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同人)[红楼]板儿的科举之路-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被吓到的那个中年妇人虽然已经在脑海里想了无数怎么跟刘姥姥认错的法儿,但嘴上却不肯放松,仍然强撑着反驳道:“说到底这门亲戚只是认得,并不是正经亲戚,老太爷在世的时候人家还认,现在上门人家别给她赶出来了吧!”
她这话刚说完就有与她相熟的拉了拉她的袖子提醒她,这人暗自后悔不跌,原只是想驳一驳王老三,不愿在他面前认输,怎么就嘴上没了把门的,又说出得罪王狗儿家的话了呢!
那人果断闭嘴,只希望大家都能忽略她的话,却不想她平常为人实在不好,人缘也差,只不过口舌太利,旁人占不着她的便宜,方才对她百般忍让,今日好容易见了她有吃亏的时候,这些人自然想趁机出口恶气。
“这话如何说的?虽没什么亲缘关系,但到底是上了族谱,正儿八经的一家人,自然该守望相助。”
“正是呢,原先老太爷去世之后,他家多少有些败落,九哥不愿意凑上前去,免得人家说他上门打秋风,现在板儿出息了,自然是该联系联系,这才是正经亲戚呢!”
其他人也纷纷附和,引起战火的中年妇女暗暗咬牙,现在她先退上一步,不过迟早有她们吃亏的时候。
这边刘姥姥带着王玥来至荣府大门石狮子前,“只见簇簇轿马,刘姥姥便不敢过去,”但想一想自家外孙儿,刘姥姥便又有了底气,她掸了掸衣服,又对王玥嘱咐道:“待会儿进了他家门,你说话且小心这些,可别得罪了人。”
“放心吧姥姥,我你还不知道,肯定能将人哄的高高兴兴的。”
刘姥姥自然知道王玥哄人的本事,便笑着揉揉他的头道:“好板儿,姥姥自然是信你的!”
刘姥姥说完便牵着王玥的手走到角门前,“只见几个挺胸叠肚指手画脚的人坐在大板凳上说东谈西呢。”
刘姥姥陪着笑上来问:“太爷们纳福。”
众人打量了她一会,见她身上穿的是绫罗绸缎,虽只是一般,但穿在这老太婆身上却也说明这老太婆家家境只怕不差。
在看她身边的那小孩,脸上挂着稚嫩的笑容,但气质沉静,并没有在他们跟前露出羞怯之色,反而满目自信,而且一身儒衫,只怕是读书人,能养出这样的孩子,这家最起码也是小富之家。
门房上的人从来最会看人,只看人一举一动,身上的衣衫打扮,便可以判断来人的家境如何,目的又是什么。
他们打眼一看,便知道这老太婆跟她身边的孩子只怕跟府里有什么亲戚,不过却不是常来往的,而且家境只怕已经没落,近来才有兴起之势。
不过是穷亲戚而已,这些门房上的人自然不会放在心上,因此便只是随意一笑,散漫的问道:〃那里来的?〃
刘姥姥陪笑道:“我找太太的陪房周大爷的,烦那位太爷替我请他老出来。”
那些人听了都不瞅睬,半日方说道:“你远远的在那墙角下等着,一会子他们家有人就出来的。”
内中有一老年人说道:“不要误她的事,何苦耍她。”
因向刘姥姥道:“那周大爷已往南边去了。他在后一带住着,他娘子却在家.你要找时从这边绕到后街上后门上去问就是了。”
刘姥姥听了谢过,遂携了板儿绕到后门上。
刘姥姥一边走一边道:“却没想到碰到个好心人,否则让他们那一群猴崽子耍弄,也不知等到什么时候了。”
刘姥姥笑的开心,却不成想,王玥心中已经是惊涛骇浪,这幅场景,这个对话为何他觉得那么熟悉?
仔细回想着刚刚的场景,王玥突然想起那大门上挂着的牌匾上似乎是写着“敕造荣国府”,荣国府,刘姥姥,板儿,这三个词突然在他脑海中翻腾起来,到了现在他哪里还不明白,他竟是穿越到了红楼梦中。
“板儿,板儿,你怎么了?”刘姥姥说完话见王玥并未回应她,她低下头来一看便见王玥一副吓呆了的模样,惊得刘姥姥赶紧拍着他的脸蛋,着急的问道:“板儿,你可还好?”
