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清风云-第1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八国联军跟义和团的德行是一样的,他们看到战争不断升级,也不断增派部队,到最后联军人数发展到三万人。7月9日,太原总兵聂士成阵亡。7月14日,天津沦陷,直隶总督裕禄自杀。7月17日,八国联军从天津开往北京,沿途抵抗的清军和义和团有十五万人,但这些人不堪一击。
8月13日,八国联军向北京发动了进攻。两天后,慈禧吓怕了,带着光绪皇帝等人仓皇逃离紫禁城,这就是所谓的庚子西狩。
8月16日,八国联军占领了北京城。八国联军进城后,又开始了一场浩劫,这些军人把对慈禧的怨恨全发泄在北京城里的百姓身上。
德国高层给德军下了一道命令:在战斗中,只要碰到中国人,不论男女老幼,一律格杀勿论。
日军则更为变态,喜欢折磨人,喜欢做一些变态的实验,他们拿北京人民做实验,看看一颗子弹能穿过多少人。
法国军队也很残忍,他们遇上了一群中国人,然后把这些人逼到一个死胡同里,最后开枪射击,一个不留。
女人就更可怜了,许多女人被轮奸致死。一些官员为了防止家人被辱,带着全家人投井自杀,同治的岳父崇绮的妻子和女儿被押到天坛,她们回来后,崇绮带着全家人自杀。
与此同时,俄国出动十七万大军侵占东北,中国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险。
落魄的凤凰不如鸡
慈禧出逃的时候,虽有马玉昆带领的一千名官兵护驾,但一路上还是非常艰难的。由于出逃仓皇,食物和衣服都很缺乏,一路上,慈禧和光绪只能睡在土炕上,连个被褥都没有。
慈禧到达北京西北的怀来县后,县令吴永负责接驾,情况才稍有好转,但战争年代,珍馐佳肴是没有的。县令给慈禧等人呈上了小米粥和鸡蛋,慈禧等人狼吞虎咽,仿佛这是天下最好吃的美食。
休息好了之后,慈禧继续西逃。在逃亡的过程中,慈禧收到列强的通牒,在列强的压力之下,她不得不严惩主战的大臣,下旨让载勋自尽,毓贤就地正法,载漪和载澜发配新疆。同时,慈禧还把一切责任推到义和团身上,说这些乱民是罪魁祸首,一定会派人征剿的。
其实,慈禧终究是一个女人,洋人让她流亡,她何尝不恨得咬牙切齿,慈禧原本下令各地不惜一切抵抗洋人。这时候,李鸿章站出来了,他全力阻止慈禧这种玩火自焚的行为,李鸿章认为现在最要紧的是跟列强谈判。李鸿章代表东南十几个省跟列强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这一事件就是所谓的“东南互保”。
事实上,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后,继续向直隶进军。当时袁世凯在山东,心知情况危急,便联系德国公使,跟对方交换意见后,知道他们不会侵略山东,心里的石头也算落地了。
当然,袁世凯对洋人并不是很信任,所以他让人连夜赶制大量石碑,上面刻着山东某村某县的字样,再将这些石碑矗立在山东和直隶的交界处。这一招确实管用,八国联军看到界碑,知道这是袁世凯管辖的地区,也就绕道而行。
稳定洋人后,袁世凯开始为自己的命运担心。慈禧让他勤王,他一再敷衍,性好猜疑心狠手辣的慈禧一定不会放过自己,怎么办呢?
