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棉花高效栽培模式-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喷35~37千克高效叶面肥,7~10天喷施1次,连续喷施3~4次,以改善棉株营养,延长叶功能期对防早衰,对保优桃、争秋桃,增铃重起重要作用。

    (6)病虫害防治

    ①马铃薯病虫害的防治 虫害主要是地下害虫金针虫、蛴螬等,要做到预防为主,及早防治,结合整地用40%辛硫磷乳油100~150克拌细土或细沙15~20千克,撒入土中,或用40%辛硫磷乳油600倍液,直接浇灌在被害植株根部,都能起到较好的防治效果。病害主要以防治马铃薯晚疫病为主,可在发病初期喷洒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用58%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每隔5~7天喷1次,连续喷施3~4次。

    ②棉花的病虫害防治 棉花虫害主要有棉蚜、棉铃虫、红蜘蛛、蓟马、地老虎等,应采取“预防为主,营养壮苗,治疗康复,综合防治”的措施,用2。5%*乳油1500倍液,4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喷雾;防治蓟马和地老虎用2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3%乙虫脒乳油1000倍液喷雾,防治蚜虫用20%灭多威1000倍液。防治二代棉铃虫用50%甲基对硫磷1000倍液或2。5%*1000倍液;防治三代棉铃虫用40%灭扫刺乳油2000倍液,可兼治棉红蜘蛛,均能达到良好的防治效果。病害主要有红叶茎枯病、枯萎病、黄萎病。棉花红叶茎枯病的防治,采用连续叶面喷施氯化钾或硫酸钾加尿素和磷酸二氢钾混合液3~5次,间隔5~7天喷1次,具体比例是30千克水加氯化钾0。8千克(或硫酸钾1千克),再加尿素0。2千克和磷酸二氢钾0。3千克,喷施时间在晴天下午3时以后。棉花枯、黄萎病采用9。8%甲·维·嘌可溶性粉剂2500~3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

    (7)及时整枝化控 待马铃薯初花期以后,视墒情和马铃薯长势,喷洒多效唑,防止旺长。棉花及时简化整枝,为改善棉田通风透光条件,6月下旬前后,在棉花现蕾后,应立即进行人工“脱裤腿”,方法是将第一果枝以下的枝和叶全部脱去,“脱裤腿”要彻底、干净、及时,个别缺株处可留1~2个叶枝,并去除赘芽,对生长较旺的棉田,在出现7~8个果枝后应及时摘心。棉农的经验是“以密定枝,以枝定时,时到不等枝,枝到看长势。”或喷施矮壮素每公顷30~45毫升,或缩节胺25~30克进行喷雾。第二次在花铃期每公顷用50%矮壮素45~60毫升,或每公顷缩节胺30~35克进行喷雾,喷药时要注意点、片、面结合,做到喷高不喷低,喷旺不喷弱,不重不漏,达到棉花健壮整齐。

    (8)适时收获 马铃薯收获前再一次去杂去劣,以保纯度。一般在主茎尖端下2/3处变黄时,选晴天收获。大面积收获后,薯块要在原地晾晒1天,以增加薯皮木栓化程度,减少皮伤,提高其商品性。棉花要根据长势情况及早霜天气预报,进行分期采收,并分存、分运、分级出售,以确保丰产、丰收、优质。

    skbshge

3。 棉花套种孜然高效栽培模式() 
甘肃省金塔县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经过多年的试验研究,成功地摸索出了棉花套种孜然的栽培模式。一般每公顷孜然产量2400千克左右、籽棉产量4500千克左右,两茬作物每公顷产值在6万元以上,经济效益显著。主要栽培技术如下:

    (1)合理倒茬,施足基肥 前茬以夏粮或绿肥为宜,忌瓜菜类茬口。每667米2

    施优质农家肥4~6米3

    、磷酸二铵15~20千克(或过磷酸钙50~60千克)、硫酸钾5~10千克作基肥。

    (2)土壤处理 孜然播种前7天,每公顷用48%地乐胺乳油1200~2250克,或48%氟乐灵乳油1125~1500克,对水450千克,在地表均匀喷施,同时每公顷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75克,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75克,对水450千克均匀喷洒地表,然后浅耙轻耱,以防除杂草及预防孜然根腐病。

