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温婉-第10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温婉郡主这么做,无非就是告诉大家,就算我收了翎昸为学生,那也是奉了圣旨。并不是要与东宫有什么瓜葛。以前什么样,以后还是什么样。所以说,想要从温婉身上占便宜,还真难。

容嬷嬷没说话了,因为她不知道现在该说什么了。该劝的劝,该说的说,但是太子妃却总是什么好事都想着长孙殿下。虽然说长孙殿下是太子妃的希望没错,但也不能太厚此薄彼了。特别是现在三殿下还不在府,更应该好好的对待了。容嬷嬷很担忧,三殿下如今越来越好。而太子妃好像越来越偏心。这万一让三殿下心生芥蒂可如何是。容嬷嬷婉转地提醒了如羽。

如羽想了一下后点头。

两人正说着话,就听见外面有宫女道:“太子妃,五殿下生病了。”五殿下是郭氏的儿子,是盼望了那么多年终于盼来的儿子。东宫到现在有五个儿子。海如羽三个嫡子,大儿子翎元,三儿子翎昸,四儿子翎浩。郭氏生的是最小的,还有一个老二,老二的生母份位不高。是海如羽的陪嫁丫鬟,若不然在海如羽与郭氏的双重监视之下还能生出儿子并且养大,那可就不是一般的女人能做得到的。不过此女虽然生了一个儿子。份位也并不高。如今守着老二在东宫里安静度日。

如羽听了来人的话。让人去请张太医。郭氏生的这个儿子,是早产儿。当时已经有九个月了,郭氏出去外面散步。被一个郭氏之前害过的女人撞到在地。虽然那女人打死了,但是郭氏当场发作了,费尽心思去了半条命才得了这个儿子。但是,孩子落地后身体很不好。三天两头生病。

如羽也处于自身考虑。没动手,任由郭氏三番五次的折腾。看看她能折腾到什么时候。

祈幕对于温婉放任两个孩子出去历练,除了感叹温婉的强悍也没再多说。别说王妃,就算是他都未必有温婉的这个胆色。敢放了自己两个嫡子一起出去。这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相比两孩子外出,祁幕也对温婉带着翎昸三个孩子种菜起了兴趣。毕竟外出的目的谁都猜测得到。但是让孩子种菜,为的又是什么。祁幕一直相信,温婉郡主不会做无缘无故的事:“你说温婉到底是怎么想的?怎么会让孩子去种菜呢?”

幕僚想了下后说道:“也许郡主是想让翎昸殿下跟两个孩子知晓农事。王爷,郡主的那首诗做得可不错。”幕僚说的那首诗,就是温婉说的那首《悯农二首》之中的一首。

这是温婉在陪着两个孩子看农人在活辛苦的时候教三个孩子念:“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温婉教三个孩子这首诗词,是为了让孩子知道米粮这些食物都是来之不易的。却没想到一下传扬出来了。

祈幕听到这里只有苦笑了:“可惜,温婉不愿意再收学生。要不然,我真想将我那两个孩子给温婉教导。”

翎昸在这两年的变化他都看在眼里的。天资如何他不给与评价。因为才学什么的可能会隐藏不显露。当年温婉也是隐匿了满身的才华。单就翎昸越来越沉稳的性子,他看了就喜欢。翎昸虽然现在比不上他两个儿子,但是按照温婉这样教导下去,以后翎昸会成长什么样的真让人不可推测。翎昸若是以后也很出色。再有一个聪慧的翎元,给太子增添的助力可不是一星半点。

幕僚对此也没办法了。当初温婉收了翎昸为学生以后,有不少的人想送了孩子给温婉教导。可惜温婉郡主全部都拒绝了。拒绝的理由也很简单,她没时间。同时温婉说了一句掐断了所有人念想的话,那就是,她以后不再收学生了。也就是说,除了再教导自己的儿孙,不会再收外姓人了。

同样羡慕的还有灏亲王。之前他有想过将小孙子给温婉教导。可惜被温婉婉转拒绝了。这会见着温婉为了去掉明瑾身上的陋习,竟然舍得将孩子扔出去历险。不能不感叹啊!

