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第一强兵-第2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万金之躯,若是稍有损伤,岂是王羽一命可以弥补的?
    不过,王羽虽然没有进兵的意思,但斥候也带不回清河境内的确切情报。
    王羽把所有轻骑都当斥候来用了,在饥民中,还混了不少探子。清河虽大,却也架不住这种无孔不入的反侦查手段。刘岱的斥候,多半都是一去不回头,少数机灵的都是见机快,没深入,这才保住了性命,但带回来的情报,自然也没多少价值。
    悬而未决,有时候比看到敌人杀到面前还可怕。这段时间,刘岱表面从容,但私下里却是提心吊胆的,稍有个风吹草动,他就觉得一阵心惊肉跳,日子很是难捱。
    现在,王羽的举动有了合理的解释,他终于可以开怀大笑,举觞畅饮了。
    “正如岱公所说,想那王羽自恃武力、智谋,凶横霸道,结果此番武不能扫平张颌的数千残军,智亦算不到岱公仗义出手,主持公道,到头来落得个进退维谷,被四面合围的境地,真是可叹复可怜呐!”
    说话的是个二十来岁,长相颇为儒雅的年轻人,因为年纪太小,在满座名士中,显得颇为乍眼。不过,只看他能紧接着刘岱说话,就知道,此人的身份颇不寻常。
    “孔才这番见识却是差了。有道是:树德莫如滋,云疾莫如尽,正是除恶务尽的意思。那王羽上欺天下,下欺黎民,凌辱诸侯,与国贼相勾结,可谓: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如此之人,若除了,吾等只有欢喜赞叹的份儿,又何谈可怜可叹之说呢?”
    “文祖公高才!好一个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一语道尽了吾等士子心中之愤,天下苍生之恨呐!”
    说话之人上了些年纪,但嗓门却很洪亮,一番话说得正气凛然,掷地有声,当即赢得了一片叫好喝彩声。
    “不过,孔才说的倒也没错,王羽此子虽然作恶多端,但终究是未受圣人教化之故,其本心倒也不差,只是不通礼法,行事太过急躁罢了。若是能及时回返正途,得到岱公的指点纠正,亦不失为栋梁之才,由此而言,确实可怜可叹啊。”
    先前说话那老者恍然大悟,捻须叹道:“原来如此,迷而知反,尚可以免,孔才的见识,却是高了老夫一筹,不愧是邯郸刘氏的麒麟儿啊。”
    “不敢,不敢。”刘劭赶忙起身辞谢:“小子妄言,文祖公不怪,劭已是惶恐,如此谬赞,实令劭愧不敢当呐。”
    刘岱见状,摆摆手道:“文祖公一身正气,孔才见地深远,正合孔子说的老尊少慧之言。岱与诸位聚会于此,为的是商议天下大势的走向,找出由乱返治的办法来,各位还是畅所欲言才好。”
    “岱公说的是。”名士们纷纷附和,又是引经据典的一阵互相吹捧,好半天才回到了正题。
    实际上,名士聚会,多半没什么正题。论国家大事,通常就是找个罪魁祸首来骂,早些年骂外戚,近些年骂的是宦官,去年前年骂董卓,现在骂王羽。
    好像只要骂的足够精彩,文采飞扬,就能把这些被他们认定是罪魁祸首的国贼骂死,进而拯救朝廷一样。
    王羽跟董卓当然不一样,但如果想骂人,理由总是找得到的。名士们都是心生七窍的饱学之士,想寻些错处来骂还不是轻而易举。何况,王羽也确实有诸多可恨之处,跟刘使君的关系又很差,不骂他骂谁?
    “可惜曹孟德胆魄差了点,若是他鼓起勇气,长驱直入,岱公统帅大军为后进,说不定现在凶顽已经就擒了,真是可惜。”
    这话刘岱爱听。
    实际上,聊城离平原没多远,也就二百多里地,王羽在聊城没有驻军,只放了一支斥候队,大军到了后,已经闻风而逃了,曹操若是胆子大点,现在至少也能攻到博平、灵县一带了。
    若是那样,自己率大军过河,六万大军,一前一后,浩浩荡荡的杀过去,王羽岂能抵挡?可惜曹孟德私心太重,窝在乐平不动,前锋不动,自己自然也不好出兵,以免失了身份。
    想到这里,刘岱谓然一叹,对国事之艰难,又有了新的感触。
    “那王羽不敢来,曹孟德又不敢去,这局面要持续到什么时候?”
