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现代战争-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英缅盟军的三个师在西线卑谬稳住阵脚,与中国军队遥相呼应。

    1942年3月20日,拥有23000多人和强大的火力的日本第55师团在三个航空中队的支援下,向只有8000人的200师的前沿阵地展开了猛烈进攻。200师缺少重武器的支持,伤亡惨重,但他们顽强抵抗,居然使55师团久攻十余天而毫无进展。这种以少对多的、成功的阻击战在中国抗战开始以来,是十分罕见的。

    英军丢下中国军队逃跑了

    在右翼担任掩护任务的英军,连续几次败给日军之后毫无斗志,一与日军交火就溃不成军。

    1942年3月中旬,英军在没向中国军队通报的情况下仓皇撤退,把中国远征军的右翼暴露给敌人。日本精锐的第56师团增援上来,攻破了200师的防线。杜聿明命令新22师的坦克部队火速赶往同古救出200师。200师突围而出,但伤亡过半,元气大伤。

    中国军队救援英军

    1942年4月中旬,日军第33师团一万多人包围了西线仁安羌7000多人的英军。英国军队一被包围,马上就乱成一团。军心大乱的英军在敌人强大的火力下伤亡惨重,并做出了向日军投降的准备。

    1942年4月16日,中国远征军新编38师师长孙立人率领一个团1300多人,赶往仁安羌救援英军。仁安羌战役是中国军队入缅参战后的第一个胜仗。仁安羌战役之后,英军和英缅政府已经无意再保卫缅甸,他们只想赶紧撤回印度。在后来的战斗中,英国人又是一触即溃,在没有通知中国友军的情况下开始后撤。

    缅甸沦陷

    1942年5月,盟军开始全线撤退,英军撤到印度境内的英帕尔。美军中印缅战区司令史迪威带领中国远征军38师进入印度英帕尔与英军会合。第5军军长杜聿明率领其余的中国军队穿越喜马拉雅山南麓的野人山回到中国。中国退到印度的一个师被整编成中国驻印军。史迪威把中国驻印军带到印度的兰姆迦基地,装备了全套的美式装备,并接受全方位的美国式军事训练。半年以后,首批中国驻印军整训完毕。这已是一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现代化军队,其火力和机动能力首次超过了日本军队。

    缅甸保卫战失败后,中英美三国在缅甸问题上的分歧日益加剧。中国对外的陆路、海路交通完全被切断,对中国的供给线只剩下了从印度英帕尔飞经喜马拉雅山抵云南的“驼峰”空运。“驼峰”空运每月空运物资不过几十吨,对于广大的中国战场真是杯水车薪。而在英帕尔,美国援华租借物资却堆积如山。因此,中国政府强烈要求发动对缅甸的第二次战役。蒋介石威胁美国说,假如盟军再不收复缅甸,国民政府将无法坚持在国内的对日作战。以史迪威为首的美国军方认为“重新开始经仰光向中国运送军火是极端重要的”,如不采取措施重新打开缅甸,美国援助中国的承诺就没有意义,“保持中国参战”的政策便难以实现。因为,80%的日军陷在中国战场。如果这些日军腾出手来,美军将无力在东南亚抵挡日军。

    大英帝国的险恶

    日不落帝国曾经盛极一时,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全球性的大国。随着殖民地人民独立意识的觉醒,大英帝国的殖民体系逐渐瓦解。但是大英帝国在离开殖民地时总会在殖民地的土地上狠狠地砍上一刀,让殖民地流血不止。

    在巴勒斯坦种下犹太人和阿拉伯人之间的仇恨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英国为打败德国,瓦解奥斯曼帝国,称霸中东,以承认和支持奥斯曼帝国境内阿拉伯人在战后建立一个包括巴勒斯坦在内的独立国家为条件,取得了阿拉伯人的支持。但英国又背着阿拉伯人同法国签定了处理战后奥斯曼领土的《塞克斯——皮科尔协定》。协定划分了两国的势力范围,还规定巴勒斯坦由“国际共管”。这样英国就成功地出卖了阿拉伯人,又同时成功地帮助犹太人获得了阿拉伯人的仇恨。

