    苏巧巧淡淡的笑了笑:“刚种出来就给你送过来了,这是青菜,这个是空心菜,还有西红柿和豆角,都是稀罕的,就是不知道乔掌柜感不感兴趣。”

    不用苏巧巧说,乔掌柜也知道这些都是稀罕的,他负责酒楼这些年,怎么会不知道都有什么菜。

    “感兴趣,感兴趣,哈哈哈……苏姑娘可真是让我意外啊。”乔掌柜大笑着把苏巧巧往厨房里领。

    苏巧巧也笑着带着王大伯往里面走。

    和之前的几次一样,苏巧巧分别把几样菜的做法告诉了厨师,又亲自示范了一下。

    炒青菜,炒空心菜,西红柿炒蛋,西红柿烧鱼,干煸豆角……

    经过苏巧巧各种搭配,店里一下子多了十几样菜色,乔老板笑得嘴巴半天都没有合拢。

    等到一桌菜出来,乔掌柜一一尝过,就早已经激动的话都不知道怎么说了。

    因为都是系统出品的菜种,又经过灵泉水灌浇,长出来的菜自带灵气,随便烧烧都可以烧出好吃的味道。

    尤其是青菜,那清爽的口味让人吃一口就停不下来。

    于是,一桌十几个菜,后厨的几个人,再加上乔掌柜等人全部给吃完了,干干净净。

    甚至,后厨掌勺大厨竟是直接端了西红柿鱼汤喝了起来。

    苏巧巧看得嘴角直抽搐,而王大伯却满是惊讶。

    他知道这些菜珍贵,所以自长出来就还没吃过,那青菜倒是在苏家吃过一次,可是这西红柿豆角之类的却从未尝过的。

    这会儿看着他们吃,他都差点忍不住去那筷子尝尝。

    “苏姑娘,这菜方还按之前的算?”

    之前苏巧巧就交给他们好几个菜方,他们也凭着这些菜方挣了不少,这次,乔掌柜想按照上次的来,把菜方直接买了。

    苏巧巧笑了笑,摇摇头说道:“这次我只卖菜,不卖菜方。”

    “那……”

    “乔掌柜,这次菜你们大厨不是都已经学会了嘛,除了西红柿鱼有些难以外,其他都是简单的菜色,很好烧的。”

    苏巧巧笑着说道。

    乔掌柜眼睛一亮,她这意思是把菜方免费送给他们了。

    王大伯也是瞪大了眼睛,哪有卖菜还免费附带菜方的。

    “行行行,哈哈哈,和苏姑娘这样的爽快人合作就是舒坦。”

    乔掌柜一连好几个行字出口,又道:“这些菜我都买了,多少钱。”

    乔掌柜看了看外面的一辆大车,笑着说道。

    苏巧巧浅浅的一笑,摇了摇头:“这些菜我不能都卖给你。”

    乔掌柜愣了一下,想到了兴翎酒楼。

    却听苏巧巧笑着继续说道:“这些菜都不能长时间放,顶多放个两三天就不能放了。”

    乔掌柜一听是这样,也就释然了。

    “那先每样给我二十斤试试。”

    苏巧巧点了点头,又和乔掌柜说了价格,就让王大伯给卸货称重。

    青菜便宜一些,一斤十三文钱,西红柿和豆角都贵一些,一斤二十文。

    王大伯听着苏巧巧和乔掌柜谈了这么高的价格,早已经惊得嘴巴都合不拢了,听到苏巧巧让他卸货称重都半天没有反应上来。

    还是十一反应快,默默的搬了一捆下来,王大伯这才反应上来,激动的脸涨的通红。

    要知道这一斤菜可差不多顶着猪肉的价格了,可真是金贵。

    临走的时候,苏巧巧又和乔掌柜说了:“乔掌柜,以后要是需要什么菜的话,早上就让六子一道来来,以后我们就不送了。”

    乔掌柜理解的点头,反正他们基本每天早上都要去拉鱼和肉的,菜也正好捎上。

    从如意酒楼出来,王大伯整个人还有些晕乎乎的。

    光是一个如意酒楼就挣了一两多银子,这每样菜才去了二十斤,车上还有一大半,这一趟出来摸不准得挣个五六两银子。

    光是这一趟,就比一亩地一年挣得多的多了,再多来几趟,盖大棚的本就回来了。

    “巧儿丫头,一斤二十文,会不会太贵了。”

    王大伯没做过生意,这会儿有些担心,都快和肉一个价了,那些人真会买吗?

