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威武雄壮万贵妃-第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才出生一天的小宝宝看东西还看不清楚呢,听声音也听不清楚,正睡着觉被弄醒了也不生气,就睁着眼睛转眼珠,也不张嘴。

    于谦也只好在旁边看着。

    万贞儿歪在床上想办法让他张嘴,把糖豆仙丹放在他眼前晃悠:“好看不好看呐很好吃的,甜的,咦你还没吃过糖,不知道什么是甜的。唔,小乖乖,张嘴。”

    小宝宝软趴趴的歪了歪头,张嘴吐了个泡泡,又飞快的闭上嘴。

    万贞儿累的冒汗,体虚乏力啊,先转身把瓶子递出帷帐外:“于大人请回,我会让他吃的。”

    于谦有用一团气把瓶子卷回来:“告辞。”

    万贞儿气喘吁吁的戳儿子的粉嫩嫩肉嘟嘟的小脸:“张嘴!”

    小宝宝好像根本听不懂,看她有点着急,嘿嘿嘿的露出一个无齿的笑容,然后被亲妈出手如风的往嘴里塞了一颗东西。他吓了一跳,把眼睛一眯,就准备大哭,忽然发现这东西还挺甜挺好吃,就吧唧吧唧嘴,呼的一下又睡着了。

    万贞儿松了口气,擦了擦冷汗,慢吞吞的爬回去躺好,给自己盖好被子。

    …w…=

    。…w…zzz

    这就是床上的样子。

    大概睡了一个时辰,一声嘹亮的啼哭把所有人都吵醒了,嬷嬷快步跑过来:“娘娘,我来了。”

    万贞儿睁开一只眼睛看了一眼,看着蜜儿从自己脚旁爬过去,抱了小皇子递给嬷嬷,嬷嬷轻车熟路的摸了一把尿布,没湿,递给奶妈。

    吃饱之后又放在床上,她们原样回去睡觉。

    这一夜喂了两次,第二天白天就换另一个奶妈值班,值夜班的奶妈去睡觉。

    小皇子的胃口好像很好,一点都不挑剔,吃谁的都行。当然了,这些奶妈都被太医和婆子检查过,上上下下里里外外都没有病,不仅没有病,连体味都很轻,爱干净,很年轻也很健康,五官端正举止端方,看起来都是老实人。

    当然了,只是看起来是老实人,毕竟知人知面不知心,谁知道心里头啥样。

    其他嫔妃生完孩子大多体虚乏力昏昏欲睡,又怕夜里被吵扰,都让奶妈带着孩子去别的屋睡,万贞儿则不同,她可舍不得孩子去别的屋子睡,又深知小孩不太会说话的时候就认得人了,谁陪他睡觉谁带他玩他都知道,见深他小时候和父母不亲近,长大了也不亲近,他娘没带过他只有我和老嬷嬷带她,啧啧。

    万贞儿总是用审视的眼神看着奶妈,开始疑神疑鬼的担心儿子长大之后会不会喜欢上奶妈,或者是陪他长大的小丫鬟。奶妈的年纪不大,平均在十七到二十岁,啧啧,口怕!

    又看到蹲在床边哄小孩玩的小麦,小麦现在也十几岁了,嗯,小麦还好一些,虽然年纪也不小吧,但是还没嫁人,可以接受,她小圆脸显年少,还行吧。哎呀,如果我儿子长大之后跟我说,要娶小麦姐姐当贵妃嗯,我觉得可以。

    一眨眼的功夫,已经坐了十天的月子了。

    本着‘夺血者勿汗,夺汗者勿血。’的原则,嬷嬷和侍女们努力让娘娘保持在温暖而不出汗的状态中,不能受寒,受寒了会落病。不能冒汗,一个劲儿的出汗容易死。也不能受风,还得时常给屋子换气。

    万许氏又进宫来看她,在西华门对英俊的侍卫说:“这位小爷,老身是承乾宫万娘娘的母亲。”

    侍卫:“稍等。”

    进屋禀报正在看的上司:“门外有一命妇自称是承乾宫万娘娘之母。”

    他的上司捏着小胡子思考刹那,在册子里翻出一张小纸条:“身高五尺,肤色发黄,浓眉大眼,圆脸,脖子长,胖而丰腴。”胖指的是胖,丰腴指的是胸和屁股。

    侍卫回忆了一下:“对,就是这么个长相。”

    “没错,做一下记录,记她什么时候来的,来干什么,带了什么东西,然后让她进去。”

    不是被宫里派人请进宫,就是这么麻烦。

    万许氏经过简短的手续被小火者带进承乾宫,又被宫女带进正殿里:“老夫人,我伺候您把外衣脱了,别把灰尘带进去。”

    她脱了外衣才被放进去:“我的儿啊,你还好吧?”