    1918年9月,英国占领巴勒斯坦全境。

    1921年,英国对巴勒斯坦采取分而治之的政策。在英国的庇护下犹太人大量涌入巴勒斯坦。英国就这样为巴勒斯坦的流血冲突积极地创造条件。

    1947年2月,英国人再也控制不住犹太人和阿拉伯人了。英国人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后,终于宣布放弃对巴勒斯坦的统治。英国人把自己一手制造的充满仇恨和麻烦的巴勒斯坦交给了刚刚成立两年的联合国处理。

    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犹太人和阿拉伯人为了巴勒斯坦打了五次中东战争。现在,巴勒斯坦仍然流血不止。英国走了,给巴勒斯坦留下了仇恨。巴勒斯坦问题让阿拉伯世界的复兴和以色列的强大推迟了100年。

    在克什米尔种下印度和巴基斯坦的仇恨

    英国人统治了印度。英国人离开印度时,故意把统一的印度分裂成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国家。而且英国人还留了一个杀招,故意不把克什米尔的土地进行分割,让印度和巴基斯坦为克什米尔而不断地流血。英国人的阴谋又得逞了,克什米尔成功地阻止了印度的崛起,克什米尔成功地成为了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火药库。

    用麦克马洪线挑起中国和印度的争端

    英国人炮制了一条麦克马洪线,让中国和印度打了一仗。麦克马洪线问题至今仍然没有解决。

    英国对苏伊士运河的巧取豪夺,英国在缅甸保卫战中的自私自利,英国在二战中的“先欧后亚”,英国离开香港时的阴谋诡计,……,英国的种种行为无不反映出一个殖民帝国压迫和敌视的殖民地的卑劣心态。

    这或许是一种历史的必然。东方的皇权曾经达到了无限制的自由权力的顶峰。中国人对权力的眷念,权力对顶峰的向往使得中国不可能出现三权分立的局面,使中国的民主进程进展缓慢。欧洲政府和教会的并立,教皇对国王的制约使西方的皇权从来没有达到过权力的顶峰。因此,三权分立和全民选举在西方容易推行。同样,中国从来就没有过殖民地,中国人是无法理解殖民者的心态的。到达殖民巅峰的大英帝国对殖民地的眷念和依依不舍,让大英帝国在离开殖民地时总要玩弄卑劣的伎俩,在殖民地留下大英帝国的印记。

    或许中国实现全民选举时,大英帝国在殖民地留下的遗留问题也会被解决。当顶峰的权力回归民众时,殖民的阴影也会消失。两者似乎没有什么联系,但这或许是一种历史的必然。


    

    

第二次世界大战(亚洲战场) 缅甸袭扰战

    1942年5月,盟军退到印度境内,战争双方开始了一年多的相持阶段。在这一阶段,盟军改变了战术,采取了小股部队对日军进行袭扰的策略。十分善于非常规作战的英国军官奥德·温盖特组建并且训练了一支小分队,取名为“狮龙兽”部队。

    1943年初,中国政府根据盟军的要求,调集了三个整编师空运到印度。

    1943年2月初,温盖特的三千狮龙兽士兵从印度步行进入缅甸境内。狮龙兽部队只携带了骡子驮的给养和空投的物资,完全靠突然袭击来打败日军。

    1943年3月初,狮龙兽部队成功破坏了曼德勒和密支那的两处铁路。日军被迫调派越来越多的士兵去守卫薄弱的运输补给线。日军也开始着手对付温盖特的狮龙兽部队了。

    温盖特取得了几次成功开始大胆起来。在一次营救战俘的行动中,温盖特命令自己的部队渡过伊洛瓦底江,继续向南深入,进入更广阔的地带。但是他们已经超出了盟军飞机空投物资的范围,将面临日军连续不断的打击。温盖特无路可走,只好又命令他的部队原路返回,再次渡过伊洛瓦底江,进入丛林。但日军已经截断了他们的退路。

