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无限田园:穿越农家乐悠悠-第1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也没细看屋里人的反应,一口气把该说的事情,说了出来:“刚忘了说一件事,爷爷奶奶,咱们一家马上就要搬去省城住了,你们二老自个儿多多保重啊!以后咱们就离得远了,不过你们放心,该出的养老银子,咱们肯定是一分不少的,会拿给你们的!另外呢,镇上的那个铺子,咱家也已经转给旁人了,你们没事儿就别进去了,否则哪天被人赶出来,还不晓得怎么回事咧!”

    溜溜的说完了这番话,林小桥转身便跑了出去,李氏他们也正站在老宅的院子外面,等着她咧!

    大家伙儿结伴回到家里,陈学文母子已经把铜锅点好,各式配菜切好备好,摆上了饭桌,就等着她们回来开饭了。

    今儿个中午,林小桥一家没有按照往年一样,下锅饺子,而是在她的强烈建议下,改换为吃火锅。

    这是,林小桥能够想到的,在不允许动锅铲的情况下,想到的最为方便又美味的吃法了!

    热气腾腾的铜锅里头,汤底已经完全煮开,一屋子都散发着浓浓的鸡汤香味,美食当前,大家伙儿便都暂且,忘记了方才不开心的事情,洗手净面,坐下烫锅子吃。

    林小桥拿起筷子,便迫不及待的夹了两片羊肉,在锅里涮了涮,待其烫熟之后,就着她自个儿调制的酱料,蘸一蘸,味道着实不错!

    大郎几个,知道自个儿父亲有些伤感,陈学文也是打从林二牛一进门开始,便看出了他的脸色不好,于是三个大小伙子,为了提起他的兴致,便故意营造着热闹的氛围,端杯敬酒,哄闹抢食,一时间林家的屋子里头,好不热闹。

    丫鬟下人们,自也早就得了李氏的准话,让他们自个儿在厨房摆了一桌,该咋样热闹就咋样热闹,只不许喝得太醉了闹事儿。

    下午,李氏收拾收拾,便领着林小桥几个,去了姥姥家拜年,跟孙氏和李老头子老两口,说了他们一家子要搬去省城的事情。

    孙氏自然是千般的不舍,她这辈子总共就两个闺女,原本还有个闺女嫁的近,可以常回来看看的,现在却是两个闺女,都离得远了,这让她心里头怎么能不难过咧!

    不过,老两口也知道这大闺女一家,能够搬去省城,也足以说明他们的日子越发的好了,况且这也是为了两个外孙的前程着想,所以老两口难过之余,也没有多说什么。

    只是成天的守着林小桥兄妹四个,巴不得能够多看上两眼才能满足,而且还亲手给他们兄妹四个赶制衣裳,做些好吃的,连自个儿的大孙子,都顾不上了。

    李氏见着自个儿老娘,为她的四个儿女忙前忙后的,只说不用,但是孙氏一片心意,哪里是她能够拦得住的咧!

    而林小桥兄妹四个,住在姥姥家的这几天,最喜欢的就是守在已经两个月大的小表弟身边,成天逗他吐泡泡玩了!

    偶尔也会抱上一回,过过瘾,小福虽然现在才两个月大,不过小舅妈还有姥姥,都把他养的很好,一张小脸白白净净的,还有些肉嘟嘟的,也不怎么哭闹,常常被他们几个逗得咧着嘴笑,十分的可爱。

