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落魄嫡女升职记-第1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三十日,岁暮。

纵然霍老太君身子不适到底还是硬撑着,带着一干有诰封的儿孙媳妇们进宫朝贺,辞旧岁。

虽说大汉公侯伯夫人的品制同一品诰命,可在礼服上到底还是有些许的不同,让人可一眼就能区分出来。

霍荣进为公,到今日已半月,为霍老太君和霍夫人请封的折疏早便呈给礼部。

要是照往日,这也不过是走章程而已,没有不成的,可这回却是如同石沉大海,了无音讯的。

霍荣曾查问过,礼部官员不敢瞒,说是被祯武帝给留下了,还听说这里头影影绰绰还有惠妃韩施巧的事儿。

韩施巧和袁瑶的情分,霍荣是知道的,一时就明白了韩施巧的用意,可要是祯武帝没那心,韩施巧的枕边风也吹不起的。

霍荣也只得等着。

故而今日霍老太君和霍夫人着的还是侯夫人的冠服,而袁瑶着伯夫人礼服,宋凤兰着四品恭人礼服,冯环萦着六品安人礼服。

不说冯环萦的安人礼服,就是宋凤兰的恭人礼服都不及袁瑶的隆重,就看袁瑶翠云冠上两只衔珠流苏的翠翟,冯环萦便嫉妒不已,心里暗暗埋怨自己丈夫霍榛不争气。

都准备妥当了,镇远府有品级诰封的女眷,在霍老太君的带领之下,各乘轿舆从玄武门进宫去,男人们则跟随着霍荣的从朱雀门进宫去了。

到了坤和门前,众女眷落轿,由内侍引入坤和宫配殿——凤翥殿。

镇远府女眷来得不迟,却也而不是最早的。

此时凤翥殿内,众外命妇各自成群低声谈笑,当见镇远府女眷至,霍老太君等才一落座就围了过来,拜贺奉承各有。

袁瑶虽不是头回进宫朝贺的,只是去年时,她不过是个恭人,品级低微,且身世有颇有争议性的,自然就被疏离待之。

只今年却是不同了,袁瑶只默然坐在霍夫人身边,不曾言语却有人前来示好了。

其中正有袁瑶年少时的闺中好友。

袁瑶记得去年时,乍一见多年的好友,难免心中澎湃,袁瑶刚要上前叙旧,她们却当面拂袖而去。

袁瑶现下今非昔比了,那些旧日的好友却像是忘却了去年待袁瑶的傲慢,转换了嘴脸攀扯起曾经的情分来。

就算是被这样的虚情假意包围着,袁瑶也依旧笑意融融,应对从容,礼数十足,她没刁难任何一人,却也不曾对谁亲近。

说话间,从外头又进来了两人,其中一人袁瑶还认识,正是司马空的夫人。

袁瑶趁机摆脱众人,向司马夫人走来,三人相互见礼,袁瑶面上自有一番和刚才不同的热诚。

司马夫人是个爽朗的,对袁瑶道:“常言,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山中有远亲。听说,你们家门槛都要被人踏平了。”

的确,自祯武帝昭告天下,给袁家正名后,那些个自称是袁家旧时的亲故,就一个个冒头了,其中以周家最是上蹿下跳的,只是霍夫人有心要刁难周家,袁瑶自然也乐得不用去见他们。

要说在如今,和袁家最为亲近的就只剩韩家(就是韩施巧的娘家。)了,可韩家却反倒一如旧年,只送了年礼,并未上门攀附。

倒是韩施巧胞兄韩塬海的岳家——金陵家富一方的盐商——郝家,殷勤得很。

司马夫人又同袁瑶说了几句后,拉过身边的妇人来,道:“这位就是骁勇伯夫人。”

骁勇伯就是萧宁,其夫人娘家姓赵,闺名绫云。

萧家历来低调,所以这位骁勇伯夫人没几人认得,不然以骁勇伯这样的新贵,赵绫云少不得也会被人奉承的。

赵绫云言谈举止不俗,面上却有柔弱之色,在袁瑶打量她之时,她也落落大方地打量袁瑶,后道:“早听闻夫人是我们脂粉队里的英雄,今日一见果然是不同凡响的。”

袁瑶道:“夫人谬赞,实在不敢当,不过是有几分鲁莽之勇罢了。”