    “娘?”万贞儿很挠头的说:“头发痒痒,让她们拿篦子梳了半天了,稍微好点。”她挠了挠头皮,又闻了闻手指头:“嗯这个味儿”

    小粟搬了绣墩过来:“老夫人您坐。”

    “哎。都这样都这样,多抹点桂花头油就好了,再不然多往脖子上扑点香粉。”万许氏刚在绣墩上做好,脸上就露出几分不安来,左右瞧了瞧:“小皇子怎么样?”

    “吃得好睡的香,长得特别快。”万贞儿笑眯眯的瞧了一眼在床上的襁褓,襁褓里有个小鼓包在缓慢的移动,显然是他又想把手拿出来:“娘,您怎么了?有心事?”

    “嗯有点事儿。”

    万贞儿左右一瞧:“你们出去吃果子去。娘,什么事儿啊,是我哥哥又跟人打架了?打了谁家的少爷,不好了结?娘啊,我实话告诉你,他跟人打架没事儿,可他要是把人打死了,那我也没办法。”

    “不是不是,你爹把你哥打了一顿,他现在老实多了。”

    “那就是我弟没钱花了?皇上现在也没钱,各地战况都紧急,皇上没钱我就没钱。”

    “不是不是。”万许氏一跺脚:“唉,你也知道,他们仨都是当兵的,现在都想去上战场立功封爵位,哪有那么容易的事!自古以来重文轻武,你爹祖上就是卖命的,好不容易到他成了个文官书吏,有了点家业,虽然中途坎坷被迫送你入宫,可是你也有好着落,老天爷待咱们家可不薄。”

    万贞儿深以为然的点头,然后挠挠头:“娘,您到底要说什么?”

    万许氏小心翼翼的说:“有人问你爹,你弓马娴熟,皇上还跟人说你会剑法,什么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问你爹,你从哪儿学的这些个东西。你爹硬着头皮给人解释,说是小时候教过你,天可怜见,那时候你才三岁,你小时候他是教过你打拳,可你从来没记到过第二天早上,当天夜里一睡觉就忘了。我的儿啊,你从哪儿学的?”

    这时候就需要在宫外的哪位很长寿的章爷出来当借口啦。

    万贞儿开始回忆过去:“当年呐,我年纪小,宣庙皇帝还在世,先帝当时还只是太子,先帝这个人向来嗯,从小就很胡闹,想要看宫女打架。娘您也知道,我长得不太好看,可先帝就觉得我虎背熊腰一定是打架的好手。乾坤宫管事牌子章爷跟我关系挺好,有意提携我,就寻了人来教我练武。宣庙过世之后,先帝也没心思看宫女打架,我也就继续管库房去了。”

第145章 皇帝的烦心事() 
朱见深一如既往的批奏折。在花一样的年纪里,他几乎要萎靡在这永无止境的奏折中。

    忙的跟啥似得,到现在为止给上天写的青词,给死鬼老爹写的祭文都没写完,每天出门看到在院子睡觉的懒猫都觉得来气,它们怎么就这么逍遥自在呢!

    现在,他坐在火盆旁边,把手搭在熏笼上暖着。

    大臣们面容严峻的给他讲:冬天又到了,对于灾民和流民来说,冬天比夏天更难挨。夏天可以拔草吃,秋天有各种野果充饥,逮着一颗松树还能吃松子呢,在山里头找点啥都能吃。

    冬天就糟了,大雪封山且不说,要是没有个遮风避雨的地方,很容易冻死人,在外头能找的一点吃的都没有,朝廷要是不救济,他们就只能冻饿而死。而且这帮人没有柴火可烧,就容易生病,唔,饭都吃不起的一群人就别指望他们能有棉衣穿。

    那么这就产生了两个问题:“假如这批人老老实实的冻饿而死,那么明年,就有了许多荒地。”这些荒地又不交税。

    “假若这批人不安分,他们就要去攻打附近的州城府县来抢粮食和棉衣,如果席卷成势,那”

    朱见深看着小火者蹲在旁边用火钳扒拉栗子,皱着眉头问:“各地不救灾?还是江南也没有粮食了?”

