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清歌荀令-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作者有话要说:#喜当爹#

第51章 第51章() 
深吸了一口气;荀彧镇定自若的将孩子的来历解释了一遍,在确定荀攸明白他是什么意思之后才松了一口气。

    大侄子眼中那惋惜的意味他可没有错过;若不是因为他是长辈,恐怕接下来就是一场逃脱不得的说教了。

    至于说教的内容,不用说他也是明白的。

    虽然和他一般年纪的人大多孩子都及腰高了,但是他对成家却没有那么强烈的**,左右荀氏家丁兴旺;多他一个不多少他一个也不少。

    成家一事。。。。。。不急。。。。。。

    好在兄长们知道他的情况,在他没有主动提及的时候也没有非要他娶亲。

    简单和大侄子说了两句;看着旁边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的曹洪,荀彧过去拍了拍他的肩膀,然后转身离开了这儿。

    年轻人就是有精力啊!

    被荀彧那老怀欣慰的眼神看的有些没牛芎榇炅舜晔直郏唤艚幼乓哺娲抢肟耍粝萝髫蝗嗽谠匾×艘⊥罚玖艘豢谄砣チ耸榉浚

    有荀攸的援手;几人放在郭奕小娃娃身上的心总算能收回来一些,而见了曹操的郭嘉也正式留在了兖州。

    不愧是史上让曹操偏心偏的没边儿的谋士;郭嘉刚刚到来便直接提到了和荀攸一样的官职,要不是现在军中还没有那么多谋士,怕是一来就先招人嫉恨了。

    荀彧不知道的是,在如今的情况下,曹操如此看重郭嘉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这人是他推荐来的。

    荀家文若的眼光他曹孟德还是信得过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文若有德有才,身边人必然差不了哪儿去,更何况还是他极其推崇的人。

    郭嘉安置下来不久,自徐州一路护送至昌邑的曹嵩曹昂一行也终于到了地方。

    大公子曹昂如今正年轻气盛的半大少年正是惹人头疼的时候,只不过因为从小的经历,曹昂身上倒是带了些寻常孩子没有的稳重。

    可是就是再稳重,如今的曹昂也只是个十几岁的半大孩子,还是个一心建功立业为父争光的孩子,平日里喜欢的是在军营里训练,而不是在府里拿着书不出门。

    早知道大儿子的性子,曹操也没有强逼着他做些什么,文武双全虽然更好,但是也并不是那么重要,曹昂只要学好御下之术,文采什么的可以先放在一边儿。

    乱世之中,能让人活下来的本事才算是真本事。

    话虽如此,该学习的曹昂也都没拉下,身为他曹孟德的儿子,大字不识一个说出去岂不让人笑话?

