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威武雄壮万贵妃-第1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右佥督御史还不高兴了:“怎么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智也。老夫比你们这些不知道又不好意思说的人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礼部侍郎官是正三品,而右佥督御史是正四品,他可以毫不犹豫的说:“去你的吧。”官大一级压死人嘛。

    路过的另一个人小声问:“你们说,是不是锦衣卫暗中查访到什么了?或是听说了什么?原本锦衣卫不必禀报,就可以将官员缉拿下狱,现在肯定是密告。”

    “不对,这事儿没这么简单。”另一个矮胖子神秘兮兮的说:“你们没有听说宫中有陌生人突然出宫,又突然回宫么?宫外的老太监章守义死了,你们不知道么?贞英夫人亲自前去吊孝,看的都是皇后的面子,她去吊孝之后又飞马进宫!”

    “真的假的?你怎么知道?”

    “我也去了,哪能不知道呢!”

    户部侍郎嘀咕:“这事儿就奇怪了”当官,尤其是当了高官的人,都不年轻,都不需要别人来说那些关于皇后的秘闻。皇后是什么出身,和皇上是患难之交这种事儿,都不需要人说。皇后和章守义的关系,也不用多说,派人去致哀是最正常的事儿了,皇后虽然长相粗暴,但是为人比较厚道,对命妇们也很有礼貌。。。“难道是在章家发生了什么?”

    “这皇城根儿下的事儿,和王盼有什么关系?他一个小知县,焉能上达天听??”

    “这你们没派人去致哀?”

    “老夫跟他不熟。”老家伙言语间颇有轻蔑之意。

    众人一时间做鸟兽散,当官的人大多会做人,心里瞧不起太监也不明说,对皇后也没什么不满的,虽然和章守义不熟悉但是也没听说他有什么劣迹,那就得了,既然有疑似皇后娘娘亲自前往吊唁的消息传出,他们也都派管家带着礼物登门致哀,送上花圈和自己手写的挽联,好歹让这一堂白事办的光鲜漂亮。

    现在说了半天才想起来,管家去了呀!

    回去一问管家,就什么都知道了,大管事儿的那时候在奉承宫里的承恩公公,带去的大家丁和门口的差人聊天,什么消息都打听的一清二楚。

    章富贵章旺财如何的当着太监骂死太监,如何巧取豪夺。那王盼如何的收了贿赂,帮人抢家产,罔顾章老爷留下的遗言。

    打听到消息的侍郎连夜去禀报尚书。

    尚书默默的把刚写好的奏折底稿撕开,有些挫败:“老夫本想劝谏皇上,请皇上以仁义为先,不要效法先帝,任用酷吏”

    现在看来是我想太多了!哪有这么复杂!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那章守义寿终正寝之后,飘飘忽忽出了房门,只觉得自己身体轻便的很。

    “嘿!哪儿去啊!”

    “站住憋走!”

    章守义一回头:“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嚷嚷啥啊,没见过牛头马面吗?”

    “啊啊啊啊!鬼啊!!阿弥陀佛!”章守义突然顿住了,就好像被人掐住了脖子,他迟疑的问:“牛头马面?你们是来索命的么?咱家死了么?”

    “你别害怕。”俩鬼对他笑了笑,这不笑只是个丑鬼,笑起来简直吓人的不行:“你的阳寿尽了,我们来接你上路。”“你到底算是个好人,不用害怕。”

    章守义作为一个封建迷信小能手,自然被鬼差一安慰就好多了,他活到这个岁数,早就这一天回来,只不过没想到是今天:“有劳二位差爷跑了一趟,小人去叫人烧纸钱准备酒宴,给两位差爷受用。”

    “不用了,那些都没有,你要是有心呐,等你的祭品下来,再分给我们。”

    “好了别说废话了,走你”

    俩鬼抓着他的双手,忽然眼前斗转星移,耳畔风声大作,再一睁眼已经是小河旁。

    牛头简短的做了介绍:“奈何桥,忘川河,三生石。你有七天空闲时间,四十九天之内必须去投胎。好了,去吧。”身旁的就是忘川河,远处几乎看不见的小桥是奈何桥,至于三生石,章守义根本没看见。

