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权谋:帝姑婉柔传-第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酒杯停靠在嘴边,曹操猛地呆滞住了,转而又微笑着把酒喝了。

    “为朝廷征讨四方平定乱党,身死之后,墓碑上刻‘汉故征西将军曹候之墓’可也。”

    婉柔又问道,“父亲此意愿言过多次,然如今已为丞相,婉柔斗胆一问,最初意愿是否达成?”

    曹操忽然一拍几案,站起身来。“当真放肆!”

    婉柔赶紧拜伏在地,“孩儿知错,父亲息怒。”

    曹操大声说道,“你之意思,现在孤得意之态已忘形骸?”

    婉柔唯唯诺诺,“婉柔并非此意婉柔只是”

    曹操质问道,“是否你到许昌之时陛下与你这般说法?”

    婉柔颤颤巍巍说道,“也并非,是乃是”

    曹操更大声说道,“谁人?!”

    婉柔吓得赶紧说道,“婉柔在许昌曾随同尚书令为陛下下旨救灾,与尚书令闲聊之时,他便言还请父亲莫要忘记最初志向。”

    曹操冷笑道,“果然果然已知孤意欲何为。”

    走到婉柔的面前,把伏在地上的婉柔扶着坐了起来,也坐到她的身边。

    婉柔说话似乎已经带着哭腔,“父父亲,当真要废汉自立为帝?”

    曹操苦闷地笑着,“孤虽欲为帝,但孤不能做到”又为自己倒了一杯酒。

    婉柔询问原因,曹操屏退左右说道,“废立之事,天下之至不祥也,基业已成,不能擅自做更改天地之事。”

    “霍光、梁冀、董卓诸人废帝新立,无论为国为己,最后都不得善后善终,孤若自立而改朝,更甚于诸人,后果令人惶恐。”

    “对皇位当有敬畏之心,不可擅自僭越,袁术之鉴便在眼前孤怎会不慎思。”

    “况且孤征战四方皆以皇帝为名,若自立为帝,孙权刘备等人必然效仿,最后篡汉之名却由孤来受。孤有皇帝在手,才以朝廷自居,此二人才不敢轻举妄动。”

    婉柔恍然大悟道,“原来如此,父亲深谋远虑常人莫及。”

    曹操说道,“听闻孙权遵从张纮遗言,把都城迁至秣陵改名建业,如此看来已经下决心与刘备联合抗击孤,孤决定再起兵征讨孙权,婉柔便与孤同行。”

    看到婉柔答应了,曹操恢复了笑容,“那便与孤同去朝中面见圣上,禀告征讨孙权之事。”

    婉柔很惊讶,“父亲起兵如何又要上朝启奏陛下?”

    曹操说道,“尚有他事,启奏不过借口罢了,你只需观看不必多言多做。”

    立刻与曹操起身赶往许昌,同行的文官也有很多。

    婉柔隐隐感觉到大家在酝酿着什么,但是却又神神秘秘的。

    早朝,曹操带领着大臣们跪拜下来,“臣等拜见陛下!陛下万岁!”

    汉帝抬手说道,“诸位大臣平身。”

    婉柔不能走进殿堂,只好在门口等待着。

    看着大臣们脱下的鞋子,武官随身携带的兵器都摆在门外,想起只有自己的父亲可以剑履上殿,听说这是当初汉高祖时萧何才能享有的权力。

    婉柔渐渐明白大家为什么这么敌对自己的父亲,汉帝为什么这么害怕自己的父亲了。

    曹操首先开口,“微臣曹操启奏陛下,孙权割据一方抗拒朝廷,刘备自称皇裔僭越皇族,刘璋拥兵自重多年未曾进贡,对此陛下有何想法?”

    汉帝说道,“天下分裂,朕心不安,丞相平定河北与中国功不可没。如今尚有叛党,丞相当自行平定,捷书回报朝廷。”

    曹操敬拜说道,“孙权世代是为汉臣本当尽忠,然而如今勾结乱党刘备,心存异心。”

    “微臣既然已知陛下之意,愿得陛下旨令,起兵四十万征讨孙权,为陛下平复江左。”

    汉帝点头道,“传朕旨意,令丞相曹操领兵四十万,征讨孙权。”

    众官拜服,口称万岁。

    汉帝询问还有无其他事宜,想要退朝,众官都没有话说。

    汉帝刚要宣布退朝,忽然一人走到中间,有事启奏。

    汉帝看去,是司空军祭酒董昭。

    董昭说道,“陛下,微臣有一言,恐不合此时此地,不知陛下可允微臣斗胆进言?”

