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斩灵曲-第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这种纠结复杂的三角关系之中,公子珥就显得无足轻重了。

    中容不是个善于绕弯子的人,对于公子珥的轻视,他简直是一语道破。

    公子珥心中分明,虽然隐隐憎恨这种被看轻的感觉,却还是本着好汉不吃眼前亏的原则,知趣告辞。

    他一走,公子琰也算是暂时得以解脱。

    他心知肚明,自己连日来所受的酷刑,虽是公子珥赐予的,但也是中容默许的。中容想给他一个下马威,又不屑于亲自动手。

    尽管如此,他还是彬彬有礼,开口言谢。

    中容更是对其礼遇有加——又是命人解下镣铐,又是好酒好肉的伺候着。他甚至,还着人搬来了床榻,其上铺好被褥,看上去整洁舒适。

    不仅如此,中容简直连茶水点心、黄卷青灯都替他备好了。

    中容既这般细致体贴,自然也忘不了为公子琰准备一套干净体面的衣物。

    公子琰见状,突然有一种自己可以在此处终老的错觉。

    他端起碗筷,仔细咀嚼桌上的食物。这一次,他虽然仍是细嚼慢咽,却不再挑食——困乏潦倒,饿到极限,此前所有的讲究,眼下都成了矫揉造作,可以抛至九霄云外。

    中容不问饭菜是否可口,只是说道:“公子如果还有其他需要,尽管吩咐下人便是。”

    所谓的下人,就是门外重重把守牢狱的重兵。

    他的意思再明显不过,公子琰除了不能离开这里,做什么都可以。因为那囚徒一旦出了这狱门,情况可能就不受他控制了。

    中容说道:“孤与公子本无私人恩怨,若非国情所迫,着实想如先皇一般,将公子奉为座上宾客。”

第一百一十九章 宾至如归() 
公子琰闻言,缓缓将筷子搁在桌上,慢慢说道:“再来几壶酒。”

    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此人吃饱喝足之后,又开始穷讲究起来。

    于是,酒来了,中容走了。

    中容再一次发现,他和这个酒色之徒,确实没什么好聊的。

    他预感到自己如果再呆下去,那人很可能会朝他再要几个贴身侍女,用以解决某种需求。

    公子琰不关心家国大事,只在乎风花雪月。

    中容现在完全相信,公子琰所谓的出征八年,不过是出工不出力。公子琰的军功,都是因子车腾而来。

    他突然开始怀疑,自己到底有没有必要把这人抓起来。因为公子琰看上去,竟是完完全全的无害。

    中容这厢所思所想全是公子琰,公子琰却兀自牵挂古往去了。

    古往是公子琰身边的小书童,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便是须弥山上的神兽雍和。

    准确地说,雍和是神,不是兽。

    那个两人高的黄身大猿,不过是雍和幻化所至。那个十二三岁模样的少年,才是雍和的本体。

    雍和乃上古之神陆吾化生所出,是名副其实的神二代。

    陆吾位分尊贵,司帝之下都,天之九部,可以说是盘古的大管家。就连六灵,都须得让他三分。雍和因此,生来便显著得很。

    他是世间为数不多的火灵,也是盘古定下掌管九州一切鱼虫鸟兽的最佳人选。

    雍和至今不过三百岁,按照仙神的寿命来计,他顶多算得上是个刚会走路的小屁孩。

    但就是这么个毛事不懂的小屁孩,曾经也惹出了天大的乱子来。

    这事要从盘古和木灵女岐说起。

    话说万余年前,盘古遍聚周身精髓,辅以心头之血,在须弥山上育出一亩见方的灵草,令女岐用心照看,万万不可有所闪失。至于灵草有何用途,为谁所用,盘古并未提及。

    天上地下,古往今来,灵草只此一片,绝无仅有。

    女岐掌管万物生长,草木枯荣,这事自然责无旁贷。

    要说女岐这个灵神,素来顽劣,常常玩忽职守,贻误农时。可以说在渎职这一方面,她绝对是个中翘楚。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看似除了玩耍,对其他任何事情都不上心的女岐,唯独对那片灵草青睐有加。

