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中国的道教-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谮摺瞔hen衬〕纬神学,汉代十分流行。但是,头痛脑热这些人体疾病又是实实在在的,不能光靠这些说教解决。所以,《太平经》中吸收了秦汉医学中很多抵抗疾病的方法。当然,它也有符水治病、念咒驱邪这套巫术。

《太平经》重视人的生命价值,认为生必有死,人死不得复生,所以对死亡问题马虎不得。它说上天世界有很多很多吃了使人不死的药物,人们应该为自己的父母和皇帝去寻求,但不大讲如何修炼。人究竟能不能成仙不死?它回答说,命中注定能成仙即有仙命的人才能成仙。这种有仙命的人很少很少,“百万之人乃出一人”。没有仙命的人,即使怎样勤修苦炼,到头来也不过能够享尽天年罢了。

听了它这番话,大概最初想学道成仙的人中不少是要打退堂鼓的了。事实上,《太平经》确实主要关心怎样帮助帝王治国,达到天下太平。它讲长生,但并不真正关心成仙不死的问题。它的全部宗教说教,带有十分浓厚的神学政治色彩。

——————

注释:

①于吉,有的道书中写作作干吉。

②古代人以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

第二节 张角与太平道

就在襄楷上书的第二年(公元168年),汉灵帝即位了。他在位共20余年,在此期间,中原大地上酝酿并爆发了一场暴风雨般的大事变,它是农民起义史上的一件大事。这就是著名的太平道起义,又称“黄巾起义”。

太平道的创建者是河北钜鹿(今河北省巨鹿)人张角。他有两个弟弟,一个叫张宝,一个叫张梁。张角的手下还有八名大弟子。在组建太平道的过程中,这些人发挥了重要作用。

据史书记载,身为太平道领袖的张角自称“大贤良师”,他派八位弟子到各地宣传群众,组织太平道起义。经过10余年的活动,信徒总数达到数十万之多,史称太平道势力“连接郡国,自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八州之人,莫不毕应”(《后汉书·皇甫嵩传》),传播范围很广,声势十分浩大。

太平道的组织单位为“方”。大方有信徒10000余人,小方也有六七千,每方立部帅统领。大小方共有36个。

关于太平道的宗教活动,历史文献记载不多。原因很简单,起义前,太平道处于地下秘密传播状态,不能轻易为人知晓。起义后,它又转向以军事活动为主。不过,根据史书中一鳞半爪的资料,我们对太平道为什么能够兴起,又为什么能迅速发展壮大的问题,仍然可以大致了解。

《后汉书·皇甫嵩传》记载,张角“畜养弟子,跪拜首过,符水咒说以疗病”是可信的。《典略》中也有类似记载,而且稍稍详细一些:

光和(公元178—184年,汉灵帝统治期间年号)中,东方有张角,……角为太平道。太平道者,师持九节杖,为符咒,教人叩头思过,因以符水饮之,得病或日浅而愈者,则云此人信道,其或不愈,则云此人不信道。(《三国志·张鲁传》注引)

“叩头思过”与“跪拜首过”是一回事,“符水咒说”即“符咒”、“以符水饮之”。这些都属于古代流传的役使鬼神、驱鬼治病的巫术。叩头首过,就是向神坦白自己的罪责过失,向神忏悔。符水咒说,就是用符箓〔lu录〕(也叫“符字”、“墨箓”或“丹书”,是一种笔画屈曲、似字非字的图形)和咒语召神拘鬼,制止恶鬼害人,以消灾除病。前者是无条件向神投降,后者是想法让神为自己服务。在东汉晚期疫疾流行的情况下,广大农民困苦不堪,他们没有更有效的同疾病作斗争的办法,只有相信这些东西。

《后汉书·皇甫嵩传》还记载,太平道起义的口号是“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张角自称‘黄天’,其部帅有三十六方,皆着黄巾,同日反叛。”(《后汉书·灵帝纪》)“苍天”在这里代表刘姓王朝。张角接受了像《太平经》所说的很多汉代流行观念,认为王朝更替有一定规律,代替苍天的应当是黄天,所以起义军都用黄色头巾作标志。广大农民相信张角,并不在于他们对这套神秘的说法懂得多少,而是现实生活中的封建统治实在是太残酷了。他们活不下去了!现在有人高擎起一面宗教旗帜号召造反,他们就迅速站到了它的下面。

