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门贵女有点田-第1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边上就有人笑:“有了钱还怕吃不了饭?而且王大伯和苏书生他们也说了,以后他们收的麦子会按市场价的九成买给我们,我们还担心什么,说不定以后还能天天吃白面,天天吃肉呢。”

    这样的议论家家户户都有。

    土地毕竟是大事,他们虽然讨论的激烈,但也不能真的一下子就拿定注意,哪怕是嚷嚷着同意的也不会冲动的立马就去苏家把契约签了。

    村子里整整讨论了两天,把各种情况都讨论了,这才有人陆陆续续去苏家签了契约。

    但不管怎么说,事情也还算顺利。

    不过王丰收家这一次却是有些犹豫了。

    他们想种大棚的,可要是把地给了苏家,他们家的大棚还能种吗?而且大棚都已经建起来了,就等着苏家或者王大伯家的种子出来了。

    现在又弄这一出……

    王丰收有些发愁,其他的地他倒是愿意入股进去,可这大棚……

    “要不我们去找苏书生和巧儿丫头商量一下吧。”丰收媳妇说道。

    王丰收点了点头,就和媳妇一起去了苏家。

    王大伯也在,村子里也有其他人在正在苏家签契约,这会儿见王丰收过来,就调侃他道:

    “丰收老弟也想通了?你家的大棚可刚刚建起来,舍得吗?”

    王丰收今儿就是为这事过来,就看向了苏书生。

    “我们家刚盖了大棚,如果入股的话,大棚要怎么算?”

    王丰收家的情况,苏巧巧和苏书生以及王大伯等人也商议过了。

    如果他们愿意入股的话,那就按照大棚来入股,分红自然是比纯土地入股占的比例多。

    如果不愿意的话,那大棚还是他们自个儿种着。

    苏书生把大致的情况说了一遍,就让他们自己选择。

    王丰收家想了一下,就说回家再商量商量。

    其实和土地一样,如果不入股自己家种的话以后就什么不能干了,等于就守着大棚了,不过收益是自己家的,同样的,遇上天灾的话,损失也是自己家的。

    如果把大棚也入股了,那么他们就可以去苏家的作坊里做活,每个月有收入,但是大棚的收益,他们也只能参与分红,不能全部归自己家了。

    当然了,好处就是不担风险,日子能过的顺顺当当的。

    王丰收家这次有些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一家人围在一起商议着,王丰收媳妇平日里雷厉风行,这次也有些拿不定注意。

    倒是王丰收的娘很镇定的说道:“要不还是从大流,入股了吧,苏书生不是说了,大棚入股的话算大股,以后分红的话也能多分些,而且王大伯家里两个大棚都给入股了。”

    王丰收和媳妇二人对视一眼,也都点头同意了。

    其实他们之所以拿不定注意,也是因为心里没底,不知道大棚到底能挣多少。

    现在看王大伯先挣了钱的都把大棚入了股,也就不再犹豫了。

    如果真的那么挣钱,能挣大钱的话,王大伯家会舍得入股?

    连续好几天,苏家的人和王大伯以及临时组成的村子里的入股小组都忙得脚不沾地。

    量了这家的地,又量哪家的地,忙着给各家签契约。

    差不多七天之后,也终于是忙完了,各家的地都同意交给了苏家打理,而苏家也承诺,只要是村子里的壮年劳力,一定给他们合适的工作,让他们在苏家的作坊或者鱼塘或者牧场里干活。

    地一收完,苏巧巧就忙着组织人扩建牧场。

    村子里的壮年劳力立马就有了活儿干。

    本来大冬天的他们也就只能闲在家里,这会儿有活儿干就等于有了收入,自然是高兴的。

    葫芦村的人拿着镢头,扛着铁锹,套了牛车,该去山上砍荆棘的砍荆棘,该整理土地的就整理土地。

    虽然看着那些麦苗被翻了,心里还是有些不舍,但也都干的热火朝天。

    大冬天的,葫芦村可是热闹了起来。

    葫芦村土地整合的事情传到了其他村里,引得附近村子里的人议论纷纷,都觉得苏家人这次可真是傻的可以,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也愿意干。

    这次的牧场很好整理,之前就种了小麦的,苏巧巧也没让把麦子铲掉,只是让套了牛犁了一遍地,又在四周栽了荆棘。

    这次栽荆棘的时候,大伙儿都笑着议论。

    “你们说这次娘娘会不会再显灵,把这些荆棘都变成荆棘墙?”