    女岐可以一年到头什么事都不做,却绝对不能一日不照料灵草。

    为了这片灵草,她甚至在浇水除草这种很小很小的细节上,都事必躬亲,从不懈怠。

    从灵草落土到开花,据说女岐已经养育其数千载。

    灵草名曰燕支,通体血红,叶如荇菜,花似海棠。

    虽然盘古不说,女岐不说,可雍和还是打听到了那灵草的用途。据说,将燕支连叶带花一并服下,能极度助长灵力,增进修为。

    对于灵草,女岐如是评价:“这燕支除了有些甘甜,并无什么特别,不知父神为何如此看重。”

    言下之意,她已经身先士卒,代为品尝了。

    女岐的灵力等同于灵性,无穷无尽,再无精进的余地,她自然不需要燕支。但普天之下,六道之内,需要燕支相助的仙神人兽多得是。

    然而,众人皆知燕支好,却没人敢动歪心思。纵是有人不慎动了歪念,也断然不敢付诸实践——除了雍和。

    雍和空有高贵的神位,万千的宠爱,但他年纪尚幼,心智尚不健全。

    对于修行一事,他不懂循序渐进,水到渠成,竟贪图捷径,走上了邪门歪道。

    他趁女岐不在,竟然偷入园中,将整整一亩地的燕支,连根带茎、连叶带花,全部入肚。

    一根不留。

    雍和的灵力,也因此骤长。

    一夕之间,雍和的修为一举超越其父陆吾,无限逼近六灵。

    精进之神速,非任何仙神所能及。

    盘古知晓此事之后有多震怒,恐怕已不需言语赘述。

    一向慈悲为怀的盘古上神,彼时只是冷冷对着暗灵常仪问道:“按律当如何?”

    常仪以铁面无私著称,她素来将典籍律法烂熟于胸,闻言仍是一愣,不知如何作答。

    一来没有此律,二来雍和是陆吾的儿子,她若想罚雍和,也得先看看陆吾的脸色。

    “吾问汝话,为何不答?”盘古显然怒极,才会如此咄咄逼人。

    在此千钧一发之际,陆吾站了出来。

    陆吾言道,是他教化无方,才令幼子铸成大错。望盘古上神念在雍和年幼,给他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

    陆吾还说,雍和这般,自己也脱不了干系。他愿代子受过,自请去增城入口守门,万载不离寸步。

    一句话,他为了儿子,把自己软禁起来了。

    陆吾说这话时,盘古已经从极度的震怒中缓和过来。他正要说话,谁料女岐抢先开口道:“就这么着吧。”

    此言一出,全场震惊。

    是谁给她的权利?

    又是谁给她的胆子?

    女岐见众人懵了,以手附在盘古耳边,悄悄说道:“父神有所不知,我此前见燕支好看,取了一束,放于家中培育,如今也已开花。”

    她偷吃灵草就算了,居然还偷走。她偷走也就算了,居然还明目张胆地告诉盘古。她这是胆大包天,知法犯法,罪加数等不止。

    这种事,果然也只有女岐做得出来。

    众神听不见女岐说什么,都各自捏着一把冷汗,等待盘古的反应。

    盘古闻言,抚掌大笑,朗声说道:“吾儿聪慧。”

    女岐的明知故犯,不想竟变成了无心插柳。

    她的这一举动,无疑救了雍和的小命。

    于是,这事真就这么着了。

    盘古考虑到要给大管家陆吾留点面子,对外宣称,把守九重增城的,不是陆吾本尊,而是他的幻象。

    然而,事情至此,还不算是了断。

    这个时候,陆吾是走了,但雍和还在。

    雍和只知女岐此前偷吃了灵草燕支,并不知道她与盘古细说的前因后果,当即暴跳如雷道:“为什么女岐偷吃燕支没事,我吃就不行?盘古老儿,你口口声声说爱众生,却只让自己的儿女吃燕支,岂不是过于偏私?你是不是怕我的灵力高于你,便会威胁到你的地位?”