袁世凯知道慈禧是个有恩报恩、有仇报仇的女人,现在正是慈禧落难的时候,如果在这个时候给她一些帮助,或许她能不计前嫌。于是,袁世凯让人四处打听慈禧的行踪,当他听说慈禧等人像丧家犬一样逃到太原时,立即让人给慈禧送去大量的银子、衣物和美食。袁世凯这招还真管用,看到袁世凯送来的东西,慈禧的不满瞬间烟消云散。
在太原待了几天,慈禧又继续西逃,10月26日到达西安。
到了西安后,生活总算是稳定下来,慈禧又开始过起了奢靡的生活。虽然生命安全得到了保障,但慈禧还是非常担心,她怕各国公使会将自己列为头号战犯,一再催促李鸿章进行谈判,要确保列强不要把愤怒的矛头指向自己。慈禧还向列强道歉,说中国的这次动乱事发突然,自己完全没有料到,得罪了你们这些友邦,实在很抱歉。
李鸿章和奕劻与十一国公使开始了谈判,终于确定了一份《议和大纲》。当李鸿章派人将《议和大纲》送到西安后,慈禧看自己并没有被列为头号战犯,列强还允许她保留自己的位置时,已经高兴得昏过了头。她立即给李鸿章回电:所有条款,立即允准。
战后新政
李鸿章原本已退居幕后,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后,慈禧再次起用他,让他担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代表清廷与列强谈判。所以说,李鸿章是一个非常可悲的人,别人搞出事来,总让他去收十烂摊子,结果必然是做卖国贼背黑锅。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许多有识之士恳请李鸿章就任中国大总统,支持者不乏像张之洞、刘坤一这样的实力派。李鸿章也不是没考虑过,但是他始终还是一个传统的士大夫,始终不敢挑起大梁。
接下来,李鸿章与列强签订了《辛丑条约》,这个条约是非常不平等的,中国要赔偿十亿两白银,据说李鸿章签字的时候当场吐血。
《辛丑条约》签订后,只有慈禧一个人是高兴的,全国人民都陷入了巨大的悲痛中,都在骂李鸿章是卖国贼。
不久,李鸿章就在悲愤中离开人世,临死前李鸿章反复念叨着:“毓贤误国。”
据说李鸿章临死前,给慈禧和光绪上了一道奏折,在奏折中他给慈禧推荐了自己的接班人,李鸿章说:“环顾宇内人才,无出袁世凯右者。”
慈禧接受了李鸿章的意见,让袁世凯担任署理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此时,袁世凯俨然成为大清国的脊梁柱。在当时的中国,只有两个人是真正的实力派,一个是张之洞,另外一个就是袁世凯了。张之洞把湖南、湖北经营得不错,给自己的军队自强军装备了德国新式武器;袁世凯的新军比张之洞的军队更强,不仅配备了新式武器,还接受了严格的西式训练。
1901年10月,慈禧决定返回京城。到达直隶境内时,袁世凯听说慈禧进入直隶,立即准备了盛大的欢迎仪式。他将保定的行宫布置得极为奢华,慈禧离开直隶的时候,袁世凯为她准备了当时中国最豪华的专列,慈禧和光绪各用一节车厢,车厢内用豪华黄缎铺饰,慈禧用的瓷器和杯盘都是精心制作的。
就这样,袁世凯让慈禧无限风光地坐上了驶往北京的列车,慈禧很高兴,回到北京后赏给袁世凯一件黄马褂,允许他在紫禁城里骑马。
慈禧回京后,表示对义和团绝不姑息,袁世凯奉命征剿义和团,义和团大股势力基本被扑灭。后来,一个叫景延宾的人收拢义和团的残余势力,又打出“扫清灭洋”的口号,将清政府和洋人都当成敌人。袁世凯命令段祺瑞搜捕景延宾,一个月后,景延宾领导的义和团被扑灭,景延宾本人被凌迟处死。
袁世凯办事确实很利索,慈禧很满意,1902年6月,正式授予袁世凯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
经过这次劫难,慈禧也知道必须推行新政了,她让奕劻、刘坤一、袁世凯等人推行新政。新政的内容包括整顿吏治、改革官制、改定刑律、兴办学校、派遣留学生、成立警局、奖励实业、军队改革等等。

第九章袁世凯的崛起