    “还别说,还真有可能呢,娘娘可疼巧儿丫头着呢。”

    “这次我不睡觉了,我就等着看奇迹降临。”

    ……

    还别说,这么想着的人不在少数。

    等到牧场整理好,苏巧巧就找系统兑换了极品荆棘墙。

    反正已经有一次了,这一次她也不怕惊世骇俗了。

    在荆棘栽好的当晚就兑换了荆棘墙。

    苏家牧场的外面,几个孩子热热闹闹的挤在一起,目不转睛的盯着牧场的方向。

    今天牧场完工了,今晚应该就会有奇迹发生了,他们想看看这这些荆棘会不会真的变成荆棘墙。

    只是他们从天黑一直等到快子时,苏家的牧场还是没有动静,而他们却已经有些挨不住了。

    寒冬腊月的,虽然天没有下雪,但也依然冷的可以,寒风一阵阵的往衣服里灌。

    “这次会不会没有神迹了,不然怎么会一点动静都没有呢。”

    “不会啊,上次都有神迹呢。”

    “再等等看……”

    ……

    几个半大的孩子哈着气,跺着脚等着,又等了约一刻钟,还没有动静,就有人等不下去了。

    “哎呀,冻死我了,我不管了,先回去睡觉了,等下要是有动静的话,你们就喊一嗓子哈。”

    说着就有个半大的少年回去了。

    身后另一少年想了一下,也跟着回去。

    而另一边,也有几个大人在等着看,这会儿也冷的不行,有人扛不住就回去了。

    接着,陆陆续续有人回去。

    等过了子时,还不见动静,人就走的差不多了。

    “哎呀,不行不行,这天实在太冷了,还是被窝舒服。”

    最后几个人也扛不住一起回去了。

    苏家牧场外面彻底安静了下来。

    他们不知道,在他们走后不到一刻钟的功夫,他们期待的奇迹就发生了。

    那些新栽的荆棘急速生长,像是反春了一般,本来光秃秃的荆棘开始变成了绿色,并且迅速长高,直到长到和之前的荆棘墙一样高才停下来。

    整个过程持续了差不多一刻钟的功夫才恢复了平静。

 第213章:频频出错

    冬日清晨的太阳划过地平线,越过树梢的时候,葫芦村的人陆续起来,该梳洗的梳洗,该做饭的做饭。

    可忽然就听到村子里有人大喊了起来。

    “神迹,昨晚苏家的牧场又有神迹了……”

    这下子,梳洗的也不梳洗了,做饭的也不做饭了,齐刷刷的放下手中正在做的事情,纷纷朝着苏家牧场的方向跑了过去。

    看着那高高耸起的荆棘墙,所有人都激动了。

    “神迹……真是神迹……”

    “啊啊啊,我昨晚怎么就没抗住啊,差点就看到了。”

    “都怪你,说什么冷啊冷的,这下好了,错过了神迹……”