对于没有阅历的人来说。可能会觉得温婉狠心,或者说她瞎折腾。不管如何以后两个孩子一辈子荣华富贵是肯定有的。孩子娇养一点又有什么关系。没事找事折腾了。但是灏亲王这种阅历丰富人目光就放的长远。灏亲王从这两件事可以认为,两个孩子将来定然不会是平庸之辈。特别是明睿,才五岁的孩子就敢杀人,杀完人一点后遗症都没有。这份胆色真不是一般孩子能有的。这小子将来成就不凡了。

幕僚也不得不感叹:“郡主真不是常人。”一般当娘的,谁不把孩子当成掌心的宝。就比如王妃了,将长孙殿下将成宝贝疙瘩。也幸好在孩子四岁的时候就被王爷勒令搬到了前院,离了后院。否则,还不知道被娇养成什么样了。可人郡主却能下狠心整治两个儿子。同样是女人,差别一个天一个地。

灏亲王听了这句话笑着说道:“温婉可不能用常理去推断。都说孩子养于妇人之手会被养废。现在瞧来,只是因人而异。”不是所有的女人都会溺爱孩子。有过不少的先例。但是这样的女人,稀少。

幕僚感叹道:“是啊,以前一直听说,爹怂怂一个,娘矬矬一窝。现在看来,老话有理啊。”

灏亲王听了这句话又郁闷了。明睿跟明瑾还不说,两孩子资质本就很好。但是翎昸以前瞧着就是一个榆木疙瘩,现在也开窍了,面上看着还是那样。但是那一双焕发出精光的双眼是骗不了人的。咳。灏亲王在考虑是不是因为跟温婉多多讨教一下教养子嗣的经验(送给温婉教,灏亲王是知道没戏的)。灏亲王想到这里,重重叹气:“可惜,温婉现在都躲着我了。”

幕僚听了这句话,莞尔一笑。温婉郡主确实躲着王爷不假。西游记那本书出来以后,王爷就让人改编成戏。好吧。看了半年也都看得差不多了,王爷又打起了郡主的主意。这会郡主是坚决不接话了。惹不起就躲了,于是,落了这么一个局面了。

温婉不知道灏亲王的纠结。她正在看银行的账务,就听到明瑾呼唤声:“娘,娘,你快过来啊。我的菜全都死了。”

温婉望着夏瑶一眼。菜不可能被偷更不可能被人作怪拔了,明瑾叫着,那就只有一个原因,处理不当。让他自己将菜弄死了。

这一个多月来,三个人因为比着谁的菜种得最好。于是,明瑾一直咋咋呼呼的。只要翎昸跟明睿的菜跟他的看着好了,他就能叫囔小半天。温婉都已经免疫了。

夏瑶抿嘴一笑:“明瑾昨日不听人劝,下的肥太多,明瑾说这样菜就能快快长大。肥下多了,菜都烧死的。”温婉请了一个老农人专门教导三个人施肥,抓虫,除草的。这一个多月三个人都卯足劲。不叫一声苦不喊一声累。互相攀比着。

温婉到了菜地里,明瑾的那块地的菜都变得黄的,一看就是都死了。明瑾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没了,非常难过。

明瑾让温婉想办法,温婉能有什么办法。她对农事又不通。温婉的建议是重新播种了。明瑾望着自己昨天还是绿油油的菜,今日都变成枯黄的菜。本来还寄希望于指点他们种菜的老者。可惜老者说肥料下得太多,菜全都被烧死了,他也没办法。。

明瑾知道无望,蹲在菜地边上。看着自己辛勤一个月。却无果后,忍不住哇哇地哭了。

温婉抱着哭得泪人的明瑾。柔声安慰道:“你看,孙悟空护着唐僧取经要经过八八九十一难。我们这才是第一次,咱们重来。第二次一定会好的。来,翎昸,明睿,帮弟弟将这黄了的菜拔了,松土重新撒种子。”明瑾见着他们忙碌着,擦了眼泪也加入了队伍之中去。

有了这次的教训,明瑾再不敢自作主张了。不时还问着明睿跟翎昸。三兄弟现在开始交流种菜经验。温婉看了很欣慰。

明睿跟翎昸的菜长大了,可以吃了。明瑾看着自己的菜地,一脸的沮丧。娘说粒粒皆辛苦,真是如此呢!