    1943年3月底,狮龙兽部队化整为零回到印度,原本3000人的部队只剩下了200人。

    温盖特战役是一次惨痛的失败,但是却有助于鼓舞英国人的士气。狮龙兽部队的行动证明了英国兵也不比日本兵差,英国士兵也能在丛林中长期作战。

    三旅疲楚

    吴国派出三支军队去袭扰楚国边境。第一支军队袭扰楚国边境时,楚军就向边境集结。楚军来吴军就退。等楚军撤走后,第二支军队又去袭扰楚国边境。这样轮番袭扰就达到了三旅疲楚的效果。

    袭扰战、游击战和恐怖袭击的基本目的都是让敌人寝食难安。力量悬殊时就搞游击战和恐怖袭击。相持阶段就搞袭扰战。现在伊拉克的游击战和恐怖袭击使美军寝食难安。塔利班卷土重来让美英感到头痛。游击战和恐怖袭击对敌人有生力量的歼灭是非常有限的,但是游击战和恐怖袭击对敌人心理上的打击是非常有效的。越南靠游击战赶走了美国,伊拉克的“圣战”分子也将靠游击战和恐怖袭击赶走美国。巴勒斯坦的犹太人和阿拉伯人也是靠游击战和恐怖袭击赶走英国。以色列不让巴勒斯坦难民返回家园,害怕游击战和恐怖袭击也是其中的一个因素。伊拉克战争很可能是美国由盛转衰的一个转折点,美军必须在伤亡超过1万人之前稳定局势或撤出,否则伊拉克战争就是21世纪的越南战争。现在,美军阵亡4000人左右,离1万人还有较大差距。美军还可以在伊拉克呆上5、6年。但下一届美国总统可能会在2009年就把美军全部撤走,因此,伊拉克战争美军的阵亡人数将在5000人左右。因为,游击战和恐怖袭击对敌人有生力量的歼灭是非常有限的。

    温盖特战役是一次惨痛的失败,但鼓舞英国人的士气。这里再次证明战术上的胜败不等于战略上的胜败,军事上的胜败不等于政治上的胜败。军事是为政治服务的,战争的胜败归根到底是政治的胜败而不是军事的胜败。因此,才有“化敌为友”、“不战而胜”和“上兵伐谋,其下伐交,其下伐兵,其下攻城”的说法。百战百胜不是高明中的高明,不战而胜才是高明中的高明。军事指挥家必须跨越军事和政治的界限才能赢得战争在政治上的胜利,而不仅是军事上的胜利。

    以不彻底的军事胜利来换取政治谈判的筹码是一种冒险的行为。第一次和第四次中东战争中,阿拉伯国家都想以阶段性的胜利来增加政治谈判的筹码,结果给了以色列喘息之机,让以色列反败为胜。现在,阿拉伯国家联盟想以完全承认以色列为条件换回在第三次中东战争中被以色列占领的土地。在军事上失去的可以在政治上拿回来,但很难完全拿回来。所以战败对于政治的影响一定是负面的。同时取得军事和政治上的胜利才是真正的胜利。只是军事上的胜利是无法保证战果的。美国干掉了萨达姆,但美军还得从伊拉克撤出来。美军在军事上的胜利是无法保证美国在伊拉克和中东的利益的。因为美国没有取得政治上的胜利。

    军事家不能是单纯的军事家,政治家也不能是单纯的政治家。军事和政治是不可分割的,就像数学和物理不可分割一样。

   

    

第二次世界大战(亚洲战场) 解放缅甸

    缅北反攻战

    1942年7月,史迪威提出了收复缅甸的计划。英国海军和两栖作战部队控制孟加拉湾,并在仰光登陆;英印军、中国驻印军从印度向瑞保、曼德勒方向进攻;中国军队同时从云南向腊戍、曼德勒方向进攻;美军为战役提供空中掩护,如有可能,派地面部队与英军并肩作战。

    1943年召开的开罗会议上,英国首相丘吉尔却坚决反对史迪威的计划。丘吉尔认为即使中国退出战争,也不会对大局有多大影响。要打开滇缅交通,必须收复全缅甸,而在1943年春季以前英国不可能调集登陆战所需的舰只。

