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皇后在上,请受为夫一拜-第3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银票的面额是1000两白银。

    在这个年代,10两银子就足够普通人家衣食无忧生活两年了,而这却是1000两白银,给一个无亲无故的婢女。

    就仿佛,生怕别人注意不到似的。

    还有那藏银票的地方,竟不是把银票平展了缝在衣服内侧,而是把银票叠了又叠,缝在胸口正中。

    没错,若缝在这个地方,平日穿着小衣是看不出来,可一旦放在柜子里,就很明显了。

    况且,这样的巨款,对方既选择了缝在贴身小衣里,就应该随身携带,断无可能放在衣柜。

    “王爷,这条线索,怕是有问题。”霍坤道,“银票藏在这里不合理。”

    “顺着这条线索查。”秦曜阳道,他看过站在一旁的尚书大人,“本王还是那句话,这条线索查到是公布出去的凶手,若你们想知道真凶,就暗中查。”

    霍坤皱眉,先前,刑部尚书给他转述秦曜阳这番话时,他还不信,如今,听得秦曜阳亲口说,却是不得不信。

    他忍了又忍,终究不甘心:“王爷,您这样是不对的!”

    遥想当时,当他见秦曜阳破案,那种油然而生的敬畏,如见天人。

    而如今,秦曜阳这番话,让他有种屹立在面前的高山如砂石般轰然崩塌的感觉。

    “查案是一件严肃的事,死者用他的死在控诉凶手,我们不能因为”

    说到这里,霍坤忽然觉得自己触摸到了真相,能让秦曜阳,堂堂一国王爷退步的,除了皇上,大概就只有太子了,这件事,触及到的层面已不是他所能置喙。

    见得霍坤沉默,秦曜阳这才笑着:“你比你祖上聪明,至少还知道适当闭口。”

    当年,霍家祖上那位尚书大人,便是敢于与皇权争斗的硬汉。

    他成就了霍家青天大老爷的名声,却让他的后代子孙在夹缝中活得太苦。

    霍坤苦笑,躬身后退一步。

    这世上,本有许多无奈,连身为王爷的秦曜阳都无可奈何,何况是他。

    王爷说,顺着这条线索查到的是公布出去的凶手,他们若想知道真凶,可暗中查访,也就是说,王爷并不是泯灭良心,放过真凶,而只是时机不合适。

    想到这里,霍大人心里又轻松一点。

    “霍大人,你记住本王一句话。”

    秦曜阳的声音响起,霍坤抬头,便看见秦曜阳眸光深沉。

    “有为才有位,有位才能为。你在官场,要有本事,要有作为,才能有你的位置,反之,你要有本事保住你的位置,你才有更多的机会,更大的空间施展你的才华,懂了吗?”

    霍坤略一思考,竟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多么简单道理,他竟是从来没想过。

    “下官谢王爷提点。”霍坤抱拳。

    “为官之道,你以后还要多向尚书大人请教。”秦曜阳目光落在刑部尚书脸上,似笑非笑。

    刑部尚书老脸一红,他这个官位,算是多年刻意逢迎,苦心专营而来,裕王要霍坤向他学习,也不怕把霍坤带歪了吗?

    秦曜阳似没看见刑部尚书脸上变化,只笑道:“快去查案吧,现今既已有线索,想必今日内便能有答案。”

    一日内

    就算现在有一张可疑的银票,但一日内这个时间,依然太短。

    霍坤张口,似还有话说,

    “快走!”刑部尚书一把拉了霍坤,“王爷料事如神,他既说这案子今日能破,就必定能破。”

