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清风云-第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么,这是不是证明乾隆就是出生在雍和宫呢?不一定,一个折中的理解是乾隆出生在狮子园,生母就是身份相对低微的钮祜禄氏。乾隆之所以一再强调自己出生在雍和宫,就是为了避免引起不必要的猜测和流言,这些流言不仅会玷污自己,也会玷污母亲,为此,他不惜编造一个善意的谎言。
陈阁老的儿子
关于乾隆身世最离谱的传说莫过于流传在浙江一带的偷龙换凤的传说。这种说法在清末开始流传,之前的传说都还肯定乾隆的父亲是雍正,只是母亲不明不白而已,这个传说干脆说乾隆的生父不是雍正,乾隆是浙江海宁陈阁老夫妇的儿子。
传说中,乾隆的生父是陈世倌,是杭州海宁的一个盐商,俗称陈阁老。这人在康熙年间入朝为官,与雍正的关系非常好,往来比较密切。某年某月某日,雍亲王的一个妃子和陈阁老的妇人在同一天都产下了孩子,雍亲王那边生的是女儿,陈阁老这边生的是儿子。听说两家同日生产,雍亲王非常好奇,让陈阁老把孩子抱到王府上来看看。
雍亲王夫妇看到这个孩子后,特别喜欢,竟然产生了调包的想法。
良久,雍亲王把孩子抱了出来,送还给陈阁老,然后就送他出府。陈阁老回家后,打开襁褓,发现之前的大胖小子变成了丫头。陈阁老大惊,但他很清楚这件事情关系重大,一旦漏了风声,可能会搭上全家性命。所以,他让家人不要声张。
没过多久,陈阁老就辞职回乡,精心抚养女儿。这个被换走的儿子,就是后来的乾隆皇帝。
这个传说一出炉,就迅速流传开来,而且越来越多的人找到一些“证据”印证着这个传说。有人说,乾隆六下江南,四次住在陈阁老的家里,其实就是为了探望亲生父母。还有人说乾隆在海宁屡次召见陈家子弟,对他们勉励有加,如果不是关系特别,有必要这么好吗?更有人绘声绘色地说,乾隆为陈阁老亲自书写了两块匾额,一个叫“爱日堂”,一个叫“春晖堂”,我们还记得孟郊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诗句,春晖是用来歌颂父母之爱的。乾隆题的两块匾分明就是在暗示陈阁老是自己的亲生父母嘛!因为这层关系,陈家在雍正和乾隆时代飞黄腾达,得到了很多特殊照顾。
这个传说听起来非常动人,有鼻子有眼。那么,雍亲王的女儿后来怎么样呢?传说也给出了合理的结局。陈家对这个女儿非常好,给她最好的教育和优待,长大后,她嫁到常熟的大姓蒋家里,她的丈夫是大学士蒋廷锡的儿子蒋溥。蒋家对这个“公主”也非常看重,特地为她盖了一栋豪华的楼阁,人们称之为公主楼。这个公主嫁到蒋家后,还带来了自己的嫁妆,嫁妆里面有御赐的金莲花,可以证明公主的身份。
这个传说非常完整,很容易让人相信,在民间流传得非常广,从金庸的《书剑恩仇录》中我们就可以看到其影响力。在《书剑恩仇录》中,乾隆是陈阁老的儿子,刚出生没多久就被雍正强行换走。陈阁老托红花会的总舵主于万亭秘密进宫,把自己的亲笔信交给乾隆,在信中,陈阁老将当年偷龙换凤的经过详细讲了出来,还指出乾隆左腿有一块胎记。得知身世后,乾隆向乳母求证,乳母所讲跟陈阁老一样。书中最精彩的一个地方莫过于乾隆的同胞兄弟陈家洛劝乾隆以民族大义为重,恢复汉人江山,可惜没有成功。虽然是亲兄弟,终因为环境不同造成了思想上的差异。陈家洛最后以悲剧收场。
对于这个传说,著名的清史专家孟森进行了严密的考证,得出结论:乾隆不可能是陈阁老的儿子。
我们来看看孟森的分析吧!