第91章 荀彧阻拦封国公,曹操以公报私恨() 
汉帝说道,“军祭酒有话当讲。”

    董昭接着说道,“陛下继位之时,天下大乱,朝廷已无片土一民。”

    摊出胳膊对着曹操,“丞相救陛下于逆贼之手,为陛下重组宫室朝廷,四处征战几次经历生死,为陛下收复大半国土。往古今来,人臣之拯救国家功劳从未有如此之巨。”

    又对天拱手,“韩信彭越尚能封土为王,而丞相如今乐于保持名节,反倒使人认为丞相心有鬼祟,陛下当顺天意给予丞相超越属臣之荣,臣等百官愿齐名请求陛下封丞相为国公。”

    说完,董昭跪拜在地,口称万岁。

    汉帝听了,十分惊讶,说不出话。

    而在场所有的大臣也都愣住,没想到董昭会说出这样的话,更没想到已经把所有官员的意思都强加了。

    但大家马上明白这是怎么回事,应该怎么做了,立刻也都跪拜下来,请愿汉帝封曹操为国公。

    曹操一直低头保持着敬拜的姿势,从来没动过,也不说一句话。

    看到满朝文武都这样,汉帝一时乱了方寸,看到只有一人没有跪拜,汉帝立刻把目光停留在他的身上,是尚书令荀彧。

    荀彧开口了,语气如同平常,“陛下,微臣认为此事不可。”

    所有人都吃惊地看着荀彧,曹操却没有回头,依旧低着头,但稍稍皱起了眉头。

    董昭大呼道,“尚书令大人,此乃天意,为何要违背?”

    荀彧倒没有董昭那份激动,依旧平静,“张角逆党动乱天下,董卓暴徒祸乱朝廷。丞相起兵,本是保护圣上匡扶朝廷,安定天下拯救庶民,一直怀有忠贞之诚心与谦让之实意。”

    “我等虽对丞相有所敬意,但君子爱人以德不当如此,使丞相蒙篡逆之冤。”

    一席话,说得董昭哑口无言,而曹操心中虽然十分不悦,但依旧什么话也没说。

    汉帝看到两方各执一词,对着曹操说道,“丞相,此事你看如何?”

    曹操立刻明白了汉帝的意思,即使自己想要,但怎么可能亲口说出呢?

    “微臣功劳甚微品德不足,封国之事实不敢当,当先以平定乱党为己任。”

    又微微低头闭上眼睛,“将要启程,大军将在谯郡停留,尚书令大人年高德劭,乞陛下允许他到军中劳军。”

    汉帝虽然有点不想,但是迫于无奈,只好答应。

    婉柔在门口一字不漏地听着,没想到父亲来此上朝竟然是为了这样的事,更没想到荀彧当场就说出这样的话。

    回邺城整顿兵马的路上,曹操生气地大呼,“此人不再相助!”

    婉柔坐在一边,什么话也不敢说。

    匆忙到了谯郡的时候又过了一些日子,曹操停下大军,就等荀彧。

    忽然通报荀彧已到,曹操收下礼物,分散诸军,满面笑容的迎接荀彧,不肯让荀彧回去,执手与之参阅三军。

    曹操问道,“此军队,令君熟悉否?”

    荀彧回答道,“当初丞相在外征战,便是下官在后调遣派军,如何不熟?”

    曹操叹气说道,“当初孤势力单薄,令君为孤举贤纳士毫无嫉妒之心,使志才、伯侯、奉孝等人为孤效力,让孤成就一番基业。”

    “后与本初交战,孤方寸已乱只想退兵,便是令君为孤坚定信心最后反其败而得其胜。”

    曹操又冷笑道,“如今想来,若无令君,曹操不过乱军野党罢了。”

    荀彧拱手说道,“丞相过谦,此是下官本份事,丞相心怀拯救朝廷之任,下官怎可还有私心?自当全力相助。”

    曹操听了,哈哈大笑,“令君这般说法,莫不是认为孤如今已无心怀拯救朝廷之任?”