    看着小福这么可爱,林小桥真希望自个儿的娘,也能立马给他们生个弟弟,或是妹妹,那样她成天就不用干别的了,光是逗逗弟弟妹妹就很有趣了。

    在姥姥家住到了正月初六,林小桥他们便回了镇上,接下来便要着手收拾东西,交代事情,做好搬去省城前的诸多准备了。

    这收拾行李啥的,都是不用林小桥插手的,李氏一人带着丫鬟们整理就行了。

    林小桥现在要做的,就是得把铺子和镇上宅子,村里宅子的一些事情,都安排妥当了。

    铺子那边,已经说好,就由顺子,满子两个做掌柜的,林小桥考虑到他们毕竟,现在年纪不大,所以暂时就没准备带上一个人走,而是留下两人一块儿打理铺子。

    等到两人都够历练之后,林小桥是肯定要抽出一人,去替她管理别的铺子的。

    至于,镇上的宅子,他们一家子走后,是肯定要留人在这里,看门打理的,否则,要是他们逢年过节回来的时候,连个落脚的地儿都没有了。

    林小桥跟李氏商议了一下,便决定暂时先把路叔和路婶留在镇上,他们夫妻两个都是厚道人,路叔毕竟岁数大了,以前也在别的大户人家做过小管事,肯定是有一定的阅历的,因此他还可以,时不时的去铺子瞅瞅情况,若是顺子,满子两个遇上啥棘手的事情,也可以找他先稳稳场子。

第277章 各自忙活(1)() 
后来,林小桥又想着,路叔路婶留在镇上,那去了省城,就缺了看门赶车的人了,还有厨房里头也没人做饭了。

    反正自家现在也不缺钱,所以林小桥便索性又拉着郑寡妇,去黄婆子那里,又挑了一房下人,打算带去省城。

    毕竟他们到了省城,人生地不熟的,对于那边的牙婆也不熟悉,所以林小桥觉得,还是在自个儿熟悉的地盘上,买好带过去比较好,郑寡妇对此表示赞同,甚至夸赞起了她的细腻心思。

    新买的这房下人,是一家五口,一对夫妻,年约三十多岁,男的叫王平,据说还能粗粗识得两个字,看着挺干练的,那个妇人瞧着也是个手巧灵活的,听说以前就是在厨房干的,林小桥称他们为‘平叔’,‘平婶’。

    他们夫妻两个,生有两个儿子,一个闺女,大些的小子年纪,比二郎小一岁,小些的才九岁,林小桥给他们改名为‘书青’‘书墨’,以后就让他俩,分别跟着大郎,二郎两兄弟了。

    还有一小闺女,今年才七岁大,叫‘丫丫’,林小桥瞧着她长得倒是挺机灵的,便暂时没给她改名,让她跟着自个儿的娘,在厨房帮忙。

    一切安排妥当之后,林小桥一家子跟陈学文母子,便于正月十六这日,出发往省城迁移了。

    这次连人带行李的,总共四辆马车才能装下,林小桥自家只有两辆车子,其余两辆只得雇了来用。

    好在路上行走的几天,天空晴朗无雪,林小桥他们一行人,也只是走了四天的时间便到了。

    下了马车,站在新家门前,林小桥仰望着天空,告诉自己,新的生活又要开始了

    书院正月二十便开学了,因此他们到达省城的次日,陈学文便赶去书院报到,顺带着打听了一下今年,他们书院招收新生的一切事宜。

    每年书院都会招收一批新的学子,但却是有名额限制的,平均下来,一年也就只收一百名新的学子。

    且此书院还有一特别的规定,就是凡在本书院求学的学子,六年还未中举人者,必须离开书院。

    林小桥听到这条规定的时候,不得不感叹一下,书院院长的明智和严厉,此条院规,不仅能够严格的控制好,书院学生的质量问题,也是给那些屡考不中的学子们,变相的指了条变通的路。

    通俗点解释这条规定,其意思便是,那些六年都考不上的学子们啊,你们也该瞧见自个儿,身上有几斤几两了,既然实在不是读书这一块料,干脆就及时弃了,另寻其它的路走,何必在这条路上浪费时间呢!

