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现代战争-第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1948年7月15日和16日,以军2个营利用夜间实施突袭,占领了沙德阿姆尔和拿撒勒,并进而夺取了整个加利利地区。

    1948年7月15日,经过反复争夺,以军攻占了马纳哈谷地,但对耶路撒冷旧城的进攻在锡安门附近被击退。以军本想首先进攻马纳哈和艾因卡里姆谷地,接着进攻耶路撒冷旧城并占领耶拉赫贾拉,切断阿拉伯人至耶路撒冷新城的道路。

    1948年7月18日,在联合国的调停下,阿以双方再次停火。这次停火为期3个月。

    以色列10天的反攻占领了1000多平方公里联合国分给巴勒斯坦的土地,俘虏了大批阿拉伯军人。以色列转败为胜的这10天在战史上称作“十天战斗”。以色列为了扩大地盘,造成一个个犹太人新定居点的既成事实,在战斗还未结束时就开始在联合国规定的巴勒斯坦土地上建造房子,并在新开辟的定居点附近种上自己的庄稼。为了防止巴勒斯坦人的攻击,犹太人修建居民点时,都会树立一个岗楼。这种警戒用的岗楼成为犹太人定居点的一个特殊标志。

    消灭敌人比判断敌人的意图更容易

    希特勒曾经一厢情愿地认为英法会接受德国占领波兰的既成事实,但是英法向德国宣战了。希特勒还一厢情愿地认为法国战败后英国会接受停战条件,但是英国要坚持到底。希特勒还一厢情愿地认为美国是中立国不会参战,但美国一直就在援助英法,最后也参战了。第一次中东战争中,阿拉伯国家一厢情愿地认为以色列在第一次停战后会谈判求和,但以色列发动了反攻。阿拉伯国家又一厢情愿地认为以色列在第二次停战后就真的停战了,但以色列发动了新的反攻。第四次中东战争中,埃及占领了苏伊士运河东岸的部分地区后就停止了在西奈半岛进攻,埃及一厢情愿地想以此作为对以色列谈判的筹码。但这给以军提供了喘息之机。

    判断敌人的意图很难,比打败敌人和消灭敌人更难。判断敌人的意图的主动权在敌,打败敌人和消灭敌人的主动权在我。当进攻方试图判断防守方的意图时就丧失了主动权。进攻方的任务是打到防守方投降,而不是等待防守方做出决定。



    

中东战争 防守变侵略

    第二次停火又让以色列受益匪浅,西方国家的军援滚滚而来。10月初,以色列军队已发展到9万余人,拥有100架飞机和16艘舰艇。以色列的羽毛已经丰满,联大181号决议划给以色列的领土已不能满足以色列的要求。军力明显占优势的以色列对联合国的调解已不感兴趣。以色列认定“在战场上比在和平谈判的桌子上能赢得更多的东西”,“占有者在诉讼中总是占上风的”。阿拉伯国家在第二次停火期间内部矛盾进一步激化。

    本·古里安对美国《时代》周刊的记者说:“我完全能够想象建立一个有1000万人口的犹太人国家。”古里安暗示说,“以色列不会满足于这点小小的领土”。

    1948年10月15日,以色列军队破坏停火令,向阿拉伯军队发起进攻。

    “约夫”战役

    1948年10月15日下午,以军对部署在内格夫的埃及军队发动了进攻。埃及军队的阵地只分布在几条狭窄的防御阵地内,缺乏纵深。

    以色列空军首先袭击了加沙、马杰达勒、拉法和阿里什等城镇,破坏了埃军的通信体系和指挥机关。同时,以色列空军袭击了阿里什等地的机场,使埃及军队丧失了制空权。随后,以军在夜间发动进攻,在西线抢占了阿什克伦。与此同时,以军在东线埃尔曼西亚以东实施突破,切断了埃军由马杰达耶到贝特贾夫林的横穿公路。

    接着,以军向埃尔曼西亚、法卢贾、伊拉克苏维丹要塞发动进攻,没有得手。以军转而向另一重要据点胡莱卡特发起进攻,并于10月19日夜间攻占胡莱卡特,从而打通了通向内格夫的通道。