一、从历史记载的乾隆跟陈阁老的关系来看,他们不可能是父子关系。在清宫档案中,乾隆六年陈阁老因为犯错被革职,乾隆还当面责备陈阁老猥琐无能,不称职,总之是领导骂下属的话,丝毫不讲情面。而且乾隆对陈阁老的责骂并不只有这一次,很多时候都是在公众场合。如果是父子关系,这是很难想象的。孟森还指出,陈家鼎盛并不是因为跟乾隆的关系,这个陈家本来就是海宁的大族,在明朝末期就开始发迹,在康熙和雍正时登上了顶峰。在乾隆时期,陈阁老并没有得到特殊的关照,反而不断走下坡路。
二、陈阁老家里确实有“爱日堂”和“春晖堂”两块匾,但孟森考证出来这并不是乾隆题的,而是他的祖父康熙题的。所以,这块匾暗示陈阁老夫妇是乾隆父母就纯属瞎编。
三、乾隆六下江南,四次住在陈阁老家里,并不是为了探望什么父亲,而是为了视察钱塘江修坝工程。钱塘江大坝关系到国计民生,对国家的财政和漕运有很大的影响,所以乾隆才对此高度重视。在海宁县里,陈阁老家里的条件最好,乾隆住在他这里也就丝毫不奇怪了。乾隆第一次住进陈阁老为他修建的隅园里,就为这园子取名为“安澜园”,可见他的目的是希望钱塘江平稳,造福苍生。乾隆在安澜园确实住过四次,但从来没有召见过陈阁老的子孙。
四、雍正没必要实行调包计。在乾隆出生之前,雍正已经有了一个八岁的儿子弘时,而且有一个王妃正临盆。雍正又不是没有儿子,没有必要拿别人家的孩子来为自己增加筹码,再说了,当时皇位争夺激烈,到底谁继承大统谁都不清楚。如果雍正当不上皇帝,纵使抱来这么一个儿子又有什么意义呢?雍正是一个做事非常谨慎的人,这么精明的一个人不可能做出对自己不利的事情。他调换别人的儿子,这事一旦被揭发,前途尽毁,他有必要冒这么大的风险做这弊多利少的事情吗?
五、根据清王室的规矩,换子的可能性太小。如果王府中有皇孙诞生,必须立刻上报,宗人府再写专门的奏折给皇帝,然后皇帝为皇孙取名。如果雍正当年生了个女儿上报,后来又变成了一个儿子,他怎么跟上面交代呢?上报程序非常严格,雍正要想瞒天过海难度太大。
六、传说中雍正的女儿最后嫁给蒋家,而且蒋家为他修建了一座“公主楼”,但是经过考证发现,常熟人都不知道家乡有什么“公主楼”,连蒋家后人也不知道,甚至连“公主楼”的遗址都找不到。而且,那个所谓能证明皇女出嫁的金莲花,在清宫嫁女档案中也找不到这么个东西。
经过重重考证,孟森认定乾隆是海宁陈家的儿子纯属虚构,既没有事实的根据,也没有逻辑的说服力。
考虑到这个传说产生于清末,当时正值“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思潮兴起,这个传说的目的当然不只是娱乐,更多的还是汉人的排满意识,有浓重的政治意识,其目的是为了应和“恢复大中华”的思潮。

第二章有个性的皇帝

康熙与乾隆的见面充满了巧合因素。若不是那年圆明园的牡丹花开得特别鲜艳,若不是雍正有心提出请父亲来赏牡丹,这事或许就不会发生。
祖孙情
有一种传说,康熙之所以在临终前传位给雍正是为了雍正将来把皇位传给弘历。这种说法并非来自于野史趣闻,而是来自于乾隆自己的说法,裕陵前有一块《神功圣德碑》,那上面记载了乾隆一生的功绩,其中就讲到了这件事,说乾隆十二岁的时候,跟康熙在牡丹台宴饮,康熙说这个孙子的福气超过自己,决定将来把皇位传位于这个孙子。
这个说法造成了一个什么结果呢?雍正只是一个过渡,一个可有可无的人物。怪不得历史学家在书写康乾盛世的时候,也直接忽略雍正。这个说法到底有几分真实性,我们无从考证,但康熙和乾隆的祖孙之情确实为后人称道。
要知道,康熙光儿子就一大堆,孙子那更不用说了,很多孙子康熙连名字都叫不上来,乾隆是如何在这些人中脱颖而出呢?
