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兵-第5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手所惊吓住了,这些土匪们看到他穿的解放军服装,以为这支马帮是解放军的侦察队,纷纷唿哨着一哄而散,便这样,张贤与这个马帮顺利并且快速地通过了这个危险的地点,天亮的时候,总算是平安地达到了墨江县城东北十二里处的碧溪镇。在分手的时候,这个张姓的马帮头目专门拿出了些滇币来以酬谢张贤的帮忙,实际上就是把他当成了一个雇佣兵。所谓的滇币,其实就是当年云南当地流通的一种地方发行的法币。想一想,就是为了挣这些张张的纸片,才让人如此得铤而走险,这实实是这个社会的悲哀,也是老百姓的悲哀。张贤只是收取了一点当作路费的钱,其余的都还给了这位马帮的头目,这令这个张姓马帮头目感激不已,一个劲地说着解放军的好话,夸赞着解放军就是比国民党兵好。张贤也只是一笑了之,告诉他,云南已经解放了,以后还是各归其家,不要再做这种危险的买卖。

从由墨江过来的商人那里,张贤打听到了此时的墨江城还处于国军第八兵团第九军的控制之下,张贤知道,这个第九军就是汤尧从第八军里分出来的一个师所组建的,这个军的军长也是他的老朋友——苏正涛。

只是,想起了苏正涛,张贤又不由得想起了高伟的咒骂来,的确,以苏正涛的作法,带着自己的人先跑过了元江铁锁桥,然后又将其炸掉,让后面的兄弟部队来替自己垫背,这一招也太缺德了,太没有道义了。只是,世事难料,谁知道苏正涛能不能就跑得出去呢?

张贤无暇再替苏正涛顾虑,为了能够顺利的通过墨江城,他化了妆,扮成了从昆明逃难而来的难民,可是走入墨江城的时候,才发现这里其实已经空了,苏正涛与他的第九军都已经不知了去向。

第五三章 虚张(一)

在休息了一个晚上之后,一大早,通讯员宋铁蛋便跑到了张义栖身的大杜鹃树下,告诉他第一连已经联络上了,这让张义高兴起来,把昨日的失利抛到了脑后。

通过无线电报话机,第一连的邸连长向他报告了第一连的位置,第一连也进入了墨江县境内,此时离着张义的营部实际上只有二十多里地,翻两座山也就到了。

中午时分的时候,邸连长带着第一连终于回归了第一营的建制,在大家为会师而欢天喜地的时候,张义却没有找到自己大哥张贤的身影,心里面不由得便有些不安起来,即至邸连长向他当面汇报第一连的情况,提到了张贤的时候,告诉他,于班长带着一个战士去侦察敌情,那个战士回来了,而于得水却不知所踪。那天夜里的雾太大,走失的不止是于得水一个人,第一连里走失的人还有几个,其中还包括武小阳与熊三娃。他相信,这些走失的人一定可以找回来的。

但是,张义却远没有邸玉宝连长这么得乐观,他的心里隐隐有着一种莫名的慌张。此时在滇南的山区里,情况错综复杂,这里面除了有解放军和国民党败兵之外,还有很多土匪和地方武装,另外,山里面的少数民族也很多,有回教民,有彝族,有苗人,还有许多没有开化藏在深山里过着近乎与世隔绝生活的不知名的民族,这些民族与汉人之间的矛盾也由来以久,很难想象一个落了单的人能够顺利地回归部队。而对于张义来说,还有更深一层次的担忧,于得水是与熊三娃一起失踪,该不会是因为旧情难忘,放不下往日的兄弟,又投向了国民党阵营里去了?只是想一想,张义又觉得不可能,此时已经非彼时,国民党政府已经轰然倒下来,如今除了还占着沿海的几个岛屿之外,在大陆地区,也就这个云南省还剩这最后一块地区,但是元江战役已然毫无悬念可言,国民党军的败亡只是早一日晚一日的事了,在这个时候,以大哥张贤的聪明,不应该看不到这个结果的。不过,当听到熊三娃并不是跟着张贤一起失踪的时候,张义还是放下了心来。他知道熊三娃一直是自己大哥忠实的追随者,那两个人的关系实际上已经超过了他们亲兄弟之间的关系,就算是张贤要跑路,怎么也会带着熊三娃一起走,肯定是大哥遇到了麻烦,否则不会不归队的。