    苏巧巧笑了笑,说道:“王大伯你就放心吧,你这一车菜保准给你全卖出去了,以后还不够卖的,来晚了没有。”

    苏巧巧对这些菜还是有信心的。

    现在已经是秋季的尾巴了,菜都下去了,那些个有钱人正愁没菜吃呢。

    王大伯见苏巧巧这么说,也放下心来。

    心里暗暗欣喜,幸亏听了婆娘的话跟着苏家干,这一天就挣这么多,以后还不得挣得更多。

    兴翎酒楼比如意酒楼大一些,每样要了三十斤,结了二两银子,给搭了点西红柿。

    光是如意和兴翎两家酒楼就下去了一半,苏巧巧又去了其他几个小酒楼,有要五斤的,十斤的,很快,那些大户人家和平安寺都没去成一车就买完了。

    总共买了五两四钱,王大伯高兴的一早上嘴巴都没合拢过,坐在牛车上不住的念叨着跟着苏巧巧干就是挣钱。

    苏巧巧笑了笑没说话。

    回到村子里,不少人知道王大伯今儿去县城里买菜,见他们回来,都围了上来,纷纷打听挣了多少钱。

    王大伯抿着唇呵呵的笑,就是不说。

    最后问的急了,王大伯才伸出了五个手指头,得意的笑着。

    “五百文?”

    王大伯摇了摇头,五百文?他光是建个大棚都花了差不多二十两银子呢,五百文他用得着高兴?

    见王大伯摇头,就有人瞪大了眼睛猜测:“不对?五两银子?”

    一听说五两银子,所有人都惊诧了,纷纷看向了苏巧巧。

    苏巧巧笑了笑,示意十一赶车回家。

    不大一会儿,不少人就聚到了苏家,说他们也想种大棚。

    苏巧巧笑着说道:“可以啊,谁种都可以,不过我这里菜种已经没有了,想种的话得到明年。”

    明年不管是她这里,还是王大伯家里就都有菜种了。

    苏巧巧没打算种大棚,村里人谁家想种她也不拦着,如果到时候葫芦村能发展成这蔬菜村子,倒也不错的。

    一听苏巧巧答应了,都很高兴,纷纷打听建一个大棚需要多少银子。

    可是一听说一亩地就得投入二十多两就有些不敢了。

    一来他们家里没那么多钱,就是有那么多钱也不敢全都投进去啊,万一亏了呢。

    “能不能少投点。”有人问苏巧巧。

    苏巧巧笑了笑,提前给他们打了个预防针:“二十两算少的,光是一亩地的围墙就得不少银子,还有顶上的白纸,到了冬天实在冷的话,里面还得上烧炭上暖炉,不然温度不够,照样长不出菜。”

    从苏家出来的时候,有人就转身去了王大伯家里,问了王大伯。

    王大伯在一开始种大棚的时候就听苏巧巧说过,以后不止他们家种,村里很多人都要种,甚至种的菜还要运往府衙,甚至京城等一些地方。

    所以,这会儿见有人来问,也都很热情的一一回答了。

    需要多少银子,中间还有除草,抓虫,翻地,上肥,浇水之类的,也说了以后价格可能可能会降的事。

    大家伙儿从王大伯家里出来的时候心情都有点沉重。

    既想建个大棚种菜,又怕投入太多亏本。

    当天晚上,葫芦村许多人家都失眠了。

    王丰收家更是如此。

    王丰收是跟着王大伯一起管理大棚的,早已经和王大伯打听的清清楚楚,种菜技术什么的他也都学的七七八八。

    本来还想着跟着种菜,一个月也能拿一两多银子,很好的活儿了。

    可是今天见王大伯一车菜就买了五两银子,那沉寂的心一下子就活络开来。

    晚上就跟媳妇儿一商量,二人都想发财,可是也同样怕亏本,一晚上都没有商量出来结果。

    “要不明天我们去苏家问问,要是真的能挣钱的话,我就去娘家借点。”丰收媳妇咬了咬牙说道。

    王丰收想了想,就点了头:“行,我明天就抽空去问问。”

    第二天一早,王丰收去大棚地里帮着王大伯摘菜,就和王大伯打听的更加细致了。

    丰收媳妇则把家里的白菜拿了两颗去了苏家。

    她拿白菜也是费了心思的,苏家什么菜都有,什么肉也都不缺,但是这白菜她家却是没有的,想吃还得去买。

    去了苏家,和石云说了会儿话,就打听大棚的事。

    “石云妹子,那大棚真靠谱吗?王伯家一车就买了五两银子,可真是厉害。”