太平道虽然在官吏阶层中找到了一些信徒,但它主要是一支在民间兴起,又传播、发展于民间的下层道教组织。起义发动后,遭到统治阶级的残酷镇压,张角兄弟壮烈牺牲,太平道倒在血泊之中。

第三节 五斗米道与《老子想尔注》

太平道起义是在中平元年(公元184年)二月。同年七月,汉中地区张修领导五斗米道起义响应。五斗米道也叫米道、鬼道,因入道的人须出五斗米而得名,也是一支与太平道同时兴起的民间道教势力。

道教传统的说法,以张道陵为五斗米道的创建人。但据史书记载,张修应当也是前期领导人之 一,他后来被张道陵的孙子张鲁所杀。张鲁夺取了五斗米道的领导权后,做了很多改进和调整工作,使它的势力进一步扩大,结果得以在汉中地区建立自己的割据政权,与中原地区的中央统治者分庭抗礼,前后达30年之久。当时朝廷自顾不暇,没有力量讨伐他。直到曹操远征巴蜀,他看到不能抵抗,便向曹操投降,得到了官职封赏,地位仍很显赫。张鲁跟随曹操到了内地,五斗米道徒有几万户人家也被曹操分散安置到长安(即今西安)、洛阳、邺城(今河南安阳北)等地。于是五斗米道又开始在内地传播。五斗米道组织以“治”为单位,在巴蜀汉中原来分设有24治。天师是最高领袖,各治立治官,祭酒统领信道群众。它的各级首领名称虽然特殊,但组织系统完全仿照当时的官吏制度,相当严密。

五斗米道的宗教活动大致与太平道相似,但在某些方面也有自己鲜明的特色。如新入道的信徒专门有一个名称,叫“鬼卒”。成为组织骨干后,给他统领一些新的信徒,他就成了“祭酒”。祭酒还负责在要道路口设立“义舍”,准备有米肉菜肴,供给过往行人。行人可以自由地取来吃,但吃饱肚子就算完,不能过多,否则,就要招来灾祸。

《典略》这本书还记载,张修在汉中发展五斗米道组织,也利用为群众治病的手段传教,他的方式和内容大致跟张角相同。有人生病,就让他向神忏悔,求神宽恕。专门有一所洁净的屋子,叫“静室”,作为病人忏悔之所。祭酒还负责为病人向神祷告请罪。五斗米道信仰天地水“三官”神。祷告请罪时要写“三官手书”,即写明病人姓名和病人愿意服罪的意思,一式三份,分别放在山上,埋入土中,投进水里,表示给天地水三官。祭酒还带领信徒诵习《老子》这本书,负责讲解。

流传下来的《老子想尔注》这本书,就是五斗米道祭酒们讲解《老子》的记录。它的性质跟《太平经》相近,也主张信徒努力修道,“各安其位”,以达到“治国令太平”的理想。它也讲天人感应这一套。但《想尔注》反对《太平经》成仙有命的说法,强调只要努力修炼,就能成仙。这样自然更能吸引信徒,扩大它的势力。《想尔注》中讲了很多修道方法,并要求信徒遵守像忠孝诚信、行善积德这些道诫,宣扬“奉道诫,积善成功,积精成神,神成仙寿”,把神仙世界的大门开得很大。

《老子想尔注》的讲解很多是牵强附会,任意发挥。有时连原文也改了。比如,《老子》里面有一句话:“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意思是:“精神与身体合一,能不相离失吗?”而《想尔注》解释说:“一散形为气,聚形为太上老君”,他经常居住在昆仑山。后来道教有“一气化三清”的说法,就是从这里来的。又如《老子》书中有“孔德之容,惟道是从”的话,这里的“孔德”是“大德”的意思,但《想尔注》故意把“孔”曲解为孔子,说:“道甚大,教孔丘为知;后世不信道文,但上孔书,以为无上……”意思是说,道和孔子是老师和学生的关系,但后来的人却搞颠倒了,不相信道书,只尊崇孔子的书,以为只有孔子的书才是至高无上的。这里为了扬道抑孔,不惜曲解原文。后来的很多道教书籍都学它的样,借解释道家著作之名,讲自己的一套修道理论。