    只不过这教导先生却不是荀攸,也不是军中任何一位谋士,而是从城中挑出来的儒士,现在军中任何一位谋士都不是有时间带孩子的人。

    在程仲德悄无声息的渗透之下,长安城中董卓旧部终于没忍住直接反了郭汜,如今正打的不可开交。

    京城中的人在意小皇帝的生死,但是长安的人可不管,小皇帝是死是活和他们没有半点关系,朝廷要管管的也不是他们这些散兵游将。

    幸好程昱钟繇还记得不能让小皇帝在长安待下去,在他们动手之前便和达成了交易带着小皇帝悄悄出了皇宫朝着洛阳而去。

    刘辨并不想离开长安,在这儿多好,每天有吃有喝有玩,所有人都不会管他,也没人逼着他早起上朝,他才不要回洛阳。

    但是看着身边人的脸色,就算心中不情不愿,刘辨也只能老老实实跟着离开。

    若是不走,这些人估计又要在他耳边念叨了,什么天子之躯贵重无比不能长期流落在外,什么陛下要以大局为重不能任性妄为。。。。。。

    之前在洛阳听的多了去了,耳朵都快长茧子了。

    皇甫嵩的兵马大部分还在洛阳地界,禁军总要留下守卫京城,派去接应的小皇帝人马也不多,这时候曹操的人便派上用场了。

    迎皇帝回京都,功劳听上去光鲜,带来的效果也和听起来一样作用非凡,现在或许不显,但是以后他们在百姓心中的形象定然要比现在高上许多。

    有些东西是银钱买不来的,只看现在天子落难朝廷混乱不想往前凑,以后后悔的时候就知道有多难受了。

    为了避免有人和他们抢功劳,曹军特意加快了行程,日夜行军到了长安郊外和程昱钟繇汇合,但是回过头却发现,他们根本没必要这么急。

    长安内乱,只要他们兵马离得远根本就无人顾忌他们,而司隶四周州郡皆在冷眼旁观,根本不想冒着被郭汜咬一口的危险前去接应。

    所以,有能力又来得及去接应小皇帝的诸侯之中只有曹操一方真正派了人马前去。

    不知道是该松口气还是该紧张,曹操再次召集了手下的谋士,确定这么做好处大于坏处才放心大胆的拉上旗帜护送小皇帝回洛阳。

    不管小皇帝怎么想,但是无疑,京都朝廷对他们的好感度蹭蹭蹭的往上涨,在刘辨顺利抵达洛阳的时候请封赏的折子更是如同雪花一般源源不断的朝着御案飘去。

    虽然知道这些东西需要他处理的没几个,但是只看着那堆满了御案的奏折,小皇帝的脸便刷的一下拉了下来。

    早说了不要回洛阳,这曹孟德真是多事儿,怎么当初没和董卓一起死在外面?

    心里埋怨了无数次,看着摆在面前的一摞摞竹简,刘辨眼中的怨气快要溢了出来,早知如此,在出长安的时候他就该做些什么让郭汜的人发现。

    虽然那人现在正忙着镇压叛乱,但是自己可是皇帝,就这么悄无声息的离开他肯定是不愿意的。

    这么想着,刘辨还是认命的拿出玉玺给那些要盖上大印的圣旨盖上章,反正他也就是个摆设而已,那些人直接将玉玺拿走不就得了,何必这么折腾?

    对朝中大臣的感官越来越坏,刘辨根本没有想过有朝一日他不是皇帝了日子会不会还如现在这般,不管在哪儿都要许多人时时刻刻惦记着。

    总之不管怎么说,曹操派人走这一趟得到的回报是巨大的,加封镇西将军,朝廷承认他兖州牧的身份,手下武将谋士该升的升该赏的赏,倒是没有白费之前的一番功夫。

    陇西的混乱他们暂时没想插手,等那边内乱将实力消耗的差不多了再下手也不迟,以他们现在的实力也管不了那边的事情。

    不光中原一带牵一发而动全身,陇西亦然,那边和西凉离得近,与外族打的交道也多,就凭现在手下这几十万不知战斗力几何的兵马,曹孟德还真不敢过去送人头。

    袁术袁绍两兄弟闹的正凶,隐隐已经有了开战的架势,所以最近曹操也没那个心思特意再去陇西刷存在感。

    在颍川的沮授虽然没有表明接下来要到兖州,但是却说了不会回冀州,只这一点曹操心中就有底了,不回冀州不就是有留在兖州的打算了吗。

    而荀彧花了大心思找到的崔琰倒是没有辜负他花费的心思,一番交谈之后更是直接留在了昌邑,所以近来曹操心情愉悦不是没有原因。

    对崔季珪慕名已久,和曹操商量了之后荀彧便直接让人先在他身边熟悉一下军中状况,等有了战事再真正独当一面。

    虽然以崔琰的能力,熟悉军务这种小事用不着荀彧亲自来带,独挡一面更不用等到以后在后,但是曹操还是同意了荀彧的要求。

    看着崔琰那张严肃正经的脸,再看看他旁边荀攸同样没有什么表情的脸,曹操揉了揉太阳穴,转头看向荀彧带着笑意的脸平复一下心情。

    还好文若志才天天都是笑意盈盈的,奉孝更是性子活跃,若都像荀公达崔季珪一般,只怕他对召集所有谋士议事都有些撑不住。

    公达和文若是叔侄,更是在一起待了这么多年,怎么偏偏一人温文尔雅,另一人就硬成石头了呢?