    文祖公,也就是名列八厨的王考表现的最为激动,只见他一脸悲天悯人的表情,大声说道:“兵者,凶器也,圣人尚不得已方用之,刀兵一动,生民皆苦,偏偏这些人为了自家的野心,不知收敛,可恨呐,可恨!”
    众人一阵欷殻В鲅愿胶褪保刺锰庖徽蠓茁遥婷嫦嚓锛洌醇靡幻孜兰贝掖业拇沉私矗跤醯馁鞅ǖ溃骸爸鳌鞴啵嘀菥舷铝耍 
    “什么?”如有一阵寒风吹过,一阵看不见的战栗席卷了整个厅堂,众人都是大吃一惊。
    王考本来手拂长须,慷慨陈词,吃了这一吓,手上不知不觉的用了力气,将他好生保养的长须拽下了十多根,却恍然不觉。
    刘岱更是目瞪口呆,跌坐于地,心中千念百转,却说不出话来。
    王羽怎么就来了呢?这人是傻了么?看不出自己摆出的这个互为犄角的必杀阵型吗?
    “青州军现在何处?”也许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缘故,刘劭表现得很镇定。
    “前锋已至博平,正向聊城进发!”
    “呼!”众人齐齐的呼出了一口长气,不用担心了,去聊城,目标就是曹操了,茌平这边只要把握好救援的时机就可以了。
    抬手在额角擦了擦,刘岱重新跪坐起身,沉声喝令道:“传孤的命令,让刘何、侯音二将提高警惕,严密监视青州军动向,一旦有所发现,速来回报与孤。”
    “喏!”亲卫应诺一声,又等了片刻,见刘岱没有继续发令的意思,倒退着走到门口,这才快步离去。
    闹了这么一出,众人也无心继续高谈阔论了,毕竟战争就在眼前。别看王羽娶了个才女,有个堪称当世大儒的岳父,可那人就是个蛮子,跟他讲理能讲得通才怪呢。
    名士们交头接耳的低声讨论着,话题离不开那几个:王羽为什么明知山有虎,还偏偏跑到聊城来了?在众人早先的分析中,王羽要找个目标来各个击破,明显应该去找袁绍才对,而不是找刘岱这个助拳的拼命。
    更重要的是,如果王羽真的去打曹操,这边救还是不救?
    不救的话,曹操被击败,刘岱也没法独善其身,只能灰溜溜的逃跑,等着袁绍和王羽之间分出胜负,彻底沦为龙套。
    救,能打赢吗?刘岱有那个胆魄吗?这都是问题啊!
    怕什么来什么,酒宴散去不久,前方再次传来了新的情报,青州军的前锋过聊城而不入,长驱而进,兵锋直指乐平的曹军!
    刘岱肝都在颤了,一个棘手的问题浮出了水面,救还是不救?
    (未完待续)


三一三章 迎而战之
    乐平。
    中军帐内充斥着紧张的气氛,无论是主帅曹操,还是桀骜不驯的武将们,又或自视甚高的幕僚们,脸上的神情都异常凝重。
    敌人,大伙遇得多了,但能给人带来这种如泰山压顶般的压力的,却只有一个!
    “来的好快!出动了多少兵马,先锋何人?”曹操的语气很平静,从提兵北上的一刻开始,对这一天,他就已经有了准备。他只是没想到,王羽先前不动如山,让人难知端的,一发动起来,竟是这般快法!
    灵县与乐平之间,有漯水相连,地势平坦,大军行进起来相当便利,王羽进兵速度快,算不得什么意外。
    不过,最外围的斥候,是在博平一带发现青州军,并立即返程回报的。可等博平的消息传到中军,聊城的消息也到了,除了时间地点之外,两处的消息并无二致。由此可见,青州的行动是何等之快,来势是何等凶猛。
    势在必得,孤注一掷的强攻么?平静的语气下,曹操的心里却一点都不平静。
    “前锋是大将太史慈!除了青州众将的旗号外,还有幽州田楷的旗号,兵马近两万!”