司马夫人见这两个人客套生硬,她听着就不舒服,不禁道:“什么夫人来夫人去的,那都是给外人客套的,我们之间不必如此。”罢了对袁瑶道:“说来她还是我远房的表侄女,你只管叫她绫云。”又对赵绫云道:“你也只管叫她瑶哥儿,别看她如今娇娇柔柔和和气气的,听闻当初最是蛮横泼辣争强好胜的,男儿都不如她。”

得了各人亲近的称呼,加之性子相投,一番各家养儿的经验之谈后,就十分地投契了。

霍夫人的娘家——大将军府,自然也有人来,只是冯老夫人早已过身,来人皆是霍夫人的娘家嫂子和弟妹。

冯环萦见到自家母亲,那能不高兴的,只是霍夫人待冯家不如往年亲近,让冯家女眷落了尴尬。

辰时将至,众外命妇齐聚坤和宫正殿,大礼拜贺王皇后。

礼毕,众外命妇在体和殿领宴,这才各自出宫家去。

霍家女眷出了宫,便往长君伯府而来。

一干无品级差事的族中子弟早早便安序引入祠堂。

少君伯主祭,霍荣陪祭,余下的献爵、献帛、捧香等均是霍家从木旁名者的小辈。

焚帛奠酒之后,是霍家女眷传才供放。

罢了,又是一番屏息肃穆的跪拜之后,祭祀才算礼毕。

这时分开男女,由长君伯夫人领到各处吃茶。

半日的劳顿,让霍老太君身子不堪,有心也无力再周旋于族人之中,便在长君伯夫人上房歪着歇息去了。

族中女眷就座,各自吃茶问候,倒也还算有序,等会子小辈们进来讨要压岁钱才会热闹的。

此时再瞧族中的众人,发现不少人竟然穿的是旧年的衣裳,虽成色还又liu七分新,可到底不是今年的样式,一眼便能看了出来的。

袁瑶十分意外,不过是一年不得镇远府的东西罢了,族中这些人就落魄成这般田地了,可见往年镇远府给的东西之丰厚。

这时又听有人在霍夫人身边诉说道:“……原先还有分差事,可年前说没就没了,一家子指望也没了,唉,如今家里没个进益的,年也过得紧巴巴的……”

这是明着哭穷的,有明着来的自然也有要面子,拐弯抹角暗示的,一时间霍夫人身边好不热闹的。

有上赶着巴结的,自然也有看不惯的。

其中就以霍林的妻子霍关氏为首,张口就阴阳怪气的,“都是瞎了眼的了,没瞧出来人家如今是越发显贵了,眼里那里还有你们这些三门穷亲戚的,连族里年前分给各家的礼都敢公然昧下了,自家享用的,用了这些个东西,他们也不怕遭天打雷劈的。”

也难怪霍关氏嫉妒成这般嘴脸的。

说起来,霍林这支曾经出过一任巡抚的,那时太皇太后还未进宫,家中有一任巡抚在族中可是不得了的,可想而知霍林这支在族中是何等的风光。

只可惜,自那后就再没出息的儿孙,顶天了也就出了个举人,就渐式微了,还沦落到每年拿镇压府的东西才能过个丰盛好年的地步了,让他们如何不嫉羡的。

到了今年,连东西都没得了,这年过得比破落户还不如的,让他们如何受得了的。

一听霍关氏这话,霍夫人脸面立时就沉了下来,宋凤兰是个脾气火爆的自然是不能忍的,可刚发作就被袁瑶暗中按下了。

只见袁瑶满是意外地问少君伯夫人道:“原来族中有年前给各家分年礼的旧例?要不是林大嫂子说起,我还不知道的。我头回当家的,婶娘这是欺我生呢。”

少君伯夫人是族长夫人,她说的话自然没人不信的。

只见少君伯夫人瞪了霍关氏一眼,道:“族中何时有过这样的旧例了?”

霍关氏理直气壮道:“婶娘真是睁着说瞎话的,我婆婆在时就有的例了,虽说每年得的东西都不一样 ,可到底差别不大。要是没这样的例,那往年我们得的东西都是什么?”

