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门贵女有点田-第1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不过苏巧巧,也和秦素素一样,呡着嘴,红着脸,就是不说话。

    逗不起来二人,苏巧巧也只好无奈的放弃了。

    一行人到了家里,见是秦素素和方珍珍也一道儿回来了,都高兴的不行。

    一家人高高兴兴的吃了饭,又忙着蒸年馍,煮年肉,炸丸子……

    这一忙活,就到了三十。

    年三十这一天,秦素素本来要回去和秦正一块过年的,苏巧巧和苏书生一商议,干脆把秦正接过来,在家里一块过了年。

    葫芦村也是前所未有的热闹,不管是小孩还是大人,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笑容。

    今年,不管是老人还是小孩,或者是大人,每个人在过年的时候都穿上了新衣服,无一例外。

    一年来,难得闲下来的葫芦村村民们,享受着一年来的收获,家家户户都大鱼大肉,每个人都是满足的。

    而苏家这边,也是热闹非凡。

    去往各地的丫鬟小厮们也都赶在三十这一天回到了葫芦村。

    苏家往日里看着人挺少的,可等各地的人一回来,却是地方都不够住了。

    作坊外面的几排房子全部住满,院子里也都几个人挤一间屋。

    可即便是这样,每个人都到高兴的很。

    她们都是买了身的奴籍,能进大户人家伺候就已经心满意足,现在还有发展的机会,去了铺子里,有的当了管事,有的当了掌柜。

    能有现在这样的造化,让她们都特别的激动。

    三十晚上守夜,苏家彻夜灯火通明,整个葫芦村也都亮堂着。

    到了初一,苏巧巧就又开始忙活了……给合作的各家送年礼。

    离得远的,提早已经把年礼送了过去,离得近的,就初一这天一家家的送。

    苏巧巧带人去送年礼,而葫芦村的人也都来了苏家拜年。

    各家也都送上了各家准备的年礼,带着孩子去苏家讨个压岁钱,倒也热闹的很。

    而苏巧巧去镇上跑了一圈,给各家送了年礼。

    县城跑了一圈,也去了李大人府上。

    李夫人拉着苏巧巧的手,不住的说着:

    “明个就是初二了,明儿一早,就把珍珍丫头给我送过来,我这边可是等着喝认亲茶呢。”

    认了方珍珍,苏家和李家的关系就更能进一步了。

    不管怎么说,苏家的二儿子,苏永寿也算是自己家的女婿了,亲上加亲,日后苏家就是发达了,李家也能跟着沾光。

    苏巧巧笑着连连应了。

    “大娘放心,家里都准备着呢,天不亮就出发,一早儿就把人给你送过来。”

    初一来县老爷府上拜年的人不少,这会儿听了就纷纷打听。

    一听是李夫人要认苏家的养女为干女儿,当下也都表示,明天要过来观礼。

    至于初二回娘家?

    回娘家哪里有拍县太爷和苏家的马屁重要?

    苏巧巧这头回去后,县城里就传开了。

    县老爷一家要认苏家养女方珍珍为干女儿。

    这话传到苏大夫人耳朵里的时候,气的手中的用来捂手的茶杯都给扔了。

    “贱人,贱人,气死我了!”

    可惜,之前的‘水土不服’还没好,这会儿只是气狠的说了几句话,就剧烈的咳嗽了起来。

    看看发寒的连炭火都没有的屋子,苏大夫人更是气的脸色发白。

    她们已经于两天前从天字号房搬到了这普通房里了。

    两天前,交的银两用完了,掌柜的直接就逼着她们搬了出来,还说什么:

    “圣女仁慈,不忍心你们流落街头,特意给你们付了房钱,可以住着,等病好了再离开。”