    ……

    人们激动的说着,也深深的后悔没有看到奇迹发生的那一幕。

    有人自发的朝着牧场的方向跪了下来,后面更多的人跪下。

    这是娘娘又一次赐给他们葫芦村的神迹。

    苏家牧场又见神迹的事情再一次传开了,不少人闻讯赶来。

    平安寺更是来了好几个德高望重的长老大师,对着苏家的牧场又是跪拜,又是做法,就只差在外面设个香炉接受香火了。

    葫芦村又一次热闹了起来。

    而苏巧巧却安安静静的在自己的院子里猫冬。

    扩建牧场的任务顺利完成,奖励因为是一百只系统出品的极品鸭子,她暂时没有领取。

    抽奖倒是抽了,也没有特别的,只是一百两银子,这一百两银子现在对她来说真不算什么了。

    腊月二十三的前一天,饼干作坊开始放假。

    鱼塘也开始采取了值班制,除了牛大江,其他的人也都放了假。

    放假当天,做工的人们就开始聚集到苏家门口,等着发放福利。

    之前已经通知了,在放假的时候会发放过年福利。

    一早,他们就看到牛大江从牧场里牵了两只羊出来拉到了苏家的后院,也看到有牛车拉着半扇猪肉到了苏家。

    在还没有接到通知的时候他们就期待了起来,这会儿更是热烈的讨论。

    看着苏家的护院把几大块肉抬到了门口,大伙儿都兴奋的踮着脚往里面看。

    这次发放福利和以往的每次一样,苏书生主持,苏巧巧在边上看着。

    每人一斤羊肉,两斤猪肉,两条鱼,因为过年放假,饼干小蛋糕之类的本来就供不应求,所以这次年礼就没发这些东西,村民们也能理解。

    而且不说那羊肉猪肉价格贵,就那两条鱼,每条也得四五斤重。

    “这下好了,过年都不用买肉了。”有人高兴的搓着手,看着那些肉两眼放光。

    边上就有人笑话她:“我说你可还真抠啊,今年都有钱了,还不打算买肉。”

    “这不是发肉了嘛,这么多也够吃了,而且我还听说苏家的羊肉不膻气,我怕吃了他们家的肉,其他家的肉吃着都不是味了……”

    “还别说,那牧场里养出来的牛羊还真是好,不但羊肉不膻气,就连牛都养的那么健壮。”

    “是呢是呢,那羊奶也没有膻味。”