    荀彧说道,“下官并非这般意思,在下官心中,丞相仍旧是那与下官彻夜长谈军机,志在报效国家之丞相,于是之前才会在朝中道出那般之言,不知是否违背丞相之意?”

    曹操赶紧说道,“怎会如此,孤多次言过绝无篡汉之心。”

    荀彧毫不客气说道,“篡汉之心自不当有,建国封社筑庙之心亦不该有。”

    曹操立刻回应道,“自是应当,自是应当许久不与令君商讨对策,孤现在使令君持符节参与军事,还望令君莫要推辞。”

    曹操虽然心里怒气万丈,但还是强压下来,下令全军开始前行。

    大军到了寿春,已经将近十二月分了。

    天气寒冷,曹操私自下令减少荀彧的衣被供应。

    到了寿春的时候,荀彧已经患上风寒,请求留下养病。

    曹操同意了,继续率大军前行。

    没走一天,大军整顿休息,接到命令的婉柔来到了曹操的身边,“父亲召唤孩儿,有何事情?”

    曹操指使左右递给婉柔一个礼盒,“婉柔,荀彧患病,你以孤之名义去探望他。”

    婉柔接受了,轻马快奔,婉柔当晚就到了寿春。

    来到了荀彧所在的驿馆,看到荀彧在灯下观看公文,时不时还伴有咳嗽。

    婉柔心里难过,在门口迟迟没有进去,等待荀彧停下休息再进。

    早有人通告了驿馆内的仆从,仆从走到荀彧身后不远的地方,轻声说道,“尚书令大人,丞相之女婉柔公主已在门外恭候多时。”

    荀彧十分吃惊,立刻放下手中书卷,“何不早报?”立刻走到门前开门迎接婉柔。

    婉柔欠身行礼道,“尚书令大人万福。”

    荀彧弯身敬拜,却又忍不住咳嗽。“下官不知公主降临,有失远迎,望公主恕罪。”

    婉柔心疼说道,“尚书令大人之病还未好?”

    令左右献上礼盒与石锅,“婉柔令人准备热汤,多放葱姜为大人驱寒,次礼盒亦是父亲让婉柔带来之礼物,还望大人笑纳。”

    荀彧拱手说道,“公主与丞相如此费心,下官不甚心安,病体迎接公主,有失礼节。”

    收下东西,放在案台上,“公主来时辛苦不如也早些休息,馆内还有房舍无人使用,公主可到那屈就一夜,明日下官当准备马车送公主回程。”

    婉柔道谢拜别,出了门,透过窗户看到荀彧依旧去看公文,心里怜惜。

    命人把汤再拿去加热,送给荀彧。

    看到仆人去办,婉柔也稍稍放心,自回驿馆了。

第92章 荀彧不从终自尽,霸业无人可阻挡() 
夜色已深,仆人把汤又一次放在荀彧的身边,“大人,天色已晚空气阴冷,大人抱恙当早点歇息。”

    “公主准备之汤回温多次,大人不可忙于公事而拂了公主一片心意。”

    荀彧微笑说道,“倒也是,那今日便到此为止。”

    荀彧整理好了书桌,慢慢把汤喝下,心中变暖咳嗽也好多了。

    回顾仆人,“你便也早点休息,劳你这般费心照顾多日,还未与你道谢。”

    仆人赶紧敬拜,“大人年高德劭心系天下,推贤进士,无论庶民与士人无不拥戴大人,小人能照料大人,此生无怨矣。”

    荀彧也接着谦让,然后让仆人告退。

    荀彧想起为曹操推荐人才的时候,正是曹操还处于劣势的时期。

    那时候的曹操,敬贤让士,有功归于他人,有过纠于自己,敬重皇室一心只想报效国家。

    而如今时光飞逝,曹操已经变得傲慢自大,蔑视他人,甚至想要僭越皇权。

    荀彧想到这里,有了丝丝的后悔,但又觉得当时无他人可以辅佐,心里左右不安。

    刚要准备休息,忽然看到曹操送来的那个礼盒。

    荀彧拿起盒子,打开盖子一看,里面竟然空无一物。

    荀彧注视良久,缓缓放下盒子,无奈笑道,“顺汝意则生,逆汝心则死乎?”