    刑部尚书可没忘,今日早朝后,当他不知这个案子怎么办时,王爷却忽然说今日内会有新线索,等着就行。

    之后他回到刑部,不到两炷香时间,银票之事就传了回来。

    如今,裕王说这案子今日能破,必定有他的原因。

    刑部尚书和霍坤走后,秦曜阳坐在书案后。

    午后的日光打在他英俊的侧颜上,他的脸一半暴露在光明里,一半陷在阴影里,明暗相交处的鼻子分外挺拔。

    伸手,他捏捏了鼻子山根,眸中全是晦暗。

    老十二之案,若非他知道内情,猜到秦皇所想,此时的他应该已带着人破了案。

    如今,不过看秦皇如何表演,如何偏袒,看老十一究竟有几分能耐。

    顺便训练这些刑部官员的破案能力。

    银票果然是条大线索,而且直白得可爱。

    刑部的人只跑了一趟钱庄,很容易查出来这张银票是哪里开出,哪个大户人家开出。

    毕竟,1000两一张的银票不多。

    是柔妃的母家,李家。

    而且不是旁枝,就是本家。

    “大人,这栽赃嫁祸的手法也太低劣了!”霍坤忍不住道,但凡有点大脑的,也知道拐几个弯吧!

    “确实手段低劣,否则,王爷也不会说今日内必定破案了。”刑部尚书道。

    这皇家的事,不好说。

    “霍大人”刑部尚书琢磨了一下,有些话,他原不想说,可王爷都说了,要霍坤跟着他学为官之道,他少不了要时常提点着。

    “下官在。”霍坤躬身。

    “这件事,银票这条线,可就是对外宣布的证据。”刑部尚书说,“其他的,烂在肚子里。”

    “是。”

    “王爷尚无能为力的事,何况你我。”刑部尚书顿一下,干脆进一步点明,“本官若没猜错,这应该是皇上的意思。”

    “下官省得。”霍坤道。

    从裕王回到秦国到现在,他做人处事虽看起来面面俱到,但也没真正怕过谁。反而,每次要处理下面官员时,皇子们无一阻拦不说,还帮着快速处理。

    老十二之案,不会是太子插手。太子乃一国储君,不会把这么大的把柄交到裕王手上。

    银票栽赃这种不成熟的做法,应该不是太子。

    至于荣王,那更不可能了!荣王和裕王势同水火,倘若这事真和荣王有关,荣王只会想尽一切办法掩盖事实。

    而至于十一皇子和十三皇子,那就和裕王更没交情了。

    能使得裕王如此忌讳,无法反抗,而且根本无需注重栽赃方式的,怕只有皇上了。

    下午申时三刻。

    秦曜阳和刑部尚书进宫求见秦皇,秦皇恰在御书房等他们。

    “启禀父皇,十二弟一案有了新进展。”秦曜阳道。

    不等秦曜阳说完,秦皇已将一张写满字迹的白纸递给秦曜阳:“你先看看这个。”

    秦曜阳接过纸张,娟秀的字,最右边一列赫然是:

    认罪书!

第809章 整个李家陪葬() 
认罪书

    这一刻,秦曜阳只想笑。

    父皇可真是尽心尽力!

    他的目光直接掠过认罪书中间的内容,落在署名的地方。

    李诗澜。

    很陌生的名字,不过,既是姓李,认罪书又是直接交到秦皇手上,秦曜阳隐隐猜到是谁,却依旧疑惑的:“李诗澜?”

    “是柔妃的闺名。”秦皇解释。

    秦曜阳唇角微张,做了个“喔”的表情,这才把所谓认罪书,从头到尾看完。

    内容是意料之内的内容:柔妃要给锦王报仇,她认为首当其冲的罪人是十二皇子,若非他当日那番“胡搅蛮缠,随意攀咬”,锦王也不会失宠,更不会发生后来一系列意外。所以,她派人把老十二除了。

    认罪书里写,这件事与其他人无关,是她一人的主张。

    “父皇,请问,柔母妃可曾口述什么?”秦曜阳问。

    “所有罪名由她一力承担,与李家无关。”秦皇说,他顿一下,“你们那边查到了什么?可是李家?”