    小小年纪,逻辑倒是清楚得很。

    雍和说罢,迅速化作两人高的黄身大猿,红眼红嘴,凶神恶煞地嗤了众神一下,拔腿就跑。

    “诶,小猴子,你等等我。”女岐见状,起身便追。

    盘古拦住女岐,沉声说道:“世间众生,去来往复。一切业报,皆有因果。雍和心智未全,命中有此,由他去吧。”

    盘古许是已经猜到,雍和去了九州人间。

    这孩子只以为盘古不公,审判他在先,囚禁他父亲在后,于是愤世嫉俗,报复社会,走到哪儿吐到哪儿。

    他吐的不是别的,是足以涂炭生灵的上昧神火。

    于是,人间流传着这样的故事——雍和所到之处,必定带来灾祸。

    凶兽雍和之名,因此广为流传。

    彼时,九州众生皆惧怕雍和,唯有一凡人站了出来,直面那凶神恶煞的雍和,企图用言语感化他。

    雍和不屑,徒手将凡人的心挖了出来,连血带肉放进嘴里,嚼着吃了。

    他惹出这样大的乱子,盘古自然不会坐视不理。

    盘古再次派风灵东君到了人间,捉拿雍和。

    东君除了工作,根本没有别的爱好。他身为一个配角,出镜率如此之高,全因他除了能做好本职工作,还能完成领导交办的任何事情。

    东君到了人间,与雍和大打出手。

    风火相撞,烈火在狂风中打着旋涡,在空中划出一个大鸟的图案。

    雍和不敌东君,身受数道伤口,鲜血洒在大鸟身上,大鸟居然有了生命。

    大鸟扑腾起翅膀,朝着东君扇出神火,妄图救下东君手中的雍和。

    但大鸟的攻击,不及雍和的千万分之一。

    东君片刻便将其制服,关押至玄圃,终日与虚幻为伍。

    是为玄鸟之由来。

    雍和被带回须弥山,盘古又问起了他最喜欢问的那个问题:“错了吗?”

    他总是乐于让人认错,却往往事与愿违,成效并不显著。

    雍和年幼无知,再加上暴戾难驯,又哪里会低头认错。他认准盘古私心偏袒,便要因此大肆报复。

    他没有搞清楚的是,就算盘古偏袒不对,他也不该为祸人间,令生灵涂炭。

    这两者之间,完全不存在逻辑关系。

    他不认错,盘古也不为难,随他去留,绝不强求。

    东君正在纳闷,雍和那里突然传来痛苦的嘶吼。

    原来那灵草燕支,并不是随便何人都能消受得了的。不知盘古打算喂谁吃燕支,反正绝对不是雍和。

    燕支为盘古周身精血所化,神性太强,雍和驾驭不了,被其反噬。

    雍和转身匍匐,痛哭认错,求盘古救他。

    盘古说道:“吾救不了你,九州人间,自有人能救你。”

    没过都久,盘古的宠儿女岐也犯了大过,被抽去灵力与记忆,贬至凡间,重新修行。

    雍和彼时已经离开须弥山,自然不知还有这么一出。

    他被困在尘世,苦苦寻求那所谓的救命恩人。

第一百二十章 灵草燕支() 
虽然不解其中因缘,但盘古口中能救雍和的那个人,想来应该就是公子琰。

    近两百年来,公子琰一直以自身活血养雍和之心,雍和才得以免受燕支反噬之苦。但作为偷食燕支的代价,雍和被永远禁锢在了那个十一二岁的孩童体内,再也无法长大。

    他唯一可以显示出威严的方式,便是变成一只两人高的黄身大猿,也就是公子琰口中的猴子。

    公子琰以血养心,作为交换,让雍和伴他左右,护他周全。

    尤其到了如今,公子琰灵力全无,自保不能,更加依赖雍和。

    百余年相伴走来,雍和早已将公子琰当做了亲朋好友,他如今被召回须弥山,一方面担心自己被燕支反噬,另一方面,更加担心公子琰的安危。

    公子琰与雍和说过,太子琭假传诏书,他未当面拆穿,决定将计就计,回了日奂再作打算。

    公子琰说,长生大军乃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太子琭贸然强攻,想来也不会有什么好果子吃。