    “娘,我们什么时候回去啊,都初一了,爹他们怎么还不来接我们回去啊。”苏锦儿早都已经急了。

    到了该回去的那天,苏巧巧派人来说,看苏大夫人和苏锦儿身体不好,等她们身体好了再回去。

    之后,她们就一直在客栈里呆着,有种叫天不应,叫地不灵的感觉。

    因为二人身体不好,不能出门,已经憋在屋里好几天不得出去了。

    送了信出去,可是这几天却一直没有反应。

    苏大夫人也猜到了,这会儿她们估计也就看着是自由的,实际上已经被软禁起来了,或许这外面到处都是看着她们的人。

    一想到这里,苏大夫人心里就一阵火气,她堂堂知府夫人,什么时候受过这样的窝囊气。

    来的时候是为了查清楚苏巧巧一家到底有多少家底,可到了这儿,却是什么都干不了。

    被羞辱不说,现在连离开都成了问题了,而且这身子也一直不好。

    更可恶的是,李长东这个县官,竟然连顶头上司的夫人也敢囚禁在这里,当真是可至极。

    而被软禁的李夫人并不知道,她的夫君,如今已经不是李长东的顶头上司了。

    苏老爷子和苏老夫人这头刚刚回去,没两天,朝廷御史台就来了人,革职查办,现在还在梅江城呆着没走。

    苏老夫人和苏老爷子回去后就病了。

    苏家大爷,也就是现任的梅江城知府又被查办,苏家的所有人焦头烂额,也没空顾着这边了。

    而苏家大爷还在等着苏大夫人和苏锦儿这头带着苏巧巧一家回去呢。

    想着公主看苏巧巧一家人已经回到梅江城苏家,好歹也是朋友,动了他们,苏巧巧一家人也好不到那里去,念在这些朋友的面上,总会给他一些机会的。

    可没想到,一直等到年三十,都没有等到苏大夫人等人回去。

    苏宁海着急上火,就连忙派了人来长岭县。

    可这人刚一进长岭县,就像是消失了一般,别说是找的苏大夫人和苏锦儿了,就是派去的人都联系不上了。

    苏宁海着急的焦头烂额,一边要应付御史台的人,一边又要派人去接苏大夫人和苏锦儿以及苏巧巧一家。

    可气的是,不管那一边都不顺利的很。

    御史台的这些人又臭又硬,他找了那么多的关系都是一点用都没有,而苏家这边更是让人头疼,派去的人无一不是石沉大海。

    和梅江城的苏家一比较,葫芦村的苏家却是热闹的太多了。

    方珍珍认干亲的事情,年前就已经准备好的。

    而苏巧巧一家没什么亲戚,年初二不由走亲戚。

    李大人一家是在外地任职,老家都在别的地方,过年没回去,也不用走亲戚。

    年初二一早,天还没亮,苏家就开始准备了起来。

    方珍珍这边收拾妥当,就和苏书生,石云,苏巧巧等人一道儿去了县城。

    一早上,李婉儿就带着人在县城门口等着了。

    见苏巧巧等人的马车过来,连忙就迎了上来:

    “石姨,巧儿,我爹娘这边都等着了,我过来接珍珍姐。”

    认干亲也没有什么特定的习俗,主要就是敬认亲茶,和送认亲礼。

    不过,毕竟是县老爷家里认亲,而且消息已经传出去了,所以初二这一天,长岭县有头有脸的人都过来了,倒也热闹的很。

    苏家的马车进了李府。

    方珍珍下了马车,就在李婉婉的带领下去了正堂。

    不少人已经在那边等着了。

    热热闹闹的敬了茶,李夫人亲自将一对镶金的翡翠手镯在了方珍珍的手上。

    “珍珍丫头,以后就是我李家的大小姐了。”

    方珍珍比李婉婉大了一岁,既然认了亲,自然也是名义上的大小姐了。

    李婉婉就上来亲亲热热的唤了声:“大姐。”,方珍珍就把早已经准备好的认亲礼给了李婉婉。

    却是一对红色的珍珠耳环。

    白色的珍珠常见,红色的珍珠却是不常见的。

    见方珍珍出手就是一对红色的珍珠耳环,众人纷纷惊诧。

    一想,方珍珍也是苏家的养女,也就明白了。

    苏家虽然还在葫芦村住着,但是整个长岭县却没有敢小瞧的,甚至都隐隐猜测,现在苏家的产业和长岭县的那些贵族也相差无几了。

    可是,这会儿看方珍珍一个养女,出手就是一对红色的珍珠耳环,当下还是有些吃惊的。

    试问,整个长岭县的贵女,有谁能像方珍珍这样出手阔绰?