    俩人像快递员一样,把包裹丢到该放的的位置,然后风一样的消失不见了。

    章守义非常懵,远远的看见有两个镇子,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下意识的走过去瞧了瞧,竟然不是十殿阎王,也不是所谓的枉死城。而是一个镇子,最靠边的一户人家,府门上写着‘粱’,只有这一个字。

    大路上寂静无人,街道上草木凋零,仿佛是一座死城,嗯,这也没什么错,死人住的地方就该是死城。

    隐隐听得里面有梵唱之声,声声弥陀,句句观音,把那嗡巴扎嘿嗡巴、喝啰怛那哆啰夜耶来来回回念个不停。

    章守义心中奇怪,这里又不是寺庙,一个这样虔诚的人,怎么不去极乐世界,因何住在这里不肯离去呢?想了半天还是不明白,又不敢贸然入内,又往下走。

    之后见到什么宋齐,再往前走是魏蜀吴。

    要说宋齐梁陈这几家叫人想不起来,这很正常,谁都不是皓首穷经的老秀才,偏偏这这几个朝代也没出什么能流传下来的能被改编成戏曲的故事。

    章守义惊呼出声:“刚刚那个,难道是认识达摩老祖和宝志公和尚的梁武帝?”

    梁武帝萧衍一辈子做过不少惊人之事,早起也曾励精图治、文韬武略,打下一片江山,到后来笃信佛教,成了个善财童子,也是好多书生念叨个不听的事迹。

    而章守义只知道,梁武帝见过那两位大佬哦!超厉害的!

    他又往前走,又看到一户大宅院,黑瓦白墙,威严而奇怪,门户大开,眼瞧着里面坐着一个矮墩墩的胖子,有些眼熟。

    章守义抬头一看,小篆,不认识。他轻轻的敲门:“打扰了,请问”

    朱瞻基已经懒得拎小马扎了,直接坐在地上,反正是鬼,不怕冻屁股。他的背影很像一只坐在地上的胖达,费劲巴拉的一手扶着地,扭头看他。

    章守义如遭雷击,大叫一声:“陛下!”

    阴森森填坑的、坑里埋着的俩人、坑边上坐着的大胖子一起答应了一声:“哎?”

    章守义抢上前去扣头:“拜见陛下,陛下万福金安,老奴章守义给皇上磕头了!呜呜呜!”皇帝活的这么凄凉么?

    “哎你哭什么呀?”朱瞻基颇为乐天派:“你来了,娘娘还好么?”

    “娘娘身体很好,吃得好睡的香。”

    朱瞻基悠然叹息:“唉,朕也不知是该盼着她来,还是希望她晚点来。”

    章守义哭的都快打嗝了:“自从皇上驾崩之后,娘娘时常盼着和您团聚。”

    朱瞻基擦擦眼泪,慢悠悠的站起来,拿铁锹拍儿子:“你这小兔崽子,你娘没被你气死可真是难得。”

    朱祁镇用最后一口气问:“朱见深对他的弟弟们好么?”

    还没听到答案,就被愤怒的亲爹拍死了,亲爹又问:“如今天下太平么?时局安稳么?吏治清明么?”

    “小兔崽子,你还知道回来!”

    朱佑杲一脸无辜的看着亲娘:“娘您干嘛生气啊?”

    万贞儿非常抓狂:“你竟敢溜出宫,跑到郕王府去!小王八蛋!”

    朱见深在旁边小声说:“别这么骂。”朕有种吃亏的感觉。

    朱佑桢在旁边冷笑:“啧啧啧,弟弟真有出息。”

    “呸!”万贞儿抄起鸡毛掸子——是的,坤宁宫里常用这东西掸灰——气势汹汹的挥舞着,对着这个三岁的小屁孩:“你他娘的是怎么跑出去的?嗯?”

    朱佑桢小声问:“‘他娘的’是什么意思,他娘就是娘娘呀?”

    朱见深想了想:“和噫吁戏一样是是语气词,你不能说。”

    “喔。”

    送二宝回来的胡叠云在旁边袖着手看热闹:“见济刚下轿子,他就从轿子里面滚出来了。真是‘滚’出来的。”

    因为轿子里坐的贵人下轿时,轿子要向前倾斜,方便下地。

    朱佑杲一脸无辜:“我只是躲在叔父的轿子里,椅子下面呀。”

    “你怎么敢这样胡闹!”万贞儿气的抓狂,她发现儿子莫名失踪之后发动宫里所有人去找,能躲人的地方都找了,个个宫里存水的大缸也找了,各个门都派人去问了,结果找了半天之后,居然是胡叠云把他送回来的!