从邸玉宝连长的口里,张义知道熊三娃是在张贤失踪之后才走失的,武小阳也几乎是与熊三娃同时失踪的。此时他只能留存着邸连长那样希望,相信这些人只是一时的迷路,不久就都会回来的。

而邸连长带给张义的另一个情报却显得格外得重要了,第一连在路过墨江县城附近的时候,遇到了从县城里退出来的一大股敌军,经过侦察后得知,这是最早渡过元江,没有被解放军第十三军围打的国军第九军,虽然号称有一个军,实际上只有五千人众,这支队伍的长官就是苏正涛。

在放走了徐海波的上千人众之后,苏正涛的这五千国军便显得格外得显眼起来。

张义马上感觉到了这个情报的重要性,毕竟五千人已经不是一个小的数目了,想一想,元江战役被围的汤尧兵团也就一万五千人到两万人左右,如果放走这五千人,那么就是一个很大的遗漏。可是,面临徐海波才一千人众,张义和他的第一营尚且无法阻挡,就算此时第一连回归建制,以区区不到五百人的兵力,想要阻挡对方十倍的兵数,这实在是不能想象的。在这个时候,张义已经没有了先前的那种必胜的信心,却又担心遗失战机,无奈之下,只好向上面反应这个情况。但是,他心里却隐隐地感到不安,想也可以想到,上面的想法会是什么。

果然,关山团长的电令很快就到了第一营的营地里,十分明确发告诉着张义,要他必须想办法阻止敌人第九军的向西移动,同时也告诉着张义,第一团的另外两个营会在四个小时之后赶到,也就是要求第一营无论如何,也要拦住国军第九军四个小时的时间。

接到这封电令的时候,张义心里说不出来的别扭,关团长也犯了跟他同样的好大喜功的毛病,他是真得把第一营豁将出去,仔细想一想,第一团的另外两个营显然是在昨天晚上没有行军,否则不可能还要到四个小时赶到这里。而以第一营的这点人,想要阻拦对方五千人,这个任务实在是太艰巨了。

正在张义愁眉不展的时候,刘兴华的电报也拍了过来,语气上却是比关山团长的电令要婉转了许多。刘军长首先告诉张义,元江战役基本结束了,汤尧的部队大多数缴械投降,那边的战斗几乎是一边倒的情况,只有少数的人逃走。元江战役的胜利结束,基本上也就预示着滇南之战的结束,剩下的就是追击各路的国民党残兵了。刘兴华的电报上,着重强调,此时苏正涛的第九军夺路向西逃蹿,就是溃败的一群乌合之众,对付这些人还是政治攻势为上,以求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伤亡!

在刘兴华的电报里,张义感觉得到刘军长所担心的是什么,大家都是中国人,他也想以最节省的方式,来和平的解决这股败兵,这就需要很大的智慧了。

如何能够挡住这些败溃下来的敌军,又能以双方最小的代价,来达成一个现实的问题,这的确让张义伤透了脑筋。

※※※

从墨江城出来,向西要过阿墨江,只有一条路可以走,那就是走忠爱桥,这也是一座铁索桥,横跨在阿墨江的两岸。张贤走过了这条铁索桥,却在奇怪着苏正涛为什么没有把这座桥也一起炸掉呢?不过想一想看,实在也没有这个必要了,此时元江大战已然是东边百里之外的事了,苏正涛要跑也早就跑得远了,便是不炸这座桥,后面的追兵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追将上来。