    看来,这苏家的家产可是不少的,不然也不会对一个养女这么奢侈啊。

    当然,这些也都是大家伙儿心里的想法,面上却是高高兴兴的说着恭维的话。

    认亲礼本就简单,大家认了脸,吃了饭,也就陆续离开了。

    苏巧巧等人这边也没有多呆,把方珍珍的嫁妆留下之后就回去了。

    到时候发嫁要从李大人府上发嫁,嫁妆也都一块给带过来到了。

    方珍珍则是留在了李家。

    当晚,李夫人就拿着苏家给方珍珍的嫁妆找了李大人。

    “夫君,你看看苏家的嫁妆,我这边在想要不要再添一些。”

    因为之前就说好要认方珍珍做养女的,所以李夫人这边也是准备了嫁妆的。

    可是,她准备的那些嫁妆也就是按照长岭县一般贵女出嫁准备的添箱嫁妆,现如今和苏家的一比较,却是有些拿不出手了。

    李大人看了一眼,就道:“这种事还是夫人你来拿主意吧,不过,在我看来,不必增加的。”

    李夫人皱了皱眉,疑惑的看着李大人,道:“哦?夫君倒是说说,为何?”

    李大人笑了笑道:“苏家初八那天两个儿媳妇同时进门,这嫁妆估计也早都是算好的,若是我们这会儿擅自增加,到时候珍珍的嫁妆压过素素太多,面上难免难看。”

    听李大人这么一说,李夫人也有些唏嘘:

    “经你这么一提,还真是如此,若是添不好,让儿媳妇还没进门就有了矛盾可就不好了。”

    李大人笑着摇了摇头:

    “矛盾倒不至于,我看那方珍珍和秦素素的关系好着呢,苏家的大儿子和二儿子也是兄弟情深,就是外面的人看了难免多说。”

    李夫人也点了点头,想了下就道:

    “不如这样,咱们私下里给珍珍添一些,等到素素那边添箱的时候,再按照同分量添了,到时候两边好看了,我们嫁妆和添箱给的丰厚了,苏家这边也看的见。”

    李大人点了点头:“还是夫人想的周到。”