    在河北的青州军只有徐晃的催锋营,兵甲虽利,但人数毕竟不多,孤军而来的话,声势就弱了。田楷的平原军经过了扩充之后,兵马已经超过两万,如果整军来袭,敌军的兵马可能会超过三万。
    现在看起来田楷应该是留了一部分兵力防御冀州军,在清渊一带与馆陶的高览对峙。不过,幽州临时扩充的步卒,多些少些都无所谓,他们顶多就是摇旗呐喊的,真正的战力,是青州的精锐。
    “太史慈么?王鹏举何德何能,麾下良将如此之多也!”曹操由衷的感叹道。
    他麾下的良将也不少,同族的兄弟们且不去说,慕名投效的乐进、李典、史涣等人,都是上将之才。但由于他一直都是亲自指挥大军征战,所以麾下众将很少得到独当一面的机会,纵有,也是留守、虚张旗号之类的任务,看不出真实本领,显得没什么特色。
    反观王羽麾下的五大上将,各有其特点。于禁擅长练兵,打起防御战来,就连徐荣那样的手段,都难以攻破;徐晃擅攻,把握战机和攻坚的能力极强,配合以兵甲,让他一手打造出了锋锐无双的催锋营。
    黄忠擅射,在阳人之战时,跟在王羽身边,一箭断旗,威凌三军,一时无两。现在镇守奉高,独当一面,还没有新的战绩传出,但却也没人敢小觑了这支仅有三千人的部队。
    太史慈更不用说,这位勇冠三军的猛将用兵,深合不动则已,动若雷霆的兵法之旨,在都昌城的突袭战中,其果敢勇决,一展无遗。用之独当一面可能有些危险,但以之为前锋,为大军斩将夺旗,却是万夫莫当之人。
    最晚,也是年轻的一个,则是在界桥之战前加入的赵云。
    尽管曹操一直紧密关注着青州的动态,但赵云还是让他觉得高深莫测。年纪比王羽略长一两岁,平时话不多,显得有些老成,但这都不会是王羽委以重任的原因。
    刚一加入,就成了白马义从,也就是未来的青州轻骑部队的主将,这种待遇,可是其他四员大将都未曾享受过的。太史慈初入青州的时候,也当过一阵子主将,可是,他只是领兵作战,而赵云却是全权委任,从招募,到练兵、再到指挥作战,全都由他一言而决!
    与徐晃、于禁的部队一样,未来的青州轻骑,将会被打上极深的个人烙印,将会与赵云这个名字绑在一起!
    曹操相信,这样的重视,肯定不是无缘无故的。
    只是赵云为人太低调,在青州待了没多久,又被王羽派遣回了常山募兵,曹操始终没能得到有价值的情报。
    倒是徐州那边传来的一个不起眼的传言引起了他的注意。
    作为和戏志才斗得旗鼓相当的对手,徐庶也引起了曹操注意,并着力收集相关的情报。徐庶在家乡也是风云人物,眼下颍川是曹操的势力范围,收集情报自然轻而易举,很快,有关于徐庶的性格、事迹、师承、生活习惯等信息就摆在了曹操的案头。
    徐庶原来是个游侠,没正经读过几天书,但认识他的人都说,其人多智擅谋,在平时的处事中就能看得出。更形象的体现是,他的棋艺极高。
    颍川是群英荟萃的地方,琴棋书画,也是儒士们颇为推崇,并热衷的技艺,此地的棋手,自然高手如云。
    而徐庶在颍川却是所向披靡,除了初学期间输过几盘之外,就再没有他输棋的记录了!