    (3)品种选择 孜然选用色泽鲜绿、籽粒饱满的新疆大粒品种。棉花选用新石K4、硕丰1号、硕丰2号等品种。

    (4)适时播种 套种带宽110厘米,孜然种植带为60厘米,播4行,棉花种植带50厘米,种2行。孜然于3月上中旬地表解冻3厘米后,在种子中掺入磷酸二铵,每公顷用量为56。3~83。1千克。用精量播种机或畜力播种机播种,行距15厘米,株距10~13厘米,播深1。0~1。5厘米,每667米2

    播种量1。5~2。0千克,播后耙平轻耱。孜然播后灌催苗水1次,待地表发白时,及时疏松地表,破除板结,助苗出土,并在有风害的地块的田埂上设挡风墙,以减轻风灾。棉花于4月5日前后覆膜,4月10日前后播种,每667米2

    播量5~7千克,行距40厘米,株距10~13厘米,播种深度为2~3厘米,覆土1厘米,每667米2

    保苗10000~12000株。

    (5)田间管理技术

    ①孜然管理 孜然出苗后要及时间苗定苗,拔除杂草。5月上中旬抽薹后灌苗水,结合灌水每公顷追施尿素90~105千克,开花期灌二水、灌浆期灌第三水,灌水要浅。

    ②棉花管理 棉花出苗后子叶由黄变绿时及时放苗,2片真叶时定苗,每穴留1株,缺苗处可1穴留2株;棉花第一果枝出现后“脱裤腿”,将第一果枝下部的枝叶全部脱去,现7~8层果枝时打顶。

    棉花株高应控制在65~75厘米。每667米2

    3~4片真叶时,用98%缩节胺可湿性粉剂0。3~0。5克;6~7叶期时,用1~2克;初花期时用3~4克;打顶后用5~8克化控。结合化控每667米2

    用98%磷酸二氢钾100克,对水450升进行叶面喷施,全生育期喷施4~5次。6月中下旬棉田见花时灌头水,以后间隔15~20天灌水1次,8月20日前停止灌水。结合灌水,每667米2

    头水、二水、三水分别追施尿素10千克、15千克、10千克。

    9月上中旬即早霜前15天,每667米2

    用40%乙烯利乳油200~300克,对水30升进行喷雾,以促进棉行早吐絮。

    (6)病虫害防治

    ①孜然病害的防治 孜然病害主要以根腐病为主,可在5月中下旬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叶面喷雾防治。棉花虫害主要有蚜虫、红蜘蛛、棉铃虫等,可用2。5%功夫乳油1500~2000倍液,或10%大功臣乳油1500~2000倍液等喷雾防治。

    ②棉花病害的防治 棉花病害主要是枯萎病、黄萎病,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5%植病灵乳剂500倍液等灌根防治。

    (7)适时采收 6月下旬至7月初,当茎秆淡绿、籽粒呈青黄色时为孜然的最佳收获期,应及时收割脱粒,晾晒入库。在大多数棉株有2~3个棉铃吐絮时即可采摘棉花,采摘时要注意分收、分晒、分藏、分售。

    skbshge

1。 播前准备() 
(1)土地准备 土壤选择以沙壤土为最好,其次为轻黏质土。要求土壤耕性较好,供肥能力强,保水保肥能力好。残膜、病菌少的设施滴灌条田。有条件的尽量冬翻。

    (2)酸枣种子选择与处理 采用外形大小均匀,种形圆正,光洁度好、成熟度高的酸枣种仁。发芽率85%以上,净度达到95%。播前2~3天进行药剂拌种,100千克种子用敌克松200克、乙酰甲胺磷500克,加水适量。

    (3)棉种选择与处理 选用抗病、抗虫品种,如中棉414等。种子要求大小均匀,籽粒饱满,成熟度和光洁度好,发芽率在85%以上,净率在90%以上。瘪籽率、含水率均要达标且需药剂包衣。播前必须进行严格人工粒选和翻晒工作。