    1948年10月21日,以军攻占内格夫首府比尔谢巴。这样,以军控制了除法卢贾和加沙地带以外的整个内格夫北部地区。

    “希拉姆”战役

    法齐·卡伍吉所指挥的“阿拉伯解放军”控制着巴勒斯坦北部的加利利地区。10月中旬,“阿拉伯解放军”利用以色列军队同埃及军队作战之机,对夏吉克到阿贝德地域内的以军发起进攻,夺得了能控制胡拉湖谷地的控制权。

    1948年10月28日,以色列军队发动反攻。以军派遣两支部队,分别从南面和西面实行佯攻,然后以东西两路兵力夹击“阿拉伯解放军”。

    1948年10月30日,以军攻占加利利,并有少数部队进入了黎巴嫩。以军一直打到黎巴嫩利塔尼河两岸,夺取了黎巴嫩境内15个村庄。以军在“希拉姆”战役中几乎没有什么损失。

    “霍雷夫”战役

    在“约夫”战役中,内格夫北部的埃军被击退,但内格夫沙漠与西奈半岛的埃军依然占据了一些地区。

    1948年11月19日,埃军从加沙地区进入内格夫沙漠。

    1948年12月7日,埃军对以军阵地发起佯攻,但被以军击退。

    1948年12月22日,伊加尔·阿隆上校指挥以军5个旅向埃军发动了最大规模的一次进攻。

    以军先以戈兰尼旅对加沙地区实行牵制性进攻,阿隆师主力从比尔谢巴方向进攻奥贾,企图占领阿里什。以色列空军轰炸了加沙和阿里什机场,从而掌握了制空权。戈兰尼旅沿海岸公路挺进。

    1948年12月22日,以军夺取了加沙南侧8公里制高点。

    1948年12月23日,阿隆师主力从比尔谢巴开始向阿里什方向进攻。以军选择了一条由比尔谢巴至奥贾的被湮没的罗马时代的古道。以色列秘密地将这条古道修成可通行轻型装甲车辆的道路。这完全出乎埃及人的意料。埃军认为以军将沿海岸公路进攻,因而对奥贾方向戒备不严,使得阿隆主力部队奇袭获得成功。

    1948年12月27日,以军占领奥贾,并立即向沿海公路派出一支机动部队。

    1948年12月28日,以军攻占阿布奥格,转而进攻阿里什。

    正当以军准备给埃军以决定性打击时,英国要求以色列从埃及领土上撤出。

    1949年1月7日,埃及要求停战,以色列同意了埃及的要求,双方停止了战斗。以色列通过“霍雷夫”战役,几乎把埃及军队完全赶出了巴勒斯坦。在加沙狭长地带还有部分埃及军队。

    停战协定

    1949年2月24日,埃及在希腊的罗得岛与以色列签定停战协定。埃及承认除加沙地带外,以色列占有整个内格夫地区。边界重镇奥贾非军事化,埃及在离奥贾14至17英里内不得设立阵地。

    1949年3月23日,以色列和黎巴嫩签定停战协定。协定规定以原来巴勒斯坦和黎巴嫩之间的边界线为分界线,双方各建立非军事区,以色列军队撤出黎巴嫩村庄。

    1949年4月3日,外约旦与以色列正式签订停战协定。“阿拉伯军团”在中部55英里长的战线上平均后撤2英里。以色列承认外约旦与约旦河西部的巴勒斯坦合并。通过协定,以色列控制了越过卡梅尔山脉到埃斯雷德郎和加利利山谷的战略公路,解除了阿拉伯人对特拉维夫和哈德腊东部沿海平原的军事威胁。

    伊拉克拒绝和以色列谈判,但表示遵守以约协定。以约停战后,伊拉克军队即撤出巴勒斯坦。

    1949年7月20日,以色列和叙利亚签订停战协定,巴勒斯坦战争结束。

    阿拉伯国家有1。5万人死亡,96万巴勒斯坦阿拉伯人逃离家园沦为难民。巴勒斯坦阿拉伯人流落到附近的约旦、叙利亚和黎巴嫩,形成了一个个的难民营。以色列死亡约6000人,占领了巴勒斯坦近4/5的土地。以色列占领的土地面积比联合国181号决议分给以色列的土地面积多了6700多平方公里。