    朱佑杲眨巴着黑亮亮的大眼睛:“娘呀,您又没说不可以这样。”

    “好好好!好小子!”万贞儿还是舍不得打儿子,用力抽了一下椅子上在坐垫,一声响亮的巨响:“有你好受的!皇上,给他找四个腐儒,教他言行举止!”

    朱佑杲:“他说我也不听呀。”

    朱佑桢老成的叹了口气,摇摇头。

第229章 这才叫不讲理() 
二宝被亲娘按在腿上;噼里啪啦的打了一顿屁股。

    这小子身上不胖;胳膊瘦溜溜的,人也很灵巧,但是屁股很胖。

    二宝手刨脚蹬的大叫大嚷:“啊啊啊啊啊!娘啊!!啊啊啊!疼死啦!!”

    “救命啊!救命啊!娘娘啊打死人啦!啊啊啊!爹啊救命啊!”

    “啊啊噢噢噢!爹啊;哥哥呀,我要被打死了!”

    胡叠云在旁边听着,都觉得不忍心了,虽然她知道这小屁孩是假哭,一滴眼泪都没有的干嚎,但还是有些心软。小孩子不老实;饿两顿就好了;干嘛打人啊。“嫂嫂手下留情啊,别把孩子打坏了。”

    朱见深听他嚎的这样惨,也忍不住心软了:“孩儿他娘,你手重;可轻点啊。”

    二宝顿觉自己有了支持,扯着嗓子哭喊的那叫一个凄惨,听的亲娘心中不忍;就收了手。

    他揉揉屁股,把嘴一撇,淡定的说:“哼;娘你不讲理。”

    皇帝和太子都为他捏了一把冷汗。

    万贞儿大怒:“我让你知道知道什么叫不讲理!”

    于是他又被万贞儿噼里啪啦的打了一顿。

    “这才叫不讲理!”

    朱见深摸了摸他的小光头:“这就叫杀鸡儆猴;明白么?”

    “哦。”朱佑桢刚想答应;说自己明白了;忽然又觉得好像有哪里不对,再看爹爹脸上挂上了愉快的微笑,他就知道了,是真的不对劲。闷头不说话。怎么,我是那个猴么?

    万贞儿轮着大巴掌抽他:“不给你讲你说我没教给你!”

    朱佑桢都老实了不少:“哇,娘好凶啊,难怪他们都说娘凶。”

    朱见深默默的偷笑。他知道他现在该去批奏折了,可是看热闹太有趣了。

    “教给你了,你又不听。你想怎么样?你爹贵为九五之尊,在有些事儿上也得忍气吞声,你娘我是皇后,还得好好做人呢!你想怎么着!天底下的事儿都随着你的心愿?那是桀纣!等着嗝屁朝梁吧!”万贞儿要继续暴揍这个小混蛋,小混蛋却窥见她还手的空隙,呲溜一下从她膝盖上滚下去,啪叽一下摔在地上,手脚并用的冲向门口。

    冲向了阳光,冲向希望之门。

    冲向了自由!

    胡叠云下意识的让开了一步,任由这匹脱缰的小黑兔风一样的跑了出去。

    她心中暗赞:这可真不愧是吃过仙丹的人,又禁打又灵巧,哪有四岁小孩能跑这么快的!(四岁是虚岁。)

    只在万贞儿一愣神的功夫,他就跑远了。

    不仅皇上和娘娘愣住了,就连围观群众以及满院子的宫人都愣住了,不知该如何是好。

    别说是年轻的小宫女们,就连上年纪的嬷嬷,经多识广,也没见过这样的事儿。

    万贞儿有心去追,又不想满后宫的大呼小叫,自己毕竟是皇后,满后宫的揍儿子实在是不像话,有心不去追,又担心这小兔崽子跑远了。迟疑了一下:“跟着!”