    (4)小茴香品种选择 一般选择分枝能力强、早熟、丰产、抗病虫的品种。同时要求种子要过筛,籽粒要饱满、色泽鲜艳、无病虫,再经人工精选以除去杂物,并于播种前用辛硫磷拌种待播。目前该团采用的品种为内蒙古小茴香。

    (5)打瓜品种选择 一般选择产量高、品质好、抗逆性强及消费者喜欢的优良品种,如“兰州大片”和新籽2号。种子要求:纯度要高达95%,籽粒饱满,净度90%以上,发芽率在85%以上;种形良好,种面平整光洁。播种前进行选种,并采用温水烫种处理和药剂包衣。

    (6)灌水 春季灌水主要是蓄足土壤墒度,保证作物出苗所需要的水分,其次是利于土壤解冻,以提高土壤温度。灌水要求格田面积在1000米2

    左右,田埂加宽加高。冬灌过的土地每667米2

    灌水量为120~150米3

    ,未冬灌的地块每667米2

    灌水量为150~180米3

    ,并要求每格田停水后进行销埂工作,有利于田埂处出苗。

    (7)重施基肥 由于是四种农作物间混套作,基肥投入应综合考虑。一般基肥投入总量为每667米2

    优质腐熟农家肥1000千克,化肥70千克,其中尿素10千克、磷肥35千克、钾肥25千克。

    (8)农机作业 播前农机作业内容包括犁、切、整作业。犁地保证深度不少于25厘米,翻垡均匀、不重不漏、不拉钩、残茬覆盖严密,到头到边,耕后地表平整。适时耙地保墒,提高播前整地质量。以“墒”为中心,做好耙地保墒工作。带复式机具,减少机具作业次数。地头、地边要人工清耱、清耙,将残膜和棉秆捡拾干净。耙地深度达到4~5厘米,整体上达到“齐、平、松、碎、墒、净”六字标准。为防除杂草,在播种前1天,每667米2

    可用氟乐灵100克进行土壤处理。

    skbshge

2。 播种() 
播种方法采取机械播种和人工点播两种方法。

    (1)机械播种 以棉花播种适宜期为标准,采用1。2米宽的地膜,用三膜悬挂铺膜机进行播种。棉花、小茴香、酸枣仁按上述配置同时进行。棉花选用机械式精量单籽穴播器。酸枣仁采用常规半精量穴播器,每穴2~4粒。小茴香采取膜上专用穴播器播种和连接行内普通条播。播种质量要求:棉花与大田栽培相同;酸枣仁株距20厘米,播种深度为1~1。5厘米,覆土厚度为1厘米,每667米2

    播种量控制在250克;小茴香株距10厘米,覆土1厘米左右,最厚不可超过1。5厘米,每667米2

    播种量控制在1。5~1。8千克。

    (2)人工点播 人工点播主要用于打瓜播种,当机械播种后1周左右可进行打瓜点播,按上述配置株距10厘米开始点播。每穴2粒种子,要求深度3~4厘米,覆土1~1。5厘米,每667米2

    播种量控制在2。5千克左右。

    skbshge

3。 田间管理() 
(1)酸枣苗管理 播后立即进行膜上管理,封好露裸孔穴,扫清膜面上的细土增加采光面,以提高地温利于壮苗早发。播种1周后应及时调查种子发芽情况,如发现有异常情况,应立即进行催芽补种。酸枣出苗后,当幼苗长出2~4片真叶时开始定苗,留壮去弱、1穴1株。

    当酸枣苗长到10厘米左右时开始滴头水,要求少量迅速,每667米2

    可随水追施尿素3千克和磷酸二氢钾1千克。以后每隔10~15天滴水1次并随水追肥1次,可与棉花同期进行。

    出苗后可与棉花防治蓟马的同时进行1次化学防治,主要是针对早期叶螨和小绿叶蝉的危害。在5~8月份重点加强对叶螨的防治。

    枣树头水后667米2

    可施缩节胺2克化控1次。苗高30厘米以上时及时摘除枣苗顶芽,同时可剪去下部侧枝,以集中养分增加地面茎粗,加速木质化,为嫁接培养优质砧木苗。

    (2)棉花管理 棉花管理可按棉花大田管理方法进行。棉花3片叶片展平时,每667米2

    可用缩节胺0。2克化控,并适当喷施抗病剂。打顶可视苗情长势分类进行,一般在6月底开始点片开展,但总体上复打顶工作必须在7月15前结束。

    在生产实际中发现,主要是棉叶螨危害比较猖獗,危害早且持续时间长。管理中应密切注意棉叶螨的活动情况,掌握其准确动态信息及时采取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

