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斩灵曲-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的心里,不是苟且龌龊的情欲,而是与日月同在的孤寂。他的双眼永远深邃,他的神色永远令人看不透彻,那不正如远空的星辰吗?

    他在身边时,她觉得他触不可及;如今他凭空消失,她觉得,连同自己的一颗心,也跟着,找不到了。

    中容让她将心收好,她也告诉自己,勿想勿念,可是她做不到。

    情到,心到,这事原本便不由自主。

    安宁叹息,因为她深知,他的心里,已容不下,哪怕只是小小的,一个她。

    瑞雪送冬去,公主降生。

    不知是谁那么恶趣味,为小公主取名“半半”。

    安宁思忖着,中容是正经人,断不会取这般开化的名字;巢皇嘛,自己曾与他有过一面之缘,看上去是挺开明的,但也不至于如此。

    有巢半半,半半公主,公主半半,半半,小半半

    无论哪一个称呼,安宁不等叫出口,就先被逗乐了。

    这名字,根本叫不出口啊。

    她一边乐着,一边悄无声息地,落于那间房的门口。

    如今的她,也能翩然而至,披着一身乱雪,足印轻浅。

    她的青丝披散,其上附着点点白花,美人飞雪,两相宜。

    大家都很忙,不忙也很焦灼,所以没人在意到她。

    安宁听着屋里的各种声音,想着会不会有那么一日,自己也如长思般,嫁人生子。

    这真是一件奇妙的事。她仔细思索,却怎么也想不出,自己将来究竟会嫁给什么样的人,又会与谁共度余生。

    是王孙贵族,还是平民百姓?

    如果此生注定要结婚生子,而与她携手那人又偏偏不是玉采,那样的话,对象是谁,应该都不重要吧。

    那她的孩儿呢?师父会不会来踩生?

    还是算了吧,反正他也长得不好看。她想着,自己的孩儿,不求有经天纬地之才,皮囊好则一切好。玉采不来就不来呗,如果他不慎来了,孩子将来长成他那样,自己看了反而还闹心。

    说来说去,人家玉采来不来,不是安宁能左右的。她连他此刻在哪儿,是生是死,都尚且不知。

    她有青鸟一对,这世间任何人都能找到,任何消息都能送到。但是,她早已将天罡与淳风当成了宠物,未劳驾它们辛苦跑路。

    他要来就来,要走且走,她反正留不住,天南海北的找寻,又有多大意趣?

    屋内,孩子一声响亮的啼哭声将安宁从白日梦中惊醒。

    她苦笑,大仇未报,生死未卜,想这么多做什么,不如先进屋看半半去。

    虽说已有心理准备,待真正进了屋,安宁还是一愣。

    血腥味浓重,这哪里像产房,分明是屠宰场吧。

    长思呢,正用被子遮着脸,有气无力告诉安宁:“看半半,别看我。”想来那景象,应是惨不忍睹,不看也罢。

    半半呢,还没抱出去梳洗,和泥带血的,也好不到哪儿去。

    小丫头还没睁眼睛,眼线倒是长长的,鼻梁高挺,嘴唇薄薄的,像极了中容,却又比他可爱了千百倍不止。

    长思仍捂着被子,在床上断断续续地说:“半半,叫干娘。”

    安宁心道,长老三你疯了吧,半半如果此刻说出话来,我还不敢接茬呢。但是转念一想到,眼前这个小肉团是自己的干闺女,还是忍不住心中一暖。

    随着半半一天天长大,安宁混进宫中的日子,也渐渐多了。

    说起半半,那绝对是九州难得一见的奇葩。也不知这孩子是随了谁,反正她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那一类奇葩中的典范。

    寻常孩子刚能翻身,她已经能独自站立;寻常孩子刚能坐起,她已经满园子乱跑了。

    半半一旦启动起来,那是风也赶不上她。一群宫人唯恐她磕磕绊绊,在后面忙不迭地追赶,口中不住唤道:“公主,慢些,再慢些。”