温婉见着明瑾很沮丧,笑着拉他出来。往着院子里的榆钱树:“树书上的榆钱能吃了。娘让人摘给你们吃,怎么样?”

这两个月,三个孩子吃的是粗粮,菜基本上也都是以蔬菜为主,饭桌上难得见到荤。当然,温婉也担心营养不够,所以每餐都有一杯羊奶。时间长了,虽然明瑾总是念叨着狮子头等几样心头好的菜。但却不敢跟温婉嘀咕,更不敢提要求。

三个孩子之前就听到温婉说榆钱可以吃,没想到现在就可以吃了。温婉让人爬上树摘了不少下来。

三个孩子看着篮子里的榆钱。榆钱通身翠绿,正中间鼓出一颗小圆点是种子。温婉指着碗里的榆钱笑着说道:“因为这种子的形状像铜钱。所以得了这名字。”

洗干净以后,温婉先摘一片儿榆钱放在嘴里,有一丝甘甜,清清淡淡但绝不无味。现代都很少能吃到这么天然环保的东西了。榆钱有许多功效。既可清热化痰,又可健脾消肿,便知这是当今难得的好东西。可惜孩子不识货,明瑾尝了味道以后就不吃了,明睿跟明瑾多吃了一些,但拿样子也表明他不喜欢吃。

温婉故意跟三个孩子作对,晚膳就让做了“榆钱全席”,清拌榆钱,榆钱煎饼,榆钱稀饭。温婉吃得很痛快,三个孩子一张苦瓜脸。

温婉见着三个孩子吃得很勉强,但都吃了两大碗粥。温婉很欣慰的。就算不喜欢,为了不饿肚子,不浪费粮食,还是吃了。温婉颔首,来庄子上的目的已经达到了。可以回去了。

晚上,温婉为三个人的进步进行奖励。明瑾流着口水说道:“娘,我想吃夏娴姑姑的烤肉串。好久没吃了。”

晚上夏娴烤了肉串,其中明瑾伙高兴得手舞足蹈。

明睿见着温婉的神色,晚上等明瑾睡着了问道:“娘,你是不是打算回去了?”瞧这神态,明睿有了九分的肯定。

温婉点头:“恩,娘打算这两日就回去。”她都没说,连夏瑶跟夏影都没猜测到,她儿子倒是先猜着了。生个机灵鬼的儿子,实在是太没成就感了。

明睿强烈反对:“不成,我不要。娘,现在还早呢!晚点再回去。我觉得这里甚好。”

温婉咦了一声:“为什么不想回去?”

真实原因明睿自然不说,只说着喜欢乡村宁静的环境,反而不想这么快回京城。见着温婉没答应,明睿使出杀手锏了:“娘,明睿每次做了事你都会奖励他。这次我也是出了大力的。我也不要其他奖励,我就想晚一个月回去。娘,你看好不好。”

温婉非常肯定这小子不走的原因不是舍不得,不过早一个月晚一个月回去,对她区别不大:“成,晚一个月就晚一个月。”

温婉也没去琢磨明睿为什么要晚回去。明睿现在比温婉还忙。早上起来练功,上午学习一个半时辰。下午练习骑射,晚上练功。作息表排得满当当的。温婉看了汗颜。

夏瑶对温婉的嘀咕摇头笑着说道:“别人家大人间着孩子用功都是很欢喜,就郡主,总是一惊一乍的。”

温婉不赞同,认为孩子这么小,得适当放松,而且还要学会放松。咳,小的太懒担心,大的勤快也担心。这两小的为什么不能中和一下。

ps:明瑾感叹:“没想到种个菜也这么难的。”

明睿颔首:“早说过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让你虚心听,你不听。栽个跟头能记事也好。”

明瑾见着酷酷的明睿,心里郁闷了,心底下了决心:“这一次,一定把菜种好。”(未完待续)

五十四:虎威军的隐患(上)

白世年与王监军打擂台的事情在朝野传得沸沸扬扬。可惜作为白世年妻子的温婉郡主,却啥反应都没有。继续在田庄上悠哉哉地。

太子怀疑温婉是没有得到消息,要不然丈夫都被人参上去了。温婉怎么能无动于衷。

太子的幕僚还是有几把刷子的:“殿下,郡主定然是早得到消息了。不过是见王监军参的这些东西也动不了白世年。所以郡主听之任之。”一个小小的参军竟然想扳倒白世年,真是不自量力。这个人,注定是炮灰了。