一步捱着一步,过了阿墨江,张贤知道前面还有一条大河,那就是把边江,只有过了把边江,就到达了无量山区,那边是普洱县境,离着十二版纳就很近了。也许,十二版纳就是苏正涛的目标所在。的确,如今十二版纳的车里机场,已然成为了所有败逃的国军唯一的希望所在,解放军的力量还无法触及深蓝的天空。只是,那座机场真得可以成为救命的港湾吗?张贤却觉得好笑,到这个时候,这么多的人,国民党又要准备多少的飞机来接呢?就算是有人侥幸地逃离了云南,难道去海岛上就可以得到安全了吗?不过,想到十二版纳,那里的确是一个三不管的乱世天堂,几步之遥的国境线,漫长无际,淹没在莽莽的热带森林里,只要是钻将了进去,后面的追兵再找,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了。

忠爱桥的西面是回龙街,再往西便是这条茶马古道上的重要商镇通关了,到了通关,或许就可以打听到解放军的下落,此时在阿墨江以西如果出现解放军,那只能是七十二军的第一团里的部队了。

在到达回龙街,在一处小店里歇脚的时候,张贤便听到从通关那边过来的人在谈论着通关西面发生的战事,他马上竖起了耳朵,果然从这些人的口中得到了解放军的消息,这个消息令他都有些感到惊讶,无疑,通关以西的战斗显然是他们七十二军里的部队进行的,十有八九就是他们的营。可是其结果却有些意外,那支解放军并没有拦住国民党残兵的败退,而是让出了道路来,使那队国军残兵可以顺利通过。如果打仗的那支部队是张义的营的话,显然自己的这个弟弟好大喜功,没有听从自己的警告,以一个营的兵力,根本就挡不住敌人成百上千出逃的路。

他原以为,那队冲出去的国军残兵就是苏正涛的部队,可是细问之下,那个过来的客商告诉他,还有一支很大的国民党队伍进入了无量山区,老百姓都躲了起来,生怕被这些溃兵们祸害。而前一支国民党兵的长官姓徐,这后面的一支国民党兵的长官姓苏。

张贤马上明白了过来,前一支国军部队定然是徐海波带领的,只是他有些纳闷,接道理说来,徐海波应该早就离开了建水和开远,怎么这么些天以来,才刚刚过了通关镇呢?不管怎么说,看来徐海波还是过了那处生死的关口,而显然,苏正涛还是没有逃脱被堵的命运。他想到苏正涛的时候,却又不由得想到了高伟来,如果按行程,他已经走到了高伟的前面,只是不知道此时的高伟,带着他的那几百号人又到了哪里?

谢过了这位为了讨些财气而不惜奔波在这凶险的茶马古道的商人,张贤此时已然是归心似箭,在不知不觉的时候,他已经把自己当成了解放军中的一员。

按照那个过来商人的话,张贤推测着此时苏正涛的第九军与张义的第一营的位置,苏正涛的第九军人数众多,而且携家带口的,所以行动必然缓慢,此时最多也就在通关附近;既然张义已经与徐海波交过了手,那么定然也在那片区域里,而过了这么一天之后,只怕第一团后继的两个营马上就可跟将上来,而在那两个营没有到来之前,真得不知道张义是不是还那么大意与大胆,敢于在茶马古道上,再一次布防阵地,以堵截苏正涛部队的前行。想到了自己的弟弟,张贤的担心越发得急迫了起来。

张贤不敢沿着这条大道奔向通关镇,生怕遇到了苏正涛的部队,只好从北面穿过山林,准备着绕过通关,赶到国民党第九军的前面去,也正是这么一个无巧不巧的巧合,当他到达龙潭地区的时候,正好看到了沿着小路奔向通关镇西面去的同志们。

第五三章 虚张(二)

听说于得水已经回来了,张义先是微微愣了一下,继而脸个马上露出了喜容来,已然是情不自禁了。“快!快把他找过来!”他命令着自己的通讯员宋铁蛋。

宋铁蛋愣了愣,有些不明白自己的副团长怎么会对这个侦察兵如此得在乎,要说第一连失踪的人很多,最少武小阳跟张义的交情就不同一般,虽然他也不喜欢武小阳,但是怎么来说,武小阳也比这个叫于得水的侦察兵资格要老了许多。当下,迈开腿向第一连跑去。