    1943年10月,英国在美国的压力下,终于答应在缅甸对日军发动反击战。

    1943年10月下旬,缅北反攻战打响。

    1943年12月18日,在印度经过训练的中国新22师、新30师、新38师攻下日军重要据点于邦。

    1944年2月,美军远程突击部队3000人历时三周,翻山越岭,与中国军队一起,对缅甸北部重镇密支那形成围攻之势。

    密支那是缅甸北部最大的城市。城里有很多日军坚固的城防工事。在密支那地区驻防的是日军精锐的第18师团,参与了南京大屠杀,又与日本第5师团一起横扫新加坡,俘虏85000名英军,开创二战期间盟军一次被俘人数最高记录。所以,第18师团号称“常胜师团”,是日本军队的骄傲。

    1944年4月,中美联军组成的突击部队在森林中潜伏行军几百公里,穿越了众多人迹罕至的山峰和河谷,一个月后,他们秘密抵达密支那机场附近的密林中,并突然发起进攻。中国驻印军乘坐滑翔机突然降临,一举拿下了防守空虚的密支那机场。此举是史迪威人生中最大、也是最成功的一次冒险举动,当时全世界为之轰动。

    大量的运输机运载着部队和重武器源源不断地在密支那机场降落。但是,空降密支那的部队过于谨慎,他们把大量兵力用于侧翼防守,而只有一个团进攻两公里之外的密支那城。由于兵力太少,久攻不下,加之日军增援部队赶到,原先的突袭变成了强攻。盟军几度攻入城区又几度被日军逐出。双方在密支那火车站一带反复争夺,伤亡都很惨重。

    1944年6月,缅北的降雨越来越频繁,飞机不能正常飞行,而在密支那的盟军部队又全靠空中补给和掩护,所以形势非常危急。此时,中国驻印军的坦克营长驱直入,一路打垮企图拦截的日军部队,向密支那推进。

    1944年8月初,盟军多路部队攻击密支那日军18师团防御正面,坦克营则从日军防线的侧面对日军发起了突然攻击。不久,中国军队攻克密支那,它是沉寂已久的亚洲地面战场传出的最鼓舞人心的消息。

    松山大捷

    1944年3月上旬,驻缅日军对英帕尔地区发起进攻。日军企图围魏救赵,以攻印度来保缅甸。史迪威和蒙巴顿都认为,只有中国驻云南的部队入缅作战,才不致使印缅形势发生逆转。

    1944年5月,卫立煌率中国的11、20两个集团军,共20万人组成新的远征军,沿滇缅公路向缅甸进发,展开了大规模进攻。

    日军第56师团驻守怒江。日军在怒江以西的腾冲、龙陵和松山三个地方驻扎重兵,其中松山又是重中之重,它正好在滇缅公路的咽喉惠通桥的附近。

    1944年6月1日,美军大炮一阵猛轰之后,中国军队开始进攻松山要塞。

    1944年8月,中国军队挖地道一直挖到松山主峰日军阵地下面,用成吨的烈性炸药把松山主峰炸掉。主峰爆破成功后,日军在这一据点的守备官兵几乎全部被炸死。

    1944年9月7日,松山其他据点的日军被全部肃清。

    松山大捷打破了滇西战役的僵局。大批的增援部队和后勤辎重源源不断地通过惠通桥经滇缅公路开往龙陵前线。

    收复缅甸

    1944年9月14日,腾冲光复后,第20集团军向龙陵发起猛攻,日军抵挡不住从龙陵退走。

    1944年底,夺取缅北重镇密支那的中国驻印军和取得龙陵会战胜利的中国远征军分头向畹町推进。

    1945年1月28日,两支中国劲旅在缅甸的芒友会师,整个缅北、滇西反攻取得全面胜利。驻印军和远征军伤亡6万7千余人,击毙日军4万8千余人,摧毁了日军在缅甸的精锐主力部队,解除了日军对英帕尔英军的威胁。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