    半半理都不理他们,继续自顾自地,到处窜。因为她,完全听不懂别人在说什么。

    一直到三岁,半半已经能像小猫一样上房揭瓦,却只会说一个词,发音介于“半”和“棒”之间,每天“半半”、“半半”地嘟囔个不停,谁也不知道她到底要表达个什么意思。

    半半随了中容,是个小土灵。中容为此,开心了好几个月。以致于后来从军时,他提出来,不如我带着半半一起去吧。被巢皇巢后千阻万挡,断然拒绝。

    有人在中容面前隐晦地提出,找个江湖郎中看看,有没有什么偏方,能让小公主开口说点别的,那简直就是再明显不过的暗示:半半可能脑子不好使。

    中容瞬间暴起,勃然大怒。

    你才脑子不好使,你全家脑子都灌了牛粪吧。

    到了四岁,半半都能徒手砍柴了,却仍是不会只言片语。

    你若问她,半半喜欢谁,她答曰:“半半”;你若问她,半半喜欢吃什么,她答曰:“半半”

    中容闻之大喜,因为他觉得,他的宝贝半半终于能听懂人话了。

    但是,连巢皇都开始为此烦恼,他旁敲侧击、拐弯抹角地对中容提出:“这孩子可能中邪了,孤请个巫师来,给她跳跳大神吧。”

    中容一怒之下,拂袖而去,竟是大半个月,都不再与他老子说上半句话。

    这些都是后话。

    话说半半出生后没几日,宫中上上下下,又开始筹备中容的太子册封大典。

    瞻部人说来也奇特,不祭鬼神,偏偏还要信奉观星占卜之说。

    中容受封之前,只剩来个神棍,为他占上一卦。

第四十三章 册封大典() 
瞻部最有名的星象大师,姓陆名疯,是个矮子。陆疯身长五尺,一副道士打扮。你若尊他一声“陆大师”,他定会愤然起身,高声喝道:“叫我疯大叔!”

    这不摆明了,天生高人一辈,占人便宜么?

    陆疯席地坐于占星台上,饮酒望天,不吃不睡,整整折腾了七个昼夜。直到众人快将他当成江湖骗子时,他大喝一声:“着!”旋即白眼一翻,昏死过去。

    陆疯醒来时,已是次日正午。

    早春的日光,还有些凛冽。

    占星台上,仍是一片凄迷的积雪。台下几株枯木,却一夜之间,抽出了些新芽。斑驳的新绿,傲然而立。

    还真是换了人间,变了天。

    陆疯砸碎酒坛,拾起一块碎瓦,在雪地上写下八个字:巢中火入,紫微东出。

    有人问他:“此乃何意?”

    陆疯怒道:“你问我,我问谁去?”愤然离去。

    君臣浩浩荡荡,站了一地,对着这八个字,百思不得其解。

    巢皇说:“太傅学富五车,倒是说说看。”

    姜覆答曰:“应是吉兆。”

    “哦?仔细说来。”

    “巢是皇姓,火乃大旺。紫微乃帝星,东应是太子的东宫。帝星出东宫,只怕九州真的快一统了。老臣恭贺巢皇,恭贺公子!”

    姜覆拍得一手好马屁,可惜中容不是马。

    太傅那一套说辞,他非但不信,反而还有些忧心。毕竟,他还有个小弟,名字里真的带着一把“火”。

    这一卦,算的莫不是兄弟阋墙?

    他又想起那个顶着羊角辫的小儿,驱马向神庙行去。

    眼看着快春耕了,万物复苏,神庙也跟着人声鼎沸起来。

    求姻亲,结良缘,这时候再合适不过。

    中容在人群中找了好一会儿,才看到那根羊角辫。他拽着祝渊,将他拉至庙外一个僻静的角落。

    祝渊看着中容,奶声奶气地一本正经道:“小泥偶,你怎么又来了?”

    “你叔父呢?”

    “在里面听人请愿,”祝渊道,“我帮你去把他喊出来。”

    “不必,”中容将他拉出来,就是为了避着祝请,听他这么一说,连忙回绝,“我且问你,可知巢中火入怎么解?”