袁世凯是个聪明人,他知道慈禧对自己的崛起是很不放心的,他很想知道慈禧心里的态度,但是怎样才能知道呢?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慈禧身边的太监来了解,李莲英是慈禧最信任的太监,袁世凯首先要贿赂的是李莲英。不过,李莲英权倾天下,跟慈禧的关系太近了,一个不慎,可能就会好心办坏事。
北洋军的创始人
在慈禧眼里,戊戌变法是光绪用来跟自己争权的一个把戏,所以她不惜一切代价掐灭戊戌变法。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后,她才明白变法是唯一的宿命,不变法的话中国就要落败,自己的生死就操控在外国人手中。
变法最关键的一步是成立一支现代化的军队,这个任务非袁世凯莫属了。袁世凯一直热衷于维新,并且时时以改革派自居。在他担任山东巡抚期间,创办了济南大学堂,这便是山东大学的前身。袁世凯还在山东创办了商务总局,任命好友唐绍仪为总局局长。
袁世凯当上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后,红透半边天,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就相当于一国的总理了。1902年,袁世凯又身兼督办政务处大臣、练兵大臣、督办商务大臣、电政大臣、铁路大臣等职务,号称一身兼任八大臣。
袁世凯是在天津小站练兵发家的,这次手握大权,重中之重还是进行军事改革。在练兵上,袁世凯主要借鉴德国和日本的经验,综合制定了一套严格的训练方法。首先在兵源上,袁世凯就要求得非常严格,第一要求身体素质好,第二要求是良民,有固定的户籍。袁世凯不收游民,不收流氓,因为这些人不守纪律很难管理,再说了袁世凯准备提高士兵待遇,选择良民的话直接将士兵的工作与家庭的生活挂钩,不怕他们不认真。
在我们印象里,当兵的似乎很牛,但其实清朝的士兵境况并不好,工资待遇不高,社会地位不行,退伍后往往还会受到地痞流氓的欺负。对这些问题袁世凯也很清楚,他想出了一系列的解决办法。首先,他提高士兵的待遇,将士兵的每月工资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交给士兵,一部分寄给士兵的家里。同时,袁世凯还让各地方官善待士兵的家属,免除他们一部分徭役。
袁世凯专门成立了军政司,负责处理练兵事宜。同时,他还将军队分成常备军、续备军和后备军三种。
此外,袁世凯还对军营编制进行了一些改革。清军一般是以营为单位,袁世凯却创建了近于现代化的军队编制。他以两镇为一军,一个镇相当于一个师,每镇统辖步队二协、马队一标、炮队一标、工程队一营、辎重队一营,全镇官兵共12512人。统率一军的叫总统或军统,统率一镇的又叫做统制或翼长。
袁世凯将自己新创建起来的军队称为北洋常备军,王士珍担任第一协统,相当于旅长。第二支新兵练好后,冯国璋担任第二协统。袁世凯还有一个干才叫段祺瑞,袁世凯是很看好段祺瑞的,可惜段祺瑞是武人出身,不会笔试,尽管袁世凯很想让他当上第三协的协统,可惜他就是考不上。
根据袁世凯的规定,只有考试通过的人才有资格担任这个职位。段祺瑞的军事才能是得到袁世凯肯定的,可惜过不了笔试这关,怎么办呢?袁世凯后来想了个办法,将试题提前泄露给段祺瑞,就这样,段祺瑞当上了协统。
王士珍、冯国璋、段祺瑞就是所谓的北洋三杰。
由于袁世凯过人的练兵能力,朝廷精选出三千八旗子弟兵,让袁世凯训练。袁世凯将这三千八旗兵设置为京旗常备军,还提议让满人铁良带领这支军队。
当袁世凯把这支训练有素的军队交给铁良时,铁良深为佩服袁世凯,袁世凯这个人不仅会练兵,还会做官。他深知树大招风的道理,知道随着自己的崛起,慈禧一定会猜忌自己,所以千方百计让满人掌管京旗常备军。
随后,朝廷又命令各省督抚派人到天津学习袁世凯的练兵技术,这对袁世凯来说绝对是个好消息。但老于世故、久经官场的袁世凯多了一个心眼,他在想,慈禧让各省的人跟自己学习练兵,难道她不担心自己门生故吏满天下吗?所以保险起见,应该建议朝廷设立一个专门练兵的地方,由庆亲王奕劻提这个头,自己以顾问的身份来练兵,这样就可以避免太惹眼。