第四节 《周易参同契》与汉代的方士

中国古代有些人喜欢谈论神仙,搞一些在平常人看来很是稀奇古怪的玩意儿,人们把这些人叫作神仙方士。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对神仙的信仰就已开始流传。燕国和齐国这两国靠近大海,那里的人们都传说大海中有三座仙岛,岛上住着仙人,仙人靠吃仙药永远不死。燕齐两国的王都曾听信方士们的话,派人到海中寻找仙岛。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派方士徐福带几条大船,还有童男童女,入海去访神仙。可是徐福一去就没回来,很多人说他也成了仙,不回来了。

南方楚国地区的人们相信,有的神仙住在山上,他们的肌肤跟冰雪一样洁白,风姿绰约如同少女;不吃人间的五谷粮食,只吸一点露水就够了。每天乘云驾雾或骑飞龙,四海游玩。他们水火不侵,寿命跟天地日月一样久长。这样的神仙生活,实在令人羡慕!特别是那些享尽人间富贵的诸侯,没有不想长生不死的。于是有人宣称自己掌握了“不死之道”,还有人跑到宫廷献什么“不死之药”。

汉武帝也想成仙不死。方士李少君对他说,曾经在海上见到仙人,仙人吃的枣有瓜那么大。仙人高兴见你,就见;要是不高兴,你找也找不着。李少君表示自己能用丹砂(一种矿物,学名叫硫化汞,化学分子式HgS)等矿物炼出“黄金”,然后用它做吃饭喝水的器具,进餐时使用这些器具,就能长寿。寿命活得很长很长,仙人就高兴见,就能得到吃了使人不死的仙药。武帝信以为真,觉得他真有本领,给了很多丹砂和其他原料让他炼“黄金”。丹砂古代也简称丹,意思本指红色。丹砂外观是红色的。所以,李少君这一套通常被看成是见于历史文献记载的最早的炼丹活动。

武帝时的淮南王刘安也喜欢研究炼丹术,据说还写了几本书,但没有全部流传下来。有一个“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故事,说有一位老人要见刘安,看门人不让进。老人显了一下神通,立地变成一位小青年。看门人这才知道遇上了神仙,赶忙通报。刘安立即出来迎接,老人给了他仙药,刘安吃了后成了神仙。剩下的药让鸡和狗吃了,鸡和狗也都上了天。这则故事在东汉流传很广,它的出现大概跟刘安生前相信神仙方术,喜欢炼丹不无关系。大约在西汉末、东汉初,已经有不少炼丹术著作开始在社会上秘密流传。

东汉晚期,有一个叫魏伯阳的方士,也懂炼丹。他总结了前人研究炼丹的经验,也总结了古人炼养身体的很多方法和经验,写成了一本书,叫《周易参同契》。书中讲了一大套玄奥的道理,用汉代流行的《周易》理论解释炼丹和炼养身体的方法。特别是对服丹的神奇效果,书中着力进行了宣扬:

巨胜尚延年,还丹可入口,

术士服食之,寿命得长久。

熏蒸达四肢,颜色悦泽好,

老翁复丁壮,耆妪成姹女,

金性不败朽,故为万物宝。

金砂入五内,雾散若风雨,

鬓发白变黑,更生易牙齿,

改形免世厄,号之曰真人。

巨胜就是胡麻,又叫麻子,是一种植物的籽实。古人相信长期吃它可以使人延长寿命,更不用说变化神奇的还丹了。黄金在古人所知的金属中化学性质最稳定。魏伯阳说,这些东西进入人的身体后,像雨雾般滋润人的全身,能使肤色变得漂亮,白发变黑,牙齿再长,使人返老还童,老头儿变成青壮年,老太太变成少女,改变形貌,避免灾祸,成为所谓度世不死的真人。