 第298章:成亲

    转眼,就是初六。

    因为是苏永寿和苏永安同时成亲,添箱也都得添两边。

    葫芦村的人这头给秦素素添了箱,那头就把同等的添箱礼交给了王大娘等人,一起去了县城李大人府上,给方珍珍添了箱。

    长岭县的人也都是见缝插针,很快也想通了其中关节。

    给方珍珍和秦素素这头都是同时添箱。

    虽然不认识方珍珍和秦素素是谁,但是,方珍珍如今是李大人府上的闺女。

    而这方珍珍和秦素素二人又都是苏家出来的,也是娶进苏家。

    而且还有人打听到,苏家给方珍珍的嫁妆,以及给秦素素的聘礼都是一模一样的。

    这些人都是人精一样的,很快就想通其中关节。

    本来是和李大人府上交好的,给方珍珍添箱,这头也都给秦素素添了箱。

    而那些和李大人府上没关系,却和苏家有些生意往来的,也都动了心思,找了自家夫人,带了礼跑了葫芦村,又跑了李大人府上。

    想着既能给苏家买了好,又能攀上李大人府上,也都乐呵的很。

    于是,这还没成亲,方珍珍和秦素素的添箱就震惊了整个长岭县。

    县里的大户人家,乡里的乡绅,都去给这两女添箱,可是被好生传了一番。

    整整两天,葫芦村来人络绎不绝。

    苏巧巧知道的时候,也是咋舌。

    没想到让方珍珍认了李大人这一家干亲,却是造成了这样的效果。

    这些人为了让两家的礼看向上想同,也算是给自家面子,竟是两边同时添箱。

    倒是让方珍珍和秦素素的添箱成了从没有过的情况。

    以往成亲添箱也就是女方的亲朋好友给添个嫁妆的,但是到了方珍珍和秦素素这里,倒是成了别样的景象。

    不管认识的不认识的,竟是都跑来添箱了。

    刚开始的时候,秦正还纳闷,等反应上来的时候,已经阻止不了了,只能任由事件发展。

    本来,初六就可以简简单单完成的添箱礼,竟是到了初七还在继续,到了初七晚上,竟还有人过来。

    苏书生,苏巧巧,和秦正等人都傻眼了。

    事已至此,却也没什么好说的了。

    苏巧巧最后拍板:“他们既然喜欢送,那就收下吧,全部登记造册,日后再说。”

    初八这一天。

    迎亲的队伍早早出去,迎娶两位新娘。

    因为是同时迎娶,吉时也都是一块儿,秦素素就从葫芦村发嫁,为了等吉时,苏书生会接了新娘子出去绕一圈,等了苏永安一起再回葫芦村。

    看着苏永安和苏永寿二人坐着高头大马,后面跟着长长的迎亲队伍,石云就不由眼睛发酸,高兴的泪眼朦胧。

    “巧儿,你知道不,娘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娶儿媳妇的时候,会是这样的胜景。”

    石云语气有些哽咽,苏巧巧也笑着点头。

    石云就拉着苏巧巧的手,激动的抹着眼泪,王大娘就在边上笑道:

    “石云妹子,你可别哭,这大喜的日子哭了可不吉利。”

    石云连忙摸了把发红的眼睛,笑道:“我这没哭,我这是高兴的了,我的两个儿子,可总算是成亲了。”

    王大娘也跟着笑道:“是啊,永安这小子读书厉害,现在可是我们葫芦村唯一的秀才,永寿这孩子也是脱胎换骨了。”

    说起苏永寿,边上其他人也道:

    “是啊,现在说起永寿,我都还有些不可思议,以前都说他是被娘娘降罪的,憨憨傻傻的,可你看现在,人高马大,长的又好看,一表人才,谁还能响起以前他什么样啊。”

    众人也都一阵唏嘘,苏永寿的变化,大家伙儿都是看在眼里的,也都惊奇的很。

    边上有人就道:“那也是苏家风水好,有娘娘庇佑,你看石云妹子,都快四十的人了,可走出去,谁看着不是个二十多岁的少夫人?”

    “还别说,这和巧儿站在一块看着倒像是姐妹了。”

    ……

    众人你一眼我一语,乐呵呵的说着话,石云这头倒是整个人都放松了下来。

    苏巧巧悄悄瞅了一眼石云,见她还真是面若少女,再看家里的几个丫鬟,也是一个比一个出落的漂亮。

    就连家里的小厮,放出去,也是一流这长相。

    在家里天天看着还没觉得,可这会儿被人一提起来,在一注意,还真是的。

    不止是苏巧巧注意到了这点,其他人也都注意到了。

    苏巧巧这边出去忙活了,其他人就笑着跟石云说道了起来。

    “还别说,苏家风水就是好,你看那一个个的丫头长的多水灵,看的我都想娶回家去做儿媳妇了。”

    有人就笑着说道。

    这话刚出来,边上就有人嗤了一声:

    “你还是别想了,人家苏家的丫头在苏家是丫头,可放出去了,那都是掌柜管事的,你觉得你家那小子能娶的上?”

    说这话的人也就随口一说,可听这话这么一说,却是有不少都打起了注意。

    这小姑娘一个个长的水灵,还都会识字算账,苏巧巧待她们也都不薄,看一个个打扮的跟个小姐似的,又管着苏家在外面的铺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