    石云知道她一早过来是为了什么事,见她终于开了口,也没瞒着,把苏巧巧说的话说了一遍。

    “这大棚挣不挣钱嫂子不是看到了嘛,不过投入确实大,打理起来也有些麻烦。”

    丰收媳妇连忙就笑:“麻烦我倒不怕,就是……唉,石云妹子你也知道我家的情况,大郎要成亲,过后二郎也该娶媳妇,这都是钱,我实在下不了决心。”

    一亩地的大棚就需要投入二十两说不定还不够,他家可一下拿不出这么多银子,最少有一半都需要借。

    如果真的要建大棚,那可就真的得下很大的决心才行。

    石云想想也是,就多说了句:“其实这大棚能挣钱,不过要趁早,往后种的多了,说不定就没现在挣钱了。”

    不管什么,都是刚开始干的挣大钱,中间跟着干的挣点小钱,等别人都开始干了跟着干的喝点汤。

    就看王丰收家是想挣大钱还是小钱了。

    丰收媳妇也是个活泛人,会来事也听得懂话,听石云这么说,就暗暗思索了起来。

    到了开工的时候,和石云道了谢,就去作坊里干活了。

    一整天都有些心不在焉,不过别人也大多如此,就没有几个人在意。

    等到了晚上,吃了饭,丰收媳妇碗一推,就转身去拿了银钱匣子出来,开始数银子。

    “你这是……”王丰收看着她的样子疑惑的问道。

    “盖大棚,我算算还差多少钱,明天就去娘家借点。”丰收媳妇头也不回的说道。

    今天想了一天,最后还是一咬牙决定要建大棚,今天下工的时候就已经请了假,打算明儿就去娘家借钱。

 第200章:王村长做妖

    王丰收看着她的样子,还有些犹豫:“真建啊,家里就剩下大郎二郎和娘了,我们两个都在做工,可没时间的。”

    “没事,我们去给苏家说说,看能不能让大郎代替你去大棚,你回来带着二郎种菜,让娘在家里做饭看家。”

    “我跟石云打听了,巧儿丫头和苏书生都是支持建大棚的,既然他们支持,就肯定亏不了,我们早点跟着干,一来能得了苏家的好感,二来也能多挣点,等以后建大棚的多了,说不定就不那么挣钱了。”

    王丰收媳妇本来就是个说干就干的性子,这一决定下来,后面的路就想了个七七八八。

    王丰收一咬牙,觉得也是这个理儿,也跟着一起商议盖大棚的事。

    说到银子的时候,外面已经听了个七七八八的王丰收的娘走进来,拿出了五两银子放在了桌子上。

    王丰收和媳妇都看她:“娘,你这是干什么?”

    而且,她手里哪来的这么多银子?

    丰收媳妇惊疑的看她。

    “这是我的嫁妆,还有你爹走的时候留下的一点,这些年我也没动,本来打算留着傍身,要是用不到以后走的时候再给你们的,既然你们现在是要做正事,这钱就要用在刀刃上,拿去用吧,不够的话再去借。”

    “娘……”丰收媳妇激动的看着婆婆,没想到婆婆在这件事上竟然这么支持她。

    “好了,拿着吧,巧儿丫头是个靠谱的,还有娘娘庇佑,跟着她干不会有错的,你们好好干,我老婆子日后也能跟着享享清福。”

    “嗯,娘你放心,只要我们一家都好好干,以后肯定能过上好日子。”

    丰收媳妇点头激动的说着,又继续去数银钱。

    他们本来攒了十两多点,婆婆添了五两,就是十五两。

    “还差五两,我明天去物品娘家问问看。”丰收媳妇说着,把银钱匣子放起来,去洗碗梳洗,招呼着一家人赶紧睡觉。

    第二天一早,丰收媳妇就去了娘家,回来的时候拿回来了五两银子,当晚又去了一趟苏家,第二天就开始找人开始盖大棚了。

    葫芦村的人一看王丰收家里也在盖大棚了,都有些唏嘘。

    要知道他们家地里现在可还种着麦子呢,那麦子还是在苏家买的麦种,竟然说铲就铲了,那可都是银钱。

    毕竟不是每个人都像王丰收家那样敢做敢干的,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