乾隆在康熙五十年八月十三出生,在他身上有81。25%的满族血统、6。25%的蒙古族血统和12。5%的汉族血统。
虽然这祖孙俩关系不错,但他们真正见面的时间还是很晚的,在康熙六十一年,也就是康熙生命中最后一年,康熙与乾隆第一次见面,地点在圆明园,也就是雍正住的地方。当时乾隆是十二岁,第一次见到自己至高无上的祖父。
康熙与乾隆的见面充满了巧合因素。若不是那年圆明园的牡丹花开得特别鲜艳,若不是雍正有心提出请父亲来赏牡丹,这事或许就不会发生。
晚年的康熙为储位的事情伤透了脑筋,在储位事情上,只有雍正表现得那么淡然,如今雍正提出赏花,正好可以让老皇帝解解闷。
这一天是三月十二日,康熙驾临牡丹台,一边赏着牡丹花,一边喝着美酒,吹着春风,烦恼不知不觉就消逝了。
就在这时,雍正提出让皇帝见见自己两个儿子,雍正说:“这俩孩子长到现在,还没见过祖父的圣颜呢!”
康熙顿时露出慈祥的皱纹,说道:“好啊,朕也想见见两个皇孙,听说他们的书读得相当好,你把他们叫过来看看吧!”
一般历史学家认为,雍正让康熙见弘历,其实是一种策略。这也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康熙若很欣赏自己的儿子,对自己登位确实有帮助,这可能是历史学家有此猜测的原因。
康熙的孙子接近一百个,弘历能够见到康熙,的确是一种幸运。历史上有名的康乾盛世因为这一见而有了联系,有了纽带。
见到两个孩子时,康熙顿时放下手中的酒杯。这位阅尽沧桑的老皇帝的眼光立刻锁定在弘历的身上,弟弟弘昼没有给康熙留下什么印象。康熙的目光落在弘历身上,弘历身材比较长,容貌也很清秀,两只乌黑的眼睛充满了灵气。在行礼的时候,弘历显得大方得体,没有小孩子常有的紧张,弟弟弘昼则显得紧张局促。
康熙阅人无数,一眼就认定弘历这孩子与众不同。康熙慈爱地让弘历到自己跟前,亲切地跟弘历聊了起来,聊着聊着就聊到读书上来,弘历回答得得体大方,康熙听了,圣心大悦。
康熙认定弘历是自己孙子中最出色的,皇帝的喜爱是巨大的政治资本。回到畅春园后,康熙心里还是放不下弘历,又让人去询问雍正关于弘历的种种琐事,雍正心里极为高兴,这意味着他的政治投资收到了极大的效果。论起心术之高明,雍正似乎还在康熙之上。
没过几天,康熙又让雍正把弘历的八字送过去。古人比较相信生辰八字,认为人一生的吉凶祸福都藏在生辰八字里,康熙此举似乎是想看看弘历八字中有没有“大福”,所谓大福恐怕就是当皇帝。这对雍正一家来说,是非常好的迹象。
几天后,康熙再次驾临圆明园,这一次是康熙主动来的。他来这里的目的不是为了吃饭,而是为了把弘历带到宫中,自己亲自抚养。
经过大师们的研究,弘历的八字终于出来了,看到这个结果,康熙非常惊喜,弘历的福气真的可以超过自己。“乾隆八字”至今还藏在故宫博物院中,上面有相士的批语。乾隆的八字是:辛卯丁酉庚午丙子。批语是:此命富贵天然,这是不用说。占得性情异常,聪明秀气出众,为人仁孝,学必文武精微。幼岁总见浮灾,并不妨碍。运脚十六岁为之得运,该当身健,诸事遂心,志向更佳。命中看得妻星最贤最能,子息极多,寿元高厚。柱中四正成格祯祥。
乾隆的八字出奇的好,这可能是康熙打算把他带到宫中恩养的原因。在此之前,享受过这种待遇的只有太子的长子。
康熙厚待弘历,最大的受惠者是雍正。康熙即使再喜欢弘历,也不可能像朱元璋那样直接越过儿子传位给孙子。雍正把弘历介绍给康熙确实是一本万利的买卖,当然在此之前,雍正并不知道康熙会青睐弘历,但这是他试探老皇帝的一个机会,如果老皇帝把自己列入候选人的行列,肯定会关心自己的儿子。事实应该也出乎雍正的意料之外,他没想到康熙会如此喜欢弘历这孩子,陡然之间,雍正的政治资本提高了不止一个档次。