不少年轻一辈的媳妇都点头附和。

少君伯夫人冷笑道:“族中就那一亩三分田的,就够祭祖开销的,每年何来的份例给你们的。那不过是镇远公爷体恤族中赋闲在家中没进益的叔伯兄弟子侄,从自家庄子收成中分出一部分,贴补给族里的。哼,没想公爷一番好心好意到了如今,却被人当做是理所当然,受之无愧的了。”

像霍关氏这些个年轻的媳妇哪里知道这里头的缘故的,自然羞臊了满脸的。

长君伯夫人也站起身来道:“给是人情,不给也是道理,公爷在族中,没得欠你们谁的,亏你们还有脸面质问讨要的。”长君伯夫人最是不讲情面的,一番教训下来,霍关氏等人的脸面算是再也顾不上了。

等长君伯夫人好生训斥过一顿后,霍夫人这才慢条斯理地出来圆场道:“原先公爷也打算照往年的例,给大伙贴补一二的。只是公爷说,东西各家领了就散了,一年到头也聚不到几回,情分自然就生疏了。那家中有灾有难的,就各顾各的了,少不得伤了情分的。”

霍夫人这话又让不少人无地自容的。

只是霍夫人也没去看她们,继续说道:“公爷就想,要不把东西整成席面,一家子老小围坐一处的,既叙了情,又热闹的。所以公爷说了,往后大年三十就在我们府里备下宴席,族中各家都来,也算是我们家对族人的心了。”

一干族人总算是听明白了,以后东西就没得分了,想要过好年,到镇远府吃去。

先不说有没有大过年的到别人家去蹭这顿晚饭的理儿,就是去了那怕是大肚弥勒佛,吃顶天了,也不过是往年镇远府里分出去的凤毛麟角。

一时众人窃窃私语的,可镇远府打的就是叙情分的幌子,让人不好说出这里头的不是来。

说罢,霍老太君也起身了,霍夫人留下在镇远府恭候各位的话,便带着三位儿媳妇走了。

回到镇远府,因着就到晚饭的时辰了,冯环萦掌管这大厨房,自然就比袁瑶忙的。

袁瑶简单回了管事婆子的事儿后,就和霍榷回了西院。

夫妻俩没想到,迎接他们的是哭得泪汪汪的儿子。

这回祭祖,佑哥儿和霍化都没去。

佑哥儿是因着是实在太小,又是没个安生的性子,少不得在祠堂里满地爬的,坏了体统的,故而就没让他去,让苏嬷嬷照看着他。

而霍化自入冬以来,就大病小灾的不断,大夫来了就会说先天不足,要人参肉桂的一类的补,可这些东西霍化自小不知吃下多少,病还是一阵一阵的,所以这回他也没能去祭祖。

“哒……噗。”佑哥儿声音都嘶哑了,可见哭了多久,袁瑶心疼得不得了,小跑过去接过早早就伸手着小胖手要抱的儿子。

袁瑶一抱过佑哥儿来,佑哥儿就紧紧地抓住袁瑶的衣襟,抬起被泪水浸透的眼睛,小嘴巴撇着一抖一抖的,一副好委屈的样子,“哒噗。”

不说袁瑶,就霍榷看着都觉着心都碎了,不住地摸摸儿子的头,又低声地哄着。

“佑儿,娘的心肝,别哭。”袁瑶紧紧地抱着儿子,进上房里去。

先给儿子擦干小脸,袁瑶掀开衣襟把佑哥儿喂得饱饱的,又亲了佑哥儿的小脸蛋好多下,佑哥儿才不哭了,但还嘟着嘴。

佑哥儿又可怜兮兮地看看霍榷,“哒噗。”把小脸蛋伸给霍榷,让他爹也亲亲。

霍榷使劲亲了佑哥儿几口,亲得特响,佑哥儿这才高兴了。

袁瑶和霍榷更衣后,前头也不去了,陪着佑哥儿玩了好一会子。

期间霍荣听说佑哥儿哭闹了好长,就打发人来问,顺便给了佑哥儿好多各种样式的金锞子。

金锞子小,袁瑶生怕佑哥儿吃嘴里去了,就把金锞子都塞荷包里,然后扎紧。

佑哥儿见原先好多金闪闪地被娘放进那些小口袋里不见了,他就一个荷包一个荷包地去瞄,还会皱着小鼻子小眉头地睁一眼闭一眼地往小荷包的缝隙里瞄。

可佑哥儿只懂睁左眼,闭右眼的,但他却总把东西放右眼前,自然什么都瞧不见,“哦哦。”佑哥儿一脸的纳闷,却把一旁看的袁瑶和霍榷给笑翻了。

既然瞧不见,佑哥儿干脆直接拿小指头往小荷包缝隙里抠,金锞子是碰到了,可抠不出来,几次三番后,佑哥儿火了抓着荷包一扔,正好砸到一个进来回事的丫头头上,就这么挂找上头了。