王玥强压住心中的震撼,只一笑而道:“没事,只是有些吓着了。”
看王玥恢复过来,刘姥姥这才放心,她直起身子来,拉着王玥往前走,一边走一边才道:“也是那一群猴崽子没安好心,这才吓到你了。也不怪你老爹不愿意过来常走动,实在是他们那一群门房便如狼虎一般,非得给他们塞钱才肯向里头通报,若是没钱,不通报也就罢了,反倒过来耍你一通,叫你平白浪费时间,再没个好人!”
刘姥姥又数落了一通,王玥只低着头苦笑,他再没想到这个怪异的世界竟然是红楼梦!

    
第17章 初进荣国府
刘姥姥转过街角,走到后门,便见后门这条街可比前头热闹多了,只见门前歇着些生意担子,也有卖吃的,也有卖顽耍物件的,闹吵吵三二十个小孩子在那里厮闹。
刘姥姥便拉住一个向他问路,这些孩子们倒是极为热情,问清楚刘姥姥找的是谁家后,便跳跳窜窜的带着刘姥姥到了周瑞的门外,叫道:“周大娘,有个老奶奶来找你呢!我带了来了。”
周瑞家的在内听说,忙迎了出来,问:“是那位?〃
刘姥姥忙迎上来问道:“好呀,周嫂子!〃
周瑞家的认了半日,方笑道:“刘姥姥,你好呀!你说说,能几年,我就忘了.请家里来坐罢。”
刘姥姥一壁里走着,一壁笑说道:“你老是贵人多忘事,那里还记得我们呢。”
说着,来至房中,周瑞家的命雇的小丫头倒上茶来吃着,周瑞家的又问板儿道:“你都长这们大了!倒是读书人的打扮,已经进了学?〃
提起自家宝贝外孙儿,刘姥姥自然是非常自豪,她笑着道:“前几日刚过了县试,难得县太爷肯青眼看他,让他做了个案首!”
闻言,原本还想端着会儿架子的周瑞家的嚯然起身,满脸惊讶的走到板儿跟前,上下打量了他道:“竟已过了县试?看他的年岁只怕才七八岁吧!”
“正是呢,过了年刚好八岁!”
“八岁?八岁就做了秀才,过不几年怕就是举人老爷了吧?哎呦,失敬失敬,竟是没看出来这还是个文曲星下凡呢,小福儿,快,过年时太太赏了我几块状元及第的银锞子,我给放在箱子里了,赶紧拿出来!”
“可不敢当,他小孩子家家的,那里能要你的礼!”
“快别推,你既叫我一声周嫂子,那他便是我的晚辈,晚辈到家了长辈给份礼,这是礼数,又岂是能推的?再一则,那状元及第的银锞子原就是打来送人的,不过我家那些小子们都是准备入府的,也没个正经读书的,这银锞子想送也送不出去,我昨个儿还跟我家那口子讲,这银锞子白在箱子里放着也是发霉,倒不如融了去,可巧你今儿就带了板儿过来,这岂不是天定的缘分,该给你的果然是逃不掉!”
见刘姥姥仍不肯收,她又正色道:“姥姥莫不是嫌弃我是奴才几子出生,心里小瞧我,方才不肯收?”
刘姥姥哪里敢担这个罪名,见她果真是实心实意的送东西,只得道了一声谢,叫王玥收了东西。
王玥赶紧躬身行礼,口里谢道:“多谢周妈妈!”
“好孩子!”周瑞家的伸手揉了揉王玥的头,笑呵呵的应了,三人这才重新坐回去。
周瑞家的便又叫小丫头送上几碟点心来,摆到桌子上招呼王玥吃,这才问问刘姥姥:“今日还是路过,还是特来的?〃
刘姥姥便说:“原先家里败落了,他老子是个脸皮薄的,生怕上门受人笑话,便不肯亲近亲戚们,如今好容易板儿有了出息,便想着带他上来认认门,也好叫亲戚们知道家里如今已经有了起色,不让他们担心!”