此外,关于炼丹所用的药物原料和炼丹火候的掌握等等,书中都有一套说法。前人所用的炼丹原料,有很多种。魏伯阳认为最重要的是铅和汞。

炼丹必须掌握火候,搞炼丹术的方士认为这是特别重要的一件事情。书中解释一天中以至一个月、一年中什么时间添火什么时间退火,采用的都是当时流行的《周易》学说。汉代人在《周易》六十四卦中挑了四卦分别管四季,剩下六十卦按顺序与具体的每月每天相配,用这一套来描述一年中暑往寒来的气候变化。魏伯阳改为用六十卦配一个月30天,一天两卦,说应该按照这些卦的变化来控制和调节炼丹火候。

《周易参同契》在魏晋时期流传不广,但后来影响很大。唐宋以后历代道士中有不少人为这本书作注解,推崇它是“万古丹经王”,即所有讲炼丹的书籍中最最重要的书。

第五节 道教的出世与中国古代文化

东汉晚期的道教从整体上看,有几个特点:一是它没有一部统一的经典和统一的教义;二是几支道教势力几乎同时兴起,彼此之间没有统属关系,不是同一位领袖创立;三是上层道教思想家总想靠拢统治阶级,为他们服务,治国致太平,而下层道教势力则最后走向武装叛乱,要推翻汉朝。

东汉晚期,刘姓王朝的统治出现严重的危机。官吏贪污腐败,对老百姓搜刮无度,皇帝无能,太监们和皇帝的亲戚各自结党营私,争斗个没完;再加上连年不断的地震天灾,瘟疫流行,人民困苦不堪,实在难以活下去。深重的现实苦难为道教的出世提供了适宜的社会条件,也决定了这一时期的道教运动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

从思想文化内容上看,草创时期的道教已经混杂吸收了各种古代信仰和秦汉时期流行的思想。具体说来大致有如下内容:

(一)原始宗教信仰和巫术

中国古代盛行各种自然崇拜和鬼神崇拜。古人相信,像山川河谷丘陵等等,都能够兴云布雷、刮风播雨,有种种奇异灵怪,都可以叫作神。到了秦汉时期,朝廷每年祭祀的天地日月星辰山川神祇数不胜数。五斗米道信仰所谓三官神。天、地和水这些自然界事物被奉为神,就源于人类原始社会时期的“万物有灵”观念,属于原始自然崇拜;同时也是对当时流行的鬼神崇拜思想的继承吸收。古人敬畏和崇拜鬼怪神灵,总希望神灵保佑风调雨顺,农业丰收,希望神灵赐福消灾。于是有些人就声称能同神灵“对话”,能知道它们的想法,并且有办法叫它们来为人效力,例如赶走那些危害人的恶鬼等等。古代称这些人为“巫”。所谓巫术就是他们搞的请神驱鬼这一套东西。五斗米道和太平道让病人向神悔过,叩头自责,并用符水和念咒语为病人召神驱鬼,反映了他们的鬼神信仰,带有原始巫教的色彩,方法本身具有巫术性质。自然崇拜和鬼神崇拜既是道教滋生的温床,后来也一直是道教的重要内容。特别是在民众阶层,接受最多的是道教这方面的东西。

(二)道家学说

道家本来是学术流派之一,他们解释宇宙起源,万物的生成,社会运行的治乱兴衰,以及人性的善恶等等,都有自己独特的一套学说。《太平经》在涉及这些问题时,很多说法都是直接从道家那里“借”来的。汉代对黄帝和老子十分崇拜。黄帝是传说中的人物,比老子不知早多少年。先秦时期二者就慢慢被人弄到了一起,到后来“黄老”并称。西汉开国之初,用黄老清静无为的思想指导建国。到了东汉,“黄老之道”即挂着黄帝、老子招牌的所谓道家学说渐渐被神秘化,发展成了具有信仰崇拜性质的黄老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