    “是。”秦曜阳说着,将那1000两银子的事情述说了一番。

    秦皇长呼出一口气,感慨良多:“柔妃这是想以一人之力,给李家脱罪啊!她一个身在宫中的女人,能做什么?也就是发号施令,真正做事的,还是她李家的人。”

    秦曜阳已完全不想接口,这李家,分明是秦皇为了保十一皇子,生拉硬扯拽进来的。

    银票栽赃的事是他安排的,柔妃认罪的事,怕也是他威胁的。

    “父皇打算怎么处置?”秦曜阳直接了当问。

    “朕打算”秦皇才说了三个字,他忽然停了,目光看过秦曜阳和刑部尚书,“此案是刑部在查,你二人,一个乃当今王爷,坐镇刑部,一个是刑部尚书,这件事,当由你们先拿主意。”

    这么个秦皇一手主导出来的烫手山芋,眨眼间就到了秦曜阳手上。

    刑部尚书肯定是不可能拿主意了,也就是听他的,而至于秦皇,也许是为了考验他,也许只是试试他的忠心。

    “父皇,儿臣斗胆,想问问这张认罪书,可真是柔母妃亲笔所写?”

    “何以有如此一问?”

    “回父皇,儿臣记得,柔母妃患了失心疯。”

    “在御医调理下,已好了大半。”秦皇的目光在认罪书上掠过,“朕认得她的笔迹,确实是她亲笔所写。”

    皇宫之中,一个人有没有得病,有没有罪,确实就这样简单,上位者一句话而已。

    秦曜阳在这两问两答中,已明白秦皇所想,很快道:“儿臣在查银票时,只查到银票是李家管家兑出,至于有没有李家其他人吩咐,儿臣尚不得知。如今既有柔母妃的认罪书,想必是柔母妃派李家管家所为。儿臣将进一步的严审李家管家,问出幕后主使。”

    秦皇“嗯”了一声,秦曜阳这番话,重点只有一句:此事乃柔妃派李家管家所为。

    至于后面那句所谓严审,也就是说说而已。

    对于秦曜阳的识时务,秦皇颇满意,这小子,有能力,懂分寸,知道他想要什么,且从不刨根问底。

    “父皇”秦曜阳犹豫着开口,“若此事真是柔母妃所为,这案子,儿臣应怎么结?”结到管家那一层,还是结到柔妃那一层?

    “朕曾说过,一定要给老十二讨回公道,揪出幕后真凶。”秦皇道。

    “是,儿臣明白了。”秦曜阳道。

    老十二的案子,必须要有真凶,而这个真凶,其身份说出来后,必须要让人觉得信服。

    李家管家,这样一个层面的人,就算推出来,也只会让人觉得是替罪羔羊而已,就好像当时在京郊诱击秦曜阳的守将姜大人。

    而柔妃不同,要身份有身份,要地位有地位,要仇恨有仇恨,一经推出,所有人都会信。

    至于李家,百年之虫,秦皇可不敢用一个莫须有的罪名,将他们连根拔起。

    万一对方不认命,誓死反抗,万一把真凶揪出来了

    这件事,站在秦皇的角度,最好的结果便是柔妃认罪,一力承担。

    一来,宫里宫外有别,柔妃又是软禁状态,李家很难知道实情,就算有所怀疑,也找不到证据;

    二来,完美的掩护了老十一。

    比起对锦王的感情,皇子间的感情,哪里比得上人家母子?

    这日夜,刑部连夜审问了李家管家。

    管家对受命于柔妃,给婢女1000两银子,叫婢女给十二皇子下毒一事供认不讳。

    同样是这日夜,柔妃宫里来了一位不速之客。

    不速之客身穿夜行衣,脸上蒙面,他来问柔妃要一样东西。

    柔妃手写的关于认罪的“实情”。

    “本宫凭什么相信你?”柔妃冷笑,“杀我儿的凶手,难道你敢说没有你?本宫倒是没想到,你居然敢来找本宫!”

    “成王败寇,本王也只是推了一把。”黑衣人也不否认,“那种情况下,若本王不动作,岂不对不起锦王三番四次派人追杀本王?”

    “真凶是谁?皇上为何要护着?”