    太阳升起,婉柔也早早起床,今日该快些赶上曹操的大军了。

    婉柔准备好衣装,就来拜别荀彧。

    走到门口,婉柔轻声敲门,但屋里毫无动静。

    婉柔心生奇怪,按道理来说,荀彧并不是那种会迟起之人。

    婉柔隔着窗户轻轻问道,“尚书令大人,已起身否?”

    没有回应,婉柔心里有点懈怠,不过想到荀彧生病又睡得迟,恐怕的确是没起床。

    婉柔并不想打扰荀彧睡觉,就准备离开。

    刚回头,迎面走来一人,是负责照顾荀彧起居生活的从仆。

    那人看到婉柔,立刻敬拜,“小人拜见婉柔公主,不知公主为何停留在此。”

    婉柔答礼,“来辞别尚书令大人,只是大人似乎未起,婉柔便不打算继续叨扰准备离开。”

    仆人有些惊讶说道,“此时还未起身?倒是有些奇怪,平日都不会如此。”

    从仆靠近了窗户,微微打开一点,看到荀彧睡在床上,立刻又关上了,“的确如此,尚书令大人身感风寒,夜晚又睡得颇迟,眷恋床铺也是情理之中。”

    婉柔点头说道,“那婉柔便告辞。”

    仆从挽留道,“公主稍等,小人是来送大人洗漱之热水,平日此时大人早已起身,今日虽然未起,但小人也该将他唤起。”

    婉柔微笑点头,“便也是,那婉柔便在此等候,待到尚书令大人准备完毕再进来拜别。”

    从仆走进了房间,眼见荀彧仍然未有察觉。

    从仆走近了床边,轻身说道,“尚书令大人,该起身也。”

    毫无反应,从仆觉得有些奇怪,又放大了声音,喊了一遍。

    见到荀彧依旧没有动静,从仆靠近了荀彧,摇了摇他。

    婉柔听到里面的声音,也忍不住探头一看究竟。

    从仆忽然瘫倒坐在地上,“天,天煞之事!公主大人!尚尚书令尚书令大人”

    婉柔赶紧走进房间,走到了荀彧的身边,伸手摸了一下荀彧的胳膊,早已冰凉。

    婉柔大惊,立刻让人去喊医者。

    医者检查了一遍说道,“此恐是饮下酖酒,中毒而亡。”

    婉柔呆若木鸡,“为何如此?莫非有人下毒?”

    医者摇头说道,“观令君大人衣着整齐,又刻意躺在床上,想必是饮毒自尽。”

    婉柔大声说道,“令君大人为何要自尽?!”

    婉柔几近发狂,差点就揪住了医者的衣服。

    医者早已经吓傻,连忙说道,“这,小人实在不知。”

    婉柔举动失措,立刻通知了太守,派人向荀彧之子荀恽与安阳公主报丧。

    自己立刻快马加鞭,朝着曹操的大部队赶了过去。

    曹操休整的大营里,婉柔冲了进来。“父亲!大事不好!”

    曹操问道,“何时如此慌张?”

    婉柔一口气差点没接上,“尚书令大人已饮毒自尽!”

    在场的所有将领谋士都十分吃惊,而曹操只是微微皱着眉头,立刻下令所有人离开大帐。

    说道,“婉柔,便坐下再言。”

    婉柔刚坐下,就问出口道,“父亲为何丝毫未有惊讶?”

    忽然灵光一闪,“莫非”

    曹操也不避讳,说道,“正是,孤欲除去此人,如今听到他明白孤之心意已自我了断,想起文若本是聪慧之人,孤又怎会惊讶?”

    婉柔大惊失色,说道,“父亲为何要如此?令君大人岂非父亲最为重要之谋士邪?”

    曹操坐到了婉柔的身边,“此乃以前之事,的确孤若无有文若,便无今日此番。”

    “当初与文若彻夜长谈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