    此外,这样规定的一出,书院的学子们,定是会更加的竞相竞争,林小桥已经能够预感到,以后她的两个哥哥进了,这家书院念书之后,身上背负的压力得有多大了。

    唉,还是先别谈什么压力不压力的了,这也是后话了,现在让林小桥一家子最发愁的,就是两兄弟到底能不能,成功的踏进这家书院。

    据陈学文打听回来的消息,今年他们书院只招收一百一十个新生,且新生的入学考试,定于十日之后,二月一日举行。

    而且,据说现在已经报名要参加考试的人数,已经有一百五十多个了,更别说报名时日还剩三天,在这接下来的三天时间里,又得增加多少报名的人数了。

    且这些报名的学子,皆是身上取得了秀才功名的,也就是说所有能够参加,书院入学考试的学生,大家的起点都是差不多的。

    一听到这个说法,大郎二郎两兄弟当时,面上的表情就变得僵硬了,这样的挑战也一点儿,都不亚于每年的秀才试了。

    当然,省城也并非只有这么一家书院,其它大大小小的书院,也有七八家,但是名声最好的却是陈学文所在的这家。

    为了减轻兄弟俩身上的压力,林小桥也曾经试图劝说过,她的两个哥哥,是否可以放弃这家书院不选,改选其它稍次一些的书院求学。

    俗话不是说‘矮子里头选将军’嘛,林小桥并不觉得进去这家压力山大的书院,一定会是件好事。

    或许选择一家稍次些的书院求学念书,可以减少很大的精神负担,而且也能够得到先生的青睐和重视咧。

    但是,此说法听到陈学文的耳朵里,他却连连摇头,非也非也,他们书院的师资力量,是省城所有的其它书院,压根儿就没法比较的。

    而且,每届举人应试,他们书院去一百个学子,往往最后都能够有七十个考中的,所以每年才会有那么多的,来自四面八方的学子们,挤破了脑袋,也要通过书院的入学考试。

    面临这样大的竞争,林小桥听着都有些,想打退堂鼓的意思,但是大郎二郎两兄弟却都是,壮志雄雄,满脑子都是誓死也要考进这家书院的想法。

    对于两兄弟这样的决心,陈学文是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和鼓励,当天就带着两兄弟,去书院报了名参加入学试。

    而且他每天散学归来,都会抓紧分分秒秒的时间,给这兄弟二人恶补功课,尤其是在琴棋书画方面的补习。

    因为,入学试虽说是以考四书五经为主,但是他们书院讲求全方面发展,对于前来求学的学子们,本身的各项品行素质,也是有要求的,所以考试不仅仅要考他们的四书五经,还要考考他们对于琴棋书画方面的造诣。

    不要求样样精通,但是必须得懂其基本,若是样样都一窍不通的话,书院是坚决不收的。

    对于这琴,棋,书,画四样,以前大郎二郎也有接触过,不过那时学堂的先生,并不十分注重这些,一个月下来,这四样才艺课,除了棋艺之外,每样也只至多上了一节课。

    因此,陈学文粗粗考校了一番,他们兄弟二人在这四样才艺方面的水平,结果真的是不咋地。

    兄弟两个除了棋艺和书法方面,还能稍稍拿得出手之外,在琴艺和画艺,这两项上,真的只能说是将将入了个门,懂那么一点点儿的皮毛而已。

    尤其琴艺这项,二郎拨起琴弦来,就跟杀猪嚎叫似的,真真是不堪入耳,要想通过入学试,还真的是不大容易。

第278章 各自忙活(2)() 
可是,离着考试的时间,也就只剩下短短的十天时间了,为了能够保证兄弟俩,能够顺利考过入学试,陈学文可谓是给他们定下了魔鬼般的训练。

    大郎二郎两兄弟,每日就只有三个时辰的睡觉时间,每天清晨卯时起床,开始念书习字到巳时。

    然后休息一刻钟的时间,跟着郑寡妇练习琴艺到申时,等到陈学文散学归来之后,便得赶紧着手指教,兄弟俩的画艺和棋艺,还有巩固复习一下四书五经,直到戍时。

    戍时之后,两兄弟临睡之前,还要练习琴艺一个时辰,练习画艺一个时辰,直到子时才能休息。

    李氏在一旁看着,他们兄弟俩每天如此高强度的学习,真的是心有不忍,但是郑寡妇有言,在这种关键时刻,谁都不能去打扰,或者是打击,兄弟俩的积极性,因此李氏也只能瞧着干心疼,每天吩咐平婶,多做些好吃的糕点,多熬些补身的鸡汤,给他们兄弟俩送去。