    “皇上,各地没有那么多粮食。”

    “皇上,从江南运粮食到西北的路上,会有很多损耗。肩挑车载、骡马拉车,这一路上就得消耗一半的粮草,遇上冰天雪地更难前行。”

    “各地官员会有一部分人侵吞救灾钱款,续报,瞒报,谎报灾情。”

    “皇上,河南的粮食产量很高,仅次于江南鱼米之乡,但是今年他们那里也遭灾了。”

    朱见深一拍桌子,沉声道:“哎,朕本想为了小皇子才出生大赦天下,幸好万娘娘跟我说有罪之人不能放出来为害百姓。”

    大臣们恭恭敬敬的揣着手,微微低着头,听皇上训话。

    于谦正在享受烤栗子,鬼神都以香气为食物,现在爆开的栗子散发出烤熟之后的绵绵软软的甜香,又香又浓。他忽然想起剥皮萱草,这虽然是洪武爷不仁的行为,可是每当他看到那些贪官污吏害的人骨肉分离、卖儿卖女还活不下去的时候,就觉得这法子其实也不坏。而且也不算是不教而诛。嗯,可是还是不行,太严苛了!

    朱见深幽幽的叹了口气:“若是于太傅还在宫中,朕何至于如此。各地官员的贪腐,朕心中甚是心痛,诸位爱卿有何高见?”

    “皇上容禀,自三皇五帝以来,无论是礼乐教化,还是严苛都不能断绝贪腐。”

    “是啊,人心难测海水难量。”

    “财帛动人心。”

    朱见深气的不行,有心派宫中的宦官出去监察各地官员,又想起来大名鼎鼎的王振,王振贪污了多少银子!金英稍微老实点,也没少贪污!哎呀妈呀,天底下还有谁能信呢?他开始絮絮叨叨:“那些地方官员,饱食终日,不思报销国家厚待百姓,满脑唉,天灾人祸不断,朕怎会如此命苦。”

    “朕自登基以来,不敢有丝毫懈怠,白天兢兢业业的批奏折,夜里还要读书学习,以仁政治国,尊贤纳谏,节俭朴素,不沉溺于女色。”

    大臣们暗暗的吐槽他这句不沉溺于女色,你沉溺于一个没有美色的女人啊!真正不沉溺于女色的皇帝会纳很多妃子,轮流宠幸,尽量多生孩子!皇上您生孩子的效率很低啊虽然你才十几岁就有了儿子,可是别的皇帝一年能生七八个,您呐,您七八年内能生两三个,然后大概就没有了。虽然生那么多皇子除了多花钱之外没啥用,可老话说得好,多子多福啊。

    朱见深继续很‘丧’的抱怨自己有多辛苦,又有多努力,结果还是这么丧,不管怎么努力还是很倒霉,只有万姐姐能让我安心还有一大堆人看他不顺眼,天灾人祸不断,而朕在登基之前还没学过怎么治国。

    大臣们本想举例说明古代的贤君也有这么倒霉的时候,仔细想了想,没有,别的朝代都是一个地方或是几个地方遭灾,只有今年是大半个国家都遭灾了。唉。

    但这也有的解释,这是先帝造的孽,先帝让天怨人怒,先帝该遭报应可是他死得早。

    朱见深陛下郁闷的捧着胖脸,跟他们探讨怎么解决这个饿殍千里的事儿,到了中午饭时间,御膳房按照吩咐只送了三碟小菜、一碗白粥、一摞葱油饼上来,给大臣们则是有鱼有肉有饭有馒头。

    大臣们悄悄看了皇帝的午饭,差点哭出来:“臣等无能,令皇上如此俭省。”

    “臣惭愧。”

    “臣汗颜。”