    (3)打瓜管理 播行上一般连续缺1~2株可以不必补种,待甩蔓后将蔓拉到空位,若邻位没有双株苗,也可以将子蔓引出来埋在空穴上顶位。这种借株顶位比补种来得快,且不影响产量。如若缺苗太多,连续在3株以上时应及时补种。

    2片真叶展平时间苗,去弱留强。4片真叶展平时定苗。定苗后及时进行松土、保墒、灭草。提高地温,以利发苗。当1~2条子蔓长到1~2厘米时,从基部将其抹掉,以促进主蔓生长。肥水足密度过大,叶层过厚的地方,应将上节位空条(没有结瓜的蔓)适当摘除一部分,同时要理顺瓜秧。2~3片真叶时期,种子储存的养分基本耗尽,根系弱小,吸肥能力差,应及时追肥,解除“饥饿”,每667米2

    可喷施尿素100克,可加入适当的防病剂。

    果实膨大期果实生长迅速,膨大快,需要养分多,应及时给予补肥,以磷酸二氢钾为主,每667米2

    施150克,连续喷施2~3次。甩蔓水应和枣苗浇头水时间相吻合,可同时进行,但要少量快速,每667米2

    可随水滴入尿素3千克,保证开花和坐果。果实膨大水,果实膨大期需肥量增大,此期灌水也可与枣苗同时进行。滴水量可适当大些。

    打瓜生长期间主要病害有枯萎病、蔓枯病、*病和病毒病。应根据不同时期和不同原因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药剂拌种效果较好。虫害主要是叶螨和瓜蚜,但叶螨危害较重应加强防治。

    (4)小茴香管理 苗出齐后,对密度过大的地方应及时疏、间苗。幼苗期及时清除田间杂草,播后如遇雨要及时松土,破除硬壳,以保全苗,并喷施根腐宁,防治苗期黑根病。

    生育期间一般不浇水、不追肥。肥力较低的地块,可视苗情长势,在始花期灌水,每667米2

    追施尿素3千克,要严格控制水量。如有积水应及时排涝,因茴香怕涝。

    skbshge

4。 及时收获() 
产品收获主要是指棉花、打瓜、小茴香的产品收获。棉花收获与纯棉花种植基本相同,但应注意,在采收时不要把枣苗弄折、弄伤。

    (1)打瓜收获 在打瓜拉秧时一次收获,时间在8月上旬。打瓜取籽方法有3种,即压板取籽、人工挖籽和机械脱籽。目前常用机械脱籽,具有工效高、取籽净、破碎率少和成本低的优点。取籽后将籽摊在水泥地上晾晒,摊的厚度为1~2厘米,半干后翻动,否则易出现翘板,干后分级装袋销售。

    (2)小茴香收获 当小茴香65%的果实转黄后,即进入成熟期。收获一般在6月中旬。因果实陆续成熟且易落地散失,应及时随熟随收,分批分次进行,采用人工拔起或从根部割下。运到场地摊晒,注意防雨。干后碾压扬净置于阴凉处存放。

    skbshge

5。 产量及经济效益() 
实践证明,该多种作物间混套作立体栽培模式,优化了农田基本生态环境,提高了土地利用率,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在该栽培模式下,按前3年的平均价格计算,棉花每667米2

    单产400千克以上,产值2000元以上;打瓜每667米2

    单产55千克,产值可达500元;小茴香每667米2

    单产30千克,产值可达400元。每667米2

    总产值达2900元。减去总成本1600元,每667米2

    利润达1000元以上。由此可见,该栽培模式在西北内陆棉区有很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skbshge

1。 新陆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