    而他要做的全部事情,就是平平安安地回到日奂,坐享其成。

    人算不如天算,公子琰的一盘好棋,全被雍和的凭空消失而打乱。

    眼下,公子琰孤身一人,雍和也不知处境如何,是生是死,心中焦虑急迫,还不等在须弥山逛个来回,便要向九州奔去。

    “你的燕支之毒已解,还去寻他作甚?”东君拦住雍和去路,冷言问道。

    “你懂个屁。”雍和此前总被人如是嘲讽,眼下终于得以把这句话还在了其他人身上,当即爽快骂道,“你们这些个神灵,从来都是高高在上,知道什么人情冷暖。”

    “父神如果能亲耳听到你说这话,肯定会替你高兴。”

    “那老头在哪儿?”

    “千川万山,到处俱是父神的踪影。”

    “懒得听你打机锋。”雍和一边试图冲破东君结下的禁制,一边说道,“赶紧把我放了,我要去寻公子。”

    “燧人琰需此众叛亲离,方能磨砺心性。”

    “放屁呢,你怎么不去忍受个修为散尽,众叛亲离?站着说话不腰疼。”

    “你这猴子,百余年过去,还是如此劣性不改。”

    “想打架是不?”雍和幻化成黄身大猿的模样,想要与东君以武力解决问题。

    “说了不用你操心,就不用你操心。”东君站在禁制之外,全然没有动手的意思,而是文绉绉说道,“此番无论生死,都是他的因缘果报。”

    雍和催动灵力,打算冲破东君的禁制。其他姑且不做打算,先把他揍一顿再说。

    若不是那人出其不意,先发制人,雍和绝不会这么轻易就被他控制。

    他堂堂风灵东君,说起来也是众神之神,怎么能这般龌龊,在别人背后捡漏子?

    东君见到雍和的举动,阻止他道:“省省力气吧,这是父神送你的礼物,我可没有这等本事。”

    东君无非是要告诉雍和,这禁制非他所下,他也并没有从背后偷袭,这冲破不了的禁制,分明是雍和自己走入。

    “老头比你还卑鄙。”雍和怒目相对,连连放火,仍未放弃。

    东君劝慰道:“父神说你尘缘已了,应当回归本位。你先在此委屈片刻,禁制不日自会消散。”

    说罢,东君消失不见。

    这个风一样的男子,承包了羲和、女岐和湘君等等诸神该做而不做的事情,永远有忙不完的工作。

    瞻部,周饶。

    如果不是万务缠身,中容不一定会从刑天狱里走得那么仓促;如果不是走得那样仓促,或许他就能早一点猜透公子琰的身份;如果早早知晓公子琰的身份,他一定不会声称自己与其并无私人恩怨。

    但世事如流水,发生过便无从溯回,后悔也没有用处。

    眼下仍被蒙在鼓里的中容,暂且将公子琰搁置,因为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去做——即使不情不愿,但他还是不得不去司幽门,给人家宗主祝渊的成年礼捧个场,算是为半半此前的鲁莽赔个不是。

    虽然赔礼道歉这种事,他绝对不会亲口承认。

    为了那个傻乎乎的小丫头,中容的确已经放下身段,鞠躬尽瘁。

    想想那个曾经头顶一根羊角辫、口口声声唤他“小泥偶”的小子,中容真不知此行是福是祸。

    要说半半为什么会割下祝渊的羊角辫,那也实在是机缘巧合,巧合得不能再巧合了。

    数个月前,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