    “老十一。”黑衣人道,“至于皇上为何要护着,娘娘应该不难猜到。”

    柔妃陷入沉思,然后便听黑衣人继续:“锦王死后,好处都落到谁的手上了?锦王一脉的人,现在效忠的是谁?那种一脉相承的群臣关系,娘娘该不会认为是巧合吧?如今的老十一,若是振臂一呼,势头丝毫不会弱于当初的锦王。”

    “老十一和锦王交好,老十一手上捏着的是礼部;十二、十三和荣王交好,十二十三手上捏的是什么?”黑衣人一边问,一边已给出答案,“在所有皇子中,老十一才是皇上唯一看重的皇子。”

    “说来说去,还不是为了那个位置。”柔妃冷笑,“我儿已死,往后谁坐那个位置,与本宫皆不相干。与其让你们这些害死我儿子的人登上大宝,还不如让十一去做,好歹,他和我儿还有点交情。”

    黑衣人笑一声:“既然娘娘愿意用整个李家陪葬,送他到那个位置,那今日,就当本王枉做小人了,告辞。”

    黑衣人转身就走,柔妃已飞快喊:“你等一下,什么叫用整个李家陪葬?本宫不是已经把这罪名顶下来了吗?”

第810章 得了便宜还卖乖() 
黑衣人停下脚步,转身。

    “娘娘是把罪名顶下来了,可娘娘莫要忘记,此次只是老十二,下次呢?”

    柔妃愣一下。

    “十一可是要登上皇位的人,娘娘该不会以为少了个老十二,十一的路就平坦了吧?下一次死的是谁?又会由谁来顶罪?”

    “一个老十二,可除掉一个失宠的妃嫔。那么下一次死的若是本王呢?按照娘娘的说法,锦王之死,本王也有出力,那么,李家谁来顶罪?若真罪名成立,阮家是否要找你李家报仇。”

    “如日中天的阮家,和日暮西山的李家,两大家族若反目成仇,娘娘认为谁会更吃亏一点?”

    “还有荣王和太子,当日,锦王之死他们出力最多,你们李家若要报仇,最想除掉的就是他们,到时候,凶手还得在你李家找。”

    “你想,就荣王或者太子之尊,你李家得推谁出来顶罪,才能堵住悠悠众口?太子,那可是国之储君啊!一个犯上作乱的李家,若不连根拔起,还真对不起谋杀储君这个罪名。”

    柔妃犹豫了,她承认,眼前这个秦曜阳,确实抓住了她的弱点。

    她李诗澜可以不顾惜自己,却不能不管族人。

    今儿那张认罪书,便是她为了保住李家写的。秦皇告诉他,杀十二的凶手找到了,就在李家。措词间,柔妃只一个感觉,李家要完了。

    这些年,李家为了她,为了锦王,也是掏了所有家底,赌了族人生死,她不想在她一无所有的时候,李家遭来灭门之灾。

    所以,她把所有罪都认了,只求秦皇能放过李家。

    此事之后,她会叫李家在朝之人全部辞官,然后离京。

    舍弃百年积淀固然心疼,但总比丢了性命好。

    她也知李家在准备年轻女子,打算敬献给秦皇,可是,有用吗?后宫之中,嫔以上的,谁不是吃人的妖精,这些年来,她也没见年轻女子爬上来过。

    “娘娘打算考虑多久?”黑衣人问。

    “你说的那些,都只是想象,本宫不认为有那一天。”柔妃面无表情。

    无论是太子的手段,荣王的手段,亦或者眼前这个裕王的手段,难道会如秦曜阳刚才说的那番,那样容易被老十一弄死?

    在她看来,老十一就连这些人一根手指头都不如。

    远的不说,就说眼前这个,这大半夜,居然能跑到后宫,且不惊动任何人。若不是武功太过高绝,远超普通高手,那就是皇宫之中,他的人已渗透得相当彻底。

    这个回国不到一年的皇子!

    秦国的天下,到最后,怕只是他和太子之争,至于那位老十一

    就看老皇帝能把路给他铺到什么程度了。

    “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