祈幕对此的看法是与幕僚一样的,这个王监军注定是炮灰了。别说有温婉在京城坐镇,就算没有温婉坐镇,要想扳倒白世年,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有证据证明白世年通敌叛国。其他乱七八糟的罪名,动不了白世年分毫。温婉也不傻,定然是知道,所以丢开手不管。

这件事既然动不了白世年,也牵引不了温婉。祈幕也丢开不管了:“枫郡王最近都在做什么?”

幕僚说着六皇弟最近与某某大臣走得很近。祈幕微微感叹。以前他总以为王妃多虑了,一个女人怎么能离间他们二十多年的兄弟感情。现在他不得不承认王妃是对的。他与六弟现在越来越生疏了。不得不说何氏这个女人手段挺高超的,竟然怂恿了六弟另立门户。

灏亲王对这个事情压根就没放在心里,灏亲王现在关心的是另外两件事。头一件,就是闻家准备动虎威军了。确切的消息,闻家做了几年的准备,这次是准备一举拿下虎威军。

徐仲然在孝期,但并不妨碍他知道这些消息:“岳父,你说闻家动了虎威军?温婉真会出面吗?”徐仲然总觉得温婉这么聪慧的人,不该出面才对。毕竟温婉掌控了大齐一半的经济命脉。若是再插足军政,对温婉来说很不利。怎么着都惹得皇上猜忌的。

灏亲王对于徐仲然的想法也理解。无非两个字。忌讳。温婉夫妻已经够惹眼了,要再惹眼,肯定得招惹过来祸患:“别的地方的军政温婉是肯定不会插手的。但是虎威军不一样,他关系着航海。你该知道航运对于温婉的重要性。至于你说的忌讳。你所考虑的也没有错。但是却没全面,商行得利最大的不是温婉是皇上。若是商行有所损失,损失最大的是皇上。所以皇上是绝对不允许商行有问题的。”这点在三年前已经有了深切的体会。当初皇帝是不动手,但是让皇帝吃哑巴亏的人,可没一个占便宜了。后来全被皇帝收拾了。

徐仲然一下明白过来:“岳父的意思?”他以前也听灏亲王说过皇帝对温婉是全心的信任。但是徐仲然心里认为,身为帝王,是不可能对一个人全心全意地信任。因为这个人一旦背叛。带来的就将是灾难性的后果。

灏亲王点头:“对,温婉插手虎威君不代表她掌控军权。退一万步来说,就算温婉掌控了虎威军又如何?五千的虎威军,保护商队是够了。但是要做其他,不说隔了千里路,就说五千人能做什么。而且以温婉的性子,她也不是好揽权的人,你实在是多虑了。还有一点。皇上不怕温婉要,就怕温婉不要。”温婉若不要,就是准备撂挑子了。温婉一撂挑子。皇帝就得头大。温婉每年为皇帝赚了那么多钱,有这些银钱做后盾,这些年皇帝才能放开手脚。否则,皇帝兜里若没钱,哪里敢大兴水木工程,大肆减免赋税。所以皇帝现在不怕温婉要,就怕温婉什么都不要。

徐仲然发现,自己到底是嫩啊。他只想着温婉不宜插手军政。却忘记了若是商行有亏损,损失最大的是皇帝。而最重要就算温婉真插手军政,皇帝也能掌控。孙悟空逃不过如来佛的手掌心。他的担忧完全是空的。

灏亲王微微摇头:“说起来这个丫头,也真舍得下本钱。十年了,每年几万两银子砸下去。十年也砸了几十万两银子进去了。”

徐仲然一下没回味来:“岳父……”

灏亲王很佩服温婉的大手笔:“温婉的钟表作坊,珍珠场,都已经出了成果了。钟表作坊做出了钟出来了,珍珠场也出了珍珠。”这次不是像两年前。只是出了样品。这次钟表作坊,作出了钟,经过两年的试验,准确无误。珍珠场开始出大批量的珍珠。只不过因为灏亲王一直关注这两个产业,所以最早得到消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