    “疯大叔没告诉你?”祝渊一听,便知此卦出自何人手笔。

    “他说了我还问你干嘛?”

    “哎呀呀,”祝渊作出一副老态,负手而立,玄乎其玄地说道,“那可是两把大火呢。”

    “两把大火?”

    “祝渊。”中容正有疑虑,不想祝请还是冒了出来。

    他上前,拱手作揖道:“小侄胡言,公子别往心里去。”

    “既然是胡言,不妨让他说完。”

    “公子明鉴,我与小侄行走江湖,只是为了糊口饭吃。既是混江湖,免不了一些骗人的把戏。公子若当了真,那便是小侄的不对。”

    他侧头看向羊角辫,厉声道:“祝渊,胡言乱语,捉弄公子,还不快给公子陪个不是?”

    “哦。”小儿口中鼓气,将两腮塞得满满的,蔫不搭搭地对着中容行礼。

    正要开口,中容将其打断,说道:“不必了,一个孩童,何错之有。”

    说罢翻身上马,掉头离去。

    春耕时节,转眼便至。

    瞻部太子的册封大典,也是轰轰烈烈,蔚为壮观。

    巢皇立于高台之上,身姿挺拔,神情肃穆。

    大典由姜覆主持。他站在巢皇身侧,陈词滥调,连篇累牍。

    中容跪在台下,恭敬受封。

    一般臣子跟着跪在他身后,洗耳恭听。

    他从清晨跪到正午,膝盖都酸软了,却见太傅仍捧着竹简,竟然还没有念完。

    日头高照,正好入眠。

    中容昏昏沉沉,神思已不知飘向何处。

    开会走神,再正常不过。

    伴随着台上高亢冗杂的陈词,他竟然,想起了安宁。

    他想着她墨黑的长发,温软的双唇,白皙的脖颈,高耸的胸脯,纤细的腰肢,笔直的双腿。

    想着她那双桃花目,不禁有些沉醉。

    在他心里,她不同于长思,更不同于他的圆房侍女。

    她的拒绝,她的反抗,反而激起他的无限兴趣。她周身所有一切,都自带魅惑。

    想到她的第一次属于自己,中容忍不住亢奋。

    他突然觉得,台上的陈词,也不是那般乏味。如果此刻,有安宁在侧,他二人正好借着这配乐助兴,云雨一番。

    天地为鉴,众臣为证,千真万确,丝毫做不得假。

    他想彻底占有她,她的身体,她的心。

    他甚至想囚禁她,让她的眼中,只能看到他一个人。除了陪着他,哪也不能去。

    中容惊觉,暗骂自己,简直不是个东西,怎会有如此龌龊的想法。

    或许安宁说得有道理,他是应该,养只金丝雀了。

    大典之后,中容请兵出征,巢皇恩准,百官庆贺。

    他告别长思与半半,一身戎装,向边关进发。

    他数次回首,却不见安宁身影。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

    他将手中长鞭一扬,马蹄飞驰。

    他想着,男儿当建功立业,保家卫国。待他凯旋而归,那人必对他另眼相待。

    届时春闺红豆,相思入骨。青冥渌水,美人云端。

    宝驹良鞭,一骑绝尘。

    少年如玉,春风得意。

    话说就在有巢半半降生前不久,胜神传来消息,公子琰的生母涂山月病重,急召公子琰回国。

    巢皇见信,为公子琰备上厚礼,果断放行。

    公子琰倒是不疾不徐,一路上慢悠悠地,游山玩水。

    归乡途中,他命左右鸣鼓击钟,自己坐于马车之内,行酒醴,布肉鱼,好不悠闲快活。

    凡过闹市,他必停下,喝喝花酒,逛逛窑子。即使体力不支,他与友人赏诗作画,弹琴奏乐,也要逗留上个三两日。

    如此消磨,公子琰一行人到了日奂,已是来年春日。