周瑞家的听了,便已猜着几分来意。只因昔年他丈夫周瑞争买田地一事,其中多得狗儿之力,今见刘姥姥如此而来,心中难却其意。
二则板儿的确是有出息了,到底是太太的正经亲戚,便是太太知道了也是极为体面的事,说不得太太一高兴还能赏他几个钱呢。
这钱不钱的倒不要紧,最难得的是太太要是夸她几句,放在丫头婆子面前这才是有体面,只怕不知有多少人要闻风上来奉承她。
三则也是显得自己有能为,如果她能够带着刘姥姥去见太太,既显得太太倚重她,放到外头去人家也高看她一眼。
因此周瑞家的便笑说道:“姥姥你放心,大远的诚心诚意来了,岂有个不教你见个真佛去的呢。论理,人来客至回话,却不与我相干,我们这里都是各占一样儿:我们男的只管春秋两季地租子,闲时只带着小爷们出门子就完了,我只管跟太太奶奶们出门的事.皆因你原是太太的亲戚,又拿我当个人,投奔了我来,我就破个例,给你通个信去。但只一件,姥姥有所不知,我们这里又不比五年前了。如今太太竟不大管事,都是琏二奶奶管家了。你道这琏二奶奶是谁?就是太太的内侄女,当日大舅老爷的女儿,小名凤哥的。”
刘姥姥听了,罕问道:“原来是他!怪道呢,我当日就说他不错呢.这等说来,我今儿还得见他了。”
周瑞家的道:“这自然的.如今太太事多心烦,有客来了,略可推得去的就推过去了,都是凤姑娘周旋迎待.今儿宁可不会太太,倒要见他一面,才不枉这里来一遭。”
刘姥姥道:“阿弥陀佛!全仗嫂子方便了。”
周瑞家的道:“说那里话。俗语说的:‘与人方便,自己方便’,不过用我说一句话罢了,害着我什么。”
说着,便叫小丫头到太太房里上悄悄的打听打听,小丫头去了,这里二人又说些闲话.
且说贾元春命探春姐妹并黛玉宝钗几人入大观园居住,宝玉跟着进去读书,贾家便遣人进去各处收拾打扫,安设帘幔床帐.
别人听了还自犹可,惟宝玉听了这谕,喜的无可不可,正和贾母盘算,要这个,弄那个,忽见丫鬟来说:“老爷叫宝玉。”
宝玉听了,好似打了个焦雷,登时扫去兴头,脸上转了颜色,便拉着贾母扭的好似扭股儿糖,杀死不敢去.
好容易贾母哄着他去了,可巧贾政在王夫人房中商议事情,一众丫鬟便等在廊下,调笑两句方才放他进去。
宝玉一进屋,只见贾政和王夫人对面坐在炕上说话,地下一溜椅子,迎春,探春,惜春,贾环四个人都坐在那里。一见他进来,惟有探春和惜春,贾环站了起来。
贾政抬眼一看,对比两兄弟,不由得将平日厌恶宝玉的心去了两份,脸色和缓了些,嘱咐了他几句。因恰好王夫人与宝玉说话时带出了袭人的名字,贾政不由得又怒了起来。
“老爷这是又生气了,若是待会儿吓着宝玉,回头老太太又要骂我们,我看不如去请老太太过来吧!”
“请老太太固然好,只怕老爷又要生气,回头跟我们算起账来,我们不又要挨板子?”
外面的丫鬟正左右为难着,忽然金钏儿见到周瑞家的小丫鬟在外头探头探脑,金钏儿而赶紧招手将她叫过来,问道:“可是周姐姐有什么事?用不用回太太一句?”
“今日家里来了个老太太,说是太太的亲戚,要上府里来拜见太太,妈妈便说太太有事要忙,恐不得见,要我来看看琏二奶奶那里可有空,我没找见琏二奶奶身边的人,便过这里来看看!”
“这…”金钏儿转头看向彩云,道:“这事可能不能回?”
彩云知道金钏儿想要找个借口进里头回事,打个岔,救一救宝玉,但彩云却怕回的事太小,让老爷听出来,回头又要挨骂,于是她犹豫了一下,又问小丫头道:“老太太打哪来的?是太太哪家的亲戚?”
小丫头摇摇头道:“不知道,不过这老太太倒是带了个小孩,今年只有八岁,听说已经过了县试,还是县试的头名,妈妈直夸他,说他是文曲星下凡,又找了好几个状元及第的银锞子给他!”
金钏儿和彩云等丫头顾不得惊讶,就听到里头贾政突然加大了声音问道:“我恍惚听到外面谁说到县试了,是怎么回事?”