    年纪轻轻的,都板着张夫子脸算个怎么回事儿?

    不过这想法曹操也就只在心里想想,就算天天板着脸,他手下的那些谋士也个个都是模样周正招人羡慕的。

    前些天袁本初派使者前来兖州,而他的用意曹操等人也清楚的很。

    以现在的形势来看,和袁本初合作也没有什么坏处,毕竟比起袁术公孙瓒等人,曹操和袁绍好歹有着自小时候处出来的情谊在。

    荀彧府上,崔琰荀攸二人正端坐在书房之中,放着火炉的房间比之外面不知暖和了多少,倒是让人有种昏昏欲睡的感觉,不过这几人却没有清闲到能睡过去的程度。

    合作归合作,但是怎么合作还是要好好商讨一下。

    军中大部分人将心思放在了已经成为正规军队的青州兵身上,招呼冀州来使的活儿便落到了荀彧身上,正好大侄子还在,荀彧便直接将人拉了过来。

    这几天外面太冷,又有些要落雪的趋势,难得逃得一次懒,荀彧便直接将人喊到自家书房来了。

    知道荀彧的性子,荀攸崔琰住的也不远,因此没说什么就直接转移了办公地点。

    戏志才前些天走了一趟鄄城,那边的布防很是重要,总得亲自去看看才能放得下心,这一趟去的时间足有半月,直到今日才回来像曹操汇报。

    看着外面飘着的雪花,戏志才裹紧了最外层的氅衣,心思一转便朝着荀彧府上而去。

    这天气极其适合温酒谈心,许久不见文若,也不知道他们之前埋下的好酒有没有取出来。

    这么想着,戏志才一路走了过去,外面门房看到他的到来立即迎了上去,雪天路滑,还是小心点为好。

    顺着以往的路线直接朝着书房而去,路上看到端着酒器的婢女,戏志才多嘴问了一句,“文若今日可有客人?”

    婢女微微俯身而后将书房里的情况说了一下,刚刚处理完政务的荀彧看外面落雪了便让人将树下埋的酒挖出来,并留了荀攸崔琰一同用饭。

    他偷懒将办公地点变成了家里,一场酒还是管的起的。

    戏志才脚步一顿,貌似没什么想法垂眸跟着婢女去了用饭的地方,只不过原本上扬的嘴角却在不知不觉中抿了起来。

    又是崔季珪!

    作者有话要说:戏爹(委屈):那是我埋的酒,你现在竟然用来招待别人?!

    ps。感谢小可爱的雷

    燕千代扔了1个地雷投掷时间:2018…04…1711:29:51

    燕千代扔了1个地雷投掷时间:2018…04…1813:21:25

    燕千代扔了1个地雷投掷时间:2018…04…2013:52:22

第52章 第52章() 
雪花越来越大;外面的地上很快便铺上了一层银白,房间之中燃着炉子暖意融融;案几上也摆好了各种吃食。

    三国时期在食物上还没那么多花样,北方多以粟、麦为主,粟米饭麦饭和各种饼食也是常见于餐席之上。

    当然,这个饼不只是面饼,而是食物的一种分类;水煮的称为“汤饼”,用笼蒸者称为“蒸饼”;用火烤者称为“炉饼”,若要细分还能分出更多的种类来。

    不过即便如此,这时的饮食比之大唐也逊色不少,但是也不是没有任何可取之处;民间什么都会少,唯独吃的不会。

    只要百姓能活下去,他们的奇思妙想就会通过各种方式体现出来,这一点在吃食之上表现的尤为出色。

    在这儿生活了那么多年;荀彧还未曾在这方面委屈过自己。

    进来后看到的就是荀彧几人言笑晏晏,戏志才的脚步顿了顿;唇角抿了抿而后又马上恢复了平常模样。

    迈步走进房间,戏志才脱下最外层的氅衣递给婢女,然后笑盈盈的看着荀彧,“好酒在旁,忠不请自来;还请文若勿怪。”

    忽然间见到好友,荀彧惊喜还来不及,又怎会怪罪?