这丫头是袁瑶新从府里后街那里要来的,因着机灵就让她帮着给宫嬷嬷等人来回传消息的。

想来这丫头也是听了急事儿了,也不去管挂头上的荷包,就忙忙道:“二奶奶,三奶奶在大厨房闹起来了,让您快去瞧瞧呢。”

眼前就到晚饭的时候了,这时候大厨房闹起来,可不得了。

佑哥儿可不管你们有什么不得了的事儿,他的小荷包飞天了,才是头等不得了的大事儿,于是佑哥儿伸着手,想等荷包掉下来了,他去接住,可只是等了一会子也不见荷包掉下来的,他看看空空的手心又看看丫头脑门上的荷包,然后岔着五个小指头递手给霍榷看,“哒噗。”意思是没掉下来。

丫头回的事儿是急,可袁瑶也没忙忙就走,而是问道:“三奶奶到底是因着什么事儿闹的?”

丫头回道:“听说是大奶奶要取年前采买的上等血燕和老山参炖煮,三奶奶说账上没有,可大厨房和采买处手里的账上却清清楚楚地记有。”

正文 1762日的更新在这里

这宋凤兰真是心急要吃热豆腐的,这种时候动手;就不怕豆腐吃不成反被烫着的。

袁瑶听了丫头回的话;默了默;眼下也不见她有紧张这事儿的;过了一会子又听袁瑶问道:“太太那里可知道了?”

丫头回道:“没见三奶奶打发人去回太太的,想来太太还不知道。”

袁瑶知道这烂摊子还得她收拾;道:“你去找正院的包民家的媳妇,把这事儿说与她听;记住了是悄悄的。”

“是,奴婢明白了。”说罢,丫头就要走。

这下佑哥儿急了,撅起屁股就爬着去追,“哒噗,哒噗哒噗哒噗……”一声比一声高,要不是青素在炕边上拦腰抱住他,果然是要摔炕下的。

可就是被接在半空了,佑哥儿还手脚并用地扑腾,“嗷嗷……”

青素忙道:“巧喜回来,你拿了佑哥儿的荷包了。”

霍榷也不去管儿子,知道是摔不着他的,就看着佑哥儿扑腾得跟小狗刨一样的,他就笑个不住。

巧喜这才记起进来时头上被砸了东西,一摸果然是个荷包,忙忙还给了佑哥儿这才又走了。

得回小荷包,佑哥儿两手抱住,警惕地看看四周,等青素把他放回霍榷身边,佑哥儿才又专注于从小荷包里抠他的金锞子玩儿了。

袁瑶就趁着这功夫,轻声让霍榷看好儿子,就悄悄地出上房去了。

大厨房果然好热闹,老远就听里头的动静。

“……三奶奶,奴婢敢起誓,黄天在上,厚土在下,鬼神可鉴,倘若我先头说的有半句瞎话,只管让我舌头上长疔烂了出来,烂掉我舌头,从此再也说不得话,死后也下那拔舌地狱。”

听这话袁瑶虽不知道是谁说的,可知这应是冯环萦的人了。

须臾又传来冯环萦的声音,“好了,李贵顺家的,你敢不敢也这般起誓的?”

就听一个正哭丧着的声音回道:“三奶奶,狠话谁不会说的,可做事儿但凭良心,再有就是有凭有证的。账本在奴婢手上是没差没错的,怎么昨儿个奴婢把账本一交出来,过了一天一宿,冷不丁的就出了差错,还说是在奴婢手上时的事儿,这让人怎么服气。难不成往后一年半载后有了差错还是奴婢的不是不成?”

“你……你……”冯环萦气得不轻,喊道:“来人,给我打,打到这胆敢糊弄主子的东西说实话。”

李贵顺家的哭得愈发大声了,“冤枉啊,三奶奶你就是打死奴婢,也是这话。”

袁瑶真不想管这事儿的,可要是年夜饭出了漏子,她也脱不了干系的。

恰好这时,袁瑶瞧见包民家的过来了,于是袁瑶领着一干西院的媳妇婆子进了厨房。

“都住手。”苏嬷嬷上前喝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