    进了宫,他也是不紧不慢。一番梳洗打扮,沐浴焚香,已经折腾了大半天。他又说母妃病重,自己不能回护在侧,略尽孝道,心中惭愧,所以要斋戒三日,才能躬身探望母妃。

    朝中听闻此事,一片唏嘘。

    不过,公子琰对涂山月避而不见,应该也是有一番道理的。因为涂山月,根本就不想见他。

    那日清晨,他特地起了个大早,站在涂山氏寝宫门口,请宫女翠娥进去通报。

    翠娥见公子琰来了,喜出望外,莽莽撞撞进了内室,通禀涂山月:“娘娘娘娘,公子回来了,在门口候着呢!”

    涂山月冷冷回道:“不见。”

    “可是娘娘,您不是天天盼着公子回来么?”

    “说了不见,就是不见。”涂山月瞥了一眼翠娥,问道,“你怎么还不出去告诉他?”

    翠娥进屋极快,出门却是三步向前,两步后退。她面露难色,一路思忖着措辞,不知如何向公子琰解释。

    公子琰见状,顿时明白了七八分,眼皮都没眨一下,转身就走。

    “诶?公子这就走了?”

    “站久了腿疼。”

    翠娥将公子琰这句话说于涂山月听时,她一气之下,病都好了一大半,站起来骂了句:“这孽障。”

    公子琰刚往宫外走,却被人叫住,说是燧皇传见。

    他又施施然回了自己寝宫,慢悠悠换了套衣服,一番沐浴焚香后,竟是不紧不慢,开口说道:“见父皇,那也须得斋戒三日。”

    宫人至燧皇处回话,燧皇闻之,拍案而起,怒道:“多少年了,一点长进也没有!”

    又过三天。

    燧皇本是一肚子鬼火,想着一会儿一定要好好训斥他一番。然而,待到他真正见了这流光溢彩的亲儿子公子琰,却是一点脾气也没有了。

    多年不见,思之心切。

    他曾亲口将他贬至周饶,他曾亲自策划了这一场骨肉离分。

    他坐在大殿之上,佝偻着背脊,满面皱纹,说不出的沧桑。他看上去,只是个想念儿子的可怜老人。

    他开口,声音低哑。

    他说:“这些年,你母妃,她其实一直很想你。老二去后,她连话都不愿与孤多说半句。”

    他颤颤巍巍,走下高台,那走路的样子,更像是快油尽灯枯。

    他走到公子琰面前,伸手想去触碰儿子,却被公子琰闪身躲过。

    公子琰拍了拍身上,显然觉得老人手脏,玷污了他的华服。

    老人眼眶湿润,开口说道:“这一次,原是孤召你回来。你母妃身体不好,你在日奂住上一段时日,多陪陪她。瞻部那边,先不急着回去。”

    公子琰拱手,淡然道:“儿臣谨遵父皇教诲。”

    自那日后,公子琰在日奂住下,好吃好喝好玩,日日笙歌,夜夜取乐。

    燧皇问及他的近况,宫人东说西扯,顾左右而言他。

    燧皇面色一沉,命宫人老实交代。

    宫人回禀,公子琰自回了日奂,每日不是混在妓院,就是泡在酒楼。他有一堆堆的富贵公子哥朋友,俗称狐朋狗友,任谁来了,他都请人喝酒睡女人。

    确实如此。

    公子琰回日奂,他那几个兄弟又变得敏感多疑,人人自危。大家不约而同地,决定一致对外。

    但是,任谁派人去试探他,都是无功而返。

    因为公子琰除了吃喝,就是玩乐。

    燧皇震怒,拍案骂道:“速速将这逆子给孤绑回来!”

第四十四章 妙音温雅() 
那一日,公子琰照例在酒肆,喝酒。

    他说,所谓醉死温柔乡,须得先过温柔乡,方能一醉解千愁。

    所以,当那少年闯入时,他正在一酒肆雅座之内,自斟自饮。

    他华服凌乱,青丝散漫,双目迷离,一副醉态。

    那无端闯入的少年,却好像不在他的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