    皇帝能说什么呢?他能说自己是查阅史书看过去灾荒和救灾方法时看到了很多

    赵卒不得食四十六日,皆内阴相杀食。——史记

    汉高帝二年,关中大饥,米斛万钱,人相食。——汉书食货志

    任城、梁国饥,民相食。——后汉书

    河内人妇食夫,河南人夫食妇。——资治通鉴

    关西饥馑,白骨蔽野,民存者百无一二。——晋书司马模传

    看完这些东西,谁还有胃口吃饭啊!朱见深喉头被哽着已经有好几天了,当天看完之后恶心的吃不下饭去,第二天饿的够呛,也见不得荤腥,这几天也是一样,饿,但是吃不进去。不过嘛,大臣们误以为自己是忧国忧民以致于吃不下饭,也挺好,他们是应该努力了。

    好歹又筹措了七八条帮助灾民过冬的计划,抄录了好几份,众人传阅,看起来还行吧,差不多能让大部分的人都活下来。官员们又紧急推荐了许多善于处理经济庶务的人,又从刑部和御史台抽调了一些忠直之人,去各地代天巡狩。

    大臣们忽然想起来一件事,如果今年冬天各地下了大雪,瑞雪兆丰年,可能会冻死一批人,但是明年开春不会有旱灾。如果冬天没下雪呢,可能一批人能活到明年开春,然后继续干旱

    朱见深觉得可以稍微放点心了:“诸位,说点高兴的事儿吧。”

    大臣们擦擦冷汗:“皇上有什么高兴的事?”

    皇帝美滋滋的一拍桌子,耷拉的眉尾也扬起来了,唉声叹气的嘴角出现一抹笑意:“朕有儿子了!”

    大臣们不约而同的挂上微笑:'皇上能指着这事儿乐一年吧?'

    '老夫估计皇上能乐到下一个孩子出生。'

    '赌男女赌输了,你们敢不敢赌皇上什么时候纳妃?'

    '赌个屁。'

    '哎我说,皇上还真节俭,生了儿子也没大肆庆祝。'

    '皇上倒是想庆祝,有钱吗?'

    '现在连各地的贡品都断了万娘娘也是惨。'

    皇帝说:“朕仔细想了想,大赦天下不行,封皇后你们又拦着,要是给她赏赐金银珠宝呢,珠宝倒是有,没多少金银。朕今年连官窑都不烧了,要说大宴群臣举行庆典,又有点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意思。朕想在京城里庆祝庆祝,你们帮朕想一想,有什么法子又省钱又能好好庆祝一番?”

    大臣们强颜欢笑的陪他想了半天,最后:“给百姓发喜糖和红蛋吧。民间就是这样,谁家生了孩子,就给街坊四邻每家送点染红的鸡蛋。”

    “让他们共浴皇恩。”

    皇帝抚掌大笑:“嚯哈哈哈这个好!商洛,你来办。”

    “臣遵旨。”

    就此散会,大臣们离开乾清宫,开始愤怒的互怼:“你干嘛说染红的鸡蛋!就说是鸡蛋得了!把鸡蛋染红得废多少染料!”

    “你为啥要说送糖!糖多贵!”

    “可以只给小孩发糖。”

    “不行,小孩太多了,只给七十岁以上的老人发糖,,总共也没多少。”

    “好主意!”

    “鸡蛋给多少?每家每户给五个?”

    “我呸!全京城到哪儿去找那么多鸡蛋?每家给一个得了,你还得先去收购鸡蛋!”

    “哦。”

    “现在只有一个问题,谁出钱?”

    “皇上的内库出钱呗。”

    “还有钱吗?”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刮一刮总是有的。”

    皇帝陛下准时准点的出现在承乾宫,眉开眼笑的从门口走进来,随手把外套甩给小丫鬟,在迎上来的水盆里洗了洗手,接过热毛巾擦了把脸又丢回去,推门进了寝室:“爱妃嘻嘻嘻爱妃你今天怎么样?”

    万贞儿最近觉得很渴,每天都在滋遛滋遛的喝热水,喝水可以补血,然后一趟又一趟的去官房。

    嬷嬷建议在她要方便时把马桶抬过来,但是万娘娘觉得隔一会下来溜达一趟挺舒服的,躺时间长了骨头节痒痒。

    她从官房里慢悠悠的走出来,被六个人扶着:“见深?你今儿怎么这么高兴?”

    朱见深大步上前,挤开老嬷嬷,扶着她往餐桌旁走。“朕终于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