    ……

    人们议论的说着,苏家的羊肉价格也就比市面上的贵个几文钱,村里有些人也买过,知道那个味。

    而且他们在作坊里干活,每天都有新鲜的羊奶送到作坊,他们也都知道羊奶不膻气。

    葫芦村的人高高兴兴的领了福利。

    年二十三,大家伙儿休息一天,第二天就开始盘点。

    王大伯和张大旺张大开兄弟二人再加上村子里一些德高望重的一起忙着计算鱼塘今年一年的收益,给村里的大伙儿计算分红。

    鱼塘因为牵扯到村里的分红,所以账簿每月都有公开,算起来也好算,一天的时间就整理好了。

    过了年二十三,就开始发分红。

    每家都领了一两银子往上,有的甚至拿了差不多二两银子。

    大家伙儿都激动了起来来,捧着银子高兴的咧着嘴笑。

    给苏家入股鱼塘的每家也就一两亩地,这一亩地,一年到头也不一定能挣个几百文,还累死累活的,可今年,他们什么都没干,就有银子拿,而且空闲下来的时间还能去做活儿挣钱。

    葫芦村的人都觉得今年的钱来的特别的容易,有的家里人多点的,今年竟然已经攒了快十两银子了,比往年的总和还要多。

    葫芦村放了假,彻底热闹了起来,来苏家串门子的人也多了起了。

    石云和方珍珍二人这两天就只陪着葫芦村的人唠嗑了。

    不过二人显然也乐在其中。

    转眼几天过去,苏巧巧也抽空去了趟庄子,给李贸然一家也送去了年礼。

    可以想象到李贸然一家激动感恩的样子,他们给以前的东家当牛做马,还动不动被骂。

    别说是年礼了,工钱不克扣就不错了。

    而今年刚换了东家,不但每月工钱不少,过年还有年礼,不对,东家说这是福利,每逢大型节日都有。

    从庄子回来,苏巧巧就去了贺家,拿了定制好的几个招财猫回来。

    又在镇上置办了些东西。

    这两天,她一直都闲不住,不给自己找点事情做,心就总是扑通扑通的跳。

    好不容易过了这两天,到了年三十,她又开始期待了起来。

    脑海里总是不自主的浮现出他说的,会回来过年的话。

    石云和方珍珍等人也高兴,这是他们在新房子里的第一个年。

    早在昨天,新院子里就贴上了对联,挂上了红灯笼,节日的气氛比往年都要浓厚。

    上午的时候,苏永安也回来了,到家看到秦素素的那一刻,整个人都愣住了。

    “是你?!”

    “是你?!”

    二人同时惊叫出声,紧接着,秦素素就脸颊通红的跑开了,苏家一种人等面面相觑,不明白他们怎么会认识。

    而且看秦素素的样子,明显有事情啊。

    苏巧巧看看秦素素离开的方向,再看看苏永安,歪着头不怀好意的笑着。

    石云则是拉着苏永安就问:“安儿,你和秦姑娘认识?”

    秦素素来到苏家也就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这期间苏永安并没有回来过,按理说应该不认识才对的。

    苏永安不好意思的笑了笑:“一个月前,我在镇上见过她,她……”

    苏永安犹豫了一下,想说秦素素当时摔倒了,他扶了一下,但是一想这种事毕竟关乎女孩子名节,就没有再说。

    石云也没有追着问,只问苏永安在周夫子那里怎么样,学问有没有进步之类的话。

    而苏永安却一直都心不在焉,心里念叨着秦素素的名字,觉得这个名字真好听,很附和她的气质。

    秦素素跑回去后就没再出来,一家人也没再提这件事。

    等到中午吃饭的时候,秦素素这才出来,因为是大年三十,男女就没有分桌,而是团团圆圆的坐了一桌子。

    秦素素始终低着头,脸颊红扑扑的,就连方珍珍给她夹了两次菜,她也不抬头看,只是低着头小声的道了谢。

    苏永安也从头到尾都有些心不在焉的样子。

    苏巧巧看看这个,又看看哪个,目光又落在苏永寿的身上,见他也正在偷偷的看方珍珍,心里就想笑。

    自家娘亲还在为他们的亲事着急呢,看这样子压根就不用着急。

    秦素素看着就很懂事,除了家里不好,只剩下一个爷爷以外,不管是性格还是教养都很好,而且还识字懂医。

    最主要的是,看苏永安的样子明显是对人家一见钟情了。

    而秦素素也明显有些心动的样子。

    唯独苏永寿和方珍珍这边,好像是苏永寿一厢情愿,方珍珍像是只把苏永寿当哥哥了,压根就没往其他地方想。

    午饭后,苏书生拉着苏永安去考校学问了。

    石云和方珍珍则钻进了厨房,说是要亲自做晚上的年夜饭,秦素素也红着脸跟着去打下手帮忙。

    苏巧巧也去了,却有些心不在焉,切鱼的时候还差点切到手。

    石云心疼的接过菜刀放在案板上,拿起苏巧巧的手担心的看了下,见没有大碍这才放心。

    “巧儿你今天是不是不大舒服?”石云关心的问道,巧儿一向做事麻利,可从来没有今天这种状况。

    苏巧巧摇了摇头:“没事,刚才就遛了下神。”

    苏巧巧说着还要去继续切鱼,石云却拦了她。

    “你去烧火我来切鱼吧。”

    今天石云说要亲自动手,就把厨房里的白璃给支了出去,屋里只有娘三个再加一个秦素素,丫鬟一个远没让进厨房。

    苏巧巧就又去锅灶边接了秦素素烧火的活儿。

    可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刚抓了几根木材放到火上,就把本来烧的好好的火差点弄灭,弄的厨房里烟滚滚的。

    于是,苏巧巧彻底被赶出了厨房。

    “你这孩子,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