四月,康熙出塞外巡视,带上了弘历。祖孙二人形影不离,在这接近五个月的时间里,他天天跟祖父待在一起。时值夏季,避暑山庄的风景非常不错。在山庄南部,有一个湖,湖边有一个宫殿,康熙亲自为这个宫殿题名“万壑松风”。康熙在这里处理政务,弘历也陪着他,练习书法。
一天,弘历正在鉴始斋里读书,忽然听到祖父喊他,弘历跑到门口一看,只见祖父正站在湖中的一个龙舟上。弘历急忙跑过来,康熙看了,生怕他跌倒,大声喊道:“慢点儿,慢点儿。”当弘历跑到湖边时,康熙的龙舟也抵达湖边,弘历跳上船,康熙一把揽他入怀,说道:“慢点,有点闪失那还了得。”康熙的爱孙之情真挚可感,多年后弘历还牢记在心,六十年后弘历在诗中还提到此事。
承德避暑山庄分布着大量的湖泊,夏天的时候,一眼望去,荷花蔽天。某天,康熙和弘历在这里赏莲花。来到湖边的“观莲所”时,康熙指着窗外的荷花问:“读过周敦颐的《爱莲说》吗?”弘历一听,立刻背出《爱莲说》。不仅背出来,弘历还讲解其中的意思。康熙听了,很是欣慰,连连称赞。
康熙对弘历的考验不光是文化方面,骑射也是少不了的。八月初,康熙带着弘历到木兰围场狩猎。秋风飒爽,弘历豪情万丈,跟着康熙围住了一头大熊。康熙用火枪击中一头大熊,大熊倒在地上一动不动,康熙为了给这孩子一个荣誉,特命弘历前去射死那头熊。弘历犹豫着,迟迟没有上前,康熙一看,觉得不对,平常挺欣赏这孩子的,怎么这会儿他这么胆小。康熙大声说:“弘历,犹豫什么,还不快点上去!”
弘历只好带着几个侍卫策马过去,当弘历靠近大熊的时候,大熊突然翻身跳起,扑向弘历。所有人都惊呆了,情急之下,康熙朝大熊连开几枪,终于打死了大熊。这事让康熙非常后怕,同时又觉得弘历逃过这一劫,命很大,他对大家说:“弘历这孩子的命大,如果他听我的话,早点过去,熊起来后马受惊,就要出大事了。这孩子命真大啊!”
当时,弘历的母亲钮祜禄氏正好在避暑山庄的狮子园里,康熙忽然突发奇想,指名要看看钮祜禄氏。这对一个皇帝来说,简直是破天荒的举动,康熙连自己的孙子都没认全,居然产生了看看孙子母亲的想法,说明他在内心深处确实非常重视弘历。他看弘历生母的真正原因是为了看看她的面相。
当康熙来到狮子园时,终于看到了钮祜禄氏,康熙自己懂一些相术,身边也有一些相士,看到钮祜禄氏的面相后,康熙啧啧叹道:“果然是有福之人啊!”日后,钮祜禄氏果然成为地位尊崇的太后。
受到皇帝公公的召见,是钮祜禄氏一生中的大事。在此之前,她一直是被人忽视的,钮祜禄氏长相虽然谈不上沉鱼落雁,但确实是一个非常优秀的母亲,始终有一副健康的体魄和平民本色。
康熙屡次说乾隆有福气,我们可以认为这是封建迷信,但也可以寻找一些遗传学上的解释。爱新觉罗家族有优良的基因,这从努尔哈赤以来的历代皇帝身上可以看出来。努尔哈赤、皇太极、康熙等人都有极高的智商、强大的自制力和无穷的能量。乾隆继承了这些来自父系的基因,乾隆的母亲又给了他什么呢?首先是健康强健的身体,其次是稳重淡定的性格。皇宫中的女人由于缺乏身体锻炼,体质并不好,但钮祜禄氏是一个例外。乾隆当皇帝后,钮祜禄氏跟着他游山玩水,爬山下乡,高兴得就像一个孩子。一个八十五岁的老人能有这样的体魄和心态确实是非常罕见的。
在身体素质上,乾隆明显超过父亲雍正,这跟母亲的优良基因是分不开的。
不走父亲的路
康熙六十一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