金钏儿赶紧掀开帘子,走了进去回道:“是周姐姐家的小丫头来了,说是太太家的一个亲戚上门,正好带了孩子过来,那孩子今年只有八岁,已经过了县试,还是县试的头名,太太可要见见他?”
“自然是要见的,赶紧让他过来!”不等王夫人开口,贾政赶紧吩咐道,金钏儿自然应是,出门去吩咐小丫头去了。
贾政转过头来对王夫人道:“却不想夫人家文风鼎盛至此,回头一定要上门贺一贺,向舅老爷讨杯酒喝。”
王夫人与贾政已是中年夫妻,早就不同房而卧,平日里贾政来王夫人房中也不过是略坐一坐,便去了赵姨娘、周姨娘的房里,便是多留一会儿,说的也都是府里的公事,又或是骂她慈母多败儿,不肯好好管教宝玉,对她的态度从来是满脸严肃又或是满脸怒气,多少年了,老爷对她何曾有这么和颜悦色的时候呢!
见他如此,王夫人强忍着心中的酸涩,笑着道:“到底比不上府里,族学那么多学生呢,我们家也不过就出了这一个!”
“就这一个顶得上他们全部,见天得看他们教来教去也没教出个好歹来!”
“这等事原是不能着急的,好事还都在后头呢,说不得再过几年族学里就要出几个秀才、几个举人了,到时候老爷岂不是要乐歪了嘴!”
别看贾政嘴里说的嫌弃,心里却还是为族学自豪的,听见王夫人这么说心里便更加欢喜,对那孩子也更加期待起来。
作者有话要说:既然你们都希望是一天一更,那就一天一更吧!

    
第18章 见面
且说贾政听说王夫人有亲戚上门,其中有一个八岁的幼童,不但已经过了县试,竟还是县试的头名,贾政自然十分好奇。
贾政原本就因好读书闻名于外,他不仅本人好好读书,也喜欢督促晚辈子弟读书,奈何贾家族人以及世交子弟要么随父祖从武,对书本敬而远之,要么不学无术,看见书本就头疼。
以至于贾政的一腔热血无处可抛洒,前几年还有长子贾珠让他发散一下教导子辈读书的热情,无奈长子早夭,次子宝玉虽然天赋颇高,又有些神异之处,但因为长子之事,老太太和王夫人都不许他强逼着宝玉读书,而他本人也不将心思放在读书上。
无可奈何之下,贾政也只得将心思抛开,每日与家中供奉的先生们清谈。
谁知今日竟来了一个神童。
本朝不比前朝神童接连涌出,从先帝到当今圣上,虽因陛下多次下旨鼓励民众读书,参加科举,考生日益增多,但能被称为神童的却寥寥无几。
常有前朝遗民以此攻讦本朝,说本朝有负天命,这才文风不盛。贾政自负在朝堂上呆了二十多年,虽因他不肯奉承上司,以至于升迁无望,但些许上意还是能够揣测得了的,若是他能够对这位小神童帮上一二,待他一朝成名天下知,不但圣上欢欣鼓舞,就连他自己也能捞个关爱后辈的名声。
却说这边金钏儿之所以询问这小丫头,原本就是想帮宝玉缓一缓局面,如今不但目的达成,眼看着老爷对太太露出了难得的笑脸,只怕等老爷一走,太太定要赏赐她的,教她如何不高兴,当下便唤来一个二等丫头并两个婆子,让她们亲自跟这小丫头上周瑞家把那老太太和那小神童给接过来。
不说周瑞那边得了消息如何兴奋,越发殷勤的引了刘姥姥和王玥进府,只说这边宝玉乍听说一个八岁的孩子竟然已经入了考场,就想起自己天天被老爷催逼着读书,稍有不和意便棍棒加身,这孩子能够以八岁之龄通过县试也不知道挨了先生多少板子,受他父亲多少棍棒,只要一想想其中的苦难,贾宝玉便对还未曾见面的王玥产生了浓厚的同情之心。
不过同情归同情,一想到待会王爷过来,老爷肯定要考较他功课如何,到时候自己在旁边肯定要遭受池鱼之祸,想一想自己还多半夹生的四书,贾宝玉立刻下定决心,不如趁现在赶紧溜吧。
“老爷,老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