    在他们兄弟俩每日沉浸在,紧张而又忙碌的学习当中时,林小桥也是每天拉着林二牛,一头扎进了新铺子装修的各项事宜里头。

    父女两个每天都会,忙到太阳落山才会回家,所以他们也不是十分清楚,大郎二郎两兄弟这样勤奋刻苦的事儿。

    这次书院旁边的新铺面,林小桥并未打算用来,再开一家竹筒饭,因为自从上回吃过那条街上,其它饭馆里面的饭菜之后,林小桥觉得,若是在这条街上开上一家竹筒饭的铺子,并不是一个明智之举,其竞争性将会很强。

    于是,林小桥思来想去,琢磨了两个晚上,决定还是得另辟蹊径,不走开饭馆这条路了,改为其它。

    铺子面积还可以,之前也是家饭馆,分为上下两层,二楼多为小包间,林小桥先是将铺子的格局,大致的画在了纸上。

    然后根据自个儿的想法,画出了铺子装修的新格局,林小桥打算,把一楼划出一块大些的地界,用来卖些糕点,其余的地界还是设为桌椅摆放区。

    二楼的那几个小包厢,全都改装成小铺面,每个铺面里头卖一种美味小吃,把二楼打造成一条小型的‘小吃街’。

    林小桥是经过仔细的考察之后,才会做出如此的规划的,因为她走遍了整条街道,都没有发现书院附近,有卖零食小吃的铺子,大部分都是些卖文房四宝的,卖字画的,或者是吃饭的铺子。

    因此,这样一来,她的铺子若是开了之后,就不用担心有什么竞争。

    至于,林二牛提出的客源问题,她也是不担心的,虽然自个儿老爹,有说‘哪有大老爷们吃这些玩意儿的啊’,但是林小桥却不这么认为。

    这些书生,又不是农家汉子,他们讲求的并非是吃饱喝足,才有力气干活的说法,对他们这些念书念到脑子腐化的学子来说,吃饭也是件风雅之事。

    而且林小桥观察了一下,书院的学子们多数都是,跟大郎二郎差不多大的,十来岁的小伙子,且多数都是些家境殷实的。

    这些人将是她铺子的主要客源,林小桥能够做出那样的规划,大部分也是因为,考虑到这些客人的年龄,都是处于十来二十岁的年纪,糕点和小吃对于他们的诱惑力还是存在的。

    尤其是处在十几岁的年纪上,正是长个发育的年纪,小伙子们白天吃的满足,但是晚上温书一两个时辰之后,肯定是会觉得肚子饿的。

    而且,书院为了学子们的安全,晚上都是有门禁的,到了戍时就不得进出,那么饿了之后能怎么办咧,只能是生生的饿着了。

    若是林小桥的铺子开张之后,他们便可以买些糕点带回去,留着晚上饿肚子的时候享用了。

    当然,她的这些想法,都是跟陈学文探讨之后,才下了决定的,反正现在李氏也随着她折腾,李氏一早就发现,全家人里头,自个儿的小闺女,在做生意赚钱,这方面是具有极大的天赋的。

    她现在也是想开了,反正家里的银子几乎,都是林小桥出主意挣下来的,而且她也知道这小闺女,心里头的成算,比她这个做娘的,还要多得多了。

    因此李氏便打定主意,不打算插手,林小桥在做生意,这方面的所有事情,只是嘱咐她有啥事儿,就跟陈学文母子商议。

    对于这点,林小桥也是没有意见的,反正她自个儿也不是,随随随便的拿了主意的,每个决定都是斟酌了又斟酌之后,再跟陈学文母子商议之后,才会最终得出定论,下手去干的。

    不过,每回林小桥在动作之前,还是会在一家人面前,说出自个儿的决定和想法的,她觉得这是一种起码的尊重。

    虽然,大家伙儿多数时候,也都是一听了事,不能给她提出些有效的建议,不过林小桥还是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