没有过多长时间,宋铁蛋已经带着换过解放军军装的这个于得水来到了张义的面前,张贤面对着自己的弟弟,便如同下级见到了上级一样,规规矩矩,正正经经地敬了个礼,此时的张义已经没有了那么多排场,只是当着还在行军之中的营队,敷衍着向张贤还敬了一个礼,客套的问了些张贤脱离开第一连后所发生的经历。其实这些经历张贤早就在路上编好了,只是说那天夜雾太大,他带着李青山两个人摸进了敌人的宿营地里,李青山回去报信,而他却被敌人发现,成了俘虏,只是在敌人过元江的时候,他乘机又逃出来。他的话亦真亦假,让人找不到破绽,令人不得不信。

实际上,张义在意的并不是张贤在此之前到底发生了什么,他在意的只是自己的大哥又回到了他的身边来,又回到了解放军当中,这说明大哥的觉悟已经更深了一层,不用他这个弟弟再担心会出现什么反复。

张义故意拖着张贤走到了队伍边上,宋铁蛋也十分知趣地远远跟在他们的后面,知道张副团长会向于得水问些情报,还是不要听到的好。

张贤陪着张义走了一段路,知道自己的弟弟在想些什么,只是此时对于这个已经成了副团长的弟弟,他还要当成是自己的一个上级来谦恭地应付。想一想有时候真得好笑,当初这个毛孩子在自己的背上耍赖的时候,却要比现在可爱得多了。

“副团长要是没有什么事,我就先回连里了!”张贤提醒着张义,他们已经走了很长的一段路。

张义如梦方醒一般,转过头看着他,忽闪着一双透亮的眼睛,蓦然问道:“高伟在第九军里吗?”

张贤怔了一下,已然明白过来,当初第一连去救援唐云连的时候,曾抓到过高伟手下的一名连长,邸玉宝连长肯定把当时的情况都向张义作了汇报,他知道高伟也就是意料之中的事了。于是笑了一下,摇了摇头,如实地道:“我跟他分开了,如今我也不知道他到了哪里,应该不会跟第九军在一起!”

听到张贤这么一说,张义却如释重负一样,长长地出了一口气。

“你问他做什么?”张贤明知故问着。

张义看着自己的大哥一会儿,这才道:“当初听你说过,你手下有几个特别能打仗的人,尹剑已经牺牲了,还有一个白京生,跑到十二兵团里去了。在云南还有两个,一个是徐海波,昨天我就已经领教了他的诡计;另一个就是这个高伟了,这个人能当上国民党的师长,想来也是有些本事的!”

“你是害了?”张贤问着。

张义没有马上回答,只是转头看了看这些从自己的身边快步走过去的战士们,心里却惶惑不安,前一次他已经是损兵折将了,吃了一个大亏,而这一次他要面对的是比前一次兵力更多、编制更大的残军,以他们第一营全部的兵力,还不及对手的十分之一,此一役只怕还不如上一役,只是因为上命难违,虽然他有心来完成这个任务,却又害怕不知道又会牺牲多少的同志。

“真的,我现在非常后悔!”张义如实地道:“要是我听了你的话,也不会向现在这么得为难!最少不会遭遇徐海波!”

张贤已经听说了第一营遇到徐海波那股残兵的事,知道张义说话的所指。自己的弟弟好强心太盛,总想抢个头筹,抢来抢去,所以才会成为一个露头的橛子,定然会第一个烂掉。想一想,如果张义听从了自己的话,没有带着第一营这么得跑在前面,而是与后面的两个营汇合一处,就算是行动得慢了,最少不会有如今这么大的风险和危险。的确,以不到五百人的一个营,对付如同汹涌波涛一样翻滚而来,是自己十倍兵力的敌人,任谁都会感到力不从心的,如果承受力小一点的话,只怕已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