炙手可热的直隶总督
1904年,在征得朝廷同意后,袁世凯开始了扩军计划。他先在山东、河南、安徽招募了几千壮丁,练就了一镇的兵马。后来,袁世凯又盯上了张之洞的自强军,通过各种手段将自己之前的武卫右军一部分人马和张之洞的自强军合编为一镇,并接管军事领导权。
至此,北洋军已有六镇的兵马。袁世凯很清楚,这点兵力跟西方列强相比仍然不值一提,所以他不断派遣留学生到国外去学习西方先进的军事科学技术。
1906年,袁世凯在保定成立了陆军军官学堂,后来的民国“总统”蒋介石就是毕业于这个学堂,由此可见这个学堂对于近代中国军事的影响力。
袁世凯不满足于北洋新军的称号,请求朝廷将自己的六镇兵马改名为陆军一镇、二镇、三镇、四镇、五镇、六镇。为了向全国人民展示自己军队的战斗力,袁世凯决定找个时间来演习,演习取得了空前的成功,国内外很多军事家都在一旁观看,纷纷夸奖陆军六个镇的战斗力。
这次演习让袁世凯名声大噪,成为了国际军事界明星。随之而来的是军队的扩大,他的军队很快就扩展到九万人。由于这些军队很像是袁世凯的私人卫队,所以引起了朝中一些守旧派的不满,很多人向慈禧进言,说袁世凯已经威胁到大清的江山,最好是除掉。
不过,当时朝中第二把手奕劻是袁世凯的好友,他早已被袁世凯买通,所以使劲为袁世凯说好话。一时半会儿,袁世凯倒也没有什么危险。
袁世凯是个聪明人,他知道慈禧对自己的崛起是很不放心的,他很想知道慈禧的态度,但是怎样才能知道呢?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慈禧身边的太监来了解,李莲英是慈禧最信任的太监,袁世凯首先想到贿赂李莲英。不过,李莲英权倾天下,跟慈禧的关系太近了,一个不慎,可能就会好心办坏事。
所以,袁世凯把收买对象重点锁定在马宾廷的身上,马宾廷也是一个太监,地位比李莲英要低很多,跟慈禧的关系不是特别近,但是也能跟慈禧说上一些话儿。为了笼络住马宾廷,袁世凯甚至和这个太监做拜把子兄弟。由此可见,袁世凯这人做人做事真是无所不用其极。
袁世凯毕竟是一个能力很强的人,慈禧就算怀疑他,也不敢拿他怎么样。再说了,袁世凯处处小心,也算是个识时务的人吧!就这样,袁世凯做了五年安稳的总督。
1906年,社会又开始动荡起来,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宣传“驱除鞑虏”的思想在全国各地得到响应,同时西方的君主立宪思潮开始涌入中国,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对君主专制感到不满。
排满潮流的出现引发了满族贵胄的恐惧感,袁世凯是当时最有势力的一个汉人,他们很担心袁世凯最后会成为端掉清朝的那个人。而且,袁世凯也是主张君主立宪的,他曾上书实行君主立宪制和责任内阁制,还要求清廷撤销军机处。
袁世凯的做法引起了慈禧的反弹,君主立宪制想也别想,撤销军机处也不可能。慈禧不仅没有按照袁世凯的要求去做,还将兵部改为陆军部,任命铁良担任陆军部尚书,此举等于是用铁良来限制袁世凯的权力。
很多传统保守的汉人官僚也对袁世凯很不满,最典型的莫过于军机大臣瞿鸿机。瞿鸿机是一个非常传统的士大夫,他是一个清官,信奉忠君爱国的思想。袁世凯想要拉拢他,几次给他送上厚礼,都被他拒绝。
除了瞿鸿机之外,朝中还有很多大臣指责袁世凯位高权重,已对君权构成威胁。
袁世凯看到自己终于引起了清廷的不满,也算是识时务,主动请求朝廷撤去自己身上八个兼差,还请求清廷收回自己陆军一镇、三镇、五镇和六镇的兵权。袁世凯这么做本是以退为进,希望慈禧信任自己的忠心,并继续让自己掌握兵权。他万万没有想到,慈禧居然连客套话都没说,直接接受了他的“请求”。
就这样,袁世凯一下子就失势了,不过他根基深厚,随时都有可能东山再起。
大起大落
很快,袁世凯的机会就来了。1906年,日本和沙俄在中国东北剑拔弩张,双方都不把清廷当回事。慈禧派遣贝勒载振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