    “是娘娘。”好几名宫女跟着跑了出去。

    转过脸来,她有些难为情:“皇上,您怎么不去批奏折?”当娘的教儿子,你在旁边笑呵呵的看着算怎么回事。你是要帮我抽他呀还是嫌我揍的过分了?

    朱见深看够了热闹,这才慢悠悠的站起来:“别急呀,这就去了。大宝,跟我走。”

    “哎!娘您别生气啦!”大宝高高兴兴的答应了一声,辞别母亲,跟着亲爹溜走了。

    万贞儿把大宝抄起来抱了抱,撇撇嘴:“我不生气,要是跟他生气啊,早就被气死了。大宝,还是你乖,你是娘的乖宝宝,可别跟你弟弟学。”

    “嗯!我知道哒么么哒”

    大胖子牵着小胖子晃晃悠悠的走了,万贞儿气呼呼的坐在宝座上喘气。

    胡叠云溜达到她身边的椅子上,自顾自的坐下,笑道:“嫂嫂,油糕(佑杲)说他去天师府,只是想见见叔父,和叔父一同修行。我看他可能身具灵根,将来是个修行人,这可挺好的。那些可不白吃。”

    这番话说的和一个普通的命妇差不多,唯一不同的是,她圆圆的小脸上带着忍俊不禁的笑意,浅紫色纱裙下晃悠着一双纤细的小腿。

    万贞儿吞了吞口水,叹了口气:“我拿他实在没办法,这才三四岁,就混蛋成这样,等到他长大时可怎么办呐。”

    胡叠云想了想:“小孩子胡闹也很正常呀。”

    万贞儿反驳道:“你不知道见深见济有多乖,难道没见过大宝么!大宝那么乖,那么爱学习,老二怎么就这样啊。唉。”

    胡叠云心说:你老人家这么快就忘了,去年你儿子还抢老师的拐棍呢!我劝你你也不听,那我就不劝了。

    她静静的掏出一把瓜子来,开始嗑瓜子。

    咔嚓咔嚓,咔嚓咔嚓。

    万贞儿心说你要不是狐狸精,本宫早就叫人把你赶出去了,我正在这里烦闷,你不劝我也就罢了,你还嗑瓜子!怎么着,把这儿当戏院了?

    皇帝拉着儿子去乾清宫,把一大堆无关紧要的奏折丢给他,美其名曰:“好好练字。”

    实实在在的太子坐在旁边垫了三个厚垫子的桌子旁,认认真真的在每一个奏折上写‘阅’或‘知道了’这两个选项,顿

    觉自己长大了,能批奏折了,已经算是个大人了呢!他兴致勃勃的写了几百个字,忽然听见爹爹的笑声,抬起头晃晃脖子,出乎意料的看到爹爹正吃着水果看着书。

    “爹爹,您在看什么书呀?”

    “拊掌录”朱见深读了让自己大笑起来的一段:“欧阳公与人行令,各作诗两句,须犯徒以上罪者。一云:‘持刀哄寡妇,下海劫人船。’一云:‘月黑杀人夜,风高放火天。’欧云:‘酒粘衫袖重,花压帽檐偏。’或问之,答云:‘当此时,徒以上罪亦做了。’佑桢,你听得懂么?”

    “听得懂。”朱佑桢萌萌哒的支着下巴:“都是犯法的,拉去砍头。嗯,喝多了就会做坏事。”

    皇帝欣然点头,拿了牙签夹在书里,一举书,太监就过来接着了:“拿去给皇后,让她看夹住的这两页。”

    “遵旨。”

    书中暗表,牙签指的是象牙书签,不是抠牙的牙签。朱见深所用的这套牙签,总共三十六枚,刻的瓦岗寨三十六友,乃是先帝所留。

    皇帝转过脸来,又教育儿子:“做坏事并不只是喝多了,还有些人是贪图利益和势力。前些年的张士诚,方国珍,虽然和咱们老祖宗一样起义抗元,但是他们俩本来就是盐枭。”

    朱佑桢两眼直发蒙:“盐枭是什么呀?”

    朱见深开始给他讲,从盐铁论讲起,重点讲述了盐铁官营对国家的作用和对民间的作用:“民大富,则不可以禄使也;大强,则不可以罚威也。”又讲了千年来的盐枭斗争,还有方国珍以一个私盐贩子起家,数年间,拥有水兵数万,大小船只数不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