    在以色列占领的巴勒斯坦土地上,有不少巴勒斯坦人留了下来。他们手持简陋武器出没在漫漫黄沙间,出没在一座座城镇间与以色列军队周旋,他们后来成了的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的第一支武装力量。

    联合国所规定的阿拉伯国家始终未能建立。巴勒斯坦战争激化了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的矛盾,激化了阿拉伯国家、美国和英国的矛盾。从此,巴勒斯坦战乱不断。

    在战场上比在谈判桌上能获得更多

    在谈判桌上双方寸利必争相持不下。在战场上一方势如破竹,另一方丢盔弃甲。大获全胜再谈判是最有利的。在五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都是胜利者,而且在第三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大获全胜。

    以色列是很尊重埃及的。第一次中东战争中正当以军准备给埃军以决定性打击时,英国要求以色列从埃及领土上撤出。埃及要求停战,以色列就同意了埃及的要求,双方停止了战斗。第二次中东战争后以军撤出了埃及。第四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基本完成对埃军第3军团的包围时,埃以双方实现停火。第四次中东战争后,以色列归还了所有埃及土地,以色列和埃及实现了和解。以色列从来没有打算归还其所占领的巴勒斯坦和叙利亚等国的土地,却偏偏归还了埃及的土地。以色列多次占领埃及土地,又多次撤出。

    以色列以军事促谈判的战略非常成功。以色列通过对埃及的尊重瓦解了阿拉伯联盟,与埃及实现和解后,巴勒斯坦问题已不再是整个阿拉伯世界的问题,而变成了单纯巴勒斯坦人自己的问题。以色列与叙利亚的土地之争也变成了叙利亚自己的问题。以色列在领土谈判上已经掌握了主动权。

    以色列“占十还五”的策略非常成功。以强大的军事力量为后盾,在所有占领的土地中归还一部分给被占领方,让被占领方对使用武力感到悲观,对谈判充满希望。利用断断续续的旷日持久的谈判达成长期占领侵略土地的既成事实,迫使被占领方对收回全部被占领的土地感到悲观,迫使被占领方再拿回一部分土地后承认以色列对剩余土地的合法占领。先抢劫再“与之为取”是非常有效的侵略方法。


    

中东战争 苏伊士运河战争:唯利是图

    苏伊士运河之争

    苏伊士运河是埃及境内的一条国际通航运河,全长175公里。苏伊士运河是连接地中海和红海的唯一水上通道。在苏伊士运河开通前,人类乘船往返于大西洋与印度洋必须绕过非洲南端的好望角。苏伊士运河的开通使大西洋到太平洋的航程缩短了5000到8000公里。苏伊士运河是沟通欧亚非三洲的要道,战略位置十分重要。苏伊士运河自开通以来,一直为英法所控制。

    1859年,英法控股公司投资“万国苏伊士运河公司”,开始开凿苏伊士运河。

    1869年,苏伊士运河打通。

    1875年,英国趁埃及财政拮据,买进了埃及持有的全部运河公司股票。

    1882年,英国派兵占领埃及,在运河区建立了英国在海外最大的军事基地。

    1922年,英国以埃及保证英国对苏伊士运河的绝对控制为条件承认埃及独立。

    1936年,《英埃同盟条约》签定,规定英国对运河的占领期限是20年,保有运河区驻军1万人。

    二战后的苏伊士运河每年的收入高达1亿美元,而埃及仅分得3百万美元。埃及对英国霸占苏伊士运河越来越不满。

    1951年10月,法鲁克国王单方面宣布废除英埃之间不平等的《英埃同盟条约》,要求英军从苏伊士运河地区撤军,但英国断然拒绝了埃及政府的要求。

    法鲁克王朝是英国殖民者扶植的傀儡政权。二战后,埃及国内反殖民主义运动兴起,要求国家独立的呼声越来越高。为了安抚国内的反殖民主义运动,法鲁克国王只好宣布废除英埃之间不平等的《英埃同盟条约》。