    围棋只是小道,本不足引起曹操的注意,可问题是,徐庶的对手们,无一例外的都说,徐庶的棋力未必登峰造极,但每每会在中盘奇兵突出,一个应对不及,就算是国手,照样会着他道。
    而徐州的消息,是刺史府中传来的,说是陶谦与徐庶对弈,大儒郑玄作陪,连输三盘后,二老都极力推崇徐庶的棋力。徐庶开始只是谦虚,说人上有人,陶谦哪里肯信,于是徐庶坦言道,就在前不久,他就连输了三盘棋,被人死死的给压制住了。
    陶谦大奇,连连追问,徐庶本来不想多说,后来禁不住陶谦的追问,苦笑着道出真相:赢他的人是太史慈!
    陶谦更疑惑了,太史慈的勇悍之名,已经遍传中原,毋庸置疑,但他还是个围棋高手这种事,却是听都没听过。郑玄也是青州人,对青州人物如数家珍,却也摇头不迭,徐庶已经很厉害了,能稳居他之上的棋手,肯定早就名动青州了,他不可能不知道。
    于是,徐庶详细解释了一番,原来太史慈是有备而来,为了找回场子,他还带了个帮手。
    观棋不语真君子,但太史慈来挑战,不是纯粹为了下棋,而是为了赌斗。他事先言明:三局两胜,徐庶要是赢了,以前的事就一笔勾销,他给徐庶斟茶道歉;若是他赢了,徐庶以后就得叫他大哥。
    既然是打赌,那就不用考虑规矩了,徐庶也乐得用这种方式解决与同僚的纠纷,加上对自己棋力的自信,于是欣然应允。
    太史慈的棋力倒也不弱,中盘之前,两人一直旗鼓相当。可是,等到徐庶出奇招的时候,异变陡生,那个帮手开始支招了。
    出奇制胜,一定是建立在以局部劣势换取局部优势的基础之上,只要能出乎敌人的预料,就能搅乱敌军阵脚,扩大局部优势,获取最终的胜利。
    不过,在行动初期,己方的阵容肯定也是破绽丛生。普通的对手会被犀利的攻势所吸引,看不到这些弱点;高明一些的对手,也会被施计的一方用其他方式迷惑,从而掩盖破绽所在;但世上总有那么些神人,不会轻易被表象所迷惑。
    徐庶以前也遇见过类似的对手,但总要经历一番你来我往的斗智,才能分出胜负,可当时那种情况,他也是闻所未闻。
    只要他露出破绽,不管用什么办法遮掩,都会被那帮手第一时间看破,并加以攻击。任他腾挪闪转,却怎么也迷惑不了对方。
    连输两盘后,本来胜负已分,没必要再下了,可是徐庶不服气,非要继续再下,而且换了个方式,从一开始就奇招迭出。
    这一次,他终于试出来了,对方看出棋路破绽,靠的不是棋艺,而是一种类似直觉的东西。在此人面前,他最好不要露出任何破绽,一板一眼的进行攻守战,这样才有希望赢,用奇招,只会自取其辱。
    只可惜,他意识到这一点太晚了些,最终还是让太史慈得了逞。
    徐庶对此也是不以为意,太史慈年纪本来就比他大,本领也高,叫声大哥也不吃亏,能趁机改善关系,更是大好事。
    让他在意的是,那位帮手,也就是新来的骑兵大将赵云的独特本领。
    说到这里,徐庶就没继续说了,而是将话题一带,扯到了他与太史慈和赵云结拜的事情上面。陶谦、郑玄也没再追问,稍一唏嘘,便转道恭喜了。
    只是个传闻,曹操也不会过于深究,但其中蕴含的可能性,却让他极是心惊。
    如果他猜的不错,青州五大上将的最后一人,很可能是最可怕的一个。此人现在不在青州军中,可越是这样,就越可怕!
    想到这样一个对手随时会出现在战场上,在第一时间发现自己的软肋,并且加以猛攻,曹操心里一阵冰寒,所以才有了这句感叹。
    他情由心生,但这话听在众将耳中却不是滋味了,这不是当面打脸吗?青州的是良将,自己这些人就是庸将不成?
    “主公,某愿率本部兵马为先锋,迎战太史慈,锉王羽的锐气!”
    “主公,某亦愿往!不能生擒太史慈,甘领军法!”
    “主公……”
    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休都有勇武之名,除了留守颍川的夏侯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