    立即站起身走到戏志才身边,荀彧看这人笑眯眯的模样心情极好,转头便吩咐婢女加一张席位来。

    朝荀攸崔琰打了声招呼,戏志才这才又将注意力放回荀彧身上,面色红润身姿挺拔,看来身边人将他照料的极好。

    “志才回来怎的不说一声?”稍稍埋怨了一句,看席位还没有摆好,荀彧便直接拉着戏志才站在那里等着。

    客人还没有安置好,身为主人先入席总有点说不过去。

    看到荀彧眼中毫不掩饰的惊喜,戏志才心中极为熨帖,方才那点儿莫名其妙的不舒服早抛到九霄云外了。

    “今日刚到便直接来了,也免了通报的麻烦。”不甚在意的解释了一句,戏志才抬眸凉凉的看向崔琰,“倒不知公达季珪也有如此心情,早知如此忠便快些回来,免得让文若饮酒无人奉陪。”

    感觉戏志才话中有话,荀攸没有说话,倒是崔琰抿了抿唇,起身拱手道,“文若所酿美酒皆琰平生所见最优,索性此处距琰府邸不远,贪多之下倒也是常来。”

    崔琰和戏志才谈不上熟悉,他来没多长时间戏志才便去了鄄城,没有接触自然不熟,又因为平日处理公务的原因反而在荀彧这儿待的比自己家还要多几分。

    对住哪儿没什么要求,戏志才问了崔琰也只是稍微解释一下,以后都是同僚,关系总不能僵了,虽然他并不知道为什么感觉这看上去温和自然的青年对自己很不满意。

    或许是想多了,他们之前并没有太多接触,又怎么能谈上得罪不得罪?

    看了一眼旁边镇定自若的荀公达,在看看戏志才笑眯眯的样子,崔琰心中稍定,果然是他想多了。

    然而,听了崔琰的话,戏志才只感觉一口气堵在心口,有点难受又有点委屈。

    原以为他不在的这些天文若能想着他些,没想到这人在昌邑倒是快活,可怜他自己一人在鄄城无人陪伴。

    深吸了一口气,戏志才觉得自己的反应有点过头,文若交友众多是好事,他在这儿急什么?

    眨了眨眼睛脸上很快便再次带上了笑意,正好席位也布置好了,推了推荀彧,戏志才走过去落座,举起酒樽端的是名士风范。

    他和文若乃从小的交情,就算崔季珪现在和文若走得近也完全比不过他们俩之间的情谊。

    他什么时候变得这么患得患失了?

    在心中敲打了自己一番,戏志才一手拢袖,端起酒樽将里面温好的美酒一饮而尽。

    剩下两人各自摇了摇头,随后也回到席位上做好,只是私下里的小聚也没那么多规矩,看着外面隐隐约约的雪花,几人把酒言欢倒也是尽兴。

    荀攸和崔琰都是严于律己之人,几杯酒下肚之后便不再碰酒樽,吃了七分饱之后也都放下了竹筷起身告辞,天色太晚了,他们也该回府了。

    因为有戏志才在这里,荀彧也没有挽留他们,只是让仆从带了伞并吩咐了将人送到家门口再回来。

    让人将剩下的东西收拾了,荀彧朝着戏志才眨眨眼,“志才今日可还要回府?”

    “天色已晚,文若可介意忠在此逗留一晚?”慢吞吞的抬头看着荀彧,戏志才眼含笑意回了一句。

    或许是方才的酒意上来了,或许是旁边没了碍事儿的人,戏志才一放松,也恢复了平日里和荀彧相处的模式。

    他们俩之间怎么会有那么多客套的说法?

    “既然如此,今日一醉方休可好?”说着,不知道从哪儿翻出来一个酒坛,荀彧笑着看过去,眉眼间罕见的带上了些许调皮的意味。

    看着那熟悉的坛子,戏志才哑然失笑,没想到荀彧还有如此孩子气的做法。

    这不起眼的坛子正是他们埋在外面树下被他以为用来招待客人的佳酿。

    “方才的酒是之前从奉孝手中扣下来的,树底下的今天落雪才挖出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