    英国拒绝撤军后,埃及的激进团体组织了义勇队,向驻运河地区的英军不断发动袭击。义勇队破坏道路,炸毁桥梁,火烧英军仓库,英军在苏伊士运河地区的驻军最后增加到8万人。

    1952年1月23日,埃及爆发反英暴动,埃及警察和英军发生冲突。双方在交战中,埃及警察有46人死亡。消息传到开罗,埃及上百万人走上街头抗议英军的暴行。埃及人放火焚烧了英国的银行、商店和电影院等,英国有多人死亡。这一天被人称作“黑色星期六”。

    埃及七月革命

    1952年7月22日夜,七月革命爆发,纳赛尔等青年军官建立的“自由军官组织”发动了政变。

    1952年7月23日,纳塞尔领导“自由军官组织”控制了整个埃及军队。

    1952年7月26日,国王法鲁克被废黜,埃及宣布成立共和国。

    被推翻的法鲁克国王出走意大利。新成立的埃及政府立即与英国交涉,要求英军撤出苏伊士运河。不久双方谈判破裂。英国和纳赛尔领导的埃及新政府的冲突不断发生。此后,埃及人几乎每天都向英军发动袭击。

    1952年,纳赛尔革命后,埃及人开始了阿斯旺大坝的设计。埃及人计划在罗河上游修建阿斯旺大坝,美国答应贷款2。7亿美元。

    1954年7月27日,伤亡惨重的英国终于妥协。英国答应于1956年6月25日以前把英军全部撤出埃及,埃及第一次在对英国的谈判中取得了胜利。

    1954年10月,英国同埃及签定协定,同意分批从苏伊士运河区撤军。

    苏联介入

    1956年,埃及正式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美国取消了给阿斯旺大坝2。7亿美元贷款的援助。苏联抓住这一机会,立即答应给埃及四亿卢布的贷款。苏联趁西方和埃及交恶之际,通过帮助埃及扩大在中东的影响。

    英法伐交失败

    1956年6月,英军全部撤离埃及,但苏伊士运河仍属于“万国苏伊士运河公司”的财产。“万国苏伊士运河公司”的两大股东是英国和法国,埃及人收回运河的目的仍没有达到。

    1956年7月26日,在开罗举行的庆祝埃及革命胜利4周年大会上,纳赛尔突然对外宣布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万国苏伊士运河公司”全部财产移交埃及。

    1956年8月16日,英法为重新控制苏伊士运河,在伦敦举行了对苏伊士运河实施“国际管制”的会议。22个国家出席会议,但未能达成任何协议。

    1956年9月19日,美英法召集18国再次在伦敦举行会议,讨论建立“苏伊士运河使用协会”问题,仍未达成协议。

    1956年9月30日,英法将苏伊士运河问题提交联合国安理会讨论。

    英法以决定动武

    1956年10月13日,联合国安理会否决了英法要求埃及接受“国际管理”制度提案。

    在这种情况下,英法决定采取武力来解决问题。为解决兵力不足的问题,法国首先提出邀请以色列加入。第一次中东战争后,埃及军队封锁了以色列进入红海的蒂朗海峡。以色列早已对埃及不准以色列船只通过亚喀巴湾的蒂朗海峡和苏伊士运河不满。早在1955年11月以色列就制定了一个入侵加沙地带和西奈半岛的作战计划。所以,英法与以色列一拍即合。

    1956年10月13日,法以商定了作战计划。

    1956年10月14日,英法在艾登的乡村举行了秘密会议,制定了作战计划。英法决定由以色列首先向西奈半岛的埃及军队发起进攻,吸引埃军的主力部队支援;接着,英法从塞浦路斯、马耳他、亚丁和航空母舰上出动飞机轰炸埃及,摧毁埃及的军事基地;然后,英法军队从塞得港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